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地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
  • 王恢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地形成因 1

前言 1

二、地理与文化 附图一 3

一 全国地理大势及五大古都位置 9

第一编 五大古都 11

绪言 11

五大都古建都年代表 14

一、西安 附图二 21

二 根据水经注复原之汉长安附近图 31

三 汉长安城建章宫区遗址及渠道复原图 32

二、洛阳 附图二 33

四 东西洛邑图 45

五 隋唐的洛阳 46

三、开封 附图一 47

六 开封沿革图 54

四、北平 附图三 55

七 北京城的变迁 68

八 根据水经注复原之蓟县附近图 69

九 北平沿革图 70

五、南京 附图二 71

一○ 南朝的建康 93

一一 金陵沿革图 94

第二编 长城 99

绪言 99

第一章 齐、楚、魏长城 107

第一节 齐长城 附图一 107

一二 齐长城 113

第二节 楚长城 附图一 114

一三 楚长城 118

一、河南长城 附图二 119

第三节 魏长城 119

一四 据水经注魏河南长城 121

一五 疑河南为河防非长城 126

二、河西长城 附图一 127

一六 魏河西长城 129

一、东南长城 附图一 133

第一节 赵长城 133

第二章 赵、中山、燕长城 133

一七 赵东南长城 135

二、西北长城 附图一 136

一八 赵西北长城 141

第二节 中山长城 附图一 142

一九 中山长城 145

一、燕南长城(易水长城)附图一 152

第三节 燕长城 152

二○ 燕南长城(易水长城) 155

二、燕北长城 附图一 157

二一 燕北长城 161

第一节 昭王长城 163

第三章 秦长城 163

第二节 始皇万里长城 附图二 166

二二 秦昭王长城 167

二三 秦始皇万里长城 173

第四章 汉长城 175

第一节 武帝缮秦故塞为前进基地 附图一 175

二四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代遗迹与水系分布图 177

第二节 筑河西长城 附图七 180

二五 居延长城遗迹图 183

二六 黑城子之废址 184

二七 古瞭望堡之遗址 187

二八 瞭望堡附近之长城之轮廓线 188

二九 敦煌遗留之瞭望堡及阶梯遗址 193

三○ 中国古代仓库之遗址 193

三一 汉河西长城 195

第三节 匈奴称藩复许和亲 196

一、长川之南长城 附图一 201

第一节 北魏 201

第五章 北魏、北齐、隋长城 201

三二 北魏长城 203

二、?上? 205

三、六镇 207

第二节 东魏肆州长城 208

一、离石长城 附图一 209

第三节 北齐长城 209

三三 北齐离石长城与东魏长城 210

二、河海长城 211

三、重城 附图一 214

三四 北齐长城与明代边墙 215

第四节 隋长城 附图二 218

三五 隋长城与明边墙 221

三六 隋炀帝长城 223

第六章 明代边墙 229

第一节 太祖边备完固,成祖撤藩遗患 附图一 232

三七 大宁东胜内撤 235

第二节 宣、大、蓟边墙 附图一 238

三八 九边图一 245

第三节 三边边墙 附图一 247

三九 九边图二 257

第四节 辽东边墙 附图一 260

四○ 明东北边墙与清代柳条边 267

历代修筑长城简表 269

绪言 277

第三编 运河 277

第一节 禹贡九州贡道 附图一 281

第一章 古代 281

第二节 胥溪 附图一 282

四一 禹贡九州贡道略图 283

四二 胥溪 286

第三节 吴开邗沟及沟通商鲁之间 287

第四节 灵渠 附图一 289

四三 灵渠 292

第一节 邗沟 293

第二章 两汉 293

第二节 关中漕渠 附图一 295

四四 关中漕渠 298

第三节 鸿沟 附图一 298

四五 鸿沟与广武城址示意图 300

四六 鸿沟水系混合略图 303

第四节 阳渠 白沟 利漕渠 平虏渠 泉州渠 附图二 306

四七 白沟、利漕渠 309

四八 平虏渠、泉州渠 310

第一节 魏——讨虏渠与邓艾开广漕渠 311

第三章 三国 两晋 311

第二节 吴——破冈渎 附图一 313

四九 破冈渎 316

第三节 西晋——杨口渠 千金渠 附图一 317

五○ 杨口渠 318

第四节 东晋——桓公沟 319

第一节 广通渠 山阳渠 325

第四章 隋 325

第二节 通济渠 附图一 328

五一 隋通济渠略图 333

第三节 永济渠 江南河 附图二 335

五二 杭州城与运河 336

五三 永济渠附隋代运河略图 339

第一节 避三门之险行转般之法 341

第五章 唐及後周 341

第二节 经济文化之转移 344

第三节 後周漕运 349

第六章 两宋 353

第一节 汴渠 353

第二节 金水河 广济渠 惠民渠 附图一 364

五四 北宋河渠图 367

第三节 河北漕运 附图一 369

五五 河北运道 371

第四节 淮扬运河 江南运河 374

第七章 元 379

第一节 河海兼运 379

第二节 会通河 382

第三节 通惠河 附图一 384

五六 元代的运河图 387

第八章 明 389

第一节 蹋场口 胭脂河 附图一 389

五七 胭脂冈 391

第二节 会通河 393

第三节 新开河 泇河 395

第四节 治运与漕法概略 399

第九章 清 405

第一节 皂河与中河 405

第二节 清口与里下河 408

五八 明清的运河图 415

第三节 海运兴而河运衰 417

历代开凿河渠年表 423

附 437

武同举淮系历史分图 437

运河现势测图 599

郑肇经运河纵剖面图 609

第四编 历代疆域形势 611

绪言 611

第一章 传说的远古疆域 617

第一节 三皇五帝疆域之传说 618

一 黄帝都邑 622

第二节 夏代粗具疆域轮廓 623

二 禹贡九州示意图 625

三 夏都邑图 627

第三节 商代疆域概略 628

四 商都邑图 632

五 汤征诸侯与伐夏 633

六 殷商都邑及夏商周初势力范围示意图 634

七 古代都居及近年发现古代文化遗址混合图 635

第二章 周初封建大启疆域 637

第一节 西周的开国 638

八 西周都邑图 640

九 武王伐纣图 641

第二节 第一期封建 642

第三节 第二期封建 644

一○ 周初封建图 651

第三章 春秋抟成夏夷扩大疆域 653

春秋战国史域简表 655

第一节 东周 657

一一 春秋战国之东周 658

第二节 尊王攘夷之霸政 659

一 齐 661

第三节 齐晋秦楚疆域与国际大势 661

二 晋 663

三 秦 667

四 楚 669

第四节 其他诸国之形势 671

一 郑宋当四战之冲 671

二 鲁卫右文不武国势微弱 673

三 吴越崛起东南 675

春秋大事表 678

一二 春秋列国图 689

第四章 战国开广边疆终归秦统 691

一 魏 693

第一节 三晋 693

二 韩 698

三 赵 700

一 楚 703

第二节 楚齐燕 703

二 齐 705

三 燕 708

一 孝公开统一之基 710

第三节 秦统一六国 710

二 始皇统一六国 715

一三 战国形势图 721

战国大事表 723

战国初中晚三期列国国势盛衰转移表 735

第五章 秦汉统一之大业 739

第一节 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确立中国版图并扩大疆域 742

秦三十六郡表 743

一四 秦代疆域形势图 749

第二节 楚汉亡秦项王分封诸侯 751

一五 楚汉亡秦图 753

项王分封十八王表 756

一六 项王分封十八王图 758

第三节 汉郡国并行 760

汉初异姓王者七国表 761

汉更封同姓子弟表 763

第六章 汉武边功 767

一 东越 768

第一节 南及西南之开拓 768

二 南越 771

三 西南夷 775

开置西南七郡表 777

四 西羌 780

西汉西南「道」比观表 785

一 朝鲜 786

第二节 东北之开拓 786

开置朝鲜四郡表 787

二 乌桓·鲜卑 789

第三节 北方臣服匈奴 792

一七 汉与匈奴对峙图 797

第四节 西域之开拓 799

一八 汉代疆域图 805

汉武边功简表 807

第五节 两汉郡国 811

两汉十三部及户口 813

一九 西汉州郡国图 815

二○ 东汉州郡国图 817

第七章 南北长期分裂(上)—三国两晋 819

第一节 三国鼎峙 822

一 魏 822

二 蜀 823

三 吴 825

四 三国版图 826

二一 三国形势图 831

第二节 两晋 833

一 西晋 833

二二 晋疆域形势图 837

二 东晋 839

二三 东晋盛时(义熙)疆域附五胡分布合图 843

第三节 东晋时西北诸国 845

五胡十六国兴亡表 847

一 二赵与成 附汉於前赵 冉魏於後赵 谯纵於蜀 848

二四 前赵 849

汉赵疆土损益表 851

二五 後赵 853

二六 成汉 856

二七 谯蜀 857

二 燕秦对峙 附前凉於前秦 858

二八 肥水之战 863

二九 燕秦分据及符秦全盛大势图 865

三 後燕与後秦 附西燕 南燕 北燕於後燕 後凉於後秦 867

三○ 後凉、北凉、西凉 873

三一 後燕後秦对峙图 877

第八章 南北长期分裂(下)—南北朝 879

南北朝兴亡表 881

第一节 南朝 882

一 宋 882

三二 南北朝之一—宋魏图 885

二 齐 887

三 梁 889

四 陈 893

三三 梁全盛时与二魏图 895

三四 陈齐周形势图 897

第二节 北朝 898

一 後魏 附夏 西秦 南凉 北凉 西凉 898

三五 统万城位置 902

三六 统万城西北隅敌楼遗址 902

二 北齐 911

三 北周 913

第九章 隋之统一与开广 915

第一节 征伐四裔 916

一 东征流求,倭国直接接受中国文化 916

二 南平林邑、南宁 919

三 西平吐谷浑 922

四 北臣突厥 925

五 四征高丽 932

第二节 群起亡隋 936

三七 隋末群雄割据 941

九州百九十郡表 943

第三节 地方行政区划 943

三八 隋代疆域 947

第十章 唐开空前未有之疆域 949

第一节 削平群雄·划定政区 950

贞观十道及开元十五道简表 955

第二节 臣服四裔 956

一 东西突厥 957

二 薛延陀与回纥 962

三 西域与吐番 967

四○ 唐玄奘西域取经图 973

四 两爨与南诏 986

四一 二爨六诏形势略图 997

四二 唐朝入云南交通路线图 998

四三 南诏国内部族部落分布图 999

五 灭高丽、百济,臣新罗 1000

第三节 边防重镇之建置与藩镇之祸 1006

一 六都护府 1006

二 十节度使 1011

三 藩镇之祸 1016

三九 唐代疆域图 1029

四四 藩镇略图 1031

一 概略 1033

第四节 五代十国 1033

二 五代 1036

三 十国 1040

五代十国分合表 1042

四五 五代图(一)後梁与十国 1043

四六 五代图(二)後唐与七国 1044

四七 五代图(三)後晋七国与後汉六国 1045

四八 五代图(四)後周与七国 1046

第十一章 两宋与辽夏金之疆域 1047

两宋世系及大事表 1051

宋与辽金夏西辽高丽五国之关系 1054

四九 宋初统一中国图 1055

一 辽为北疆之大患 1057

第一节 北宋与辽夏之鼎峙 1057

宋联金灭辽及金灭宋大事表 1062

二 西夏联辽以困宋 1064

宋用兵西夏大事表 1067

五○ 宋辽夏鼎立略图 1069

第二节 南宋中兴与金之和战 1071

五一 宋金夏鼎立略图 1085

第三节 宋辽金疆域沿革与行政区划 1087

一 两宋 1087

二 辽 1094

三 金 1097

金十九路表 1099

第十二章 元代疆域 1103

第一节 地跨欧亚开空前未有之疆域 1104

蒙古民族系统略表 1104

蒙古灭南宋以前世次及帖木真四子分地与四大汗国大事表 1105

第二节 创行省制 1110

五二 元代疆域图 1119

第三节 暴政与乱亡 1122

五三 元末群雄割据图 1129

第十三章 明代疆域之开拓 1131

第一节 光复神州 1138

第二节 开拓四边 1142

一 安定北疆 1142

二 西南之开拓 1146

三 琉球称藩 1157

四 经营东北与保卫朝鲜 1160

第三节 海洋之开拓 1164

郑和七次往返经历诸国表 1168

五五 郑和航海图 1171

第四节 地方行政区划 1173

一 南北两直隶与十三布政使司 1173

二 安内攘外之军政区划 1181

五四 明代疆域图 1187

第十四章 清代疆域之开拓 1189

第一节 地方行政区划 1191

五六 清代疆域图 1201

第二节 开国及亡明 1204

努尔哈赤兼并邻近诸部表 1205

五七 满洲兴起图 1209

第三节 征服蒙回,臣服中亚 1212

第四节 平定青藏,臣服廓尔喀 1228

第五节 安南、缅甸、暹罗内属 1236

第六节 改土归流,平定苗疆与金川 1248

五八 大平天国图 1265

第十五章 清代领土藩属之丧失 1267

第一节 俄国盗侵领土最广 1273

一 东北 1273

五九 尼布楚条约前後之国界 1280

六○ 瑷珲条约及北京续约失约略图 1285

六一 江东六十四屯略图 1286

二 北边 1299

六二 中俄北区界约图 1303

三 西北 1305

六三 中俄西北边界图 1321

四 帕米尔未定界 1323

六四 帕米尔八帕图 1327

第二节 日本强夺藩属琉球与朝鲜及割据台湾 1333

六五 台胞抗日战争略图 1355

第三节 英法侵夺西南藩属 1358

清代有关疆域大事表 1373

第十六章 中华民国疆域 1385

第一节 建立民国,完成统一大业 1386

第二节 抗日胜利,台湾光复 1393

第三节 苏俄侵夺外蒙古 1402

第四节 地方政治区划沿革 1406

全国行政区域系统表 1410

六六 中华民国疆域图 1413

结语 141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