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教材 第2编 词类和构词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汉语语法教材  第2编  词类和构词法
  • 黎锦熙,刘世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017·69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教材 第2编 词类和构词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词类(系统的总结)(包括“汉语语法十八课”第(十八)课的教学大纲并教材要目) 1

(1)五类九品(补授助词和叹词) 1

【词类划分的初步理论】 1

(甲)实体词 3

1、名词 4

【名词的语法特征】 5

【名词再分类】 5

一、特有名词(特名) 6

【特名的语法特征】 7

【附特名内部再分析】 8

二、普通名词(通名)--照词汇分: 8

(A)人类 8

【附人类通名修辞变例】 9

(B)生活和文化 10

(C)自然界 12

(D)生物界 13

(E)时间名词 13

(A)一般无形名词 14

三、抽象名词(抽名) 14

【通名的语法特征】 14

(B)动词转成的(散动一) 15

【动形转抽名的理论】 15

一、在主位 16

(C)形容词转成的 17

【动形转抽名的特点】 17

【抽名的语法特征】 18

【名词的广义形态】(七位) 18

C 主题,D 罔两,E 副性 20

【论动宾关系】 20

【论主谓关系】 20

A 施事,B 受事 20

二、在宾位 22

A 受事,B 成就 23

C 罔两,D 副性 24

三、在足位 26

【论谓语和足语的关系】 26

A 物主, 27

(Ⅰ)统摄性: 27

四、在领位 27

B 物质,C 主事,D 受事, 28

E 所关,F 所在 29

(Ⅱ)修饰性 30

五、在副位 30

【论附加成分和中心词的关系】 32

六、在同位 33

【论名词的重叠法】 35

(A)叠单音词法(AA式) 35

【附呼位辨感】 35

【论七位的限制性:主谓交融句】 35

七、在呼位 35

(B)双名叠字法(AA+AA式) 36

【名词附类】 37

一、方位名词 37

【方位名词用法和特征】 38

--重叠法(对待词) 40

二、量词 41

【论量词再分类问题】 42

(Ⅰ)形容性(名量或物量) 43

(A)对于特名 43

(B)对于通名: 43

(甲)表个体 43

(乙)表质料(度量衡等) 51

(丙)表集体 56

(C)对于抽名 58

【汉语量词特点和趋势】 60

(Ⅱ)副词性(动量和形量) 60

【量词语法特征】--重叠法: 62

(A)叠单音词法(AA式) 62

(B)结合‘一 ’: 63

甲 AAB式 64

乙 ABAB式 64

(C)数、量、名全叠法(ABC-ABC式) 64

2、代名词 65

【代名词名称、分类和特征】 65

(A)自称 66

【代名词再分类】 66

一、称谓代名词(称代) 66

【‘咱’的活用和‘洒家’】 67

【名词的代词化(谦称)】 68

(B)对称 69

【尊称构词法】【‘您’的小史】 69

(C)自对统称--‘咱们’ 70

【‘俺’的活用】 70

(D)他称 71

【修辞上的自对换称】 71

【他称在句中特殊结构】 74

【他自换称和他对换称】 75

【称代单数的多数化--‘俩’】 76

【称代的特殊领位形态】 77

【称代的不定称(熟语)】 77

(E)一般统称--‘大家’ 78

【附】语尾统称--‘等’‘们’ 78

【‘们’的用法和‘行’‘家’】 80

(F)复称--‘自’ 86

【广‘自’】 87

(G)互称--‘相’ 88

(H)别称--‘其他’ 89

【总结称代的语法特征】 90

二、指示代名词(指代) 91

(A)近指 91

(B)远指 92

(C)承前指--‘其’‘之’ 93

(D)不定指(分指、逐指、泛指和统指) 96

【指代的语法特征】 98

三、疑问代名词(疑代) 100

【疑问句中的‘哪’“那”】 101

【疑代的语法特征】 101

【代名词附类】 101

联接代名词(联代)--‘的’ 101

【联代的定义和辨惑】 102

--‘者’ 103

--‘所’【再论‘所’的性质】 104

3、动词 106

(乙)述说词 106

【动词的语法特征】 107

【动词再分类】 108

一、外动词(及物,他动词) 108

(A)通常行动-使用肢体 108

--控制事物-生产和生活 110

--(承受义)-得失-行为 112

--关系-罔两性 114

(B)经验过程--心理活动 116

(C)情意作用 118

--配合行动 118

【外动转形述法(加‘可’】 119

【外动的自足用法(省“宾”)】 119

(D)使令和认定(带“宾足”) 120

(Ⅰ)使令义--般 120

--祈请-发动 121

--消极-需要 123

(Ⅱ)认定义--称名 124

--充任(‘以’……为)-情绪 125

(E)事物交付(带“双宾”) 128

--给与(同义和反义) 128

--传达-询问 130

二、内动词(不及物,自动词) 130

(A)通常动作--一般行动 130

【复合内动转外动例】 131

【动宾型复动的离合释】 132

--肢体活动-罔两性 133

--静态的 134

(B)关系内动(简称关内;带“副宾”) 135

【关内和副性宾语的特征】 136

(C)变成内动(带足语)--变成义 136

【联系“宾足”的‘准同动’】 137

【变成内动广例:成动式】 139

--显现义 141

(D)情意作用 141

【内动带宾语和足语广例】 141

(A)表决定的--‘是’ 142

【动词附类】 142

三、同动词 142

【‘是’字用法汇释】--同动 143

二形,三代,四连,五词素 145

【‘是’字小史】 147

【判断句的省式和变式】 148

--‘即’‘为’等和‘准同动’ 150

(B)表推校的--‘像’等 150

【‘有’字用例汇补】(八组) 151

(C)表存在的--‘有’‘没能’ 151

--文言的‘无’ 154

【总括同动词语法特征】 155

四、助动词 155

(Ⅰ)前附于动的 155

(A)表可能 (B)表意愿 155

(C)表该当 158

【‘须’字汇释】 158

【助动的名词化(新兴的)】 160

(D)表趋向 (E)表被动 162

(F)表赐予-‘给’ 165

【前附助动的语法特征】 165

(Ⅱ)后附于动的 168

(A)表时态--甲持续--‘着’ 168

【论‘着’的时态意义】 168

【附近古以前动尾‘地’】 169

--乙完结-‘了’ 170

(B)表趋向--甲‘来’等 171

--乙兼时态(‘起来’等) 172

【复合助动的夹宾式】 173

【论后附助动的语尾化】 174

【论‘着’‘了’语尾发展过程】 177

(C)表可能-‘得’ 179

【后附助词的语法特征】 181

【综述两种助动的语法特征】 181

【动词的用法】 182

一、主要式 182

(A)散动一 183

二、散动式: 183

(B)散动二 184

【附论与中心词的关系】 184

(C)散动三 185

前附于动的 185

--后附于动的(补语) 185

(D)散动四 186

A 加‘被’,B 省‘被’,C 半被动,D 广被动 187

三、被动式: 187

【论助动‘被’的发展过程】 188

--「为……“所”」之式的揭晓 190

四、使动式 192

五、意动式 193

【附论“为动式”等】 194

六、通转法--名转--开转 196

【附象声词描态词用作动词】 197

七、动词重叠法 198

附叠单联用法(AA+BB式) 199

(一)叠单音词法(AA式) 199

(A)表尝试性和短暂性 199

(二)双音词叠词法(ABAB式) 200

(三)动宾叠动成三法(AAB式) 201

(B)表持续性(附断续性) 201

(四)叠单参字法(A着A着式) 201

附甲(-A-A式) 乙(A啊A的式) 202

【动词的形副化】(AABB式) 202

【论汉语动词重叠法的性质】 203

【附修辞上的“复说法”】 204

(丙)区别词 205

4.形容词 205

【形容词再分类】 206

一、性状形容词(性形) 206

【成分上不起作用的词素】 209

【对待的复合形容词用法】 210

【性状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211

(甲)直附的 213

(Ⅰ)表定数: 213

(A) 计数法 213

二、数量形容词(数形) 213

【汉语中的数词(附类)】 213

【基数外的定数词】 215

(乙)数量词(量词的用法) 215

【数量词小结】 219

一名量 219

二动量,三形量 221

数量词改错例 223

(B)序数法 224

(丙)抽象的数词 224

(丁)代表空位的“零”等 224

(C)倍数和分数法 226

(Ⅱ)表不定数: 227

(A)一般的 227

(B)复用数词表约数 230

【成语中数词活用法】 232

【数词的语法特征】 233

(A)近指和远指 234

三、指示形容词(指形) 234

(B)不定指和统指 235

(C)逐指、别指和专指 237

四、疑问形容词(疑形) 238

【形容词的用法和特征】 240

一、用作区别词 240

二、用作述说词: 241

(A)直作谓语 (B)作连带成分的足语(C)作后附的副附(补语) 241

(Ⅰ)形转他类: 242

三、通转法: 242

A 转抽名,B 通内动 C 转外动,D 转副词 243

(Ⅱ)名动转用作形 244

四、形容词重叠法(表‘强度’) 245

(一)叠单音词法(AA式) 245

(二)双音词叠字法(AABB式) 245

附叠单联用法(AA+BB式) 247

(三)双音词叠词法(ABAB式) 248

(四)双音词首字嵌音叠用法(A里AB式--表‘嫌憎’) 249

【附复合形容词拆配法】 249

【副词的语法特征】 250

5.副词 250

【副词再分类】 251

一、时态副词: 251

(A)表原经 251

(B)表刚正 (C)表将会 253

(D)表终究-(小结) 255

(E)表绵延(F)表急迅 256

(G)表权暂 (H)表绥渐 259

(I)表乍起 (J)表间发 260

【附述地位副词】 261

二、性态副词: 262

(A)表真确 262

(B)表顺势 (C)表样式 264

【论“代副词”】 266

【附“象声词”表样式例】 267

(D)表归结 267

(E)表决断 (F)表特故 268

(G)表巧幸 (H)表偏却 270

(I)表因仍-(小结) 273

【转用的性态副词】 274

(A)形转 275

(B)动转 (C)名转 278

【论副词来源和词类转化】 280

(D)泛叠(后附) 281

Ⅰ.次数 284

(A)表次数 284

三、数量副词: 284

【附论泛叠后附非词尾】 284

(B)表重加 (C)表多回 285

Ⅱ.程度: 287

(A)表约摸(估量) 287

(B)表平比 (C)表差比 290

(C)表极比 (E)表高度 292

(F)表过甚 294

Ⅲ.范围: 294

(A)表专独 294

(B)表空枉 (C)表各别 295

(D)表相互 (E)表共同 296

(F)表统括 297

【说‘都’(兼论“代副词”】 298

【附同义副词的重复用法】 299

四、否定副词: 300

(A)一般的 300

(B)过去的 (C)禁戒的 301

【否副的特殊用法】 302

【附】然否副词 305

(B)问原因或方法 306

五、疑问副词: 306

(A)问数量 306

(C)无疑反诘 (D)选择的 307

【疑副辨惑】 309

【副词的用法】一前附 二后附 310

【论副词的语序】 311

【论副词的兼职】 312

【附谈“动副出了岔”】 313

新的定义 314

(丁)关系词 314

6.介词 314

【介词的语法特征】 315

【介词再分类】 316

第一组: 一般介词 316

(A)时空介词: 316

一、介所在(‘于’) 316

二、介所从 三、介所向 320

四、介所到 五、介所距 323

六、介所经--(小结) 326

(B)原由介词: 326

七、介所因 326

八、介所为(并所代) 328

九、介所由(‘为……所’) 331

(C)方式介词 336

十、介所用(‘把’‘将’别义) 336

十一、介所依 十二、介所比 340

十三、介所关(“冠领”法) 343

(D)关涉介词 343

十四、介所共 348

十五、介所除 十六、介所交 350

【论介词再分类的必要性】 352

【一般介词的语法特征】 352

【一般介词的特殊用法】 355

一、提宾法 355

甲提宾语, 356

(Ⅰ)所提成分上: 356

【再谈‘把’】 356

乙只提宾领,丙实提副位 357

(Ⅱ)动词性质上: 359

甲外动 359

乙使性内动, 359

丙非动 丁限制 360

(Ⅲ)句子结构上: 362

甲宾前有长形附(原因一),乙动后有紧副附(原因二)丙关于动词的规律: 363

1 单音 363

2 双单,3 诗歌中,4 副附 365

1 副词 366

丁副附对‘把’的位置: 366

2 介及所介,3 语句 367

戊动后有其他成分(原因三) 368

己构句杂例: 369

1 一‘把’双关 369

2 ‘把’‘被’双套 370

二、冠领法 371

三、系足法 373

甲翻译的 374

四、衬主法: 374

乙章法上,丙动词的弱化 375

【附介词特用四法辨微】 375

【一般介词总说】 377

第二组:特殊介词 378

(A)引副介词--‘得’ 378

【再谈‘的’‘得’应分化】 379

【‘得’后副词句的类型】 380

【引副介词的特征和用法】 381

(B)结形介词--‘的’(省略等) 383

--‘底’(必要和略史) 386

--‘之’(不能改‘的’例) 387

--‘的’等插在主谓间问题 388

【结形介词的特征和用法】 389

(C)煞副介词--‘地’ 391

【总论副尾‘地’】 392

一、构形(副化一切词语句) 392

二、用法上的问题(8条) 394

【煞副介词的语法特征】 398

【附‘之’字兼三种用法】 398

【总结介词和‘介及所介’的位置】 399

7.连词 400

【连词的语法特征】 401

【略述连词再分类法】 402

(A)并列连词: 403

甲、加合式: 403

一组--‘和’等 403

(一)等立关系的连词 403

【连词再分类】 403

二组--‘又’‘也’等 407

【总结‘和’类连词的能力】 411

乙、对待式:--‘一面……一面’等 413

(B)进层连词: 416

甲、突进式--‘且’‘更’等 416

乙、比进式: 418

一组衬托--‘不但…而且’ 418

【小结进层关系的新兴句法】 419

二组反逼--‘尚且…何况’ 421

丙、转进式--‘越…越’ 421

二组交替-‘不是…就是’ 422

(C)选择连词: 423

甲、商选式: 423

一组叙说--‘或者’ 423

二组疑问--‘还是’ 426

【附不用选择连词的疑问句】 426

乙、限选式: 427

一组并举-‘要就…要就’ 427

三组反推-‘不然’‘否则’ 428

丙、决选式--‘与其’…‘宁可’ 429

丁、特选式: 430

一组提拔--‘特别是’ 430

二组惟独--‘只有’ 432

三组举例--‘例如’‘象’ 432

(D)转折连词: 433

甲、相反式--‘但是’‘然而’ 433

乙、修补式--‘不过’‘只是’ 434

丙、意外式--‘不料’‘偏巧’ 435

(E)承接连词: 436

甲、顺承式: 436

一组事相接-‘就’‘然后’ 436

二组效相因-‘所以’‘那么’ 438

三组语相承-‘而’‘来’ 439

乙、类提式--‘至于’‘此外’ 441

丙、解证式-‘就是说’(主申说)-‘这就是’(主注释)-‘比方’(主例证) 442

丁、推断式-‘可以说’(主断事)-‘可见’(主推理)-‘原来’(主控因) 444

【附论介连分家问题】 445

(二)主从关系的连词(从属的连词) 445

(A) 时间连词: 446

甲、同时 446

乙、前时 丙、后时 丁、永久 447

(B) 因果连词: 448

甲、溯因式-‘因为’‘由于’ 448

乙、据果式-‘所以’(子句中) 449

【申论‘所以 ’词法等关系】 451

(C)假设连词-‘假如’‘要是’‘若’ 454

一组依靠-‘只要’ 456

(D)条件连词: 456

甲、积极的: 456

二组经由-‘既’‘经’ 457

三组惟独-‘只有’ 459

乙、消极的: 459

一组剔出-‘除了’ 459

二组排除-‘除非’ 459

丙、无条件-‘无论’‘不管’等 460

一式从在主前 461

(E)让步连词: 461

甲、认容事实--‘虽然’‘尽管’ 461

二式从在主后(欧化句法) 462

三式连词语-‘虽然’(逗断) 462

乙、虚拟情况-‘就使’‘纵然’ 462

(F)比较连词: 465

甲、平比式-‘像’‘如同’ 465

乙、差比式-‘过于’‘不及’ 466

【连词总说】 467

8、助词 468

(戊)声态词 468

【助词的语法特征】 469

【助词再分类】 469

(A)助决定句的语气 469

(甲)助语气的完结-‘了’ 469

--‘啦’等 471

(乙)助语态的警确-‘哩’等 473

-‘泥’‘嘛’等 474

-‘的’ 477

(丙)助语意的限制-‘罢了’等 478

(B)助疑商句的语气 480

(甲)然否的疑问-‘吗?’ 480

(乙)特指的疑问-‘呢’? 483

(丙)选择的疑问-‘呢’? 485

(丁)商或请的语气-‘吧’‘罢’ 485

(C)助惊喟句的语气-‘啊’‘呀’ 485

-‘哇’‘哪’等 491

【附谈惊喟助词提顿作用】 494

9、叹词 495

【叹词的语法特征】 496

【叹词再分类】 496

(A)惊叹声: 496

(甲)惊或赞 496

(乙)劳动歌呼 (丙)欢或嘲 497

(丁)伤惜 (戊)怒斥 498

(B)呼应声 499

【词类的叹词化和叹词语】 500

【叹词的活用】 502

【叹词附类】--拟物象声词 503

【象声词的词形变化辨惑】 505

(2)复习(助词) 506

(3)练习(全课程;实例) 507

【附】读书标记法(简称‘加线法’)的“线号”总表 510

【四线标成分后再用七码分词类的说明和批判】 511

本课教学目标 512

(A)总说明(五用) 513

(二)汉语构词法--多音词(复合词)表 513

(B)表例说明(词法名称解释) 514

汉语构词法提纲(三类六型) 516

一 成分结构(合成词) 520

(A)联合式(并立格) 520

(A一)双字同义类的 520

(1)双名一附联合词组例 521

(2)双动一附下字承接例 523

(3)双形 526

(1)双名 (2)双动 (3)双形 528

(A二)双字相对待的 528

(B)附加式(偏正格,又向心、主从) 529

(B一)形名型 529

(1)形附(定语)→名 529

(甲)上字是形容词 530

(甲一)上字表性状 530

(甲二)上字表数量等 532

-附递加词组例一 532

(乙)上字是动词(散动二) 533

-附递加例二;省称例 534

(丙)上字是名代(在领位) 535

(丙一)上名表领摄 535

-附上名标名号 535

(丙二)上名表功用 536

(丙三)上名表质力 538

(丙四)上名表形象 539

(丙五)上名表地所 539

(甲一)名后缀对住的字 540

(甲)下字实同位 540

(2)名←形附(名形型,后缀格) 540

(丙六)上名表时间 540

(甲二)名后缀修饰的字 541

(甲三)名后缀量词 542

(乙)下字表方位 542

(B二)副动型 543

(1)副附(状语)→动 544

(甲)上字是副词(或助动) 544

(乙)上字是副性形和散动三 545

(丙)上字是副位名代 547

(2)动←副附(补语)(动副型即动补型,后补格) 548

(甲)下字是助动(或副词) 548

(乙)下字是关内(或介词) 549

(丙)下字是形述和散动三 551

(丁)下字是泛叠的副词 552

(B三)副形型 552

(2)形←副附(补语)(形副型即形补型,后补格) 553

(乙)上字是副性形动和副位名 553

(1)副附(状语)→形 553

(甲)上字是一般副词 553

(C)支配式(动宾格) 554

(1)动(外动)→宾-附动足型 554

(2)动→副宾 556

(D)述说式(主谓格;子句) 557

(A一)词尾(即后置成分) 558

(1)名尾-‘子、儿、们’等 558

(A)粘附式 558

二、形态结构(派生词) 558

(2)动尾-‘着、了、起来’等 561

(3)形尾-‘的’等 562

(4)副尾-‘地’等 562

(5)其他-‘者、其、然、则’等 563

(A二)词头(即前置成分) 563

(1)名词头-‘阿、老、小’等 563

(2)其他-如否定词等 564

(B)镶嵌式--如‘不、得’等 564

(甲)首字嵌音表态法-如‘糊里糊涂’‘小里小气’ 564

(2) 叠动-如‘看看’‘歇歇’ 565

(乙)数量叠用逐指法-如‘个个’‘一个个’ 565

(甲)叠词成四转弱法-如‘休息休息’‘商量商量’ 565

(乙)末带叠韵作副法-如‘唧里咕噜’‘红不龙东’ 565

(甲)双名叠字加强法-如‘时时刻刻’‘家家户户’ 565

(1) 叠名-如‘家家’‘天天’ 565

(C)重叠式(即重叠格) 565

(丙)中嵌数副成三法-如‘看一看’‘走一走’ 566

(3)叠形、副-如‘大大’‘万万’ 566

(甲)叠字成四加强法-如‘清清楚楚’‘红红绿绿’ 567

(乙)叠词成四变性法-如‘痛快痛快’(转动) 567

(丙)泛叠后附成三法-如‘笑嘻嘻’‘雄赳赳’ 567

三、语音结构(单纯词) 567

(乙)叠字成四变性法-如‘摇摇摆摆’(转形) 568

(A)双声式-如‘蜘蛛、打点、伶俐’ 568

(B)叠韵式-如‘葫芦、哆索、灿烂’ 569

(C)联绵式-如‘鹦鹉、蹓跶、马虎’ 570

(D)衍音式-如‘胡同、骨碌、什么’ 570

(E)叠音式-如‘爸爸、蝈蝈、往往’ 571

(F)标音式 572

(1)外语译音 573

(2)一般特名-附其它 575

(三)附录四种 576

(1)词类大系(语法上的“词类”和“词汇”分类的联合体系)壹、名物系 贰、动静系 叁、虚助系 576

(2)四级形态论(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和结果) 580

(1)最狭义的形态(2)狭义的形态 581

(3)广义的形态一词类鉴定表 581

(4)最广义的形态 584

词类的五类九品总表 总结词类特征六个重点 587

(3)词组(短语)小结(组合的理论和“镕解律”) 589

词组关系表 590

短语的“镕解律” 590

短语的三类五种类型表 591

【附本书的结论】 592

(4)汉语语法图解总公式 594

附则三章: 595

(一)词类鉴定法(二)变式变线法 595

(三)句别单复法 5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