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宦海密谈录 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九十九次倾心交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曾国藩宦海密谈录  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九十九次倾心交谈
  • 史林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78012067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近代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宦海密谈录 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九十九次倾心交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首任两江总督时期 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二年(1863) 1

1. 曾国藩与士兵同起卧;如何了结天下大乱的局面 1

2. 曾国藩两次弹劾李元度的始末 7

3. 曾国藩请赵烈文做幕僚,写信将他介绍给左宗棠 13

4. 巧妙处理“皇室”微服私访事件;水师大将杨载福治军有方 15

5. 赵烈文上万言书提出多项建议,受到曾国藩的极大肯定 21

6.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如何由热变冷 45

7. 钦差大臣如此“治军”;从湘军营垒看其成功所在 49

8. 赵烈文应允做管理洋务的幕僚;曾耀先献“悖谬之辞”而被杀 55

9. 江忠源有顾念家乡之情;湖南有人将湘军水师的设立归功于己 59

10. 与外国人打交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左宗棠与多隆阿可以胜任 62

11. 狡诈的胡雪岩,向浙江巡抚王有龄进言,致使绍兴失守 66

12. 人心不平,恐怕还会有波澜;担当重任者不能和衷共济尤为可怕 70

13. 考察湘军金陵大营,目睹一路难民情景 72

14. 请赵烈文做曾国荃的高参;国家褒扬死难的人不应过细苛求 75

15. 曾国荃出资刊刻《王船山遗书》;向李鸿章要银两援助金陵大军 79

16. 曾国荃因频繁上奏受朝廷斥责,曾国藩请赵烈文速去劝解 83

17. 李鸿章写信敦促曾国荃快速攻打金陵,以免被外国人抢功 88

18. 赵烈文称赞曾国荃一定能成大事,叮嘱他刚柔互用 90

19. 曾国藩和李鸿章争夺黄翼升;李鸿章请老师教训他的弟弟 94

20. 大将用“北窜”恐吓朝廷;沈葆桢称赞曾国藩是“一代伟人” 98

攻破金陵前后 同治三年(1864)~同治四年(1865) 101

21. 左宗棠写信指责曾国藩,曾国藩调侃相答 101

22. 因为与沈葆桢争饷,曾国藩深感“寸心难安” 107

23. 权力越大,遭受的猜忌越多;地方大员都在朝廷里找靠山 116

24. 攻克杭州后的劫难,左宗棠有欺诈之嫌 123

25. 李鸿章不去金陵抢功,大臣都为自己打算盘 126

26. 身处功名时,曾国藩上书的手段最值得玩味 130

27. 曾国荃用激将法破城,亲自改写奏折;不想把李秀成之事告诉长兄 136

28. 曾国荃对将李秀成囚送京城大怒不已,赵烈文在狱中与李秀成长谈 142

29. 目睹湘军在金陵烧杀抢劫 148

30. 曾国藩打算就地处死李秀成,商讨如何向朝廷奏报洪秀全之死 150

31. “伪城甚大”的奏报引起斥责;朝中没有靠山,将帅就不能在外面立功 153

32. 就地处死李秀成;曾国荃说自己没学问,想退出官场 158

33. 朝廷令曾国藩将金陵宝物上缴,富将军查看李秀成真相 166

34. 赵烈文以水喻人,并举唐朝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不同归宿来婉劝曾国荃 169

35. “小钦差”探望曾国荃,曾国荃读长兄写的祝寿诗痛哭失声 177

36.曾国藩将两江总督大印交给李鸿章,赵烈文建议他向朝廷上书 185

37. 赵烈文力陈曾国荃此时不宜出山;曾国藩举荐赵烈文出去做官 189

38. 曾国藩与赵烈文商讨北上剿捻的对策 193

再任两江总督时期 同治六年(1867)~同治七年(1868) 196

39. 筹集资金的利弊得失,横征暴敛与丧失江山 196

40. 曾国荃上书弹劾官文始末 201

41. 立言与立功是两个途径,兼有的人非常少;大儒朱熹未必能做事 205

42. 文章与国家的命运相关,今天录取的人材一代不如一代 207

43. 身处逆境和顺境时,都有不怕死的劲头;曾国藩想读佛学的书,但不得要领 209

44. 官文和胡林翼并非真诚相交;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当时名人的个性特点 211

45. 曾国藩说他打下天京后至今已经历七次弹劾,都用耐力顶了过来 216

46. 一个地域的盛衰,受地运与风气影响 222

47. 曾国藩看到大局日坏,希望自己速死;赵烈文讲解佛教典籍,请老师超脱 225

48. 伪学术毒害社会,巧官吏祸患国家;当大官的不要想着身价财产的积聚 229

49. 对身当大局者,不应掣肘 232

50. 第一等人才最为难得,顺境多的人难以经受大风浪;大英豪不为命运所左右 237

51. 做大事的人都是用心而又有个性者;曾国荃的失误在于用人不出家乡范围 244

52. 天下为士大夫所掌握,宋明两朝因此而亡,清朝遏制舆论成一朝家法 249

53. 交情离合这件事最关紧要,左宗堂始终不肯与曾国藩和好 251

54. 大清灭亡恐怕不出五十年,并且不会出现南北分治的情况 257

55. 成就大事人事占四分;宋代第一等人物的成就有限;和世俗文法战用去很大精力 261

56. 如何减轻商民的负担,查处贪污中饱的办法 269

57. 居高位的人要经常称量自己;郭嵩焘的“大作为”如何惹得声名狼籍 271

58. 为减免税负,曾国藩四次和下属交涉 282

59. 清朝是否会很快亡国,恭亲王、慈禧等人能否驾驭越来越乱的局势 284

60. 曾国藩做事规矩准绳不差毫厘;因缺少志同道合的人而难有长久之计 291

61. 曾国藩不相信轮回之说;人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不为所动 295

62. 曾国藩在家为父亲服丧时,曾用“神灵”预卜吉凶 297

63. 寻求人材的奥妙实在太多,有才能的人沉于下僚最可叹 299

64. 历尽多年艰难终于成功;曾国藩说他像一棵耙子,成为无数利剑射中的目标 301

65. 曾国荃成就大功何以不为世人所容,攻打天京时是否发了大财 306

66. 吏治不良时惟恐当官的不好名 310

67. 曾国藩习惯于做事精细;称把早死看作快乐的事 311

68. 将来的麻烦事还是要落到我的头上;有二种办法能够对付捻军 313

69. 身居高位二十年,对国家大政不着一字;是非不明的情况已经很久了 316

70. 如果出现中兴的局面,我的作为就值得;成功是被逼出来的,我本来想做学问家 319

71. 乐善好施乃君子所为 325

72. 我死后也难免要遭别人代笔这一劫;盖棺论未定时,望足下主持公道 327

73. 湘、淮两军的发展始末,足下洞若观掌 329

74. 李鸿章用人颇有一套;王船山即使得高位也未必能治国安民 332

75. 孙权也用权术,但气象比曹操好;我的“运气口袋”之说被足下解释到家了 340

76. 地方大吏风光无限;除非圣贤,人都被环境所左右;勇于做事的人都有大欲望 343

77. 人处窘迫时,必须要有胸襟;择人交友不可不慎;给足下讲一个大笑话 349

78. 天下人的饭碗,万万不能没有;具备三个条件才能说中国有人;中国的祸患在俄罗斯和日本; 353

79. 早年只想当个教书先生;曾国荃不拘小节而招怨;卸任志愿不改,对盛德有损害 358

80. 我向来以日记代替家信 371

81. 地势风水的事例;今年的举人不如以前 373

82. 整顿吏治成为上司发财的借口;人世间要精通的事情有虚与实二个方面 375

83. 我与李鸿章势同一家,丁日昌再磨练二十年能成为清流 379

84. 主考官写错别字;江南大营各位将领失败的内幕 383

85. 中央与地方同心协力,中兴就在希望;国运的长短不完全在于国势的强弱 384

86. 儒佛道都从“静”字入手收敛身心,曾国藩要练静摄之法 386

87. 朝政明朗时再决定去留;最痛心朝廷不重视边疆事务 388

88. 与曾国荃谈论佛道及养生之法 389

89. 中华无人出使,越发让外国人轻视,修改签约的事,进内地传教等三条应该答应 390

90. 沈葆桢不知如何坠入左宗棠的圈套;心术正的人不会做出格的事 392

91. 外国商人比中国奢华的多少倍,防备洋人,只有李鸿章一军可以一战 395

92. 为官者把官位当成自己的产业,官员习气难改;在上者要心如明镜 397

93. 身处高位要有大作为;让有知识的人衣食无忧意义重大 400

94. 河道安澜比救灾不知要好多少倍,康熙时治河方案的大辩论值得思考 402

95. 渔肉百姓最可怕;允许外国进入中国内地开矿的事关系重大 404

总督直隶前后 同治七年(1868)~同治八年(1869) 406

96. 因朝廷的信任减弱,曾国藩打算上书辞去直隶总督 406

97. 曾国荃不能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为心腹在自己管辖的直隶安排位置 412

98. 朝廷能否收回成命,让曾国藩留任两江总督;写史书的“春秋笔法” 415

99. 朝廷中没有有作为的人,非常值得忧虑;全国贫瘠到这种程度,将来怎么立得住 41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