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肆 宋金元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2222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11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137页
- 主题词:文学批评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肆 宋金元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北宋诗文批评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宋初的诗文批评 22
第一节 柳开 24
一 「文章为道之筌」与「文恶辞之华于理」 24
二 理论不取「辞涩言苦」与所作不免「体近艰涩」 28
第二节 田锡 29
一 「抒深情于讽刺莫若诗」 29
二 崇尚自然,尊重个性 30
第三节 王禹佴 34
一 「本与乐天为後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35
二 气夫文传道而明心」与「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39
第四节 晚唐诗派 43
一 潘阆 44
二 林逋 45
第五节 杨亿与西昆体 46
一 「忠清鳗亮之士」与「史笔是非空自许」 47
二 爱慕李商隐诗与「挹其芳润」 49
三 杨亿的「不爱老杜诗」、「不喜韩柳文」与晏殊的论「言富贵」、「惟说气象」 55
第六节 姚铉、穆修 57
一 姚铉与《唐文粹》 57
二 穆修 59
第三章 欧阳修等的诗文革新理论 62
第一节 范仲淹 63
第二节 欧阳修 68
一 提倡古文与反对古文领域中怪僻之风 68
二 「道胜文至」与「事信言文」 74
三 「诗穷而後工」说与对诗歌多种风格的评论 82
第三节 梅尧臣与苏舜钦 85
一 梅尧臣 85
二 苏舜钦 88
第四节 李觏、曾巩 92
一 李觏 92
二 曾巩 95
第四章 王安石、司马光的实用文学观 102
第一节 王安石 103
第二节 王令 111
第三节 司马光 120
第五章 苏洵、苏轼等的诗文创作艺术论 125
第一节 苏洵 126
一 「有为而作」与「每每狂言」 127
二 「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129
三 从对历代文章的评论中表现与传统古文理论不同的取向 131
第二节 苏轼 143
一 苏轼的生平、思想与诗文创作态度 143
二 「学道无自虚空入者」与「欲今诗语妙,无厌静且空」 148
三 「诗须要有为而作」与「士以气为主」 154
四 「词至於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162
五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68
六 主张多种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与结合 172
第三节 苏辙、秦观、张耒 178
一 苏辙 179
二 秦观 182
三 张耒 189
第六章 黄庭坚、陈师道的诗论与江西派 192
第一节 黄庭坚 192
一 「行要争光日月,诗须皆可弦歌」 194
二 「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 202
三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208
第二节 陈师道 211
第二编 南宋诗文批评 217
第一章 绪论 217
第一节 南宋江西诗论与宋诗道路的发展 225
第二章 南宋初期的江西诗论——吕本中和陈与义 225
第二节 吕本中 228
一 诗与道为二途 231
二 涵养文气,壮阔规模 233
第二节 陈与义 245
一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246
二 「境空纳浩荡」,「万象各动摇」 250
三 以李苏济杜黄,自成一家诗 252
第三章 陆游和杨万里的诗文批评 260
第一节 南宋中兴诗坛的理论思考 260
第二节 陆游 263
一 必有其实,乃有其文 263
二 以气为主,养文根柢 265
三 悲愤积中,不平则鸣 268
四 诗家三昧、诗外功夫 270
五 又章要「诋诃」,「议论有至公」 279
第三节 杨万里 285
一 诗者复道矫世之具 286
二 感物触兴,冥搜万象 291
三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 304
四 论诗更说禅,三折或知医 309
第四章 南宋後期江湖派诗论——戴复古和刘克庄 316
第一节 戴复古 317
第二节 刘克庄 334
一 指点宋诗求发展 336
三 「活法」和「悟入」 337
二 诗非小技呈「本色」 343
三 「忧时元是诗人职」 347
四 「模写万殊由寸笔」 351
五 「参透黄陈向上关」 356
六 「公论无过月旦评」 360
第一节 生平、思想与其创作倾向 369
第五章 严羽《沧浪诗话》 369
第二节 《诗话》的写作背景及其理论构架 373
第三节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 379
第四节 格力雄壮、音节浏亮、气象浑厚 394
第五节 熟参、妙悟与辨识体制 404
第六节 理论贡献、历史影响及其局限 412
第六章 季宋评点批评家刘辰翁 420
第一节 生平、思想及其文学创作 420
第二节 诗文理论 423
一 不平则鸣,宣导堙郁 423
二 兴寄深厚,尤贵情真 427
三 汲古生新,自成名家 432
四 气骨适称,率意自道 434
第三节 对作品的审美批评 441
第三编 宋代的诗话、词论、小说批评和理学家的文学观 451
第一章 绪论 451
第一节 诗话之缘起、性质和宋诗话概说 458
第二章 宋诗话的发展及其理论批评 458
第二节 北宋中叶诗话创始期 465
第三节 南北宋之际诗话的过渡转化期 474
一 本时期诗话的特点 474
二 《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与《唐诗纪事》 480
三 《石林诗话》 485
四 《岁寒堂诗话》 489
第四节 南宋中晚期诗话的发展成熟期 496
一 本时朋诗话的发展及其特色 496
二 《白石道人诗说》 503
第五节 宋诗话的价值、地位和贡献 512
第三章 宋代词学思想与理论批评 523
第一节 李煜词的遭遇、潘阆、陈世修 523
第二节 晏殊(附晏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苏轼(附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 532
一 晏殊(附晏几道) 533
二 张先、宋祁 537
三 欧阳修 538
四 柳永 542
五 王安石 548
六 苏轼(附杨绘《时贤本事曲子巢》) 552
第三节 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张未、李之仪、黄裳、李清照(附周邦彦) 575
一 黄庭坚 576
二 陈师道 581
三 晁补之 584
四 张耒 587
五 李之仪 589
六 黄裳 593
七 李清照(附周邦彦) 594
第四节 王灼《碧鷄漫志》(附曾慥《乐府雅词》、杨浞《古今词话》·鲖阳居士《复雅歌词》)、胡寅《题向子诬酒边词》。汤衡等的张孝祥词文序、陆游 610
一 王灼《碧鷄漫志》(附曾憷《乐府雅词》、杨提《古今词话》、鲖鲷阳居士《复雅歌词》) 612
二 胡寅《题酒边词》及汤街等的张孝祥词文序 627
三 陆游 632
等五节 辛弃疾(附范开、陈亮)、刘克庄、刘辰翁 641
一 辛弃疾(附范开、陈亮) 641
二 刘克庄 648
三 刘辰翁 654
第六节 姜夔(附怅铭)、张侃、黄升、陈振孙,周密、张炎(附杨续)、沈义父 657
一 姜夔(附张鎡) 659
二 张侃《拙轩词话》 664
三 黄升《花庵词选》 667
四 陈振孙和《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 670
五 周密《浩然斋词话》 674
六 张炎《词源》(附杨缵《作词五要》) 676
七 沈义父《乐府指迷》 684
第四章 小说理论批评 69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理论发展的回顾 692
第二节 唐代小说理论发展概述 700
第三节 宋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概述 711
第四节 刘辰翁和小说评点的开创 724
一 评点溯源 725
二 以小说笔法评点诗文史传 729
三 《世说新语》评点 734
第五章 理学家的文学观 747
第一节 北宋理学家 748
一 石介 748
二 周敦颐 752
三 邵雍 754
四 程颢、程颐 759
第二节 朱熹 762
一 「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 764
二 观世、观人与观道 769
三 自然与法度 774
四 识典涵泳 779
一 吕祖谦 788
第三节 南宋其他诸家 788
二 楼钥、真德秀、魏了翁 792
三 陆九渊、包恢 800
四 薛季宣、叶适 808
第四编 金元文学批评 817
第一章 绪论 817
第二章 金代诗文批评 839
第一节 金代文学风尚的变迁与赵秉文、李纯甫 839
一 金代文学风尚的变迁 839
二 赵秉文 844
三 李纯甫 851
第二节 王若虚、刘祁、王郁、赵衍 855
一 王若虚 855
二 刘祁 868
三 王郁、赵衍 874
第三节 元好问 877
一 「暂教涅渭各清浑」 879
二 诚与正、与真 887
三 「学至於无学」 892
四 元好问诗论的意义与局限 897
第三章 元代前期诗文批评 902
第一节 北方诸家的诗文批评 903
一 李治 904
二 刘秉忠 906
三 郝经 908
四 胡祗遹 916
五 王恽 919
六 姚燧、卢挚、潘昂霄 922
第二节 方回 924
一 关於作家作品的批评 925
二 关於创作方法 935
三 方回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944
第三节 陈梁、戴表元、袁桷等的诗文批评 947
一 王义山、胡炳文、陈梁 947
二 杨公远、释英、黄庚 952
三 戴表元 955
四 程钜夫 960
五 袁桷 964
第四节 赵文、刘埙,吴澄、刘将孙 968
一 赵文 969
二 刘埙 975
三 吴澄 981
四 刘将孙 990
第四章 元代中後期诗文批评 1001
第一节 虞集、吴莱、祝尧、杨维桢等关於师古的议论 1003
一 虞集、欧阳玄 1003
二 吴莱 1006
三 祝尧 1009
四 苏天爵、陈旅 1014
五 杨维桢 1016
六 傅若金、戴良 1021
第二节 刘诜、王沂、杨维桢、王礼等关於师心、尚今的议论 1023
一 刘诜 1024
二 黄潜、吴师道 1026
三 王沂、陈绎曾 1029
四 张翥、甘复 1033
五 杨维桢 1035
六 王礼、罗大巳 1037
第三节 元人的唐诗研究及关於诗法的探讨 1041
一 元代诗坛宗唐抑宋的风尚 1041
二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1048
三 杨、范、揭、傅开於诗法的探讨 1053
四 杨士宏的《唐音》 1063
第一节 词论 1067
等五章 金元时期关於词、曲、小说的批评 1067
一 王若虚、元好问、刘祁 1068
二 陆辅之、仇远 1071
三 赵文、戴表元、吴澄 1074
四 虞集、朱唏颜、王礼 1077
一 胡祗遹 1081
二 燕南芝庵的《唱论》 1085
三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1087
四 钟嗣成的《绿鬼簿》 1096
第二节 戏曲批评 1097
五 王恽、虞集、杨维桢等其他诸家 1099
六 夏庭芝、陶宗仪 1105
第三节 小说批评 1108
一 关於纪异志怪类小说的批评 1109
二 关於讲史小说的批评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