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阜阳县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阜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535816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阜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章 地理 37
第一节 位置面积 37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7
第三节 区域变迁 38
第四节 行政区划 39
第五节 集镇分布 42
第六节 地质地貌 46
(一)地质 46
(二)地貌 47
第七节 土壤 48
(一)土壤类型 48
(二)土壤分布 49
(三)土壤特征 50
第八节 水文 50
(一)地表水 50
(二)地下水 54
第九节 气候物候 55
(一)气候 55
(二)物候 61
第十节 动植物 62
(一)植物 62
(二)动物 62
第十一节 主要自然灾害 63
第二章 民族 人口 70
第一节 民族 70
(一)民族分布 70
(二)民族政策 71
第二节 人口 71
(一)人口变迁 71
(二)人口分布 72
(三)人口构成 73
(四)人口寿限 78
第三节 计划生育 78
第四节 人民生活 80
(一)经济收入 80
(二)生活消费 81
第三章 农业 83
第一节 耕地 83
第二节 农业经济制度 83
第三节 农业区划 86
(一)颍、茨河黄泛平原综合农业区 86
(二)颍、淝河间平原综合农业区 86
(三)颍、泉、润河间平原综合农业区 86
(四)泉河下游洼地综合农业区 86
第四节 种植制度 87
第五节 农业生产 87
(一)粮食作物 87
(二)油料作物 88
(三)经济作物 89
第六节 农业技术 92
(一)小麦栽培 92
(二)黄豆栽培 93
(三)红芋育苗、栽培及贮藏 93
(四)玉米栽培 94
(五)水稻栽培 95
(六)棉花栽培 95
第七节 种子改良 95
第八节 蔬菜瓜果 100
(一)蔬菜 100
(二)瓜类 101
第九节 土特产 102
(一)金针菜 102
(二)大蒜 102
(三)生姜 102
(四)樱桃 102
(五)香椿芽 103
(六)恋思萝卜 103
(七)芹菜 103
第十节 植物保护 103
(一)农作物防治 104
(二)人工防治 104
(三)药剂防治 104
(四)生物防治 104
(五)物理机械防治 104
第十一节 农具改良 105
第十二节 农作物实验场地 106
(一)阜阳县良种繁殖场 106
(二)阜阳县棉花原种场 107
第四章 林业 108
第一节 林木资源 108
(一)经济林木 108
(二)观赏林木 108
(三)林木分布 108
(四)林木面积及积蓄量 109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09
(一)育苗 109
(二)造林 110
第三节 林木保护 111
第四节 良种引进 112
第五节 林业场站 112
(一)国营场站 112
(二)乡镇林场 113
第六节 木材经营 113
第七节 古珍树种 114
第五章 牧副渔业 116
第一节 畜禽 116
(一)家畜 116
(二)家禽 118
(三)饲草 饲料 119
(四)病疫防治 119
(五)畜禽检疫 120
第二节 副业 121
(一)养蚕 养蜂 121
(二)编织 121
(三)猎捕 122
第三节 渔业 122
(一)水域 122
(二)鱼类 123
(三)鱼苗繁育 123
(四)养鱼形式 123
(五)渔具 124
第四节 牧渔场站 124
(一)种猪场 124
(二)种牛场 124
(三)水产养殖场 125
(四)区、乡鱼苗场 125
第六章 水利 127
第一节 堤防 127
(一)干堤 127
(二)圩堤 129
第二节 河道治理 131
(一)旧河疏浚 131
(二)开挖新河 135
第三节 蓄水、排灌工程 136
(一)蓄水工程 136
(二)排灌工程 139
第四节 水利管理 142
(一)管理机构 142
(二)管理事项 143
第五节 防汛抗旱 143
第七章 工业 145
第一节 工业体制 145
(一)国营工业 145
(二)集体工业 145
(三)乡镇工业 146
(四)家庭工业 146
(五)联户工业 146
(六)部门工业 146
(七)华侨合资工业 147
第二节 工业门类 147
(一)机械工业 147
(二)化工工业 148
(三)纺织工业 148
(四)酿酒工业 148
(五)印刷工业 149
(六)榨油工业 149
(七)建材工业 149
第三节 主要工厂简介 149
(一)化工总厂 149
(二)齿轮厂 150
(三)棉织厂 151
(四)酿酒总厂 152
(五)华丰电器厂 152
(六)颍泉酒厂 153
(七)县印刷厂 153
(八)王店机械厂 154
(九)宁老庄轮窑厂 154
(十)插花水泥厂 154
第四节 名牌工业产品 154
第五节 工业管理 156
(一)管理机构 156
(二)人事管理 156
(三)生产管理 156
(四)财务管理 156
(五)责任制管理 156
(六)能源管理 156
第八章 交通 158
第一节 陆路 158
(一)公路 158
(二)铁路 165
第二节 水路 166
(一)航道 166
(二)码头 166
(三)渡口 167
(四)水上运输 169
第三节 民用航空 170
(一)机场 170
(二)航班 170
(三)运输 171
第四节 交通管理 171
(一)路政管理 171
(二)公路养护 171
(三)水上运输管理 172
第九章 邮电 173
第一节 邮电机构 173
(一)机构变迁 173
(二)局、所设置 173
第二节 邮政 176
(一)邮路 176
(二)邮件 177
(三)报刊发行 178
(四)投递 178
第三节 电信 178
(一)电报 178
(二)电话 180
(三)传真 181
第十章 能源 182
第一节 电力 182
(一)电力建设 182
(二)电力分配 184
(三)用电管理 185
(四)安全用电措施 186
第二节 煤炭 石油 187
(一)煤炭购销 187
(二)石油购销 188
第三节 柴草 沼气 189
(一)柴草 189
(二)沼气 190
第四节 节能 190
(一)工业节能 190
(二)农村节能 191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192
第一节 城镇建设 192
(一)城市建设 192
(二)集镇建设 193
第二节 农村建设 194
第三节 建筑业 194
(一)建筑队伍 194
(二)建筑艺术 195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195
(一)建房规划管理 195
(二)公房管理 195
(三)土地管理 196
第五节 环境保护 196
(一)环境污染 196
(二)污染治理 196
第十二章 商业 197
第一节 建国前商业梗概 197
第二节 私商改造 197
第三节 商业体制 199
(一)国营商业 199
(二)供销合作社 200
(三)公私合营商业 201
(四)合作店、组 201
(五)个体商业 202
第四节 商业网点 202
(一)城市商业 202
(二)集镇商业 202
(三)物资交流会 203
第五节 商品购销渠道 204
(一)生产资料 204
(二)农副产品 205
(三)日用工业品 207
第六节 集市贸易 207
第七节 对外贸易 209
(一)外贸机构 209
(二)出口商品 209
(三)出口方式 209
第八节 饮食服务 211
(一)饮食业 211
(二)旅馆 浴池 211
(三)照相 211
(四)修理 212
(五)洗染 212
第十三章 粮油 213
第一节 粮油市场 213
第二节 粮油购销 213
(一)粮食统购 213
(二)粮食统销 214
(三)油料统购统销 214
第三节 储运 214
(一)仓储 214
(二)仓库保管 215
(三)粮油调运 215
(四)运输车队 216
第四节 粮油加工 216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 2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217
(一)企业登记 217
(二)执照管理 218
(三)商标管理 218
(四)经济合同管理 219
(五)思想教育 219
第三节 物价 220
(一)物价变化 220
(二)物价管理 222
第四节 标准计量 223
(一)度量衡演变 223
(二)计量管理 223
(三)标准化管理 224
第十五章 财税 225
第一节 财政 225
(一)财政体制 225
(二)财政收入 227
(三)财政支出 229
(四)财务管理与财政监督 231
第二节 税收 233
(一)税务体制 233
(二)税种税率税收 234
(三)税征减免 238
(四)税务管理 240
第十六章 金融 241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241
(一)当铺 241
(二)钱庄 241
第二节 银行 信用社 242
(一)银行 242
(二)信用社 242
第三节 货币 244
(一)货币发行 244
(二)货币投放和回笼 245
第四节 信贷 246
(一)农业信贷 246
(二)工商信贷 248
第五节 存款 储蓄 249
第六节 债券 250
第七节 保险 251
第十七章 党派团体 25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253
(一)组织建设 253
(二)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256
(三)县委历届领导人 257
(四)县委机构设置 260
(五)党员教育 260
(六)纪律检查 261
(七)统一战线 261
(八)其他工作 262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263
(一)组织 263
(二)活动 263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265
第三节 民主党派 265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265
(二)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265
第四节 社会团体 266
(一)农民团体 266
(二)工人团体 267
(三)妇女团体 268
(四)青年团体 269
(五)少年团体 271
(六)工商团体 271
(七)其他群众团体 272
第十八章 人大 政府 政协 274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274
(一)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74
(二)县人民代表大会 275
第二节 政府 279
(一)民国政府 279
(二)人民政府 279
附:1、县参议会简介 283
2、民国时期县长名单 284
第三节 政协 285
(一)历届委员会会议 285
(二)主要领导人 287
(三)机构设置 287
(四)主要活动 288
第十九章 公安 司法 289
第一节 公安 289
(一)机构 289
(二)治安管理 290
(三)户籍管理 291
(四)特种行业管理 291
(五)交通管理 291
(六)消防 292
第二节 检察 292
(一)机构 292
(二)刑事检察 292
(三)经济检察 293
(四)法纪检察 293
(五)监所检察 293
第三节 审判 294
(一)机构 294
(二)刑事审判 294
(三)民事审判 295
(四)经济审判 296
(五)案件复查 296
第四节 司法行政 297
(一)法制宣传 297
(二)公证 297
(三)律师 297
(四)民事调解 297
第二十章 民政 298
第一节 民政机构 298
第二节 优抚 298
(一)抚恤 298
(二)褒扬 299
(三)慰问 299
(四)优待 299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300
第四节 救济 301
(一)政府救济 301
(二)社会救济 302
第五节 婚丧管理 303
(一)婚姻管理 303
(二)殡葬管理 304
第二十一章 人事 劳动 305
第一节 人事 305
(一)民国时期县以下的人事编制和任免 305
(二)解放后的干部队伍 305
(三)干部管理 306
(四)离休 退休 308
(五)福利 308
第二节 劳动 309
(一)劳动就业 309
(二)劳动服务 310
(三)劳动保护 310
第三节 工资 奖金 311
(一)工资 311
(二)奖金 312
第四节 上山下乡 313
(一)知识青年插队落户 313
(二)知青管理 313
(三)知青就业 314
第二十二章 军事 315
第一节 驻军 315
(一)晚清、民国时期驻军 315
(二)解放后驻军 315
第二节 地方武装 316
(一)晚清、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316
(二)地方人民武装 316
第三节 军事设施 318
(一)吊桥、鹿寨 318
(二)碉堡 318
(三)靶场 318
(四)军用机场 319
(五)炮台 319
(六)防空哨 319
(七)防空洞、壕 319
第四节 兵役 319
(一)晚清、民国时期兵役制度 319
(二)解放后兵役制度 320
第五节 民兵 321
(一)组建 321
(二)训练 322
(三)重要活动 323
第六节 重大兵事纪略 323
(一)古代战争 323
(二)近、现代战争 325
第二十三章 教育 330
第一节 教育思想 330
(一)晚清、民国时期教育思想 330
(二)解放后教育思想 331
第二节 书院 塾馆 332
(一)书院 332
(二)塾馆 332
第三节 幼儿教育 334
(一)民国时期幼儿教育 334
(二)解放后幼儿教育 334
第四节 小学教育 335
(一)晚清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335
(二)解放后小学教育 336
附:小学选介 337
第五节 中学教育 339
(一)晚清、民国时期中学教育 339
(二)解放后中学教育 340
附:中学选介 345
第六节 专业技术教育 346
(一)农业技术专业学校 346
(二)师范学校 348
(三)卫生学校 349
(四)其他专业技术学校 349
第七节 成人教育 350
(一)平民识字教育 350
(二)农民业余教育 350
(三)职工业余教育 350
(四)电视及其他教育 351
第八节 教师 教学 351
(一)教师队伍 351
(二)教师培训 352
(三)教学研究 353
(四)教学活动 354
(五)教师待遇 354
第九节 教育管理 355
(一)管理机构 355
(二)行政管理 355
(三)学籍管理 356
(四)经费管理 357
第二十四章 文化 358
第一节 文化事业机构 358
(一)文化馆、站、室 358
(二)图书馆、室 359
(三)档案馆、室 359
(四)书店 360
(五)展览馆 360
(六)剧团 曲艺队 360
(七)剧场 影院 361
(八)电影队、站及公司 362
(九)广播台、站 362
(十)文化团体 363
第二节 文学艺术 363
(一)散文 小说 诗歌 363
(二)戏剧 曲艺 364
(三)书法 美术 摄影 366
(四)音乐 舞蹈 368
(五)民间故事选 371
第三节 报刊 通迅 374
(一)报刊 374
(二)通迅 375
第四节 广播 电视 376
(一)广播设施 376
(二)广播宣传 377
(三)电视 377
第五节 文物 胜迹 378
(一)纪念地 378
(二)胜迹 379
(三)遗址 379
(四)古墓 380
(五)古建筑 382
(六)馆藏文物 382
第二十五章 卫生 医药 383
第一节 医疗机构 383
(一)县属卫生机构 384
(二)区属医疗机构 385
(三)乡属医疗机构 385
(四)个体诊所 385
第二节 医疗 385
(一)公费医疗 385
(二)合作医疗 386
第三节 卫生防疫 386
(一)卫生监测 386
(二)环境卫生管理 386
(三)食品卫生管理 387
(四)传染病防治 387
(五)地方病防治 390
(六)其他疾病防治 390
第四节 妇幼保健 391
(一)接生 391
(二)儿童保健 392
(三)妇女保健 392
第五节 卫生队伍 393
第六节 药物 393
(一)药材资源 393
(二)药品经营 393
第二十六章 体育 395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95
(一)传统体育 395
(二)社会体育 396
第二节 学校体育 397
(一)课程设置 397
(二)场地 器材 397
第三节 重大体育活动 397
第四节 公共体育场地 400
第五节 体育培训 401
第六节 体育机构 401
第二十七章 科技 402
第一节 科研机构 402
(一)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402
(二)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402
(三)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402
(四)区、乡科学技术推广站 403
第二节 科技普及 403
(一)科技宣传 403
(二)科技培训 403
(三)科技情报 404
(四)科技咨询 404
第三节 科技研究 404
(一)调查研究 404
(二)应用研究 404
(三)开发研究 405
(四)科技引进 406
第四节 科技成果 406
第二十八章 宗教 408
第一节 佛教 408
第二节 道教 409
第三节 天主教 411
第四节 基督教 412
第五节 伊斯兰教 413
第二十九章 风俗 415
第一节 节日 415
(一)汉族节日 415
(二)回族节日 420
(三)各族共有节日 420
第二节 食衣行住 421
(一)饮食 421
(二)服饰 422
(三)行走 423
(四)居住 424
第三节 婚丧喜庆 424
(一)婚姻 424
(二)生诞 426
(三)丧葬 427
第四节 礼节 礼貌 428
第五节 风尚纪略 429
(一)新风 429
(二)陋习 432
第三十章 方言 433
第一节 语音 433
(一)声 韵 调 433
(二)各地语音差异 435
第二节 词汇 436
(一)时空词汇 436
(二)称谓词汇 437
(三)计量词汇 438
(四)婚丧词汇 438
(五)买卖词汇 439
(六)衣物词汇 439
(七)食物词汇 440
(八)褒贬词汇 441
(九)植物词汇 442
(十)动物词汇 443
(十一)疾病词汇 445
(十二)日用词汇 445
第三节 语法 446
(一)词汇结构 446
(二)词类特点 447
(三)句子结构 447
第四节 谚语 448
(一)气象谚语 448
(二)作物收播谚语 449
(三)生产管理谚语 450
(四)致富谚语 451
(五)做人谚语 452
(六)团结谚语 453
(七)学习谚语 453
(八)节育谚语 454
(九)管教子女谚语 454
(十)保健谚语 455
第五节 歇后语 455
第三十一章 人物 460
第一节 传记 460
第二节 革命烈士名录 488
第三节 抗日阵亡官兵名录 497
附录 510
(一)文献摘抄 510
(二)布告辑要 516
(三)旧志序言选录 533
(四)旧志辨误 537
(五)1986—1992年大事纪略 541
编后记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