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山市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江山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448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39页
- 主题词:地方志(地点: 江山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山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序一 1
序二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1
第一编 建置 1
第一章 沿革 1
第二章 境域 2
第三章 区划 4
第一节 唐至清末 4
第二节 民国时期 7
第三节 解放以后 8
第四章 市区 13
第一节 街巷 14
第二节 公共设施 16
附:江山古城池和城内布局 17
第三节 园林胜迹 17
第五章 区乡 19
第一节 城关区 19
第二节 贺村区 21
第三节 长台区 23
第四节 淤头区 25
第五节 峡口区 2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29
第一章 地质 29
第一节 地层 29
第二节 岩石分布 30
第三节 矿藏 31
第二章 地貌 32
第一节 特征 32
第二节 分区 33
第三章 气候 36
第一节 特征 36
第二节 气温与热量 37
第三节 降水与干湿状况 42
第四节 风 46
第五节 特殊天气 46
第四章 水文 48
第一节 江山港 48
第二节 其他河流 53
第三节 水资源 54
第一节 成土母质 55
第五章 土壤 55
第二节 土类及分布 56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 58
第六章 生物 59
第一节 森林植被 59
第二节 野生动物 63
第七章 自然灾害 64
第一节 水灾 64
第二节 旱灾 66
第三节 风灾冰雹 69
第四节 霜雪冰冻 70
第五节 虫害 71
第六节 其他灾异 71
第三编 人口 73
第一章 人口发展与分布 73
第一节 人口发展变化 7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5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76
第一节 民族构成 76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6
第三节 文化程度构成 77
第四节 职业构成 78
第三章 计划生育 78
第一节 机构、队伍 78
第二节 主要措施 79
第三节 工作实绩 80
第一节 发展概略 83
第四编 经济综述 83
第一章 经济发展与变化 83
第二节 经济结构 87
第二章 所有制、体制改革 88
第一节 土地改革 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90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92
第四节 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 93
第三章 经济管理 9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96
第二节 物资管理 9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98
第四章 人民生活 99
第一节 职工生活 99
第二节 农民生活 101
第三节 住宅 103
第一节 播种面积 106
第一章 粮食生产 106
第五编 农业 106
第二节 粮食产量 108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10
第四节 作物品种与良种推广 112
第五节 栽培技术 114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117
第二章 经济特产 118
第二节 棉花 119
第一节 油料 119
第三节 蚕桑 120
第四节 茶叶 121
第五节 干鲜果 122
第六节 瓜菜 123
第七节 食用菌 124
第三章 畜牧生产 125
第一节 养畜 125
第二节 养禽 129
第三节 养蜂 130
第四节 饲料饲草 131
第五节 畜禽防疫 131
第四章 林业生产 133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33
第二节 采种育苗 138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39
第四节 森林保护 144
第五节 林业“三定” 145
第六节 主要林产品 146
第五章 水产养殖 148
第一节 鱼苗、鱼种繁育 148
第二节 成鱼养殖 149
第三节 珍珠养殖 150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150
第六章 名特产品 151
第一节 面积与分布 153
第七章 黄土丘陵开发利用 153
第二节 开发与利用 154
第三节 效益与作用 155
第八章 水利建设 156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57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59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61
第四节 防洪工程 161
第六节 水利管理 162
第五节 水土保持与平整土地 162
第九章 农业机具 163
第十章 农业场站 165
第六编 工业 170
第一章 建材工业 170
第一节 水泥工业 171
第二节 水泥产品及制品 171
第三节 水泥企业 173
第四节 石灰、砖瓦及其他 176
第一节 机械工业 177
第二章 机电工业 177
第二节 电器、电子工业 178
第三节 产品 179
第四节 企业 181
第三章 食品工业 183
第一节 主要行业 183
第二节 产品 185
第三节 企业 186
第一节 发展简况 188
第四章 化学、塑料工业 188
第二节 产品 189
第三节 企业 190
第五章 纺织工业 191
第一节 发展简况 191
第二节 产品 192
第三节 企业 193
第二节 水力发电 194
第六章 电力工业 194
第一节 火力发电 194
第三节 供电设施 196
第四节 电力供应 197
第五节 用电管理 198
第七章 采矿工业 198
第一节 煤炭开采 199
第二节 其他矿藏开采 200
第三节 企业 201
第八章 造纸、印刷工业 202
第一节 造纸 202
第二节 印刷 203
第三节 企业 203
第九章 工艺美术工业 204
第一节 西砚 204
第二节 草编 204
第一节 皮革 205
第十章 制革、服装工业 205
第三节 玩具、地毯及其他 205
第二节 服装 206
第三节 企业 207
第十一章 冶金及其他工业 208
第一节 冶金 208
第二节 陶瓷 209
第三节 其他工业 209
第十二章 管理体制 210
第一节 市管工业 210
第二节 乡村工业 212
第三节 国家部属和衢州市属在江山工业 213
第七编 商业 216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16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16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217
第三节 合作商店(组) 217
第五节 商业联合体 218
第四节 个体商业 218
第二章 生产资料购销 219
第一节 工业生产资料 219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 220
第三章 生活资料购销 221
第一节 粮油 221
第二节 猪禽蛋 224
第三节 其他副食品 226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227
第四章 土特产品购销 229
第五章 对外贸易 231
第六章 饮食服务 233
第七章 集市贸易 234
第八编 城乡建设 237
第一章 市区建设 237
第一节 街巷建设 237
第二节 房屋建设 238
第三节 园林建设 239
第五节 规划与管理 240
第四节 给水、排水建设 240
第二章 乡镇建设 241
第一节 集镇建设 241
第二节 乡村建设 243
第三节 地名管理 244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245
第一节 土地管理 245
第二节 公房管理和私房改造 246
第三节 白蚁防治 247
第四章 建筑业发展 248
第一节 建筑设计 248
第二节 建筑队伍 248
第五章 环境保护 249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49
第二节 污染治理 250
第二节 资源开发利用 251
第一节 资源与供需状况 251
第六章 农村能源 251
第九编 交通邮电 253
第一章 驿道与乡道 253
第一节 古道 253
第二节 人力车道与机耕路 255
第三节 民间交通运输工具 255
第二章 公路 256
第一节 公路建设 256
第二节 公路养护 262
第三节 交通监理 263
第四节 客运与货运 264
第三章 铁路 267
第一节 铁路线 267
第二节 火车站 268
第三节 客货运输 268
第四章 水路 270
第一节 航道 270
第三节 码头 271
第二节 航运 271
第五章 桥梁与渡口 272
第一节 人行桥梁 272
第二节 公路桥梁 273
第三节 铁路桥梁 275
第四节 渡口 275
第六章 邮电 27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6
第三节 邮政设备与业务 279
第二节 邮政网路 279
第四节 电报 282
第五节 电话 283
第十编 财政金融 287
第一章 财政 287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287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89
第三节 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 297
第一节 田赋、农业税 299
第二章 税收 299
第二节 工商税 302
第三节 其他税捐 307
第三章 金融 308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08
第二节 货币 310
第三节 货币流通 313
第四节 存款 314
第五节 贷款 316
第四章 债券 319
第五章 保险 321
第六章 审计 322
第十一编 工商管理 323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32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23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24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26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3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7
第五节 打击投机倒把 327
第二章 物价管理 327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28
第三节 监督检查 328
第四节 物价演变 329
第五节 工农产品交换比价 333
第三章 计量 334
第一节 计量变革 334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34
第三节 标准化 336
第十二编 党派团体 33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37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和发展 337
第二节 市(县)党代会和市(县)委员会 339
第三节 纪律检查 344
第四节 组织工作 346
第五节 宣传教育工作 347
第七节 党史征集、人民来信和档案工作 349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349
第八节 市(县)委议事规则和工作机构 35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353
第一节 县党部 353
第二节 基层组织 354
第三节 党务 355
第四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355
第三章 民主党派 356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56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356
第四章 其他党派 357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 357
第二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 357
第五章 群众团体 357
第一节 工人组织 357
第二节 农民组织 360
第三节 妇女组织 360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362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364
第六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组织 365
第七节 工商业者组织 365
第八节 台联侨联 366
第十三编 政权政协 367
第一章 权力机构 367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67
第二节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369
第三节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2
第二章 市(县)政府机构 374
第一节 清代后期县衙 37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375
第三节 市(县)人民政府 377
第三章 人民政协 38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85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38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88
第四章 民国时期议事机构 389
第十四编 公安司法 391
第一章 公安 39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91
第二节 社会治安 392
第三节 清查与镇压反革命 393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394
第六节 治安管理 395
第五节 消防 395
第二章 法院 39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9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9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98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99
第五节 案件复查 400
第三章 检察 40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00
第二节 刑事、经济检察 401
第四节 受理申诉和复查 40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02
第三节 法纪、监所检察 402
第一节 法制宣传 403
第二节 人民调解 403
第三节 律师工作 404
第四节 公证事务 404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 404
第一节 清代驻军 406
第十五编 军事 406
第一章 驻军 406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407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408
第二章 地方武装 408
第一节 地方武装力量 408
第二节 地方武装机构 409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412
第三章 兵役 412
第一节 募兵、征兵制 412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413
第四章 民兵 41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13
第二节 军事训练 415
第三节 战勤业迹 415
第五章 军事设施 417
第一节 关隘城墙 417
第二节 营寨碉堡 417
第三节 教场战壕 418
第四节 防空设施 418
第六章 主要兵事 419
第一节 太平军在江山 419
第二节 刘家福起义 420
第三节 红军攻打廿八都 421
第五节 红军二纵队游击活动 422
第四节 红军抗日先遣队途经江山 422
第六节 抗击日本侵略军 423
附:日军在江山的暴行 424
第七节 解放江山城 424
附:《横扫千军如卷席》 425
第八节 剿匪 428
第十六编 民政 430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430
第一节 基层选举 430
第二节 基层政权 431
第二章 拥军优属 432
第一节 拥军支前 432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 433
第三节 复员退伍与离退休军人安置 433
第四节 抚恤和褒扬 435
第三章 社会福利 436
第一节 鳏寡孤独供养 436
第五节 扶助革命老根据地 436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437
第三节 福利基金 438
第四章 社会救济 438
第一节 灾祸救济 438
第二节 扶持贫困 440
第三节 收容遣散 441
第五章 婚姻登记 441
第二节 支援宁夏 442
第一节 移民 442
第六章 移民与支边 442
第十七编 劳动人事 443
第一章 职工队伍 443
第一节 干部 443
第二节 工人 445
第三节 技术职称 446
第四节 离休退休 446
第二章 劳动就业 447
第一节 用工制度 447
第三节 知识青年安置 448
第二节 待业安置 448
第三章 劳动保护监察 449
第四章 工资劳保福利 450
第一节 工资制度 450
第二节 劳动保险 452
第三节 福利待遇 453
第十八编 教育 454
第一章 县学书院学塾 454
第一节 县学 454
第二节 书院 455
第三节 学塾 455
第二章 初等教育 45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56
第二节 全日制普通小学 457
第三节 其他形式小学 460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465
第三章 中等教育 465
第二节 师范教育 470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471
第四章 成人教育 473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473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余教育 474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与函授、刊授教育 475
第一节 教育经费 476
第五章 教育经费和学校建设 476
第二节 校舍建设 477
第三节 教学设备 478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79
第六章 教师 48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480
第二节 师资培训 481
第三节 教师待遇 481
第七章 教育体制与教学改革 482
第一节 学校管理体制 482
第二节 学制和课程 483
第三节 教育研究 484
第十九编 科学技术 486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486
第一节 科研机构 486
第二节 科技学术团体 490
第三节 科技队伍 490
第二章 科研活动与成果 490
第一节 农业科研 490
第二节 工业及其他方面科研 492
第三节 星火计划 492
第四节 获奖项目 493
第五节 获奖成果追踪调查 496
第三章 科普工作 497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 498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01
第一节 机构设施 501
第二十编 文化 501
第二节 民间文艺 502
第三节 展览 504
第二章 文艺创作 505
第一节 诗文 505
第二节 剧本 506
第三节 音乐舞蹈 506
第四节 书画摄影 507
第二节 专业剧团 508
第三章 戏剧 508
第一节 农村剧团 508
第三节 剧院 509
第四章 电影 510
第一节 放映管理 510
第二节 电影院 510
第五章 图书 511
第一节 图书馆 511
第二节 书店 512
第一节 报刊 513
第六章 新闻 513
附:抗日战争时期外地迁江山出版的报刊 515
第二节 广播 515
第三节 电视 517
第四节 通讯报导 518
第七章 文物胜景 519
第一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9
第二节 库藏文物 521
第三节 胜景 522
第二十一编 卫生体育 525
第一章 医疗机构 525
第一节 市(县)属医疗机构 525
第二节 区镇乡村医疗机构 527
第三节 厂矿场校医疗机构 528
第四节 个体医疗诊所 528
第二章 中医西医 529
第一节 中医中药 529
附:民国期间驻扎在江山的部队医疗机构 529
第二节 西医西药 531
第三节 药品管理 532
第四节 在职医务人员培训 532
第三章 疾病预防 53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33
第二节 公共卫生 534
第三节 卫生防疫 535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538
第四章 妇幼保健 541
第五章 体育事业 543
第一节 学校体育 543
第二节 群众体育 543
第三节 人才培养 544
第四节 场地设施 545
第六章 体育竞赛 545
第一节 体育运动会 545
第二节 单项竞赛 547
第三节 参加地(市)以上竞赛 548
第一章 风俗 551
第一节 生活习俗 551
第二十二编 社会 551
第二节 礼仪习俗 554
第三节 岁时习俗 556
第四节 民风 557
第二章 宗教 559
第一节 佛教 559
第三节 基督教 560
第二节 道教 560
第四节 天主教 561
第三章 姓氏 561
第一节 概况 561
第二节 渊源与分布 562
第四章 方言 568
第一节 音系 569
第二节 词汇 571
第三节 语法 575
第四节 廿八都音系 577
第五节 俗谚 578
第五章 民间故事 582
第二十三编 人物 588
第一章 人物传 588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614
第三章 江山籍在台湾和国外部分知名人士 631
一、地方文献 633
附录 633
二、历代诗文辑录 640
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有关江山的资料辑录 660
四、历代修志概要 663
本志编纂纪略 665
编后记 668
江山市志编纂委员会 669
江山市志编纂、摄影、工作人员 669
参加分志初稿编写人员 670
参加审稿的有关领导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