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概论 修订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  修订版
  • 关士续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691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1

一、研究对象 1

二、学科内容 2

三、学科性质 5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7

一、历史渊源 7

二、创立及其意义 9

三、传播和发展 12

第三节 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4

第一篇 自然观 20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20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20

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0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1

三、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24

第二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27

一、系统方式的基本特点 27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30

三、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1

四、系统的稳定性 34

第三节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36

一、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 36

二、自然界的基本层次 38

三、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39

四、层次结构的因果链 40

第四节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42

一、系统方式与运动形式 42

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43

三、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45

一、恩格斯对自然界历史观的贡献 48

第一节 自然界的历史性 48

第二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48

二、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54

第二节 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59

一、可逆与不可逆 59

二、时间之矢与不可逆性 61

三、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 63

第三节 自然界演化的两个方向 65

一、进化和退化的规定及其一般特点 65

二、进化和退化的统一性 67

三、进化的根据和条件 69

一、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74

第四节 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74

二、自然界运动转化的守恒性 80

三、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 82

第三章 人和自然界 87

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87

一、人类的产生?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87

二、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89

三、人的新进化 91

第二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92

一、自然、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92

二、人工自然的扩大与自然界的平衡 95

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98

第三节 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98

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 100

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前景 102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107

引言 107

第四章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111

第一节 科学问题 111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111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114

三、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116

一、科研选题及其步骤 117

第二节 科研选题 117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118

第三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 122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 122

二、观察和实验 124

第四节 观察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128

一、关于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28

二、关于测量问题 129

三、关于观察的客观性 134

四、关于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135

第一节 科学抽象 138

第五章 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138

一、科学概念 139

二、科学符号 141

三、思想模型 144

第二节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147

一、逻辑思维的特点 147

二、分析和综合 148

三、归纳和演绎 150

第三节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158

一、形象思维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58

二、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60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162

第四节 数学方法 167

一、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167

二、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68

三、数学模型方法与“数学实验” 170

第六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174

第一节 科学假说 174

一、假说的一般特征 175

二、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79

三、假说的检验 181

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结构 186

第二节 科学理论 186

二、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188

三、理论的评价 193

第七章 技术方法 198

第一节 技术方法和技术创造过程 198

一、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198

二、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200

第二节 技术预测方法 203

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类型 203

二、预测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205

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209

第三节 技术评估方法 209

二、技术评估的价值观 211

三、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 212

第四节 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 214

一、技术原理的构思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 214

二、几种技术原理构思方法 215

第五节 工程设计方法 218

一、工程设计及其作用 218

二、设计方法的发展 219

三、设计方法论及其流派 221

一、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224

第八章 系统科学方法 224

第一节 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24

二、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25

三、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 229

第二节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230

一、系统分析法 230

二、信息方法 230

三、反馈控制方法 233

四、黑箱和黑箱方法 235

五、功能模拟方法 236

六、系统规划方法 237

第三节 自组织理论方法 239

一、自组织理论 239

二、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243

三、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248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255

第九章 科学技术系统 25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 255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实质 255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258

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 26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262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265

三、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268

第三节 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271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271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273

三、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 275

第四节 技术的发展模式 284

一、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284

二、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286

三、关于技术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 288

一、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 293

第十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293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93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295

三、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 299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301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301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307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形式 311

一、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一般途径 311

二、关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理论的评述 316

第一节 当代的大科学与高技术 329

一、20世纪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高技术 329

价值观 329

第十一章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社会 329

二、大科学与大科学观的形成 331

第二节 当代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335

一、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反思 335

二、评价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念 339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42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必要条件 342

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协调问题 345

修订版后记 35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