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举要 艺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汤一介主编;张涵,张中秋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332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5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举要 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1
历史概要 3
一、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精神 3
(一)对宇宙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整体掌握 3
(二)“生生不已”的浓厚人文精神 8
(三)用艺术开垦生命 12
二、中华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 17
(一)高度的涵泳性与智慧性 17
(二)高度的意象性与抒情性 21
(三)既执着于生命,又超越于生命的“居尘出尘”性 26
(四)高度的有机辩证性 27
三、中华传统艺术的历史概貌 31
(一)孕育期(伏羲至商周) 31
(二)奠基期(春秋战国至秦汉) 35
(三)开拓期(汉至魏晋南北朝) 40
(四)昌盛期(隋唐至五代) 42
(五)圆熟期(宋至元) 44
(六)终结与变革期(明至清末民初) 47
思想精要 54
一、艺理总论 54
(一)“大象无形” 54
(二)“立象以尽意” 55
(三)意境论 60
(四)情景论 72
(五)“凡文字者,六艺之宗” 75
(六)“游”的艺术境界 78
二、音乐理论 86
(一)“乐由天作”与“本与太一” 86
(二)大音希声 88
(三)乐者乐也,人情之不能免也 90
(四)“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 91
(五)“声无哀乐”论 93
(六)“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95
(七)二十四况说 97
三、诗文理论 101
(一)诗言志说 101
(二)“兴”、“观”、“群”、“怨” 102
(三)“思无邪”说 105
(四)“以意逆志”与“论世知人” 107
(五)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08
(六)“文以气为主” 110
(七)陆机“心游万仞”的艺术想象论 112
(八)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审美论 114
(九)钟嵘的“滋味”说 121
(十)韩愈论“不平则鸣” 122
(十一)“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 123
(十二)以禅喻诗论 127
(十三)童心说 130
(十四)叶燮诗论 132
(十五)袁枚的“性灵说” 136
(十六)刘熙载论艺术的“虚”与“实” 137
四、绘画理论 139
(一)绘事后素 139
(二)“善恶之状,兴废之诫” 140
(三)“解衣般礡”与“真画者” 141
(四)传神写照与以形写神 142
(五)迁想妙得与澄怀味象 145
(六)“画有六法”与“气韵生动” 140
(七)“经营位置”与“骨法用笔” 152
(八)“四格”与“五等” 155
(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58
(十)“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160
(十一)“度物象而取其真”与“六要”、“二病” 165
(十二)“水墨为上” 169
(十三)“逸格”与“自然” 170
(十四)“形理”与“形神” 174
(十五)“饱游饫看”与“身即山川而取之” 178
(十六)“成竹在胸”与“身与竹化” 181
(十七)“以大观小”与“三远”境界 184
(十八)“绘画之宗,山水居首” 187
(十九)“意溢乎形”与“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190
(二十)“一画”论 193
(二十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196
(二十二)“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198
五、书法理论 201
(一)“任情恣性”与“书,心画也” 202
(二)“势”、“力”、“筋”、“骨” 204
(三)“意在笔前”与“心性法度” 208
(四)“达情”与“重神” 212
(五)“尚法”与“无法” 216
(六)“同自然之妙有” 220
(七)“中和”与“壮美” 222
(八)“韵如其人” 226
(九)“书如其人” 234
(十)“学书必先作气” 23
六、建筑、工艺及雕刻理论 242
(一)先秦的建筑和工艺 242
(二)汉魏道教宫观建筑艺术及其影响 25
(三)汉魏佛教建筑与雕刻艺术及其影响 261
(四)隋唐的建筑、工艺与雕刻 264
七、园林艺术理论 267
(一)“愚目放神,为性情筌蹄” 268
(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 26
(三)“园,悦目也,亦藏身也” 271
(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73
(五)借景、对景、隔景、分景与框景 278
(六)“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282
八、戏剧艺术理论 287
(一)情、梦、戏与“意趣神色” 288
(二)“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 291
(三)“不在快人,而在动人” 294
(四)“本色”、“通俗”与“滋味” 296
(五)“化工”与“画工” 303
(六)“设身处地”与“唱曲宜有曲情” 305
(七)“才”、“慧”、“致”、“技” 308
九、舞蹈艺术理论 310
(一)先秦乐舞:“舞,动其容也” 310
(二)汉魏乐舞:“歌者象德,武者象功” 311
(三)隋唐乐舞:“观舞听歌”与“圣人有作” 315
知识辑要 391
一、重要人物 391
二、代表著作 427
主要参考文献 564
后记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