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 齐春红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0559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汉语-语气词:副词-研究-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缘起 1

1.2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2

1.2.1套用期和模仿期的研究状况(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 2

1.2.2探求期的研究状况 5

1.3本文的研究重点 7

1.4本文的研究视角 8

第二章 关于语气副词的名称、定义的探讨 9

2.1“语气”的研究状况及“语气”的界定 9

2.1.1“语气”研究综述 9

2.1.2“语气”和“情态”的区分 17

2.1.3“语气”的界定 19

2.2副词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次类划分的问题 20

2.3“语气副词”的命名及界定 22

2.3.1命名为“语气副词”的原因 22

2.3.2“语气副词”的定义 24

第三章 “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 27

3.1各家所认定的“语气副词”的范围 27

3.2划分语气副词典型和边缘范畴的目的及所依据的原则 30

3.2.1划分语气副词典型和边缘范畴的目的 30

3.2.2划分语气副词的典型和边缘范畴所依据的原则 30

3.3语气副词的典型形式特征 33

3.3.1典型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考察 33

3.3.2判别语气副词的形式标准 35

3.4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 42

3.4.1典型语气副词和边缘语气副词 42

3.4.2对语气副词归类的一些阐释 43

3.5不同双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差异的原因及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构词 48

3.5.1不同双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差异的原因:语法化程度的不同 48

3.5.2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构词方式 54

第四章 副词“太”、“多”、“多么”、“好”的次类归属 55

4.1“太、多、多么、好”与“很”、“的确”的语法功能的比较 57

4.1.1“太、多、多么、好”与语气副词“的确”的组合能力的差异 57

4.1.2“X+谓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的差异(“X”为我们所比较的副词) 66

4.2“好”、“多”、“多么”、“太”与“的确”、“很”的语用信息的差异 70

4.2.1定指的旧信息与定指的新信息的差异 70

4.2.2背景信息与凸显信息 72

4.2.3“太、多、多么、好”与“很”、“的确”的句类分布 74

4.3副词“好”、“太”、“多”、“多么”、“怪”的历时考察 77

4.4余论 81

第五章 语气副词的主观量分类及共现机制 83

5.1“主观量”的研究状况及本文对“主观量”的定义 84

5.2语气副词的主观量分类 86

5.2.1采用主观量进行分类的理论基础 86

5.2.2语气副词的主观量分类 88

5.3语气副词连用共现的规律 92

5.3.1主观惑量类与主观估量类 94

5.3.2主观估量类与相对主观大量类 96

5.3.3表相对主观大量类与主观大量类 104

5.3.4小结 115

5.4各次类自身的连用共现 116

5.4.1主观惑量类 116

5.4.2主观估量类 116

5.4.3表相对主观大量类 118

5.4.4主观大量类 119

5.4.5小结 122

5.5各小类所选择的句类 122

5.5.1主观估量类所适用的句类 122

5.5.2主观估量类所适用的句类 124

5.5.3表相对主观大量的语气副词所适用的句类 125

5.5.4主观大量类所适用的句类 128

5.5.5小结 129

5.6各小类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130

5.6.1主观惑量类 130

5.6.2主观估量类 132

5.6.3表相对主观大量类 134

5.6.4主观大量类 135

5.6.5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规律及制约机制 136

5.7语气副词连用共现的制约机制 140

5.7.1有标记句与无标记句的制约 140

5.7.2主观化程度高低的限制 144

5.7.3语用凸显的限制 144

5.7.4语义搭配的限制 145

5.7.5句法限制——“句管控” 145

5.8本章结语 146

第六章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149

6.1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特征的句法实现机制探讨 150

6.1.1语气副词能分布在短语中 150

6.1.2“小句中枢说”、X一阶标理论与语气副词的功能 151

6.1.3语气副词参与语段推导可以出现在短语中 154

6.1.4语用因素是否一定出现在句子的外层 156

6.2语气副词作为高谓语的限制性 158

6.3语气副词的表述功能 160

6.4语气副词的信息功能 166

6.4.1语气副词与命题算子 166

6.4.2语气副词与焦点及焦点敏感算子 170

6.4.3语气副词的元语增量功能和预设触发功能 178

6.4.4语气副词的元语增量功能是其篇章功能实现的条件 181

6.4.5语气副词与言谈功能 183

第七章 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语法化机制研究 185

7.1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语法化历程 185

7.1.1反诘语气副词“可1”的产生 187

7.1.2表祈使的语气副词“可2”的产生 190

7.1.3表是非问的语气副词“可3”的产生 193

7.1.4表强调的语气副词“可4”的产生 194

7.1.5“可”的转折语气的来源 196

7.1.6“可”语法化的路径及动因 204

7.1.7余论 207

7.2“都”、“还”、“也”虚化为语气副词的动因 207

7.3副词“才”、“就”的语气副词用法及其虚化机制 212

7.3.1“就”的语法化机制再探讨 212

7.3.2“才”的语法化机制的认知阐释 223

7.3.3“才”、“就”对立的认知机制比较 228

7.4否定、反问语境与语气副词“并”和“又”的形成 229

7.4.1语气副词“并”的形成 229

7.4.2语气副词“又”的虚化机制 232

7.5本章小结 234

第八章 结语 235

8.1本书在语气副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235

8.2本书研究的不足 241

参考文献 243

后记 26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