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物化学
  • 赵伟康主编;王浩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089357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类 1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

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α-氨基酸 2

三、肽腱和肽 12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4

一、一级结构 15

二、二级结构 19

三、三级结构 21

四、四级结构 21

五、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 21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2

一、胰岛素 22

二、血红蛋白 23

第五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5

一、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 25

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26

三、蛋白质分子的扩散与沉降 26

四、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27

五、蛋白质的沉淀 28

六、蛋白质的变性 29

七、蛋白质的免疫性 30

八、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31

第六节 生物工程技术在蛋白质合成方面的应用 31

一、基因工程 32

二、细胞工程 32

第二章 核酸化学 33

第一节 核酸的概念与重要性 33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34

一、核糖 34

二、碱基-嘧啶及嘌呤化合物 35

第三节 核苷和(单)核苷酸的结构 36

一、核柑的结构 36

二、核苷酸的结构 38

第四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39

一、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联接方式及其简写式 39

二、核酸的分子结构 40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48

第六节 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 49

第三章 酶 52

第一节 酶的概念 52

一、酶是一类蛋白质 52

二、酶是在活细胞内合成的 53

三、酶是生物催化剂 53

第二节 酶的催化机理 55

一、酶的催化作用和活化能 55

二、酶的中间产物学说 56

三、酶的活性中心 56

四、酶的“诱导契合”学说 57

五、酶原及酶原致活 57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59

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59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60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65

四、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66

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66

六、激动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73

第四节 酶的命名、分类和活性测定 73

一、习惯命名法原则 73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 74

三、国际系统分类编号 74

四、酶活性测定 75

第五节 酶与医药的关系 76

一、酶与疾病的关系 76

二、酶制剂在医药上的应用 78

第四章 维生素和辅酶 80

第一节 维生素的基本概念 80

一、维生素的概念和特点 80

二、维生素的分类 80

三、过多症和缺乏症 81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 81

一、维生素C 81

二、B族维生素和辅酶 83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88

一、维生素A 88

二、维生素D 89

三、维生素E 91

四、维生素K 91

第四节 维生素与中医药 92

第五章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94

第一节 生物大分子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程序 94

第二节 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95

一、材料的选择 95

二、细胞的破碎 95

三、亚细胞结构的分离 96

四、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抽提 97

第三节 分离和提纯各种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理和技术 99

一、利用溶解度进行分离和提纯 99

二、利用电荷进行分离和提纯 100

三、利用体积和比重进行分离和提纯 105

四、利用吸附力进行分离和提纯 108

第四节 分析与测定技术 111

一、紫外与可见光谱分析 111

二、激光拉曼光谱 112

三、放射免疫分析 112

四、酶活力法 113

五、利用特殊功能特性进行纯度分析 114

六、化学结构分析 114

七、全染色剂染色法 115

第六章 糖代谢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一、糖的生理功用 116

二、糖的分类 116

第二节 糖的消化吸收 119

一、糖的消化 119

二、糖的吸收 119

第三节 糖的氧化分解 120

一、糖酵解 120

二、糖的有氧氧化 124

三、磷酸戊糖通路 130

四、糖醛酸途径 131

第四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33

一、糖原的合成 133

二、糖原的分解 135

第五节 糖异生作用 136

一、糖异生的途径 136

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37

第六节 血糖 137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37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138

第七节 糖代谢紊乱 139

一、低血糖 139

二、高血糖及糖尿 139

三、糖尿病 140

四、耐糖现象 140

五、糖原累积症 141

第八节 某些中草药对糖代谢的影响 141

一、影响糖酵解的中草药 141

二、影响糖有氧氧化的中草药 142

三、影响糖原合成与分解的中草药 143

四、中药对血糖的影响 143

五、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 144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46

第一节 脂类的化学结构、分布和生理功用 146

一、重要脂类的化学结构 146

二、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及生理功用 150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51

一、脂类的消化 151

二、脂类的吸收 152

三、脂类消化吸收的特点 152

第三节 血脂 153

一、血脂的成分和含量 153

二、血浆脂蛋白 153

第四节 甘油三酯的中间代谢 158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58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162

第五节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 165

一、前列腺素、血栓素及白三烯的分类和命名 165

二、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的生物合成 167

三、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的生物学效应 168

第六节 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69

一、磷脂的代谢 169

二、胆固醇代谢 170

第七节 胆汁与胆汁酸代谢 173

一、胆汁的正常组成 173

二、胆汁酸代谢 173

第八节 脂类代谢紊乱 175

一、高脂血症 175

二、动脉粥样硬化 176

三、脂肪肝 178

四、肥胖 178

第八章 生物氧化 180

第一节 概述 180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180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180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生成 180

第三节 水的生成--线粒体氧化体系 181

一、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181

二、体内重要的呼吸链 184

三、呼吸链成分排列顺序的研究--氧化还原电位 185

第四节 能量的释放、转换、储存和利用 186

一、高能磷酸化合物 186

二、ATP的生成 187

三、能量的转移、储存和利用 190

第五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191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191

二、氧化酶和需氧脱氢酶 192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192

四、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 193

第六节 中草药对生物氧化的影响 194

第九章 蛋白质代谢 195

第一节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195

一、与记忆功能和思维能力有关的蛋白质 195

二、铁传递蛋白 195

三、钙调蛋白 195

四、糖化血红蛋白 195

五、干扰素 196

六、谷蛋白 196

第二节 氮平衡 196

一、氮总平衡 196

二、氮正平衡 196

三、氮负平衡 197

第三节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197

一、赖氨酸 197

二、组氨酸 198

三、动物性蛋白及植物性蛋白质 198

第四节 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估量及其互补作用 199

第五节 关于蛋白质需要量 201

第六节 关于氨基酸溶液补给问题 201

第七节 蛋白质的消化和腐败及氨基酸的吸收 202

一、蛋白质的消化 202

二、蛋白质在肠内的腐败 204

三、氨基酸的吸收 205

第八节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一般途径 206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206

二、氨的代谢途径 209

三、酮酸的代谢途径 213

四、氨基酸脱羧基作用 213

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215

第九节 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223

一、甲状腺激素 223

三、糖皮质激素 223

三、性激素 223

四、生长激素 224

五、胰岛素 224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225

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代谢 226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226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 229

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代谢 230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230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 232

第三节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33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33

二、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34

第四节 中药对环核苷酸的影响 235

第十一章 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36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236

一、半保留复制 236

二、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 237

三、DNA的复制过程 238

四、DNA损伤及修复 240

五、反向转录 240

六、基因突变 241

七、基因重组 243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244

一、参加转录的主要物质 244

二、RNA生物合成(转录)过程 244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46

一、参加蛋白质合成的三种核糖核酸 247

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49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的加工 253

第四节 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254

一、分子病 254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阻断剂 255

第五节 中药对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255

一、柴胡皂甙 255

二、人参 256

三、大黄、黄连 257

四、几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对核酸、蛋白质的影响 258

五、复方中药益气通络丹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影响 259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 260

第一节 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260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 261

一、酶活性的调控 261

二、基因表达的调控 267

第三节 激素水平的调节 270

一、作用于细胞膜受体的激素调节机理 271

二、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调节机理 275

第四节 神经--体液调节 277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念 277

第六节 中药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278

一、中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278

二、中药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279

三、中药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280

四、中药对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 280

第十三章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282

第一节 体液的含量分布和交流 282

一、体液的分布 282

二、体液中的电解质 282

三、体液的交流 284

第二节 水的代谢 285

一、水的生理作用 285

二、水的平衡 286

第三节 钠、钾、氯的代谢 287

一、电解质的生理作用 287

二、钠和氯的代谢 287

三、钾的代谢 288

四、水盐代谢的调节 289

五、水盐代谢的紊乱 290

第四节 钙、磷的代谢 291

一、体内钙、磷的含量、分布和生理功能 291

二、钙磷的吸收和排泄 291

三、血钙和血磷 293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 293

五、某些中草药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294

第五节 酸碱平衡 296

一、概述 296

二、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296

三、血液的缓冲作用 297

四、肺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99

五、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99

六、酸碱平衡紊乱 302

七、酸碱平衡的临床指标 303

八、某些纠正酸碱平衡的药物 304

第十四章 药物的转运与代谢转化 305

第一节 生物膜结构与药物转运 305

一、生物膜概念 305

二、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305

三、药物转运 310

第二节 药物代谢 313

一、药物代谢反应进行的部位 313

二、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313

三、催化药物转化的酶系 320

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323

一、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323

二、药物代谢酶的抑制 324

三、药物代谢的双相作用 325

四、年龄、性别、种属等因素的影响 325

第四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意义 326

一、消除外来异物 326

二、改变药物的活性或毒性 327

三、对体内活性物质的灭活 327

四、药代研究在新药设计中的作用 327

第十五章 胆色素代谢 328

第一节 肝功能概述 328

第二节 胆红素的来源、形成及转运 329

一、胆红素的来源及形成 329

二、胆红素的转运 331

第三节 胆红素在肝、肠内的转变 331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化 331

二、胆红素在肠道内的转变 333

第四节 胆红素代谢异常与中医药 334

一、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 334

二、中药的保肝作用 335

三、常用的利胆中药 335

第十六章 中药的生化成分与生化药物 337

第一节 中药的生化成分 337

一、研究中药生化成分的重要意义 337

二、中药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成分 338

三、中药的核酸和核苷酸类成分 341

四、中药的糖类成分 341

五、中药的有机酸类、脂类成分 345

六、中药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48

七、影响中药生化成分的若干因素 349

第二节 生化药物 351

一、概述 351

二、生化药物的资源 352

三、氨基酸类药物 353

四、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355

五、酶类药物 356

六、核酸类药物 359

七、粘多糖类药物 360

八、脂类药物 360

第十七章 衰老生化概述 362

第一节 衰老机理的学说 362

一、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362

二、交联学说 363

三、自由基学说 363

四、基因学说 364

五、免疫学说 364

第二节 衰老时机体的生化变化 365

一、衰老时代谢变化 365

二、衰老时细胞中酶的变化 367

三、衰老时免疫功能的变化 369

四、衰老时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370

五、衰老时胶原的改变 372

六、衰老时自由基诱导的有害变化 373

第三节 延缓衰老的中药与方剂 374

一、单味药的研究 374

二、复方的研究 374

第十八章 微量元素与中医药 376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概念 376

一、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存在形式 376

二、微量元素的吸收与排泄 376

三、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污染 378

第二节 个别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380

一、锌 380

二、铬 381

三、硒 382

四、铜 384

五、锰 385

六、氟 386

七、钴 387

八、钼 387

第三节 微量元素与中医临床 387

一、微量元素锌、锰与中医肾的关系 387

二、阴虚、阳虚患者血清中的微量元素 389

三、虚证(风湿病)的微量元素 389

四、中药的微量元素 390

五、寿命与微量元素 396

附录 397

一、常用人体检验参考数值及新旧单位换算表 397

二、常用生化名词缩写表 39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