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3版
  • 魏复盛主编;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102335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般介绍 1

一、方法选择及应用范围 1

(一) 监测项目的选择 1

(二) 方法的选择 1

(三) 方法应用范围 2

二、纯水的制备 2

(一) 蒸馏法 2

(二) 离子交换法 4

(三) 电渗析法 8

(四) 特殊要求的纯水 10

(一) 玻璃器皿 11

三、器皿及其清洗 11

(二) 石英器皿 12

(三) 瓷器皿 13

(四) 塑料器皿 13

(五) 金属器皿 15

(六) 玻璃器皿的洗涤 18

四、滤器、滤纸及滤膜 21

五、量器的容量检定 25

(一) 量器的等级和公差 25

(二) 量器的校准 27

六、化学试剂与试液的配制 30

(一) 化学试剂的质量规格和用途 30

(二) 化学试剂的选用与保管 31

(三) 试剂的提纯与精制 33

(四) 一般试液浓度的表示法 34

(五) 试液的质量 36

(六) 试液的配制方法 37

(七) 试液的使用与保存 38

七、空白试验 39

(一) 空白试验的定义 39

(二) 空白试验值 39

八、分析方法中的干扰问题 40

九、分析结果的表示 41

十、自我评价 41

十一 实验室安全 42

(一) 易燃易爆物质 42

(二) 剧毒及致癌物质 44

(三) 实验室安全管理 45

参考文献 46

第二章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47

一、名词术语 47

(一)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47

(二) 精密度 48

(三) 准确度 49

(四) 检出限和定量下限 49

二、协作试验的数据处理 50

(一)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50

(二) 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51

(三) 方差分析 55

(四) 评价方法,制订容许差 63

(一) 全程序空白试验值控制 67

三、分析化学质量控制 67

(二) 校准曲线 68

(三) 平行双样 69

(四) 加标回收 70

(五) 标准参考物的使用 71

(六) 方法对照 71

(七)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72

参考文献 77

一、环境水样的采集 78

(一) 采样部位的布设 78

第三章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78

(二) 采样方法 79

(三) 水样采集的类型 80

(四) 采样容器 81

二、废水样品的采集 82

(一) 采样部位的布设 82

(二) 废水样采集的时间和频率 83

(三) 采样的安全防护 84

三、水样的保存 84

(一) 水样保存的要求 84

(二) 容器材质的选择 84

(三) 水样的过滤和离心分离 85

(四) 推荐的水样保存技术 85

参考文献 89

四、样品的管理 89

第四章 物理性质的检验 90

一、水温 90

(一) 水温计法 90

(二) 颠倒温度计法 90

二、外观(包括漂浮物) 91

三、颜色 91

(一) 铂钴标准比色法 92

(二) 稀释倍数法 93

四、臭 93

(一) 文字描述法 94

(二) 臭阈值法 95

五、浊度 97

(一) 分光光度法 98

(二) 目视比浊法 99

六、透明度 100

(一) 铅字法 100

(二) 塞氏盘法 101

(三) 十字法 101

七、PH值 102

(一) 玻璃电极法 103

(二) 比色法 104

八、残渣 106

(一) 103-105℃烘干的总残渣 107

(二) 103-105℃烘干的总可滤残渣 107

(四) 103-105℃烘干的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 108

(三) 180℃烘干的总可滤残渣 108

(五) 可沉降物 110

九、矿化度 111

重量法 111

十、电导率 112

十一、氧化还原电位 115

参考文献 117

第五章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18

一、水样的预处理 118

(一) 引言 118

(二) 过滤和酸化 118

(三) 样品的消解方法 119

(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0

二、银 120

(二) 镉试剂2B光度法 122

(三) 3.5-Br?-PADAP法 124

三、砷 126

(一)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127

(二)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 130

四、铍 132

(一)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32

(二) 活性炭吸附-铬天菁S光度法 134

五、镉 136

(一) 原子吸收法 137

(二)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47

(三) 阳极溶出伏安法--包括镉、铜、铅、锌(试行) 150

(四) 示波极谱法--包括镉、铜、铅、锌、镍(试行) 153

六、铬 156

(一) 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57

(二) 总铬的测定 159

七、铜 163

(一) 原子吸收法 163

(二)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苯取光度法 163

(三) 新亚铜灵萃取光度法 165

(四) 阳极溶出伏安法(试行) 167

(五) 示波极谱法(试行) 167

八、汞 167

(一) 冷原子吸收法 168

(二) 冷原子荧光法 172

(三) 双硫腙光度法 174

九、铁 177

(一) 原子吸收法(包括锰) 178

(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180

(三) EDTA滴定法 182

十、锰 184

(一) 原子吸收光度法 185

(二) 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 185

(三) 甲醛肟光度法 187

十一、镍 188

(一) 原子吸收光度法 189

(二) 丁二酮肟光度法 190

(三) 示波极谱法(试行) 192

十二、铅 193

(一) 原子吸收法 193

(二)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93

(三) 阳极溶出伏安法(试行) 196

(四) 示波极谱法(试行) 196

十三、锑 196

(一) 5-Br-PADAP光度法 196

(二) 原子吸收光度法 199

十四、硒 200

(一)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200

(二) 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202

(三) 原子荧光法 204

(四) 气相色谱法 206

十五、钍 208

铀试剂Ш光度法 208

十六、铀 210

TRPO-5-Br-PADAP光度法 210

十七、锌 212

(一) 原子吸收法 212

(二)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13

(三) 阳极溶出伏安法(试行) 215

(四) 示波极谱法(试行) 215

十八、钾 216

(一) 原子吸收法(包括钠) 216

(二) 火焰原子发射法 218

(一) 原子吸收光度法 220

十九、钠 220

(二) 火焰原子发射法 221

二十、钙 221

(一) EDTA滴定法 221

(二) 原子吸收光度法(包括镁) 223

二十一、镁 225

(一) EDTA络合滴定法 225

(二) 原子吸收光度法 225

二十二、总硬度 225

EDTA滴定法 226

参考文献 228

(一)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碱标准溶液滴定法) 230

第六章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230

一、酸度 230

(二) 电位滴定法 232

二、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 233

(一)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234

(二) 电位滴定法 238

三、二氧化碳 239

(一) 游离二氧化碳 239

(二) 侵蚀性二氧化碳 243

四、溶解氧 246

(一) 碘量法 246

(二) 叠氨化钠修正法 248

(三) 高锰酸钾修正法 249

(四) 明矾絮凝修正法 250

(五) 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250

(六) 膜电极法 250

五、氨氮 252

(一) 预处理 253

(二) 纳氏试剂光度法 254

(三)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256

(四) 滴定法 258

(五) 电极法(试行) 259

六、亚硝酸盐氮 260

(一) N-(1-苯基)-乙二胺光度法 260

(二) 离子色谱法(试行) 263

七、硝酸盐氮 266

(一) 酚二磺酸光度法 266

(二) 镉柱还原法 269

(三) 戴氏合金还原法 271

(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272

(五) 离子色谱法(试行) 274

(六) 硝酸根电极法(试行) 274

八、凯氏氮 275

九、总氮 278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278

十、磷(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 280

(一) 水样的预处理 281

(二)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283

(三) 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285

(四) 离子色谱法(试行) 286

十一、氯化物 286

(一) 硝酸银滴定法 287

(二) 硝酸汞滴定法 290

(三) 电位滴定法 292

(四) 离子色谱法(试行) 294

十二、氟化物 294

(一) 预蒸馏 295

(二) 离子选择电极法 296

(三)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300

(四)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301

(五) 硝酸钍滴定法 303

(六) 离子色谱法(试行) 304

十三、碘化物 305

催化比色法 305

十四、氰化物 306

(一) 易释放氰化物 308

(二) 总氰化物 314

(三) 氯化氰(试行) 315

(四) 氰酸盐(试行) 317

(五) 硫氰酸盐(试行) 318

十五、硫酸盐 319

(一) 重量法 319

(二) 铬酸钡光度法 321

(三) 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 322

(四) EDTA滴定法 324

(五) 离子色谱法(试行) 326

十六、硫化物 326

(一) 水样的预处理 327

(二)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329

(三) 碘量法 331

(四) 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试行) 333

十七、硼 335

(一) 姜黄素光度法 336

(二) 甲亚胺-H酸光度法 338

十八、二氧化硅(可溶性) 340

(一) 硅钼黄光度法 341

(二) 硅钼蓝光度法 343

十九、余氯 344

(一) 碘量法 345

(二) 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346

(三)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光度法 349

参考文献 351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354

一、化学需氧量 354

(一) 重铬酸钾法(CODCr) 354

(二) 库仑法(试行) 357

二、高锰酸盐指数 359

(一) 酸性法 359

(二) 碱性法 361

三、五日生化需氧量 362

四、总有机碳 366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366

五、矿物油 368

(一) 重量法 369

(二) 非分散红外法 371

(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 372

(四) 荧光光度法 374

六、苯系物 375

(一) 顶空取样气相色谱法 376

(二) 二硫化碳苯取气相色谱法 378

七、多环芳烃 379

高压液相色谱法 381

八、苯并(α)芘 386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386

九、挥发性卤代烃 389

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 389

十、氯苯类化合物 392

气相色谱法 392

十一、六六六、滴滴涕 397

气相色谱法 397

十二、有机磷农药 399

气相色谱法 399

十三、有机磷 401

气相色谱法(试行) 402

(一) 预蒸馏 407

十四、按发性酚类 407

(二)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 408

(三) 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 411

(四) 溴化滴定法 412

十五、甲醛 413

(一) 乙酰丙酮光度法 413

(二) 变色酸光度法 416

十六、三氯乙醛 417

(一) 气相色谱法(试行) 418

(二) 吡唑啉酮光度法(试行) 420

十七、苯胺类 421

萘乙二胺偶氮光度法 422

十八、硝基苯类 424

(一) 还原-偶氮光度法(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 424

(二)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三硝基化合物)(试行) 426

(三) 气相色谱法 428

十九、阴离子洗涤剂 432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432

参考文献 438

第八章 底质 440

一、底质样品的采集、保存与处理 440

(一) 底质监测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440

(二) 底质样品的采集 441

(三) 底质样品预处理 442

(四) 分析结果的表示与底质样品含水量的测定 443

二、样品分解 444

(一) 选择样品分解方法的原则 444

(二) 全量分解法 445

(三) 硝硝分解法 445

(四) 水浸法 446

三、总汞 446

(一) 冷原子吸收法 446

(二) 冷原子荧光法 448

四、砷 449

(一) Ag·DDC光度法 449

(二) 新银盐法 451

原子吸收法 452

五、铬 452

六、铜、锌、镍 454

原子吸收法 454

七、铅和镉 455

原子吸收法 456

八、硫化物 458

(一) 预处理 459

(二)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459

(三) 碘量法 459

九、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59

十、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 462

参考文献 464

一、水生生物群落的测定 465

(一) 浮游生物的测定 465

第九章 水的生物监测方法 465

(二) 着生生物的测定 469

(三) 底栖动物的测定 471

(四) 鱼类的生物调查 475

二、水中的细菌学测定 479

(一) 实验室质量保证 480

(二) 培养基的制备 487

(三)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498

(四)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500

(五)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502

(六)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508

(七) 水中沙门氏菌属的测定 510

(八) 水中粪链菌的测定 514

三、水生生物的毒性测定 517

(一) 鱼类毒性试验 517

(二) 蚤类毒性试验 534

参考文献 539

附录Ⅰ 常见水生生物的检定 541

1. 淡水浮游生物大类检索表 546

2. 硅藻门羽纹纲的特征和分类检索表 546

3. 原生动物纤毛目固着亚目分科检索表 546

4. 水栖寡毛类分科检索表 547

5. 常见淡水寡毛类分属检索表 547

6. ?翅目稚虫特征和分科检索表 548

7. 蜉蝣目稚虫特征和分科检索表 549

8. 毛翅目幼虫特征和分科检索表 550

9. 摇蚊科幼虫特征及亚科检索表 551

10. 瓣鳃纲特征及目、科检索表 552

11. 腹足纲特征及亚纲、科检索表 552

参考文献 570

附录Ⅱ 国防原子量表及常用试剂 571

1. 一些元素的国际相对原子量表(1983年) 571

2. 几种市售酸和氨水的近似密度和浓度 572

3. 配制摩尔浓度时一些试剂的常用基本单元 572

4. 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配制及性质 573

附录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摘编) 574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 574

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576

3.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82) 581

4. 渔业水质标准(试行)(TJ 35--79) 583

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 584

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s978--88) 586

7.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 599

附录Ⅳ 国外水质标准摘编 600

1. 饮用水中无机化合物含量标准 600

2. 饮用水中有机化合物含量标准 601

3. 饮用水的物理性质、放射性与微生物标准 602

4.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603

5. 欧洲经济共同体提出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603

6. 欧洲经济共同体规定的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面水标准 606

7. 美国用作公共水源的地面水水质标准 608

附录Ⅴ 参加本版方法研究、验证和编写的单位 60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