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
  • 郑娅,池永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037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土家族-民族文化-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源起 1

一“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公益活动带来的思考 1

二 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新思路 2

第二节 研究内容 4

一 实践认识 5

二 理论分析 5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路径研究 5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6

一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有效路径 6

二 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6

三 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6

四 推动文化旅游,促进恩施地区经济发展 7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8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论 8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8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界定 18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19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体论 19

一 本体论研究概论 20

二 马克思哲学实现的本体论变革及新方向 21

三 本体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 2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24

一 教育与人的本质 25

二 文化价值与教育 27

三 教育的文化功能 27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传承人之间的有机结合 28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30

一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30

二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32

三 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综述 38

第三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及传承现状 42

第一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 42

一 土家族简介 42

二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43

三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述要 45

第二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51

一 以健康状况为中心的传承人现状 51

二 基于传承人健康状况的传承困境分析 58

第三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的思考 60

一 政府主导,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现有传承人 61

二 科技支撑,对现有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调查采录 65

三 教育培养,新生传承人成长的主要方式 65

第四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选择 67

第一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述评 67

第二节 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实例的分析 71

一 撒叶儿嗬传承历史概述 71

二 当代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取得的成效 73

三 对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模式的反思 78

第三节 高校教育传承是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选择 81

一 中小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困难 82

二 高校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 85

三 恩施地方高校教育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88

第五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路径探索——以湖北民族学院为案例 94

第一节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概况 94

一 湖北民族学院简介 95

二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取得的初步成效 96

三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经验与不足 110

四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启示 11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中心环节 115

一 开展理论研究,培养研究型传承人才 116

二 开展专业教育,培养专门型传承人才 117

三 开展普及教育,培养储备型传承人才 120

四 开展基地建设,培养定向型传承人才 121

第三节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效手段 121

一 校园文化活动源起 122

二 校园文化活动概述 123

三 校园文化活动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要路径 128

四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最好平台 134

第四节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路径探析 135

一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遵循的原则 135

二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完善的机制 137

三 探索优化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路径 138

第六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 149

第一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 149

一 吴修富、刘守红:用形体演绎肉连响艺术的土家人 149

二 蒋品三、蒋西城、卢碧川、田玉先、邓玉书、邓泽清:不会凋零的傩戏之花 152

三 李忠和、余定喜:薅草锣鼓传承下诞生的双子星 156

四 全友发:被灯歌渲染的传承人 159

五 王兆梧、苏国明:情系围鼓数十载 160

六 董兴林、黄知培:耍出精彩人生 162

七 李仕洲:痴情守候地盘子 165

八 田宗堂:八宝铜铃舞出土家魂 166

九 谭绍康、谭文碧、谭大翠、费天凤:盛情演绎巴东堂戏一家亲 168

十 周树庭、侯安星:使滚龙连厢精彩流传 170

十一 田延江、向前和:三棒鼓情结 172

十二 杨洪顺、叶荣明:三片竹板,演绎不一般的人生 174

十三 刘耀武:满堂音的骄傲 175

十四 彭昌松、彭承金:摆手之乡摆手人 176

第二节 “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成员访谈 179

一 笔者与团队成员座谈 179

二 摘录“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成员感言 182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86

第一节 全书总结 186

第二节 前景展望 187

附录“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走访传承人名单(2011年10月) 189

参考文献 197

后记 20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