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大博览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燕中人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ISBN:780570047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26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大博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学 1
第一节 经学总论 1
一、经之名称 1
1、经之定义 1
2、经籍 2
3、经术 2
4、经艺 2
5、经传 3
6、经记 3
7、经学 3
二、经之种数 3
1、六经 3
2、四经 4
3、五经 4
4、七经 4
5、九经 5
6、十经 5
7、十一经 5
8、十二经 5
9、十三经 5
10、十四经 6
三、经之次序 6
1、六经之次序 6
2、九经之次序 9
3、十三经注疏之次序 9
四、经之简介 10
1、周易 10
2、尚书 26
3、诗经 39
4、周礼 53
5、仪礼 76
6、礼记 80
7、春秋三传 91
甲春秋 91
乙左传 98
丙公羊传 103
丁春秋谷梁传 108
8、论语 110
9、孝经 118
10、大戴礼记 121
第二节 经学师儒 127
一、先秦之经师 127
1、孔子 127
2、左丘明 128
3、卜商 129
4、曾参 129
5、公羊高 130
6、谷梁赤 130
7、孔伋 131
8、孟轲 131
9、荀况 131
二、两汉之经师 131
1、田何 131
2、伏胜 132
3、申培 132
4、辕固 133
5、韩婴 134
6、高堂生 134
7、张苍 134
8、丁宽 135
9、欧阳生 135
10、毛亨 136
11、孔安国 136
12、瑕丘江公 137
13、胡母生 137
14、董仲舒 138
15、儿宽 138
16、施仇 139
17、孟喜 139
18、梁丘贺 140
19、夏侯胜 140
20、夏侯建 140
21、戴德 141
22、戴圣 141
23、严彭祖 142
24、颜安乐 142
25、张禹 143
26、京房 143
27、费直 143
28、高相 144
29、刘歆 144
30、杜林 145
31、郑兴 145
32、陈元 145
33、卫宏 146
34、范升 146
35、郑众 147
36、贾逵 147
37、马融 147
38、卢植 148
39、郑玄 148
40、荀爽 149
41、何休 149
42、服虔 150
三、三国晋南北朝之经学师儒 150
1、李譔 150
2、王朗 151
3、虞翻 151
4、陆绩 151
5、王肃 152
6、何晏 152
7、谯周 153
8、陆玑 153
9、王弼 154
10、束皙 154
11、杜预 154
12、韦逞母 155
13、梅赜 155
14、范宁 156
15、韩伯 156
16、刘献之 156
17、徐遵明 157
18、伏曼容 158
19、贺玚 158
20、皇侃 159
21、崔灵恩 159
22、卢景裕 160
23、熊安生 160
24、沈重 160
25、李铉 161
26、张冲 162
四、隋唐之经学师儒 162
1、辛彦之 162
2、褚辉 163
3、何妥 163
4、刘焯 163
5、刘炫 163
6、顾彪 164
7、陆德明 164
8、孔颖达 165
9、贾公彦 165
10、啖助 166
11、施士匄 166
12、仲子陵 167
13、郑覃 167
五、宋之经学师儒 168
1、聂崇义 168
2、邢? 168
3、孙奭 169
4、朱熹 169
5、陈襄 169
6、蔡沈 170
7、魏了翁 170
8、李如圭 171
9、卫湜 171
10、王应麟 171
11、王柏 172
六、元明之经学师儒 172
1、金履祥 172
2、吴澄 173
3、陈栎 174
4、黄泽 174
5、胡广 175
6、曹端 175
7、来知德 176
七、清之经学师儒 176
1、顾炎武 176
2、张尔岐 177
3、应撝谦 178
4、王夫之 178
5、毛奇龄 179
6、徐乾学 180
7、胡渭 180
8、阎若璩 181
9、陈启源 182
10、朱鹤龄 182
11、高士奇 183
12、姚际恒 183
13、臧琳 184
14、郑元庆 184
15、任启运 185
16、惠士奇 185
17、顾栋高 186
18、江永 186
19、沈彤 187
20、程延祚 188
21、杭世骏 188
22、惠栋 189
23、秦蕙田 190
24、褚寅亮 190
25、庐文弨 191
26、庄存与 191
27、戴震 192
28、纪昀 192
29、程瑶田 193
30、毕沅 194
31、王鸣韶 194
32、王鸣盛 195
33、金榜 195
34、任大椿 196
35、崔述 196
36、汪中 197
37、洪榜 197
38、武亿 198
39、洪亮吉 198
40、刘台拱 199
41、孔广森 199
42、孙星衍 200
43、凌廷堪 200
44、徐养原 201
45、张惠言 201
46、江藩 202
47、焦循 203
48、阮元 203
49、洪颐煊 204
50、刘文淇 205
51、顾广圻 206
52、臧庸 206
53、陈寿祺 207
54、凌曙 207
55、刘逢禄 208
56、宋翔凤 209
57、胡承珙 209
58、胡培翚 210
59、马瑞辰 210
60、陈奂 211
61、刘宝楠 212
62、魏源 212
63、陈乔枞 213
64、陈立 213
65、陈澧 214
66、俞樾 214
67、黄以周 215
68、孙诒让、 216
69、皮锡瑞 216
八、民国经学师儒 216
1、章炳麟 216
2、王闿运 217
3、廖平 217
4、刘师培 218
5、康有为 219
6、梁启超 219
第三节经学述著 220
一、易类 220
二、书类 228
三、诗类 235
四、礼类 243
1、周礼类 243
2、仪礼类 244
3、礼记类 245
4、三礼总义类 249
五、春秋类 250
六、孝经类 257
七、四书类 260
八、群经总义类 267
第四节 群经大义 275
一、周易之旨义 275
1、处衰世之道 276
2、阐学术之本 276
3、明天人之义 276
二、尚书之旨义 277
1、言行之典范 277
2、施政之龟鉴 277
3、考古之依据 277
三、诗经之旨义 278
四、周礼之旨义 279
1、政治思想 279
五、仪礼之旨义 281
六、礼记之旨义 281
七、春秋左氏传之旨义 283
1、礼为修己安人之本 283
2、彰忠孝之行 284
3、明人伦之要 284
4、寓民主之义 284
5、阐治国之道 285
八、春秋公羊传之旨义 285
九、春秋榖梁传之旨义 286
1、宗圣 286
2、正古 286
3、博闻 287
4、达古 287
5、特识 287
6、定论 288
十、论语之旨义 288
十一、孝经之旨义 289
十二、大戴礼记之旨义 290
1、明有夏之历时 290
2、存古礼之逸文 290
3、载古史之旧闻 291
4、述孔子之政见 291
5、存孔门之语录 291
6、记曾子之言行 291
7、录荀贾之论议 291
8、记明堂阴阳之制度 291
第二章子学 292
第一节诸子起源 292
一、庄子、淮南子、汉书艺文志之诸子起源论 293
1.庄子天下篇 293
2.淮南子要略 293
3.汉书艺文志 294
二、清季以来各家之诸子起源论 295
1.章学诚 295
2.龚自珍 296
3.张尔田 297
4.江瑔 297
5.梁启超 297
6.蒋伯潜 299
7.马浮 301
第二节 诸子流别 301
一、庄子天下篇 302
1.墨翟、禽滑厘 302
2.相里勤、五侯之徒、苦获、己齿、邓陵子 302
3.宋钘、尹文 303
4.彭蒙、田骈、慎到 303
5.关尹、老聃 303
6.庄周 303
二、荀子非十二子篇、天论篇、解蔽篇 303
1.非十二子篇 303
(1)它嚣、魏牟 304
(2)陈仲、史鱿 304
(3)墨翟、宋钘 304
(4)慎到、田骈 304
(5)惠施、邓析 304
(6)子思、孟轲 304
2.天论篇 304
3.解蔽篇 305
三、韩非子显学篇 305
1.儒家 305
2.墨家 305
四、尸子广泽篇 305
五、孟子滕文公篇、尽心篇 306
1.滕文公篇 306
2.尽心篇 306
六、吕氏春秋不二篇 306
七、淮南子要略 307
八、史记自序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307
1.阴阳 307
2.儒 307
3.墨 307
4.法 308
5.名 308
6.道 308
九、汉书艺文志 309
1.儒家 309
2.道家 309
3.阴阳家 309
4.法家 309
5.名家 309
6.墨家 309
7.纵横家 309
8.杂家 309
9.农家 309
10.小说家 309
十、隋书经籍志 311
1.儒 311
2.道 312
3.法 312
4.名 312
5.墨 313
6.纵横 313
7.杂 313
8.农 314
9.小说 314
10.兵 314
11.天文 314
12.历数 315
13.五行 315
14.医方 315
十一、旧唐书经籍志 316
十二、新唐书艺文志 316
十三、宋史艺文志 318
十四、明史艺文志 318
十五、四库全书子部 320
1.子部总叙 320
2.子部分类说 321
(1)儒家 321
(2)兵家 321
(3)法家 322
(4)农家 322
(5)医家 322
(6)天文算法 323
(7)术数 323
(8)艺术 323
(9)谱录 324
(10)杂家 324
(11)类书 325
(12)小说家 325
(13)释家 326
(14)道家 326
十六、清史稿艺文志 326
第三节 诸子发展 327
一、先秦时期 327
1.儒家 327
2.道家 328
3.墨家 329
4.法家 329
5.名家 330
6.阴阳家 330
7.纵横家 331
8.杂家 331
9.农家 332
10.小说家 332
二、两汉时期 332
1.独自著书立说者 333
2.为先秦诸子作注者 334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335
1.儒家 335
2.道家 335
3.杂家 341
4.纵横家 341
5.治汉诸子 341
四、隋唐五代时期 342
1.儒家 342
2.道家 343
3.墨家 347
4.法家 348
5.名家 348
6.纵横家 349
7.杂家 349
8.治汉诸子 349
五宋(辽、金)时期 350
1.儒家 350
2.道家 351
3.法家 354
4.名家 354
5.杂家 354
6.治汉诸子 354
六、元明时期 354
1.诸子总论 355
2.儒家 355
3.道家 358
4.墨家 368
5.法家 369
6.名家 372
7.杂家 374
8.纵横家 377
9.治汉诸子 378
七、清代 382
1.诸子总论 384
2.儒家 384
3.道家 388
4.墨家 396
5.法家 397
6.名家 400
7.纵横家 401
8.杂家 402
9.农家 403
10.治汉诸子 404
第四节 诸子其人 406
一、先秦诸子 406
1、儒家诸子 406
(1)晏子 406
(2)漆雕子 406
(3)宓子 406
(4)景子 407
(5)世子 407
(6)魏文侯 407
(7)李克 407
(8)公孙尼子 407
(9)孟子 407
(10)荀子 408
(11)芈子 409
(12)寗越 409
(13)王孙子 409
(14)公孙固 409
(15)羊子 409
(16)董子 409
(17)俟子 409
(18)徐子 410
(19)鲁仲连 410
(20)虞卿 410
2、道家诸子 410
(1)伊尹 410
(2)太公 410
(3)辛甲 411
(4)鬻子 411
(5)管子 411
(6)老子 411
(7)文子 411
(8)蜎子 412
(9)关尹子 412
(10)庄子 412
(11)列子 412
(12)老成子 412
(13)长卢子 412
(14)王狄子 413
(15)公子牟 413
(16)田子 413
(17)老莱子 413
(18)黔娄子 413
(19)宫孙子 414
(20)鹖冠子 414
(21)孙子 414
3、阴阳家诸子 414
(1)宋司星子韦 414
(2)公梼生 414
(3)公孙发 414
(4)邹子 415
(5)乘丘子 415
(6)杜文公 415
(7)南公 415
(8)容成子 415
(9)邹奭 415
(10)闾丘子 415
(11)冯促 415
(12)将钜子 415
(13)周伯 415
(14)于长 415
4、法家诸子 415
(1)李子 415
(2)商君 416
(3)申子 416
(4)慎子 416
(5)韩非子 416
(6)游棣子 417
5、名家诸子 417
(1)邓析 417
(2)尹文子 417
(3)公孙龙子 417
(4)成公生 417
(5)惠子 417
(6)黄疵 418
(7)毛公 418
6、墨家诸子 418
(1)尹佚 418
(2)田俅子 418
(3)我子 418
(4)随巢子 418
(5)胡非子 418
(6)墨子 418
7、纵横家诸子 419
(1)苏子 419
(2)张子 420
(3)庞煖 420
(4)阙子 420
(5)国筮子 420
8、杂家 420
(1)孔甲 420
(2)伍员 420
(3)子晚子 421
(4)由余 421
(5)尉缭子 421
(6)尸子 421
(7)吕不韦 421
9、农家 422
(1)神农 422
(2)野老 422
(3)宰氏 422
10、小说家 422
(1)伊尹 422
(2)鬻子 423
(3)师旷 423
二、两汉诸子 423
1、西汉诸子 423
(1)朱建 423
(2)陆贾 423
(3)刘敬 424
(4)贾山 424
(5)孔臧 424
(6)贾谊 424
(7)刘德 425
(8)董仲舒 425
(9)儿宽 425
(10)公孙弘 425
(11)终军 425
(12)吾丘寿王 425
(13)虞丘 426
(14)庄助 426
(15)臣彭 426
(16)李步昌 426
(17)桓宽 426
(18)刘向 426
(19)扬雄 427
(20)曹羽 427
(21)婴齐 427
(22)公孙浑邪 427
(23)鼌错 427
(24)蒯子 428
(25)邹阳 428
(26)主父偃 428
(27)徐乐 429
(28)庄安 429
(29)聊苍 429
(30)刘安 429
(31)东方朔 429
(32)伯象 430
(33)司马相如 430
(34)董安国 430
(35)氾胜之 430
(36)蔡癸 430
(37)臣饶 431
(38)臣寿 431
(39)虞初 431
2、东汉诸子 431
(1)桓谭 431
(2)王充 431
(3)王符 431
(4)崔寔 432
(5)应劭 432
(6)荀悦 432
(7)徐干 433
(8)仲长统 433
(9)蔡邕 433
三、魏晋至隋诸子 434
1、曹丕 434
2、刘劭 434
3、傅玄 434
4、张华 434
5、葛洪 435
6、刘昼 435
7、王通 435
第五节 诸子其书 435
一、汉志诸子略所志现存诸书 436
二、汉志诸子略今亡佚诸书 443
三、周秦诸子不见汉志诸书 463
四、汉志以外两汉之重要诸子书 465
五、先秦诸子存目表(辑有佚文者亦录之) 467
第六节 诸子要义 513
一、儒家思想要义 513
1.孔子思想要义 513
(1)伦理思想 513
(2)政治思想 514
①礼治社会 514
②德化政风 514
(3)教育原理 514
(4)孔子之精神 514
①人本精神 514
②入世之人生 515
2、孟子思想要义 516
(1)道性善 516
(2)说仁义 516
(3)倡仁政 516
(4)尚养气 517
(5)贵自得 517
3、晏子思想要义 518
4、荀子思想要义 519
(1)中心思想 519
(2)天道哲学 520
(3)政治哲学 520
(4)教育哲学 522
二、道家思想要义 523
1、老子思想要义 523
(1)形上思想 523
(2)知识论 524
(3)人生哲学 525
(4)政治哲学 526
2、庄子思想要义 527
(1)本体论 527
(2)人生观 528
3、列子思想要义 530
(1)道之诠释 530
(2)人生之意义 530
4、关尹子思想要义 531
三、阴阳家思想要义 531
1、空间假定 532
2、时间运转 533
(1)相生 533
(2)相胜 533
四、法家思想要义 534
1.管子思想要义 534
(1)礼与法 535
(2)刑赏之要 535
(3)为政之道 535
(4)崇法重令 537
(5)平抑权险 538
(6)严明赏罚 538
2、商子思想要义 538
(1)顺时宜 538
(2)尚实力 538
(3)任法治 538
(4)重刑赏 539
(5)励农战 539
(6)禁诗书 539
3、申子思想要义 539
4、慎子想想要义 539
(1)人生哲学 539
(2)政治思想 539
5、韩非子思想要义 540
(1)哲学思想 540
(2)政治思想 541
(3)国防思想 542
(4)教育思想 544
五、名家思想要义 545
1、邓析子思想要义 546
2、尹文子思想要义 547
(1)重道 547
(2)任法 547
(3)讲刑名 547
3、公孙龙子思想要义 548
(1)指物论 548
(2)白马论 549
(3)坚白论 549
(4)通变论 549
(5)名实论 550
4、惠子思想要义 550
(1)中心思想 551
(2)思想学说 551
六、墨家思想要义 553
1、墨子思想要点 553
(1)律己以俭 554
(2)待人以爱 554
(3)接物以智 555
(4)力行之精神 556
(5)交相利之社会 557
2、墨子之思维理则 558
七、纵横家思想要义 558
八、杂家要议 559
1、吕氏春秋要义 559
(1)尊师 560
(2)法天爱民 560
(3)贵贤 560
(4)用兵之道 560
(5)刑名法术 560
(6)合纵 560
(7)民主思想 561
(8)学术统一 561
(9)经济思想 561
2、淮南子要义 561
(1)以道为宇宙之本体 561
(2)循天而与道游 562
(3)言性善欲反民心之本初 562
(4)杂糅法之无可而治 562
九、农家要义 563
十、小说家要义 563
十一、两汉魏晋诸子要义 564
1、陆贾新语要义 564
(1)以诗、书六经为治国之本 564
(2)德化之政治主张 565
(3)建立儒、道并行互用之学风 565
2、贾子新书要义 565
(1)建立汉代外儒内法之政治型态 565
(2)批判黄老刑名,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先躯 566
(3)以儒术作政治之用,不在理论之发挥 567
3、董子春秋繁露要义 568
(1)论天——道德之天 568
(2)阴阳五行说 568
(3)倡天人相副 569
(4)灾异符命 569
(5)历史演变之三统说 571
(6)论人性谓有善质而未全善 571
(7)申明春秋义法 571
(8)仁义五常之伦理道德观 573
(9)合天道之儒家理想之治 574
4、桓宽盐铁论要义 575
5、刘向新序要义 575
(1)以正治国 576
(2)任用贤能 576
(3)评点贤臣 576
6、刘向说苑要义 576
7、扬雄太玄要义 577
(1)玄为宇宙之本体 577
(2)阴阳交错为宇宙变化之法则 577
(3)易经与老子之杂糅 577
8、扬雄法言要义 577
(1)推崇伦理道德 577
(2)论人性主善恶混 578
(3)政治之因革损益乃视时而定 578
(4)反对方士神仙长生之说 578
9、桓谭新论要义 578
10、王充论衡要义 579
(1)天地合气杀万物 579
(2)天道即自然 579
(3)命有吉凶性有善恶 579
11、王符潜夫论要义 580
12、仲长统昌言要义 580
13、崔寔政论要义 581
14、荀悦申鉴要义 581
15、应劭风俗通要义 582
16、刘劭人物志要义 582
17、蔡邕独断要义 583
18、徐幹中论要义 583
19、曹丕典论要义 583
20、傅玄傅子要义 583
21、张华博物志要义 584
22、葛洪抱朴子要义 584
23、刘昼新论要义 584
24、王通文中子要义 584
第三章 玄学 585
第一节 汉代道家对玄学之影响 585
一、黄老与老庄之区别 586
二、道家超越形躯之摄生落为道教执形躯之养生 593
三、道家之达生观复变为任诞悖俗之狂放行为 598
第二节 汉代儒家对玄学之影响 604
一、孔孟心性论与汉人天人相应说之区别 604
二、告子荀子性说对汉儒之影响 610
三、汉儒性说与魏晋才性论之关系 616
第三节 玄学之酝酿与形成 624
一、道儒阴阳名法之混杂 624
二、清议品评之兴起 629
三、魏晋名理之兴起 634
四、魏晋玄学之形成 641
第四节 玄学之内容 647
一、四本论 647
二、三理 651
三、玄 660
第五节 正始时代之名理学者 668
一、才性论者 668
1、傅嘏 668
2、钟会 671
3、李丰 674
4、王广 676
二、玄理论者 678
1、何晏 678
3、王弼 683
3、荀粲 687
第六节 何晏王弼之玄学 690
一、何晏之学说 691
二、王弼之学说 695
1、以无为本反本为用 695
2、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699
3、圣人有情论 703
4、王弼大衍义 710
第七节 竹林七贤与林下之风 714
一、七贤林下同风 714
二、竹林七贤行思之别 717
1、阮籍 718
2、嵇康 723
3、刘伶与阮咸 734
4、山涛与王戎 737
第八节 向秀郭象二庄注 743
一、向秀郭象注庄考 743
二、向秀郭象注庄异同 748
三、向郭注庄之要义 749
1、向郭之逍遥义 753
2、向郭之寄言出意 758
3、向郭之迹与所以迹 761
第九节 列子张湛注与玄学 765
一、张湛与列子 765
1、张湛生平考略 765
2、张湛与列子 767
二、紧湛之思想 771
1、阐内宏外以合儒道 771
2、命定与肆情之调合 774
第十节 葛洪抱朴子与玄学之关系 777
一、葛洪之生平与著作 777
二、葛洪内道外儒之思想 781
三、由道家渡向道教 784
四、对名教之维护 789
五、葛洪对清谈之态度与批评 792
第十一节 结论 797
一、玄学与经学 797
二、玄学与佛学 802
三、玄学对后世之影响 806
第四章 佛学 812
第一节 中国佛学之缘起 812
一、佛教之成立及其背景 812
1、佛陀以前印度之思想界 812
(1)婆罗门教及其教典 812
(2)思想界之革新及混乱 813
2、佛陀出世前印度之社会 815
(1)四姓阶级之不平等 815
(2)民族与社会之变迁 816
3、佛陀正觉与佛教之成立 816
(1)佛陀之年代及族系 816
(2)佛陀之出家及正觉 818
(3)转法轮及佛教成立 819
(4)佛陀之教团及行化 820
二、原始佛教之基本教理 822
1、佛陀教说之大纲 822
(1)四谛诠释 822
(2)三转四谛 823
2、佛法立义之大本 824
(1)何谓因缘 824
(2)十二因缘 825
(3)两重因果 829
3、佛家之修道行持 829
(1)入正道 829
(2)戒定慧 830
4、佛家之正见法印 831
(1)诸行无常 832
(2)诸法无我 832
(3)寂静涅槃 833
5、佛家之心物观察 833
(1)何谓五蕴 833
(2)五蕴和合 836
三、佛陀灭后之印度佛教 837
1、结集经律圣典 837
(1)何谓结集 837
(2)五百结集 837
2、教团根本分裂 838
(1)七百结集 838
(2)大天五事 839
(3)第三结集 840
3、学派枝末分裂 841
(1)学派分裂 841
(2)分化原因 841
(3)枝末分裂 843
(4)分立事由 844
(5)部派学说 846
4、大乘佛教之兴起 850
(1)大乘缘起 850
(2)大乘名义 850
(3)行菩萨道 851
(4)二乘大较 852
(5)大乘分系 853
5、龙树系之大乘 853
(1)龙树之思想 853
(2)龙树之后继 855
(3)中观派末流 855
6、无著系之大乘 856
(1)空观与唯识 856
(2)无著之思想 857
(3)世亲之思想 859
(4)大乘起信论 860
(5)瑜伽行二派 861
7、真心派与密教 861
(1)真常唯心论 861
(2)密教之变迁 863
(3)佛教灭于印 865
四、佛教之输入及其路线 866
1、佛教传入之传说 866
(1)伯益已知有佛 866
(2)周世佛法已来 867
(3)孔子知佛为圣 867
(4)尸罗来朝燕都 868
(5)古阿育王寺之发现 868
(6)室利防赍佛经来化 869
(7)汉初东方朔言劫火 869
(8)张骞使大夏闻浮屠之教 870
(9)汉武帝事休屠王之金人 870
(10)刘向列仙传叙在佛经者 872
(11)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873
(12)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道 873
(13)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877
2、佛教传入之路线 877
(1)南海之通道 877
(2)西域之交通 878
第二节 中国佛学之发展 881
一、中国佛学之兴起 881
1、汉至西晋为佛法之输入时期 881
(1)桓灵间为佛教在中国之纪元 881
(2)注经讲经与沙门之西行求法 882
(3)西晋以前弘扬佛法多籍神通 883
2、东晋为佛学在中国生根之时期 884
(1)佛法于东晋始盛中土之原因 884
(2)道安恢宏中土佛学厥功至伟 885
(3)慧远结白莲社盛弘净土法门 887
(4)鸠摩罗什为佛典旧译之秦斗 888
(5)佛驮跋陀罗肇华严宗之端绪 888
3、南北朝为佛教宗派之形成时期 889
(1)扩充译场继前期未竟之馀绪 889
(2)昙无谶译涅槃拓展中土佛理 891
(3)佛道二教论争与佛法之厄难 891
(4)性宗传入与南北宗派之形成 893
4、隋唐为佛教中国化之开展时期 894
(1)隋唐译场发展与译业之完成 894
(2)宗师辈出与创宗教判之完成 895
(3)隋唐佛法之所长与其中国化 897
二、中国佛学之开展与演变 898
1、俱舍宗 898
(1)历史 898
(2)经论 898
(3)教义 898
(4)行证 899
(5)果位 900
2、成实宗 900
(1)历史 900
(2)经论 901
(3)教义 901
(4)行证 901
(5)果位 901
3、律宗 901
(1)起源与法统 901
(2)律典及教判 903
(3)主要之教义 904
(4)行证与果位 906
4、三论宗 906
(1)起源与流传 906
(2)经论及教判 907
(3)主要之教义 908
(4)行证及果位 910
5、天台宗 911
(1)起源与法统 911
(2)经论及教判 912
(3)主要之教义 915
(4)行证与果位 917
6、华严宗 919
(1)起源与法统 919
(2)经论及教判 920
(3)主要之教义 923
(4)行证与果位 927
7、法相宗 929
(1)起源与法统 929
(2)经论及教判 930
(3)主要之教义 932
(4)行证与果位 936
8、禅宗 937
(1)起源与法统 937
(2)经论及教判 939
(3)主要之教义 939
(4)行证及果位 951
9、净土宗 951
(1)起源与法统 951
(2)经论与教判 953
(3)主要之教义 953
(4)行证及果位 954
10、真言宗 955
(1)名义及经论 955
(2)源流与教判 956
(3)主要之教义 958
(4)行证及果位 961
11、各宗之融合 962
第三节 中国佛学之典籍 964
一、中国大藏经 964
1、藏经概说 964
(1)藏经之意义 964
(2)三藏之成立 965
2、中国大藏经之编译 967
(1)藏经中译之分期 967
(2)译分新旧之原因 967
3、中国大藏经之组织 970
(1)开元释教录之格式 970
(2)至元法宝勘同录之格式 971
(3)明蕅益阅藏知津之格式 972
(4)大正新修大藏经之格式 973
4、中国大藏经之版本 974
(1)历代敕修之写本 974
(2)宋代刊印之版本 975
(3)元代刊印之版本 976
(4)明代刊印之版本 977
(5)清代刊印之版本 977
(6)高丽刊印之中国藏经 977
(7)日本刊印之中国藏经 978
二、中国佛学典籍提要 978
1、经义 978
2、目录 1006
3、总集 1009
4、别集 1011
5、传记 1015
6、类书 1026
7、杂记 1027
第五章 理学 1029
第一节 绪论 1029
一、理学之义界 1029
二、理学之根原 1030
三、理学之勃兴 1033
四、理学之价值 1035
五、理学之前导 1037
第二节 宋代之理学 1042
一、周敦颐 1042
1、传略 1042
2、学说 1042
3、述评 1045
二、邵雍 1046
1、传略 1046
2、学说 1047
3、述评 1052
三、张载 1053
1、传略 1053
2、学说 1054
3、述评 1061
四、程颢 1062
1、传略 1062
2、学说 1063
3、述评 1068
五、程颐 1070
1、传略 1070
2、学说 1071
3、述评 1079
六、程门诸子 1081
1、谢良佐 1081
2、游酢 1082
3、杨时 1083
4、尹焞 1085
5、吕大临 1086
6、罗从彦 1087
7、李侗 1089
8、胡宏 1091
七、朱熹 1093
1、传略 1093
2、学说 1094
3、述评 1108
八、朱门诸子 1110
1、葵元定 1110
2、葵沈 1111
3、黄榦 1112
4、陈淳 1113
5、真德秀 1114
6、魏了翁 1115
7、黄震 1116
8、王应麟 1117
九、陆九渊 1118
1、传略 1118
2、学说 1119
3、述评 1122
十、陆门诸子 1123
1、杨简 1123
2、袁燮 1125
3、舒璘 1126
十一、湘学 1128
1、胡安国 1128
2、张栻 1129
十二、浙学 1131
1、吕祖谦 1131
2、袁溉 1134
3、郑伯熊 1134
4、薛季宣 1135
5、陈傅良 1136
6、叶适 1137
7、陈亮 1139
8、唐仲友 1141
第三节 元代之理学 1143
一、赵复 1143
二、许衡 1144
1、传略 1144
2、学说 1145
3、述评 1145
三、刘因 1146
四、吴澄 1147
五、郑玉 1149
六、赵偕 1152
第四节 明代之理学 1153
一、吴与弼——门人:胡居仁、娄谅 1153
二、陈献章——门人:湛若水 1157
三、薛瑄——门人:吕柟 1164
四、王守仁 1164
1、传各 1167
2、学说 1167
3、述评 1168
五、王门诸子 1191
1、徐爱 1191
2、王艮 1192
3、王畿 1195
4、钱德洪 1197
5、邹守益 1198
6、薛侃 1199
7、聂豹 1202
8、罗洪先 1203
9、欧阳德 1203
10、刘文敏 1206
六、罗欣顺 1206
1、传略 1206
2、学说 1207
3、述评 1210
七、刘宗周 1211
1、传略 1211
2、学说 1213
3、述评 1215
第五节 清代之理学 1216
一、黄宗羲 1216
1、传略 1216
2、学说 1217
3、述评 1220
二、顾炎武 1221
三、孙奇逢 1226
1、传略 1226
2、学说 1226
3、述评 1229
四、李颙 1230
1、传略 1230
2、学说 1230
3、述评 1233
五、陆世仪 1233
1、传略 1233
2、学说 1234
3、述评 1238
六、汤斌 1238
1、传略 1238
2、学说 1239
3、述评 1240
七、陆陇其 1241
1、传略 1241
2、学说 1241
3、述评 1244
八、颜元 1244
1、传略 1244
2、学说 1245
3、述评 1249
九、戴震 1250
1、传略 1250
2、学说 1250
3、述评 1257
第六节 理学书目提要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