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铜仁地区志民族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铜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121523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156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铜仁地区-地方志;民族志-铜仁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铜仁地区志民族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篇 土家族 32
第一章 族源族称人口及语言 32
第一节 族源族称 32
第二节 人口 34
第三节 语言 35
第二章 社会制度 35
第一节 羁縻制度 36
第二节 土司制度 37
第三节 保甲制度 40
第三章 社会经济 41
第一节 农业经济 41
第二节 采炼和手工业 49
第三节 商业贸易 54
第四节 交通邮电 56
第四章 婚姻家庭 59
第一节 婚姻 59
第二节 家庭 62
第五章 教育卫生体育 63
第一节 教育 63
第二节 医药卫生 68
第三节 体育 71
第六章 文学艺术文化研究 74
第一节 文学 74
第二节 艺术 83
第三节 文化研究 95
第七章 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97
第一节 居住 97
第二节 饮食 98
第三节 服饰 99
第四节 丧葬 100
第五节 礼仪 102
第六节 节日 103
第七节 宗教信仰 105
第八节 民间禁忌 108
第二篇 苗族 111
第一章 族源族称人口及语言文字 111
第一节 族源族称姓氏 111
第二节 人口 115
第三节 语言文字 116
第二章 社会制度 123
第一节 民间社会制度 123
第二节 经制州与羁縻州 125
第三节 土司制度 126
第四节 屯田制度 128
第五节 “苗疆边墙”的形成 129
第六节 保甲制度 131
第三章 社会经济 132
第一节 传统农业 132
第二节 工业和手工业生产 139
第三节 商业贸易 144
第四节 交通邮电 146
第四章 婚姻家庭 148
第一节 婚姻 148
第二节 家庭 151
第五章 教育医药卫生体育科技 156
第一节 教育 156
第二节 传统医药 158
第三节 传统体育 165
第四节 传统科技 169
第六章 文学艺术文化研究 173
第一节 文学 173
第二节 艺术 184
第三节 文化研究 198
第七章 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201
第一节 居住 201
第二节 饮食 202
第三节 服饰 204
第四节 礼仪 206
第五节 丧葬 213
第六节 传统节日 216
第七节 原始宗教 218
第八节 禁忌 228
第三篇 侗族 231
第一章 族源族称人口及语言 231
第一节 族源族称 231
第二节 人口 232
第三节 语言 233
第二章 社会制度 234
第一节 民间社会制度 234
第二节 土司制度 236
第三节 屯田制度 237
第四节 保甲制度 237
第三章 社会经济 238
第一节 农业 238
第二节 工业 240
第三节 商贸 241
第四节 交通通讯 242
第五节 地方特产 243
第四章 婚姻家庭 245
第一节 结婚 245
第二节 生子 249
第五章 教育医疗 251
第一节 教育 251
第二节 医疗 253
第六章 文学艺术 258
第一节 文学 258
第二节 艺术 275
第七章 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282
第一节 居住 282
第二节 饮食 284
第三节 服饰 287
第四节 丧葬 288
第五节 节庆 289
第六节 原始宗教 292
第七节 标识、娱乐和风尚 294
第八节 禁忌 297
第四篇 仡佬族 299
第一章 族源族称人口分布 299
第一节 族源族称 299
第二节 人口 300
第二章 社会制度 301
第一节 土司制度 301
第二节 屯田制度 303
第三节 保甲制度 304
第三章 社会经济 305
第一节 农业 305
第二节 工业 307
第三节 手工艺 308
第四节 商贸 308
第五节 交通 309
第四章 婚姻家庭 310
第一节 婚姻 310
第二节 家庭 311
第三节 亲属 313
第五章 教育医药卫生体育科技 314
第一节 教育 314
第二节 医药 315
第三节 体育 316
第四节 民间科技 317
第六章 文学艺术 319
第一节 文学 319
第二节 艺术 328
第七章 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337
第一节 居住 337
第二节 饮食 338
第三节 服饰 338
第四节 丧葬 339
第五节 礼仪 340
第六节 节日 341
第七节 原始宗教 342
第八节 禁忌 343
第五篇 其他少数民族 345
第一章 羌族 345
第一节 族源 345
第二节 习俗 346
第三节 文学艺术 348
第二章 蒙古族 350
第一节 族源 350
第二节 习俗 351
第三节 经济文化 352
第三章 瑶族 353
第一节 族源 353
第二节 习俗 353
第三节 经济文化 355
第四章 回族 356
第一节 族源 356
第二节 习俗 357
第三节 经济文化 360
第五章 布依族 360
第一节 族源 360
第二节 习俗 361
第三节 经济文化 363
第六章 彝族满族壮族 363
第六篇 各族人民抗暴斗争 365
第一章 明代苗民的抗暴斗争 365
第一节 朗水九姓苗民抗暴斗争 365
第二节 石各野、龙达哥起义 365
第三节 龙西波、吴黑苗起义 366
第四节 其它苗民起义 368
第二章 乾嘉苗民起义 368
第一节 清初的反抗斗争 368
第二节 石柳邓起义 369
第三节 白老寅起义 373
第三章 咸同年间各民族起义 374
第一节 红号军起义 374
第二节 白号军起义 376
第三节 黄号军起义 381
第四节 其他反抗斗争 385
第四章 “神兵”起义 391
第一节 “神兵”的兴起 391
第二节 “神兵”的活动 392
第五章 黔东事变 394
第七篇 各族人民革命斗争 397
第一章 “神兵”参加红军 397
第一节 寻找红军 397
第二节 参加红军 398
第二章 黔东特区 400
第一节 枫香溪会议 400
第二节 建立苏维埃政权 401
第三节 土地革命 403
第四节 工农武装建设 406
第五节 黔东特区反“围剿”斗争 407
第六节 接应红六军团 409
第七节 黔东独立师 411
第八节 苏区各族人民坚持革命斗争 416
第三章 黔东纵队 417
第一节 边胞支队 418
第二节 黔北特委 419
第三节 黔东纵队 421
第八篇 民族工作 423
第一章 民族工作机构 423
第一节 地区民族工作机构 423
第二节 县级民族工作机构 425
第三节 民族工作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430
第四节 地、县人大、政协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内设机构 431
第二章 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执行检查 432
第一节 民族政策宣传教育 432
第二节 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 435
第三章 民族识别 440
第一节 民族识别前的情况 440
第二节 民族识别政策的贯彻落实 441
第三节 各县的民族识别情况 442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 446
第一节 松桃苗族自治县 446
第二节 玉屏侗族自治县 450
第三节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451
第四节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452
第五节 民族乡 454
第五章 民族经济 456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56
第二节 民族贸易、经济政策 460
第三节 民族经费的投人与管理 461
第四节 扶贫工作 464
第五节 少数民族建房与基础设施 466
第六章 民族文化体育 467
第一节 民族研究和民族古籍搜集整理 467
第二节 民族文物和民族陈列馆(室) 469
第三节 民族传统体育 471
第四节 民族学会 472
第七章 民族教育卫生 476
第一节 民族中小学 476
第二节 民族师范学校 478
第三节 民族语文推行和双语教学 479
第四节 民族医疗卫生 480
第八章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与配备 481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学校培养、干训班 481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配备 484
第九章 民族团结 485
第一节 民族团结联谊会 485
第二节 边区协作会和跨区域合作 486
第三节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 488
第四节 民族参观团观礼团考察团 490
第九篇 人物传 493
附录 文献·文件 515
后记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