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分离科学与工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物分离科学与工程
  • 余润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3057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生物工程-分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分离科学与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生物分离的重要性 1

二、生物分离的特点 1

三、生物分离的一般过程及其理论基础 2

四、生物分离效率评价 4

第二章 沉淀分离 6

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 6

一、加热 6

二、调整pH 7

三、加预处理剂 7

四、加入反应剂或助滤剂 7

第二节 盐析沉淀 8

一、蛋白质的溶液特性 8

二、盐析沉淀 10

三、影响盐析的因素 12

四、硫酸铵盐析法及其操作 14

第三节 其他沉淀分离方法 16

一、等电点沉淀法 16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 16

三、聚合物沉淀法 18

四、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18

第三章 固液分离 20

第一节 重力沉降 20

一、颗粒重力沉降原理 20

二、重力沉降的流动状态 21

三、非球形颗粒的重力沉降 21

第二节 离心沉降 22

一、离心分离原理 22

二、离心分离方法 24

三、离心机及其生产能力 26

第三节 过滤 30

一、过滤的基本理论 30

二、板框压滤机及其生产能力 32

三、转筒真空过滤机及其生产能力 34

第四章 细胞破碎 36

第一节 细胞壁结构组成与细胞破碎 36

一、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 36

二、细胞壁与细胞破碎 38

第二节 细胞破碎方法 38

一、珠磨法 38

二、高压匀浆法 40

三、超声破碎法 40

四、酶溶法 41

五、化学渗透法 42

第三节 破碎率的检测方法和破碎方法选择 43

一、破碎率的检测方法 43

二、破碎方法的选择 44

第五章 膜分离 47

第一节 膜分离概述 47

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史 47

二、膜及膜分离的概念 47

三、膜分离的特点 48

第二节 膜的分类及其特性 49

一、膜的分类 49

二、膜制造及其特性 51

第三节 膜分离过程及其操作 52

一、各种膜分离原理及其过程 52

二、膜操作过程与特性 54

三、各种膜组件及其特点 55

第四节 膜分离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56

一、膜性能参数及其测定 56

二、膜分离中的极化现象 57

三、影响膜分离的因素 58

第五节 膜污染及其控制 59

一、膜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59

二、膜污染控制 59

第六节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60

一、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60

二、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62

第六章 萃取分离 63

第一节 概述 63

一、萃取的分类及其原理 63

二、萃取操作的基本过程 64

三、萃取的乳化现象 65

四、萃取过程的经济性 66

五、萃取剂的选择 66

六、萃取的应用 66

第二节 溶剂萃取 67

一、萃取分离操作的基本参数 67

二、萃取操作原理及其计算 69

三、萃取设备及其选择 73

第三节 双水相萃取 76

一、概述 76

二、双水相萃取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77

三、双水相萃取的特点 80

四、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80

五、双水相萃取技术的进展 82

第四节 反胶团萃取 83

一、反胶束溶液的形成 84

二、反胶束萃取原理 85

三、影响反胶束萃取的因素 89

四、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应用 91

第五节 超临界萃取 92

一、概述 92

二、超临界萃取剂 92

三、超临界萃取的影响因素 94

四、超临界萃取的操作模式 95

五、超临界萃取的应用 96

第七章 吸附分离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一、吸附的分类 100

二、吸附操作的基本过程 101

第二节 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 101

一、吸附剂 101

二、离子交换剂 104

第三节 吸附平衡 107

一、吸附等温线 107

二、离子交换平衡 108

三、影响离子交换平衡及其选择性的因素 109

第四节 吸附过程与操作 112

一、固定床吸附操作及其特点 112

二、流化床吸附操作及其特点 118

三、移动床吸附操作及其特点 119

第五节 膨胀床吸附分离技术 120

一、膨胀床吸附操作的特点 120

二、膨胀床的结构与原理 121

三、膨胀床的操作过程 123

四、膨胀床吸附技术的应用 124

第六节 吸附分离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25

第八章 色谱分离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色谱分类及其特点 127

一、色谱分类 127

二、色谱方法的选择 131

三、色谱分离的特点 131

第三节 色谱分离基本理论 132

一、色谱分离的理论模型 132

二、色谱分离度 136

第四节 色谱操作过程与技术 138

一、层析剂 138

二、柱色谱操作及其技术 144

三、分析色谱与工业色谱的区别 147

第五节 凝胶色谱 148

一、凝胶色谱分离原理 148

二、凝胶过滤层析介质 149

三、影响分离特性的因素 152

四、凝胶过滤色谱操作的注意事项 155

五、凝胶过滤色谱的特点及应用 156

第六节 离子交换色谱与色谱聚焦 157

一、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原理 157

二、离子交换色谱的洗脱方式 158

三、离子交换色谱的影响因素 160

四、离子交换色谱操作的注意事项 162

五、离子交换色谱的特点 163

六、离子交换色谱聚焦 163

第七节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与反相色谱 164

一、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原理 164

二、疏水作用色谱的层析剂 164

三、影响疏水作用色谱的因素 165

四、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操作的注意事项 166

五、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的特点 167

六、反相色谱及其与HIC的区别 167

第八节 高速逆流色谱 168

一、高速逆流色谱原理 168

二、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装置 168

三、高速逆流色谱的影响因素 169

四、高速逆流色谱的特点及其应用 171

第九节 混合模式吸附色谱简介 174

第九章 亲和分离 176

第一节 亲和色谱 176

一、概述 176

二、亲和色谱原理 176

三、亲和色谱的基本过程 177

四、亲和层析剂 178

五、亲和色谱的特点 180

第二节 亲和沉淀 181

一、亲和沉淀原理 181

二、亲和沉淀分离过程 181

三、亲和沉淀剂 181

四、亲和沉淀分离的特点 185

第三节 亲和膜分离 186

一、亲和膜分离原理 186

二、亲和膜分离的基本过程 186

三、亲和膜的制备 187

四、亲和膜分离的特点 189

第四节 亲和超滤 190

一、亲和超滤原理 190

二、亲和超滤载体 190

三、影响亲和超滤的主要因素 191

四、亲和超滤分离的特点 191

第五节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 192

一、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192

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192

三、分子印迹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其特点 193

第十章 电泳分离 195

第一节 概述 195

一、电泳及其分类 195

二、电泳色谱 195

三、电渗与电色谱 195

四、电泳和电色谱的应用 196

第二节 凝胶电泳 196

一、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196

二、影响凝胶电泳的主要因素 197

三、各种凝胶电泳的原理及特点 200

四、一般凝胶电泳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201

五、双向电泳 203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 205

一、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205

二、毛细管电泳的分类 206

三、毛细管电泳仪器系统 208

四、影响毛细管电泳的因素 209

五、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10

第四节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211

一、毛细管电泳色谱概述 211

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的原理 211

三、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的影响因素 213

四、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的应用 214

第五节 毛细管微乳液电色谱 215

一、毛细管微乳液电色谱的原理及特点 215

二、微乳液体系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216

三、毛细管微乳液电色谱与其他毛细管电泳模式的比较 218

四、影响毛细管微乳液电色谱分离的因素 221

五、毛细管微乳液电色谱的应用 222

第十一章 生物分离策略及其发展 226

第一节 生物分离的工艺设计 226

一、生物分离工艺的基本要求 226

二、生物分离工艺的设计原则 226

三、生物分离工艺的设计方法 227

四、影响分离工艺设计的主要因素 227

第二节 生物分离的宏观策略 229

一、基于工艺的生物分离宏观策略 229

二、基于分离目的的生物分离宏观策略 229

三、基于分离对象的生物分离宏观策略 230

四、基于天然与重组蛋白的生物分离宏观策略 230

五、蛋白质复性方法及其策略 232

第三节 柱色谱分离策略 235

一、柱色谱的宏观纯化策略 235

二、柱色谱分离模式选择 235

三、柱色谱分离工艺条件选择 236

四、离子交换色谱的纯化策略 237

第四节 生物分离工艺案例 242

一、血源白蛋白分离工艺的演化 242

二、重组白蛋白分离工艺的演化 243

第五节 生化实验室提取分离策略 246

一、基因组分离提取技术及策略 246

二、质粒的分离提取技术及策略 247

三、RNA分离提取技术及策略 249

第六节 蛋白质组学的分离分析策略及进展 251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对分离分析的要求 251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分离分析策略 251

第七节 生物分离技术的发展 255

参考文献 2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