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语重点方言研究丛书 富阳方言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吴语重点方言研究丛书  富阳方言研究
  • 盛益民,李旭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3379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吴语-方言研究-富阳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吴语重点方言研究丛书 富阳方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1.1 富阳概况 1

1.1.1 地理、地貌 1

1.1.2 人口 2

1.1.3 建置沿革 2

1.1.4 县境及行政区划 4

1.2 富阳境内的方言概况 7

1.2.1 方言概况 7

1.2.2 渔山乡的方言 8

1.2.3 常绿镇的方言 10

1.2.4 银湖街道导岭一带的方言 12

1.3 发音人信息 13

1.4 方言材料来源 15

1.5 音标和符号说明 17

第二章 音系 20

2.1 声韵调系统 20

2.1.1 声母 20

2.1.2 韵母 21

2.1.3 声调 23

2.2 声韵配合关系 23

2.3 连读变调 25

2.3.1 韵律层级与连读变调 25

2.3.2 韵律词的连读变调 27

2.3.3 韵律短语的连读变调 31

第三章 同音字汇 32

3.1 同音字表 32

3.2 本字考 60

3.3 特字 80

第四章 音韵比较 92

4.1 声母比较 92

4.1.1 声母特点 92

4.1.2 声母文白异读 93

4.1.3 声母古今音比较 95

4.2 韵母比较 95

4.2.1 韵母特点 95

4.2.2 韵母文白异读 98

4.2.3 韵母古今音比较 99

4.3 声调比较 102

第五章 分类词表 104

5.1 天文 105

5.1.1 日月星辰 105

5.1.2 自然现象 106

5.1.3 气候 109

5.2 地理 109

5.2.1 田地 109

5.2.2 山 111

5.2.3 水 111

5.2.4 沙石、矿物等 113

5.3 时令时间 115

5.3.1 季节、节气 115

5.3.2 年 116

5.3.3 月 117

5.3.4 日 118

5.3.5 其他时间概念 119

5.4 生产活动 120

5.4.1 农事 120

5.4.2 农具 122

5.4.3 副业 125

5.5 植物 127

5.5.1 粮食作物 127

5.5.2 蔬菜 130

5.5.3 水果 132

5.5.4 树木 133

5.5.5 花草、菌类 135

5.6 动物 138

5.6.1 牲畜 138

5.6.2 野兽 141

5.6.3 鸟类 142

5.6.4 蛇虫 144

5.6.5 水产 146

5.7 饮食 149

5.7.1 米面主食 149

5.7.2 荤素食材 151

5.7.3 菜肴 153

5.7.4 烟、酒、茶水 154

5.7.5 糖果点心 155

5.7.6 作料 156

5.8 服饰 157

5.8.1 衣裤 157

5.8.2 鞋帽类 158

5.8.3 配饰 160

5.9 房屋建筑 161

5.9.1 住宅院落 161

5.9.2 房屋结构 163

5.9.3 其他设施 164

5.10 器具 165

5.10.1 一般家具 165

5.10.2 卧室用具 166

5.10.3 厨房用具 169

5.10.4 生活用具 173

5.10.5 工匠用具 175

5.11 人品名称 177

5.11.1 一般称谓 177

5.11.2 职业称谓 180

5.12 亲属、社会关系 182

5.12.1 长辈 182

5.12.2 平辈 184

5.12.3 晚辈 185

5.12.4 其他亲属和社会关系 185

5.13 身体 187

5.13.1 头部 187

5.13.2 肢 190

5.13.3 躯干 191

5.13.4 其他 192

5.14 疾病医疗 194

5.14.1 伤病 194

5.14.2 生理缺陷 198

5.14.3 医疗 199

5.15 婚丧风俗 200

5.15.1 岁时风俗 200

5.15.2 婚姻 203

5.15.3 生育、寿诞 204

5.15.4 丧葬 206

5.15.5 信仰 207

5.16 官司诉讼 210

5.17 商贸活动 212

5.17.1 行业 212

5.17.2 经营、交易 214

5.17.3 商贸工具 216

5.18 交通邮政 218

5.18.1 陆路交通 218

5.18.2 水路交通 219

5.18.3 邮政 220

5.19 文化教育 221

5.19.1 学校教育 221

5.19.2 教学用具 222

5.19.3 读书识字 223

5.20 文娱活动 224

5.20.1 游戏玩具 224

5.20.2 体育活动 227

5.20.3 文化活动 228

5.21 人事交际 230

5.21.1 一般交际 230

5.21.2 言语交际 232

5.22 日常生活 234

5.22.1 衣 234

5.22.2 食 235

5.22.3 住 238

5.22.4 行 241

5.23 一般动作 242

5.23.1 头部动作 242

5.23.2 手部动作 243

5.23.3 腿脚动作 248

5.23.4 全身动作 248

5.23.5 心理动作 250

5.23.6 系动词等 252

5.24 性状 253

5.24.1 形状、颜色 253

5.24.2 状态、感受 255

5.24.3 性质 258

5.24.4 形貌、性格 259

5.24.5 境况、品行 261

5.25 数量词 263

5.25.1 数词 263

5.25.2 量词 264

5.26 方位、趋向 267

5.26.1 方位 267

5.26.2 趋向动词 269

5.27 指代词 270

5.27.1 人称代词 270

5.27.2 指示代词 271

5.27.3 疑问代词 272

5.28 副词 273

5.28.1 时间 273

5.28.2 程度 274

5.28.3 范围 274

5.28.4 肯定、否定 275

5.28.5 情状、语气 275

5.29 介词、连词 277

5.30 唯补词、助词等 278

5.31 儿童语 279

第六章 语法概况 280

6.1 构词法 280

6.1.1 复合构词 280

6.1.2 加缀构词 281

6.1.3 重叠构词 283

6.2 名词性短语 286

6.2.1 名词的指称 286

6.2.2 名词的数 287

6.2.3 修饰结构 288

6.3 人称代词 289

6.3.1 三身代词 289

6.3.2 反身代词、旁称代词和统称代词 292

6.4 指示词 294

6.4.1 方位指示 294

6.4.2 个体指示 296

6.4.3 时间指示 297

6.4.4 方式、程度指示 298

6.5 数词、量词和(数)量名短语 299

6.5.1 数词 299

6.5.2 量词和量词重叠 302

6.5.3 “数(量)名”结构 304

6.5.4 有定和无定“量名”结构 305

6.5.5 “数量+头” 306

6.6 谓词及动词性短语 307

6.6.1 动宾和动补短语 307

6.6.2 动词重叠形式 310

6.6.3 双及物结构 311

6.6.4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313

6.7 介词和介词短语 314

6.7.1 处所介词 315

6.7.2 表“往,从”的介词 317

6.7.3 表“到”的介词 317

6.7.4 表“给”的介词 318

6.7.5 表“向”的介词 318

6.7.6 表“对”和“和”的介词 319

6.8 致使、处置和被动结构 320

6.8.1 致使结构 320

6.8.2 被动结构 321

6.8.3 处置结构 322

6.9 时间范畴与体标记 324

6.9.1 进行体 324

6.9.2 持续体 326

6.9.3 完整体 327

6.9.4 完成体 328

6.9.5 完成体、经历体和重复体:过 329

6.9.6 完结体 331

6.9.7 将行体 332

6.9.8 尝试体 333

6.10 情态范畴 333

6.10.1 情态动词 334

6.10.2 情态副词 336

6.11 否定范畴和否定句 337

6.11.1 一般否定词“弗” 338

6.11.2 存在否定词“无”和“咪” 338

6.11.3 完成体的否定 340

6.11.4 情态否定 341

6.12 疑问范畴和疑问句 343

6.12.1 一般疑问句 343

6.12.2 疑问词的疑问用法 345

6.12.3 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 348

6.12.4 选择问句 349

6.12.5 附加问 349

6.13 比较范畴和比较句 350

6.13.1 差比句 350

6.13.2 等比关系和比喻关系 351

6.13.3 极比关系 353

6.14 句子和语序 353

6.14.1 话题和语序的关系 353

6.14.2 动补结构和宾语的位置 355

6.15 复句和连词 356

第七章 内部差异 358

7.1 语音差别 358

7.1.1 声母差异 358

7.1.2 韵母差异 362

7.1.3 声调差异 369

7.2 实词差别 370

7.3 虚词差别 373

7.3.1 人称代词 373

7.3.2 指示词 375

7.3.3 疑问代词 376

7.3.4 否定词 377

7.3.5 介词 378

7.3.6 体标记 379

7.4 方言内部分区小结 380

附录 代表点音系及字音对照表 383

代表点音系 383

字音对照表 405

参考文献 428

后记一 436

后记二 43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