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898-1945 12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英)C.L.莫瓦特(C.L.Mowat)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598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932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969页
- 主题词:世界史-近代史-1898-194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898-1945 12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论近代史的界限&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历史学教授 C.L.莫瓦特(已故) 著 1
历史观的变化 1
本卷的范围 2
20世纪的某些特征 3
“近代”或“现代” 5
新的世界 6
科学与技术的进展 7
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8
“大同世界” 11
第二章 社会生活的变化&联邦德国尼·苏塞克斯学院前院长及剑桥大学历史学主讲人 戴维·汤姆森(已故) 著 13
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变化 13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4
都市化 15
廉价运输的影响 16
工业中的新形势 17
社会结构的改变 19
各国阶级冲突的日益尖锐 19
民族主义 21
生活水平的提高 22
欧洲的人口统计 22
健康状况的改善 24
财产更无保障 24
大规模失业 25
对社会正义的要求 26
普选权;妇女的地位 26
对待家庭的态度 28
免费的国民教育 31
群众情绪 32
欧洲的社会公益服务 33
财政政策 34
充分就业 35
娱乐和奢侈品消费的增长 36
大众化的报刊;对体育运动的狂热崇拜 37
第三章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计划化&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院长 阿萨·布里格斯 著 4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分界线 41
1914年以前的体制的暂时性 41
1900—1913年工业生产的增长 44
欧洲是经济权力的中心 44
联合王国的工业与世界贸易相适应 44
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加 45
联合王国是“乐队指挥” 46
不满和不安的根源 47
20世纪干涉主义的起源 48
社会保险;关税;卡特尔和托拉斯 49
大规模企业的社会化 50
帝国主义 51
日本 52
战时管制的效果 52
德国的战时经济动员 53
联合王国的管制逐渐扩大 54
俄国经济的解体 55
国际经济合作 55
1918年以后计划经济的崩溃 56
德国和法国的试验 56
战后世界的不稳定 57
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58
国内的通货膨胀;赔款和战债 59
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60
恢复到金本位 61
富裕中的贫困 62
美国经济的崩溃;大萧条 63
欧洲的金融崩溃 64
联合王国放弃自由贸易和金本位 65
美国放弃金本位;新政 66
是管理,不是计划化 68
苏联的计划化 70
国家社会主义下的德国计划化 74
世界的人口、生产和贸易 79
需要有世界范围的货币制度 82
欧洲在国际经济体制中的地位 84
社会政策 86
来自美国的援助 87
国民生产增长率 88
需要给经济上的“相互依存”重新下定义 88
全面计划化 90
第四章 科学与技术&伦敦大学科学历史与原理荣誉教授 道格拉斯·麦凯(已故) 著 92
19世纪末的变化 92
放射能与电子 93
20世纪科学的迅速发展 93
天文学;宇宙的广大 95
汤姆生和卢瑟福的研究成果 96
嬗变现象 97
原子量和原子序数 98
各门科学的范围在不断变化 100
维生素和激素 100
有机化学;新药物 101
结晶学;生理学 102
地质学;气象学 102
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 104
生物学;遗传学 105
现代人的谱系 105
医学;热病;免疫学 106
内燃机;飞机;火箭 106
电;无线电 107
原子裂变 108
战争强使科学家保守机密 108
冶金学 110
塑料;人造纤维;大气中的氮;染料 110
食品生产和储存方面的进步 111
其他技术的进步 111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112
科学教育 113
研究工作的进展 114
知识交流 115
第五章 1900—1912年的外交史&剑桥大学基督圣体节学院研究员 J.P.T.伯里 著 117
三国同盟,法俄同盟 117
远东:中国与日本 118
义和团起义(1900年) 120
近东:土耳其和德国 120
英国和法国在埃及的冲突 122
南非:布尔战争(1899—1902年) 123
美国的扩张 125
军备的增长 125
法国、俄国和意大利 126
英国和德国恢复友好关系的失败 127
英日同盟(1902年) 130
俄国和日本在远东 131
英法协约(1904年) 133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丹吉尔(1905年) 134
德国、法国和俄国 135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1906年) 137
英俄协定(1907年) 137
导致巴尔干危机的事件 138
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后果 140
德国的海军计划和宣传 143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阿加迪尔(1909年) 143
英法协约的加强 146
意大利和的黎波里(1911年) 146
第六章 1914年战争日益临近&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J.M.K.维维安 著 14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世界性的 148
战争的远因和近因 148
德国对摩洛哥协议的反应 149
英德海军谈判流产 150
英、法舰队的重新部署 151
法国、俄国与巴尔干各国 152
巴尔干危机中的奥德关系 153
巴尔干战争(1912年) 154
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紧张状态:阿尔巴尼亚 154
伦敦和会(1912年) 156
斯库台事件(1913年) 156
布加勒斯特条维(1913年) 157
奥地利、巴尔干各国和德国 158
在德国派军事使团去土耳其问题上的妥协 159
俄国重整军备 160
法国的兵役法 161
英德就欧洲以外问题的谈判 161
近东和非洲的形势稳定 162
哈布斯堡帝国解体时机已告成熟 162
德国的军事优势 162
萨拉热窝(1914年6月28日) 163
奥地利的政策经德皇批准 164
“是由于轻率,而不是由于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165
奥地利草拟致塞尔维亚的照会 166
德国有目无睹 167
法俄政策;英国;德国 168
奥地利致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7月23日) 171
俄国部分动员(7月25日) 172
德国拒绝英国提出的召开会议的建议 173
英国的警告 174
柏林方面缺乏步调一致 175
俄国实行总动员是一个决定性的祸源(7月30日) 176
英国政界没有觉察可能产生的结果;德国侵犯比利时的中立(8月4日)是关键因素 178
英国对法国北部海岸提出保证 180
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中立 181
“一张废纸” 181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问题主讲人 布赖恩·邦德 著 183
对警告置之不理 183
各国总参谋部掌握实权;德国充分组织起来 184
奥匈帝国的陆军素质低劣 184
法国人员装备不佳,使用不当 185
英国远征军充当配角 185
同盟国袖手旁观 185
德国需要在西线速战速决 185
法国计划被打乱 186
列日和蒙斯 187
史里芬计划的失败 187
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 188
堑壕战形成僵持局面 188
俄国先胜后败 189
海军战略 190
潜艇战 190
德国的殖民地 191
空战 192
德国在西线取守势 192
堑壕战小胜;毒气 193
协约国伤亡惨重 194
西线、东线之争 194
达达尼尔战役(1915年3月) 195
过于顺从将军们的意见 196
总体战的要求 197
炮弹匮乏和兵力的问题 198
意大利讨价还价 199
塞尔维亚战败(1915年) 200
美索不达米亚战役(1916年) 200
德国在西线进攻;凡尔登战役(1916年春) 201
德国的失败 202
索姆河战役(1916年2月至11月) 202
首次使用坦克 203
领导问题 204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 205
罗马尼亚战败 206
劳合·乔治 207
协约国准备在1917年发动攻势 207
和平试探者 207
尼韦尔的失败(1917年) 208
法国陆军中的哗变 209
帕琛达尔战役(1917年7月至11月) 210
伤亡统计数字 211
俄国革命的后果 214
生死攸关的潜艇威胁;护航制 214
意大利危机;卡波雷托战役(1917年10月) 214
1918年春季德国重新发动攻势 215
最高统帅福熙(1918年3月) 217
美国军队到达(1918年6月) 217
德国陆军中的失败情绪 218
协约国在1918年8月的进展 218
德国请求停战(1918年10月3日) 218
德国战败的原因 219
消耗战 220
新的机动手段 220
民族主义的蔓延 221
宣传 221
第八章 凡尔赛的和平解决方案(1918—1933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 罗汉·巴特勒 著 224
1918年11月11日的停战协定 224
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方案 224
官方评论中的保留意见 225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理想主义 227
和会屈从当前事件的压力 227
粮食短缺;对德国的封锁 228
新的民族问题 229
法国对莱茵兰的要求 230
未征询德国人的意见即向其提出和约草案 231
英国人所做的修改 232
赔偿和战争赔款 233
德国签字(1919年6月28日) 235
和约的主要条款 235
德国人的不满 237
对奥和约、对保和约和对匈和约 238
欧洲地图的新面貌 238
中欧的巴尔干化 239
自决原则 240
不稳定的西方联盟 240
意大利的不满 242
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43
法国的安全受到危害 243
希腊向士麦拿派出远征军(1919年5月) 245
近东;英国和法国不和 245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 246
英法之间的争执 247
协约国的债务 248
对鲁尔的占领(1922年) 249
赔偿;道威斯计划(1923年) 250
洛迦诺公约(1925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251
凯洛格公约(1928年) 252
德国规避对军备的限制 253
施特雷泽曼的政策 254
裁军:一项道义上的义务 257
海军协定(1921—1922年) 257
裁军筹备委员会 258
经济危机 258
和平解决方案被破坏 260
第九章 国际联盟&牛津大学前国际法教授 J.L.布赖尔利(已故) 著 兰开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 P.A.雷诺兹(已故)修订并改写 262
和约的国联盟约部分 262
建制:大会与行政院;全体一致的规定 263
国际性的秘书处的成立 264
常设国际法庭;可选择的条款 264
国联的宗旨;国际和平与安全 265
美国不参预国联造成的严重后果 266
裁军:临时混合委员会 267
日内瓦议定书(1924年) 268
洛迦诺公约(1925年) 270
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 271
凯洛格公约(1928年) 272
裁军会议定于1932年2月召开 273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 273
苏联被批准为会员国(1934年) 273
争端:阿兰群岛、维尔那、科孚岛 274
日本侵略满洲(1931年) 275
中国向国联的呼吁 276
李顿调查团指责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276
其他争端:玻利维亚与巴拉圭,哥伦比亚与秘鲁 277
意大利进攻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 277
国联的拖延做法没有收效 278
意大利宣布退出国联(1937年) 279
苏联进攻芬兰被开除出国联(1939年) 279
面对德国侵略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而束手无策 280
国际劳工组织 280
通信和运输 281
奥地利财政复兴计划 281
世界经济会议(1927年,1933年) 282
卫生组织;难民;贩卖鸦片问题常设中央局 282
智力合作 284
国联财政来源不足 284
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 284
委任统治委员会;少数民族 285
但泽;萨尔盆地 285
国联为联合国所取代(1946年) 287
第十章 1900—1945年的中东&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 E.卡杜里 著 288
传统的穆斯林社会与欧洲社会 288
欧洲的技术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专制制度 288
新奥斯曼党人迫使苏丹颁布宪法(1876年) 289
中央集权制为军事政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289
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革命(1908年) 290
“救国军官团”及恩维尔的崛起 290
伊朗,一个旧式的东方君主专制国家 292
英国与俄国的角逐 292
烟草抗议(1891—1892年) 292
纳赛尔丁遇刺(1896年) 295
许诺的改革并未实现 295
基本法(1906年,1907年) 297
穆罕默德·阿里国王废除宪法 298
俄国不断施加压力 299
礼萨·汗自立为伊朗国王(1925年) 300
在英国控制下的埃及 300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1922年2月);华夫脱党 301
英埃条约(1936年) 302
伊拉克推行宪政失败 303
英国委任统治地;费萨尔国王 303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 304
乌希条约(1912年);的黎波里割给意大利 304
非斯条约(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 3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主义思潮 306
英国、法国、俄国及奥斯曼帝国 306
赛克斯—皮科协定(1916年);伦敦条约(1915年);圣让德莫里昂协定(1917年) 307
由此以及其他谅解所引起的复杂情况 308
贝尔福宣言(1917年),一项措辞含糊不清的文件 308
法国与英国之间的长期谈判 310
希腊人在士麦那(1919年) 310
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崛起;洛桑条约(1922年) 311
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1924年) 311
叙利亚与黎巴嫩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312
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313
伊拉克加入国际联盟(1932年) 314
巴勒斯坦委任统治问题 314
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移民 315
英国、法国在叙利亚 315
阿拉伯国家联盟 317
第十一章 印度和东南亚 318
一 印度&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研究员、前历史学主讲人 珀西瓦尔·斯皮尔 著 318
既是政治和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 318
寇松任总督;孟加拉国的分割 319
莫利—明托改革与紧张局势的缓和 319
工业和文化的振兴 320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十四点”的影响 320
印度政府组织法(1921年) 321
印度成为国际联盟成员 322
阿姆利则事件后莫·卡·甘地的影响 322
非暴力;甘地的“民族化的民族主义” 323
国大党的年轻领袖们 324
西蒙委员会(1927年) 325
圆桌会议(1930—1931年) 325
国大党东山再起;穆斯林教徒与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分歧 326
印度政府组织法(1935年);王公们的态度 327
甘地与国大党 328
穆斯林联盟成为群众运动 328
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329
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 330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漠不关心态度 330
战争对印度的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331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僵局 332
日本的威胁的影响 334
韦维尔勋爵任总督 334
蒙巴顿勋爵与独立(1946年8月14日) 335
二 东南亚&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东南亚史荣誉教授 D.G.E.霍尔 著 335
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帝国 335
暹罗:民族主义与传统主义 336
美国统治下的菲律宾 340
日本入侵中国引起惊慌 341
荷兰早期对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制度毫不关心 341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1926年的叛乱遭到镇压 341
中国人和印度人移民 342
马来亚爱国主义 343
马亚联邦和海峡殖民地 343
缅甸长期平静无事;实行两头政治 344
反印运动;要求自治 344
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民族主义运动 345
日本未能赢得合作 347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宣布成立共和国 347
缅甸联邦的独立(1948年) 348
马来亚作为英联邦成员获得独立(1957年) 349
新加坡获得自治(1959年) 349
菲律宾获准独立(1946年) 349
荷兰与印度尼西亚达成协议 349
越南的反法斗争 350
越南被分割(1955年) 350
第十二章 1900—1931年的中国、日本和太平洋&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史教授 J.W.戴维森(已故) 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史主讲人 科林·福斯特合 著 351
远东与西方帝国主义 351
日本的崛起 351
国家的彻底改革 352
工业化;对外贸易 353
废除治外法权(1899年) 354
中国:政府颟顸,王朝没落 354
英国攫取特许权 355
中日战争(1894年) 355
西方列强之间的角逐 356
义和团叛乱(1900年) 357
俄国与满洲 358
日本与朝鲜 358
英日同盟(1902年) 359
日俄之间试图恢复友好关系 360
日俄战争(1904—1905年) 360
日本兼并朝鲜并觊觎满洲 361
中国的软弱;各省政府实行自治 362
孙中山;中华民国;袁世凯 36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364
德属港口和岛屿 364
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 366
中国的屈服 367
袁世凯之死(1916年)及其后的政治混乱 368
大战期间的美国、协约国和中国 368
中国对德国宣战 369
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最高的利益” 369
俄国革命的影响 370
协约国支持俄国的反革命军队 370
英法在太平洋的势力衰落 371
巴黎和会(1919年);委任统治地 371
中国向巴黎和会提出陈述 373
日本的要求除种族平等一项以外均得到满足 374
华盛顿海军会谈;英日同盟不再延续 375
中国与日本 378
日本经济的大扩张 379
日本帝国;中国台湾和朝鲜 382
大萧条的后果 382
中国成为外国投资的场所;“门户开放” 383
北京关税会议(1925年)由于中国的局势恶化而告失败 386
苏联与中国解决分歧 387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387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 388
反英情绪日益增长;美国势力的增长 389
国民党人进入北京 390
满洲问题 391
日本承认中国的新政权 392
中国内战重又开始 392
日本占领沈阳(1931年) 393
日本的军人统治 393
日本侵略中国(1937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起因 394
第十三章 英联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前英联邦史荣誉教授 J.C.比格尔霍尔(已故) 著 395
20世纪初英帝国不得人心 395
维多利亚时代的帝国观念的变化 396
地位和权力上的差别 397
对“帝国”一词的反感 399
半英国性质的社会 399
加拿大和南非的种族问题 400
经济和工业的扩展 401
帝国联邦设想的破产 401
要求协商 40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自治领的总理与和平会议 403
爱尔兰问题 404
各自治领自行其是 406
加拿大的宪法危机(1925年) 407
“自治社会” 408
回避明确的定义;矛盾的解释;威斯敏斯特法(1931年) 409
各个自治领建立自己的外交模式 411
渥太华会议(1932年) 412
自治领与国际联盟 4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自宣战 413
爱尔兰的中立 41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堪培拉协定 4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殖民地史 416
殖民地人民的贫困 417
“双重”委任统治和“间接统治” 417
接受现状的倾向 420
土著人民景况的对比 421
委任统治地 422
两次大战之间 423
英国为殖民地的计划项目提供援款 424
1945年以后的宪政发展 425
印度、巴基斯坦、锡兰 425
西印度群岛建立联邦的失败 426
民族自治 426
第十四章 俄国革命&艾萨克·多伊彻(已故) 著 427
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的顶峰 427
与法国和英国革命的比较 427
沙俄缺乏真正的议会机构 428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动乱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不满 429
工业落后状况 429
革新派对沙皇左右的主降派的势力感到惊恐 430
拉斯普廷被刺(1916年12月) 431
全国日益混乱 431
革命翻天覆地的力量无人识别 432
1917年2、3月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 432
临时政府与彼得格勒苏维埃 433
政府决心继续进行战争 435
苏维埃与人民的情绪保持密切的接触 435
士兵的代表获准参加彼得格勒苏维埃 436
沙皇退位至布尔什维克夺取权力之间发生的事件可分四个阶段 436
孟什维克与布什维克之间的分裂 438
社会主义革命党人 440
彼得格勒苏维埃的领袖们 440
各党派对战争的态度 441
农村大声疾呼要求实行改革 442
国民议会推迟召开 443
列宁回国(1917年4月)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444
布尔什维克的机敏性和灵活性 446
俄国在西南前线攻势的溃败 447
布尔什维克暂时处于劣势;列宁逃亡(1917年7月) 447
克伦斯基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及其与科尔尼洛夫的冲突 448
德国占领里加:暂时地向左转 449
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取得多数 449
克伦斯基召开一次“民主会议” 450
列宁回国(1917年10月) 450
托洛茨基领导起义 451
革命军事委员会 452
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实行统治 453
列宁领导下的人民委员会 454
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 456
内战 457
一党制的建立 457
第十五章 1917—1939年的苏联&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乔治·凯南 著 459
突出的问题 459
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薄弱;选举对他们的威胁 459
社会革命党的分裂 460
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被解散 460
战争问题 461
惩罚性的布列斯托-里托夫斯克和约(1918年3月) 461
农民;反共力量;分裂主义倾向 462
协约国的军事干涉;过高的期望 464
沙皇及其家属遭到杀害(1918年7月) 468
共产党军队的胜利 468
苏波战争(1920年) 469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470
恐怖制度 471
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471
高度的中央集权 473
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劳工骚动 473
喀琅施塔得兵变(1921年2月) 474
新经济政策 474
大饥荒(1921—1922年) 476
迅速恢复;富农;“耐普曼” 476
列宁去世(1924年1月21日) 478
斯大林作为党的总书记 478
列宁的政治遗嘱被禁止宣布 479
反对托洛茨基的三人执政 480
斯大林消灭了对手 480
对外关系;拉巴洛条约(1922年) 480
新宪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481
托洛茨基被放逐(1927年) 482
经济复兴 482
和德国、英国、中国的关系 483
宣传性宣判(1928—1933年) 484
工业和军事自给的目标 485
集体化:一次土地革命 485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 486
消灭富农 486
加快工业建设的计划 487
1932年面临的惊人困境;饥馑 488
斯大林的妻子之死(1932年11月) 489
两个新因素:纳粹在德国;日本在满洲 489
外交政策的转变;李维诺夫担任外交部部长 490
斯大林的恐怖统治 491
西班牙内战 494
和英法两国谈判的破裂 494
德苏条约(1939年8月) 495
对革命以来俄国社会与经济的剖析 496
第十六章 德国、意大利和东欧&伊利莎白·维斯克曼(已故) 著 499
德意志帝国的活力 499
帝国国会可以进行批评但无实权 499
威廉二世居心叵测 500
总参谋部的影响 500
迅速工业化的结果 500
阶级之间的鸿沟 501
300万波兰人离心离德 502
一 1900—1914年的奥匈帝国 503
奥地利人口多为斯拉夫人 503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统治下的政体 504
马扎儿人在匈牙利的主宰地位 504
奥匈帝国是欧洲的反常现象 505
巨大的庄园 506
兼并波斯尼亚的后果 507
二 巴尔干半岛 507
没有满足的民族愿意 507
土耳其统治的后果 508
塞尔维亚成为斯拉夫人的中心 508
民族之间强烈的感情冲突 508
巴尔干战争(1912年) 509
三 1900—1914年的意大利 509
新的社会问题 509
意大利北部的工业化 510
温和的社会改革 510
国家与梵蒂冈 511
南部的极度贫困 511
要求推行进取的外交政策 511
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1915年5月) 512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512
建立大德意志世界强国的梦想 512
意大利的收获 513
墨索里尼的掌权与取消一切自由权利 513
“向德国军队背后戳一刀” 515
脱离奥地利而独立的国家中的德意志少数民族 515
德国的斯巴达克团和共产党 515
洛迦诺公约(1925年) 516
工业和贫困集中于维也纳 516
马萨里克领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 517
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南斯拉夫三元王国 517
大土地所有者重新掌握匈牙利 518
新的波兰及其问题 518
波罗的海诸省 519
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复兴 519
波兰和南斯拉夫代议制政府的解体 519
五 大萧条时期: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520
德国繁荣时期的结束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520
奥地利财政的崩溃 521
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 521
希特勒成为总理(1933年1月)并夺取全部权力 522
极权主义思想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蔓延 523
六 德国和奥地利的“清洗” 524
德国取消自由权利 524
希特勒的目标 525
无情的警察国家 525
教会与纳粹主义 527
和1914年以前的统治阶级的最后决裂 527
七 1929—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527
一部令人满意的宪法 527
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 528
向苏联靠近 529
德国占领奥地利(1938年3月) 530
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1939年3月) 530
德国主宰中欧 531
八 对波兰的进攻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531
德、意的“钢铁条约” 531
德国的反犹太暴行 532
波兰试图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532
“生存空间” 533
法国的崩溃 533
巴尔干半岛被征服 534
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 534
恐怖统治的加剧;犹太人遭到消灭 535
巴尔干的游击战争 536
北非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536
意大利的工潮;墨索里尼被捕(1943年7月25日) 536
俄军的进展 537
暗杀希特勒的企图(1944年7月20日) 538
盟军入侵法国 539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背离德国 539
波兰人和匈牙利人的起义 540
东欧贵族阶级的最后一曲 541
第十七章 英国、法国、低地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巴黎公共教育总监 莫里斯·克鲁泽 著 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前法语主讲人 K.劳埃德-琼斯 译 542
社会的变化 542
一 20世纪初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 543
普选权,但代表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543
工会和社会主义者 544
二 自由资产阶级的政府(1900—1914年) 544
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544
德雷福斯案件(1899年) 544
法国的政党和派别 545
社会保守主义和革命的工联主义 546
民族主义重新觉醒 547
兵役法 547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社会民主党 548
荷兰和比利时 548
英国自由党政府的问题(1906年) 549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直接后果(1914—1921年) 55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政党之间的休战 551
意见分歧导致事实上的战时独裁 552
国家管制和劳工问题;工人阶级运动 553
胜利后的骚乱 554
保守党在英国的独霸地位 555
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555
法国的“全国共和集团” 556
比利时的三党联合 556
中立国家 557
四 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1921—1939年) 557
战后的问题 557
法国对英国和俄国的态度 558
法国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延误 558
社会各阶级的变化 559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 559
在法国实行独裁政权的要求 560
英、法两国政治状况的比较 561
欧洲各国货币的疲软 561
英国的工党政府(1924年) 562
总罢工(1926年) 562
法国银行界的影响 563
大萧条;英国的政策 564
英国的法西斯同盟 566
重整军备 566
经济萧条对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荷兰的影响 567
法国议会制的危机 569
形形色色的运动;极权主义思想的传播;1934年2月6日 570
“人民阵线” 572
工人阶级中升起的希望 573
向右转;统治阶级企图报复 573
舆论混乱 574
比利时和法国同样动荡不安 575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577
英国严格管制经济 577
贝弗里奇报告 577
1945年工党执政 577
维希法国;一个专横的政权 578
通敌与抵抗 579
瑞典的中立 581
挪威、丹麦、荷兰被占领(1940年4—5月) 581
对比利时的占领压迫较轻 582
法国的抵抗运动 583
社会党成为改良主义者 585
第十八章 美利坚合众国&剑桥大学前政治学荣誉教授 丹尼斯·布罗根爵士(已故) 著 586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1—1909年,共和党) 586
巴拿马 588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1909—1913年,共和党) 590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1913—1921年,民主党) 592
“新自由” 592
墨西哥 593
第一次世界大战 593
共和党人拒绝凡尔赛和约 595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总统(1921—1923年,共和党) 595
三K党;禁酒运动;贪污 597
卡尔文·柯立芝总统(1923—1929年,共和党) 599
“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 602
赫伯特·胡佛总统(1929—1933年,共和党) 603
大萧条 603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1933—1945年,民主党) 605
新政 606
拉丁美洲 608
失业保险 609
最高法院 610
产业工人的动乱 611
对外关系;“现购自运”;租借法案 612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 613
联合国 615
美国的地位发生变化 615
第十九章 拉丁美洲&哈佛大学大洋洲历史和事务加德纳讲座教授 J.H.帕里 著 617
仅仅取得政治独立;欧洲干涉的结束 617
泛美主义 618
巴西;阿根廷 618
智利;墨西哥 619
依赖出口 621
拉丁美洲的天主教 622
活跃的文化生活 623
阿根廷的进展 624
墨西哥革命(1901—1911年) 624
美国的干涉 624
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 626
金元外交 627
拉丁美洲在世界事务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6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 627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629
外国的投资 629
智利的经济困境 630
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牛肉工业 630
和平繁荣时期 631
石油 631
关怀工人福利 631
宪政激进主义 632
大萧条 634
革命时期: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 635
争取经济独立的愿望 639
泛美思想;“睦邻”政策 640
第二次世界大战 641
庇隆在阿根廷 643
宪政的加强 644
在世界贸易中的衰退 645
第二十章 1895—1939年的文学&东英吉利大学英国研究主讲人 A.E.戴森 著 646
哈代《无名的裘德》的重大意义 646
亨利·詹姆斯晚期的长篇小说 647
爱·摩·福斯特;拉迪亚德·吉卜林;约瑟夫·康拉德 648
需要坚毅精神;变革与暴力 654
作为诗人的托马斯·哈代 655
战争诗歌:鲁珀特·布鲁克与威尔弗雷德·欧文 657
乔治时期的作家;意象派 659
何谓“现代派”? 662
乔埃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 663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弗兰茨·卡夫卡;戴·赫·劳伦斯 668
冷嘲派 671
20世纪30年代的诗人 672
格雷厄姆·格林;乔治·奥威尔 673
戏剧:易卜生、斯特林堡、契诃夫、肖 675
爱尔兰戏剧家 678
美国戏剧家 680
诗剧 681
《蓝宝石》 682
第二十一章 哲学与宗教思想 688
一 哲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兼院长、剑桥大学道德学主讲人 伦福德·巴姆布鲁 著 688
20世纪初哲学概观 688
说英语的唯心主义者 689
《数学原理》 690
路德维希·维特根施坦 691
维也纳学派 693
艾尔的现象主义 693
“语言”哲学 697
在哲学中忽视历史研究 698
英国哲学和大陆哲学 700
存在主义 701
二 宗教思想&维多利亚女皇勋爵、前圣保罗大教堂教长 W.R.马修斯牧师 著 701
自然主义 701
克尔恺郭尔、尼采、弗洛伊德 702
历史中的意义 702
宗教的性质 703
时代不适于讨论宗教思想 703
自由新教 704
现代主义运动 705
社会福音 705
“历史上的耶稣” 706
重新解释正统教义 707
神秘主义 707
巴特的危机神学 707
俄国及东正教作家 708
普世教会运动 709
第二十二章 绘画、雕塑和建筑&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历史和艺术史高级讲师 M.E.库克 著 710
一 绘画 710
革命的艺术 710
点彩派和象征派 710
野兽派;立体派;“拼贴画” 711
未来派;表现派;抽象派 713
达达派;超现实派 716
德国的“包浩斯” 718
“一体画会” 719
美国:“垃圾箱画派”;“行动画派” 719
二 雕塑 720
罗丹领导下的复兴 720
未来派和超现实派的雕塑 721
三 建筑 723
威廉·莫里斯的影响 723
新艺术运动 723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724
在奥地利和德国的发展 725
格罗皮厄斯 726
1919—1923年:各种思想的全盛时期 728
勒科尔比西埃 729
英国和美国 731
斯堪的纳维亚;意大利 732
再论勒科尔比西埃 733
第二十三章 1930—1939年间的外交史&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教授 D.C.瓦特 著 734
经济危机对政治争端的影响 734
德国向奥地利接近 735
远东国际秩序的瓦解 736
法国寻求同盟者 737
世界裁军会议(1932年) 738
德国向法国接近 739
美国的孤立主义 739
世界经济会议的垮台(1933年) 740
希特勒的计划 740
奥地利危机 741
德国和日本脱离国际联盟 742
英国的军备方案 742
日本与中国 742
德波瓦不侵犯条约 744
奥地利纳粹党暴动失败 744
赖伐尔与墨索里尼 745
斯特雷扎会议(1935年) 746
法苏条约(1935年) 747
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对意大利的制裁 747
霍尔—赖伐尔谅解 749
小国受到干扰 750
土耳其参加蒙特勒会议(1936年) 751
比利时奉行“纯粹比利时政策” 751
美国:中立法案(1937年) 752
英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君子协定” 752
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秩序瓦解 752
日本与中国 753
反共产国际条约(1936年) 755
西班牙内战;各大国的反应 756
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 758
内维尔·张伯伦的政策 759
1937年10月底欧洲的局势 760
中国的统一战线 761
罗斯福总统的“隔离”演说 762
美国、英国与中国 762
英国希望找到一个和解方案 764
另一次奥地利危机 766
武力并吞奥地利(1938年3月) 766
苏台德区德意志人问题 767
苏联的建议 768
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 770
苏台德区问题的和解方案不可能实现 771
俄国重新做出努力 771
张伯伦和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贝格会晤(1938年9月15日和22日) 772
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29日)及其后果 774
波兰和匈牙利的反应 775
西班牙内战告终(1939年1月) 776
中日谈判破裂 777
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1939年3月) 778
但泽和走廊 778
希特勒因为英国对慕尼黑的反应而感到不安 780
对战争的神经紧张状态 781
采取集体行动的措施宣告失败 782
意大利侵犯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 782
苏联政策的改变 783
“钢铁条约”(1939年5月) 784
英苏谈判的夭折 784
纳粹—苏联条约(1939年8月23日) 786
战争 787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爵士(已故) 著 788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未能重视机械化力量的作用 788
德国和苏联接受坦克加飞机的理论 790
骑兵军官的过时态度 790
英国不愿机械化 791
德国建成一支素质和机动性好的小规模军队 792
在莱茵兰未能阻止希特勒 794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795
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 796
假战争 799
德国向挪威和丹麦进军 799
德国进攻法国 803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806
法国被迫请求停战(1940年6月21日) 809
英国的危险处境 810
希特勒为何按兵不动? 812
战争扩大到地中海地区 812
韦维尔在北非获胜 813
在希腊的牵制行动遭到惨败 815
隆美尔的胜利 818
远东的防务被忽略 819
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6月22日) 820
德军在莫斯科受挫 821
德军在苏联失败的原因 823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3年2月) 824
日本的胜利 825
英军在北非撤退;托布鲁克战役(1942年6月) 832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成为转折点 833
英军前进,英、美军在北非登陆(1942年11月) 835
德、意军队在非洲战败 837
西西里和意大利战役 839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840
苏联继续进攻 843
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 845
远东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 845
原子弹:是否应该使用? 847
优越的工业实力和资源加上海上力量带来了胜利 848
对战略的评论 849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前牛津大学近代史教授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卢埃林·伍德沃德爵士(已故) 著 853
希特勒夸大了以往政权的错误 853
他与意大利、日本、苏联和法国维希政权的关系 853
“新秩序” 854
苏联对其盟国的怀疑 855
1942年以前美国不卷入战争的政策 857
“租借法案” 858
实行一致的外交政策的困难 858
经济战 859
美国、英国与法国维希政权 860
英美的远东政策 863
苏联与波兰的前途 864
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宣言 866
无条件投降 867
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三次会议 868
联合国 870
波兰问题是苏联与西方大国之间关系的考验 871
是不团结吗? 872
索引 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