图书介绍

实用汉语语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用汉语语法
  • 房玉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ISBN:756190146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 语法-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汉语语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序 胡明扬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语法和语法规则 1

1.1.1 语法是构词造句的规则 1

1.1.2 学习语法的目的 2

1.1.3 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4

1.1.4 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 5

1.2 汉语语法的特点 5

1.3 古今语法的差别 15

1.4 方言和语法 16

1.5 语体和语法 17

1.6 语音、文字和语法 20

1.7 实用语法和理论语法 21

第二章 语法单位和语法分析 21

2.1 汉语的语法单位 28

2.1.1 语法分析需要把一句话切分成若干语法单位 28

2.1.2 语素 29

2.1.3 词 29

2.1.4 短语 30

2.1.5 句子 31

2.2.1 结构和短语 32

2.2 汉语的结构规则概述 32

2.2.2 汉语的结构类型 34

2.3 分析句子的基本方法 34

2.3.1 句子成分分析法 34

2.3.2 层次分析法 35

2.3.3 综合分析法 37

2.4 结构和语义 41

第三章 词的构造 41

3.1 汉语语素的特点和分类 45

3.1.1 汉语语素和汉字 45

3.1.2 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和半自由语素 46

3.1.3实语素和虚语素 47

3.1.4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48

3.2 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50

3.2.1 联合式合成词 51

3.2.2 偏正式合成词 52

3.2.3 述宾式合成词 53

3.2.4 述补式合成词 53

3.2.5 主谓式合成词 53

3.2.6 附加式合成词 54

3.2.7 重叠式合成词 57

3.3.2 简称的类型 58

3.3 简称 58

3.3.1 简称和全称 58

3.3.3 简称构成新词 59

3.4 词和非词的界限 59

3.4.1 自由和粘着 59

3.4.2 能不能扩展 60

3.4.3 语义有没有变化 61

第四章 词的分类 61

4.1 词的分类原则 65

4.2.1 实词和虚词 67

4.2.2 体词和谓词 67

4.2 词类概述 67

4.3 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 68

4.3.1 名词 68

4.3.2 处所词 69

4.3.3 时间词 69

4.3.4 方位词 70

4.3.5 数词 70

4.3.6 量词 70

4.3.7 动词 71

4.3.8 形容词 73

4.3.9 指代词 75

4.4.1 副词 76

4.4 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 76

4.4.2 介词 78

4.4.3 连词 79

4.4.4 助词 81

4.5 叹词和象声词 84

4.5.1 叹词 84

4.5.2 象声词 85

4.6 同音词和兼类词 85

第五章 短语的结构和分类 85

5.1.1 汉语不必把词作为句法分析的基本单位 92

5.1 短语是句法分析的基本单位 92

5.1.2 短语的内部结构比较固定 93

5.1.3 把短语作为基本的句法单位可以简化语法分析 94

5.2 短语的结构 96

5.2.1 附加结构 96

5.2.2 重叠结构 97

5.2.3 数量结构 99

5.2.4 同位结构 99

5.2.5 偏正结构 100

5.2.6 述宾结构 100

5.2.8 联合结构 102

5.2.7 述补结构 102

5.2.9 连动结构 103

5.2.10 兼语结构 104

5.2.11 主谓结构 104

5.3 短语的层次分析 105

5.3.1 附加结构的层次分析 105

5.3.2 附加结构和述补结构 106

5.3.3 重叠结构和联合结构 107

5.3.4 同位结构的层次分析 107

5.3.5 兼语结构的层次分析 107

5.4 短语的命名和分类 108

5.4.1 名词短语 109

5.4.2 动词短语 110

5.4.3 形容词短语 112

5.4.4 副词短语 113

5.4.5 介词短语 114

5.4.6 四字语 114

第六章 句子的类型 114

6.1 句子是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 125

6.2 整句和零句 126

6.3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0

6.4 单句和复句 132

6.5 句子按语气分类 134

第七章 主语和谓语7.1 句子成分 141

7.2 主语与谓语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 142

7.2.1 主语是话题,谓语是说明 142

7.2.2 主语代表已知信息,谓语说明新信息 144

7.2.3 主语表示定指的人和事物 145

7.2.4 主语强调周遍性 146

7.2.5 主语和谓语的联系比较灵活 148

7.3 主语的类型 150

7.3.1 名词和名词短语作主语 150

7.3.2 动词和动词短语作主语 152

7.3.3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主语 155

7.4 谓语的类型 157

7.4.1 名词和名词短语作谓语 157

7.4.2 动词和动词短语作谓语 159

7.4.3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谓语 162

第八章 述语和宾语8.1 述语与宾语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 171

8.1.1 述语是跟宾语或补语相对的直接成分 171

8.1.2 述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宾语表示动作或状态涉及的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 172

8.1.3 有的述语带有“致使”的意义 173

8.1.4 宾语表示不定指的事物 174

8.1.5 有些宾语有补充述语的作用 175

8.1.6 述语的复杂化是汉语发展的新趋势 176

8.2 述语的类型 177

8.2.1 述宾式动词短语作述语 177

8.2.2 联合式动词短语作述语 181

8.2.3 其他动词短语作述语 183

8.2.4 形容词短语作述语 184

8.3 宾语的类型 185

8.3.1 体词和体词性短语作宾语 186

8.3.2 谓词和谓词性短语作宾语 190

第九章 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190

9.1 定语和状语的区分 201

9.2 定语和状语的位置 203

9.3 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205

9.4 状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206

9.5 助词de在偏正结构中的语法作用 207

9.6 定语的类型 210

9.6.1 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210

9.6.2 动词和动词短语作定语 212

9.6.3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定语 215

9.6.4 象声词短语作定语 217

9.7 状语的类型 217

9.7.1 副词和副词短语作状语 217

9.7.2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作状语 221

9.7.3 介词短语作状语 223

9.7.4 四字语作状语 224

9.7.5 象声词短语作状语 224

9.8 偏正结构的顺序和层次 225

9.8.1 多项修饰语和多项中心语 225

9.8.2 多项定语的顺序 227

9.8.3 多项状语的顺序 228

9.8.4 定语和状语的层次分析 230

第十章 补语 230

10.1.2 补语和宾语的区分 239

10.1.1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头的补充说明成分 239

10.1 补语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 239

10.1.3 不用“得”联系的补语和用“得”联系的补语 240

10.1.4 “得”的语法作用 241

10.1.5 述补结构的表述重心 241

10.1.6 补语和状语的比较 242

10.1.7 述语和状语的比较 243

10.1.8 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来给补语分类 244

10.2 不用“得”联系的补语 244

10.2.1 结果补语 244

10.2.2 趋向补语 248

10.2.3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虚化 251

10.2.4 可能补语(259) 10.2.5 程度补语 266

10.3 用“得”联系的补语 267

10.3.1 程度补语 267

10.3.2 情态补语 268

10.4 补语的层次分析 273

第十一章 句子的复杂化 273

11.1 句子成分的扩展造成句子复杂化 284

11.2 句子成分的扩展 287

11.2.1 主语的扩展 287

11.2.2 谓语的扩展 288

11.2.3 述语的扩展 289

11.2.4 宾语的扩展 291

11.2.5 补语的扩展 292

11.2.6 定语的扩展 294

11.2.7 状语的扩展 295

11.2.8 中心语的扩展 297

11.2.9 多种成分扩展 298

11.3 句子的特殊成分 299

11.3.1 关联成分 300

11.3.2 独立成分 301

第十二章 句式的变换 301

12.1.1 肯定句和否定句 310

12.1 肯定和否定 310

12.1.2 “不”和“没有” 311

12.1.3 双重否定 312

12.2 陈述和疑问 313

12.2.1 是非问句 314

12.2.2 非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 315

12.3 主动和被动 318

12.3.1 主动句和被动句 318

12.3.2 “把”字句和“被”字句 320

12.4.1 存在句 325

12.4 位置和状态 325

12.4.2 隐现句 328

12.5 起点和终点 331

12.6 强调和减弱 333

12.6.1 表示强调(用“是”表示强调;用“连”表示强调) 333

12.6.2 表示减弱(否定词移位和否定的减弱;用“一点儿”和“有一点儿”表示减弱) 338

第十三章 句子的组合 338

13.1 用意合法组合复句 350

13.1.1 小句的主语相同 352

13.1.2 小句的主语不同 354

13.1.3 发端句是后续句的主语 356

13.2 用关联词语组合复句 357

13.2.1 并列关系(一般性并列关系;承接性并列关系;递进性并列关系;选择性并列关系) 359

13.2.2 因果关系(一般性因果关系;推断性因果关系;假设性因果关系;条件性因果关系;目的性因果关系)(365) 1 3.2.3转折关系(单纯性转折关系;让步性转折关系;逆反性转折关系) 373

13.3 复句和句群的层次 381

13.3.1 复句的层次 381

13.3.2 句群的层次 384

第十四章 数量范畴 384

14.1 汉语的语法范畴 398

14.2 数量范畴概述 399

14.2.1 汉语名词有数量范畴 399

14.2.2 汉语动词、形容词也有数量范畴 400

14.2.3 有些句法形式非有数量短语不可 401

14.3 数词和数量助词 402

14.3.1 基数和序数 402

14.3.2 “零”和“半” 404

14.3.3 “二”和“两” 405

14.3.4 分数、小数和倍数 406

14.3.5 复数 408

14.3.6 概数 409

14.3.7 “许多”、“好些”和“好多” 412

14.3.8 问数法 414

14.4.1 量词的语法性质 415

14.4 量词的语法性质及其分类 415

14.4.2 量词的分类 418

14.5 数量短语的类型及其语法功能 425

14.5.1 数量短语的类型 425

14.5.2 数量短语的语法功能 426

第十五章 动态范畴 426

15.1 动态范畴概述 446

15.2 动态范畴和动态助词 449

15.2.1 汉语用单个动词作谓语的局限性 449

15.2.2 动词表示动态要有动态助词辅助 450

15.2.3 动态助词的来源及其语法特征 451

15.3.1 了 453

15.3 动态助词表示的基本语义 453

15.3.2 着 455

15.3.3 过 458

15.3.4 “了”“着”“过”用法比较 460

15.3.5 “来”和“去” 464

15.3.6 来着 467

15.4 表示动态的其他语法手段 468

15.4.1 动词重叠 468

15.4.2 “的”和“呢” 475

第十六章 动态助词和动词分类 475

16.1 动态的表示跟动词的词义密切相关 486

16.2 结束性动词和持续性动词 489

16.3 趋向性动词和非趋向性动词 491

16.3.1 起来 493

16.3.2 出来/出去 499

16.3.3 上来/上去 502

16.3.4 下来/下去 504

16.3.5 过来/过去 509

16.3.6 开来 512

第十七章 动态助词的组合和变换 512

17.1 动态助词的组合 519

17.2.1 “来”和“了”的组合 520

17.2 “来”和“去”的变换形式 520

17.2.2 “去”和“了”的组合 524

17.3 “起来”的变换形式 526

17.3.1 动词/形容词+起来 527

17.3.2 动词/形容词+起来+了 527

17.3.3 动词/形容词+了+起来 528

17.3.4 动词+起来+名词/名词性短语 529

17.3.5 动词+起+名词/名词性短语+来 529

17.3.6 动词+起+名词/名词性短语+来+了 531

17.3.7 动词/形容词+得/不+起来/起 来 532

17.4 “出来”的变换形式 533

17.3.8 动词+起来+后续成分(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小句) 533

17.5 其他动态助词的变换形式 537

17.6 动态助词的呼应 539

17.7 动态的比较 541

17.7.1 “想起来了”和“想了起来” 541

17.7.2 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动态助词语义相近 543

17.7.3 不同的动态助词互相替换,一般都有语义差别 544

17.7.4 动态和趋向 545

17.7.5 完成和完成进行 546

第十八章 时空范畴 546

18.1.1 时空范畴和方位词 553

18.1 时空范畴概述 553

18.1.2 汉语表示时间的方式 557

18.1.3 汉语表示空间的方式 561

18.1.4 起点和终点的表达 563

18.2 时间词语的类型和功能 567

18.2.1 时间词的类型 567

18.2.2 时间短语的类型 569

18.2.3 时间的相对性 576

18.3 时间副词 580

18.3.1 “已经”和“曾经” 580

18.3.2 “正在”和“将要” 583

18.3.3 “就”和“才” 585

18.3.4 “又”和“再” 587

18.4 处所词语的类型和功能 588

18.4.1 处所词的类型 588

18.4.2 处所短语的类型 591

第十九章 语气范畴(上) 591

19.1 语气范畴概述 601

19.1.1 用语气助词表达语气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601

19.1.2 叹词是独立的语气助词 602

19.1.3 语气助词的分类 603

19.1.4 叹词的分类 604

19.1.5 语气的类型 605

19.2 确定语气 608

19.2.1 确认 608

19.2.2 显然 611

19.2.3 辩解 612

19.2.4 提醒 613

19.2.5 不满 615

19.3 夸张语气 616

19.4 停顿语气 620

第二十章 语气范畴(下) 620

20.1.1 是非问 629

20.1 疑问语气 629

20.1.2 非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632

20.2 反问语气 638

20.3 假设语气 643

20.4 测度语气 644

20.5 祈使语气 645

20.6 感叹语气 648

20.6.1 赞叹 感慨 649

20.6.2 意外 惊讶 650

20.6.3 提醒 领悟 653

20.6.4 不以为然 无可奈何 655

20.6.5 鄙视 责难 657

20.6.6 招呼 应答 658

20.6.7 高兴 659

20.7 语气助词的组合层次 660

20.8 副词和语气 663

20.9 语序和语气 666

附录 673

1.名词、量词组合表 673

2.动词、动态助词组合表 694

3.主要参考文献 738

4.例句来源 740

后记 74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