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人类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汝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0064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人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什么是古人类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1.2 为什么要研究古人类学 3
1.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与宗教围绕人类起源问题的斗争 5
1.4 化石 7
1.5 年代的测定 10
1.5.1 绝对年代测定法 10
1.5.2 相对年代测定法 13
1.6 地质时代的划分 18
附表 19
表1.1 新生代分期年代表 19
1.7 人体骨骼及牙齿的基本知识、常用术语及符号 20
图1.1 人体骨骼 21
附图 21
图1.2 人类头骨 22
图1.3 人类上下臼齿咬合面齿尖图 24
第二章 分类原理和进化理论 25
2.1 生物分类系统和命名法 25
2.2 种的概念 26
2.3 进化的概念 27
2.4 进化的原因 28
2.4.1 选择 28
2.4.3 迁徙 29
2.4.2 突变 29
2.4.4 漂变 30
2.5 进化的动力 31
2.6 进化的形式 32
2.6.2 种系进化和分支进化 32
2.6.1 缓慢进化和快速进化 32
2.6.3 镶嵌进化和缺环 33
3.1.1 低等灵长类 35
3.1 灵长类的分类 35
第三章 灵长类概述 35
表3.1 现生灵长类的分类 36
图3.1 树?(Tupaia glis) 36
图3.2 狐猴(Lemur catta) 36
图3.3 瘦猴(Loris tardigradus) 37
图3.4 丛婴猴(Galago elegantulus) 37
图3.5 眼镜猴(Tarsbius ancanus) 38
图3.6 绢毛猴(Callimico goeldii) 39
3.1.2 高等灵长类 39
图3.7 卷尾猴(Cebus capucinus) 39
图3.8 疣猴(Colobus guereza kikuyuensis) 40
图3.9 长鼻猴(Nasalis larvatus) 40
图3.10 长尾猴(Cercopithecus erythrotis) 41
图3.11 白眉长臂猴(Hylobates hoolock) 41
图3.12 猩猩(Pongo pygmaeus) 42
图3.13 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gorilla) 42
图3.14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43
表3.2 三种大猿雌雄两性体重的比例 44
3.2.1 对树栖的适应 45
3.2 灵长类的特征 45
图3.15 现生灵长类头骨的比较 46
3.2.2 对不同食物的适应 49
3.2.3 智力的增高和对子代抚育期的延长 51
图3.16 现生灵长类脑的比较 52
表3.3 灵长类的怀孕期、幼年期、成年期和寿命 53
3.3.1 灵长类的起源 54
3.3 灵长类的进化 54
3.3.2 低等灵长类的进化 55
3.3.3 高等灵长类的进化 57
图3.17 灵长类进化系统示意图 58
图3.18 化石灵长类的头骨 61
第四章 人类发展的过程 63
4.1 人科的特征 63
4.2.1 达尔文的理论 64
4.2 人科的起源 64
4.2.2 肉食的假设 65
4.2.3 草原黑猩猩模式的假设 66
4.2.4 草食的假设 66
图4.1 狮尾猴(A)与狒狒(B)头骨的比较 67
5.1.1 印度 67
4.2.6 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68
4.2.5 小猿的假设 68
表4.1 人类发展的阶段 69
4.3 人类发展的阶段和认识过程 69
表4.2 人类化石最初发现和被承认的年代 71
5.1 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 74
第五章 腊玛古猿 74
图5.1 腊玛古猿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74
图5.2 印度旁遮普腊玛古猿的右上颌骨及其左侧的复原图 75
5.1.2 肯尼亚 76
图5.3 肯尼亚威克腊玛古猿上下颌骨复原图 76
5.1.3 匈牙利 77
图5.4 匈牙利鲁达古猿左上颌骨(RUD-12) 78
5.1.4 希腊 79
5.1.5 土耳其 80
图5.5 希腊乌朗诺古猿下颌骨(RPL-55) 80
5.1.6 巴基斯坦 81
图5.6 土耳其威克腊玛古猿下颌骨 81
5.1.7 中国 82
图5.7 巴基斯坦西瓦古猿印度种头骨 82
图5.8 中国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头骨 83
表5.1 各地发现的腊玛古猿类化石及型号 84
5.2.1 传统的观点 85
5.2 腊玛古猿类的系统地位 85
5.2.2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 87
图5.9 1980年前后的人类谱系图 89
5.2.3 1980年佛罗伦萨讨论会 89
5.2.4 人类起源研究的新争论 92
6.1.1 洛撒甘地点 95
6.1 南方古猿的祖先 95
第六章 南方古猿 95
6.1.3 戈罗拉地点 96
6.1.2 卢凯诺地点 96
6.2.1 南非 96
6.2 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 96
图6.1 南方古猿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97
图6.2 南方古猿汤恩头骨 98
6.2.2 东非 100
图6.3 东非人头骨(OH5) 101
图6.4 莱托里G地点的足印化石 102
图6.5 “露西”骨架 104
图6.6 南方古猿阿法种男性上颌骨(AL-200) 105
6.3 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106
6.2.3 亚洲 106
6.4 南方古猿的系统地位和关于“露西”的争论 109
6.4.1 关于 露西”步态的争论 110
6.4.2 谁是莱托里足印的主人 114
6.4.4 关于直立姿势如何形成的问题 115
6.4.3 关于 露西 的年代和其他问题 115
6.4.5 是一个种还是两个种以及人类进化系统的争论 118
图6.7 三种人类进化系统图 121
6.5 巨猿 123
图6.8 巨猿下颌骨Ⅲ 124
第七章 直立人 126
7.1 直立人的祖先——能人? 126
图7.1 能人头骨(ER-1813) 126
7.2 直立人化石的发现 128
图7.2 奥杜韦文化的砾石工具 128
图7.3 直立人化石地点分布图 129
7.2.1 亚洲 129
图7.5 爪哇猿人头骨(桑帮甘马切Ⅰ) 130
图7.4 爪哇猿人头骨(特里尼尔Ⅰ) 130
图7.6 中爪哇和东爪哇人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134
图7.7 蓝田猿人头骨 136
图7.8 北京猿人头骨Ⅲ 137
图7.9 北京猿人头骨Ⅴ 138
图7.10 北京猿人的石器 140
图7.11 和县猿人头骨 141
图7.12 肯尼亚直立人头骨(ER-3733) 142
7.2.2 非洲 142
图7.13 肯尼亚纳里奥科托姆直立人骨架 143
图7.14 坦桑尼亚直立人头骨(OH9) 144
7.2.3 欧洲 145
7.3 直立人的形态特征 145
7.4 直立人的文化和生活情况 148
图7.15 阿舍利文化的手斧 150
7.5 狩猎的发现及其影响 152
7.5.1 直立人怎样狩猎 152
7.5.2 狩猎对人体的影响 153
7.5.3 狩猎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56
7.6 亚洲直立人的年代问题 157
表7.1 北京猿人遗址各层的绝对年代 158
7.7 食人之风问题 159
7.7.1 现代民族中关于吃人风气的记载 160
7.7.2 人类化石研究中关于吃人风气的论述 160
7.7.3 吃人风气产生原因和时期的探讨 164
8.1 早期智人的概念 167
第八章 早期智人 167
图8.1 早期智人化石地点分布图 167
8.2.1 博多人 168
8.2 过渡类型 168
图8.2 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头骨的比较 169
8.2.2 佩特拉洛纳人 169
图8.3 托塔维尔人头骨(阿拉戈21号) 171
8.2.3 托塔维尔人 171
8.2.5 金牛山人 172
8.2.4 昂栋人 172
图8.4 昂栋人头骨(梭罗5号) 172
图8.5 斯坦海姆人头骨 173
8.3.1 尼人化石的发现及其形态特征 173
8.3 尼安德特人概述 173
8.3.2 “进步尼人”与“典型尼人” 174
表8.1 重要的尼人类型化石 175
8.3.3 重要的尼人类型化石 175
图8.9 沙尼达尔人头骨 177
图8.8 卡夫扎人头骨(6号) 177
图8.7 斯虎尔人头骨(4号) 177
图8.6 圣沙拜尔人头骨 177
8.3.4 尼安德特人的新形象 178
8.4 其他地点的早期智人 183
8.4.1 布罗肯山人 183
图8.10 布罗肯山人头骨 183
图8.11 大荔人头骨 184
8.4.2 大荔人 184
图8.12 马坝人头骨 185
8.4.3 马坝人 185
8.4.4 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185
8.4.5 长阳人 186
8.4.6 丁村人及其文化 186
图8.13 丁村文化的石器 187
8.5 早期智人的文化和生活情况 187
图8.14 莫斯特文化的石器 188
图9.1 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分布图 191
第九章 晚期智人 191
9.1 晚期智人的概念 191
9.2 人种的含义 192
9.3 人种的分类 193
9.5 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194
9.4 四大人种的征特和分布 194
图9.2 普雷德莫斯特人头骨(9号) 195
图9.3 克罗马农人头骨(1号) 195
9.6 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论与白种人的起源 196
9.7 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与黑种人的起源 200
图9.4 奥莫人头骨(2号) 202
9.8 中国的晚期智人化石与黄种人的起源 203
9.8.1 中国的晚期智人化石 203
图9.5 山顶洞人头骨(101号) 204
9.8.2 黄种人的起源 205
9.9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起源 206
表9.1 澳大利亚发现的人类化石及较早的人类骨骼 207
图9.6 科阿沼泽人头骨(1号) 208
9.10 美洲人的起源 209
9.11 晚期智人的文化和生活情况 211
图9.7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 212
第十章 结束语 217
附录A 参考文献 217
附录B 译名对照表及索引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