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 郭预衡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9405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秦汉文学 3

第一章 秦汉文学总论 3

第一节 秦统一后的文学 3

一 秦统一后的中央集权 3

二 秦统一后的文化专制 4

三 刻石之文与诏令奏议 5

第二节 汉初文学 5

一 汉初无为之治 5

二 汉初分封之制 7

三 汉初崇尚楚文化 8

四 汉初文学概貌 9

第三节 武帝时代的文学 10

一 武帝时代的空前统一与强盛 10

二 文化繁荣与思想一统 12

三 武帝时代文人与文学的基本特征 13

第四节 西汉后期文学 16

一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16

二 王莽托古必制与古文学派兴起 17

三 西汉后期的文学特征 18

第五节 东汉前期文学 19

一 东汉前期政治状况 19

二 东汉前期思想统治的强化 20

三 东汉前期学术与文学的分化 21

第六节 东汉后期文学 23

一 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23

二 文人的信仰危机与行为、心理的自我调整 25

三 汉末文学的转变 28

第二章 秦统一后的文学 31

第一节 秦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土壤 31

一 狭隘的实用观念与秦文学 31

二 严酷的文化专制与秦文学 33

三 畸形的自大心理与秦文学 35

第二节 刻石之文 36

一 刻石文的产生 36

二 刻石文的征实与虚美 37

三 秦刻石的文体与风格 38

第三节 诏令奏议之文 39

一 秦代君臣的诏令奏议之文 40

二 李斯文风的转变 40

第四节 秦之佚文 43

第三章 汉代论说散文 45

第一节 汉初论说散文 45

一 贾山 45

二 贾谊 47

三 晃错 53

四 藩国待臣之文 57

第二节 经学文风的兴起 63

一 经学文风 63

二 《淮南子》与《盐铁论》 74

三 司马相如 81

四 杨王孙与杨恽 83

第三节 复古文风 84

一 刘歆 85

二 扬雄 86

第四节 复古文风的反拨 90

一 桓谭 91

二 王充与《论衡》 92

第五节 汉末清议文章 98

一 王符 98

二 崔寔 99

三 仲长统 100

第四章 汉代史传文学 103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103

一 司马迁的生平 103

二 关于《史记》 110

第二节 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116

一 《史记》的会通精神 116

二 《史记》的实录精神 122

三 《史记》的批判精神 124

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价值 133

一 《史记》人物形象的创造 133

二 《史记》的叙事特点 137

三 《史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 139

四 《史记》的抒情性 140

五 《史记》的文章风格和语言艺术 142

第四节 《史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影响 144

第五节 班固与《汉书》 147

一 班固的家世、生平与思想 147

二 《汉书》的成书 151

三 《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154

第五章 汉代赋体文学 161

第一节 赋体性质与赋称来源 161

一 赋义之一:时空铺衍 161

二 赋义之二:不歌而诵 162

三 赋称始于战国后期 163

第二节 汉初骚体赋及其流变 163

一 汉初骚体赋 163

二 骚赋变体 168

三 骚赋的规范化 170

第三节 赋体文学的代表——散体赋 172

一 散体赋的文体构成 172

二 汉代主要的散体赋作家 173

三 散体赋的艺术特征 193

第四节 汉末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 204

一 张衡 204

二 蔡邕 205

三 赵壹 207

第六章 汉代诗歌 209

第一节 汉代乐府民歌 209

一 关于乐府 209

二 乐府民歌的内容 216

三 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228

第二节 汉代文人诗歌 233

一 庙堂诗歌 233

二 楚歌诗 234

三 文人四言诗 235

四 文人杂言诗 238

五 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兴起 239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242

一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 243

二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内容 245

三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 250

四 《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和影响 256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263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263

第一节 建安文学 263

一 汉末中央集权政治的崩溃 263

二 汉末文人思想观念与人生态度的转变 265

三 建安风骨 266

第二节 正始文学 270

一 一场亵渎名教的血腥斗争 270

二 魏晋风度与正始之音 272

三 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274

第三节 两晋文学 280

一 西晋的政治制度 281

二 两晋播迁的悲剧 283

三 晋世文人的作风与文风 284

第四节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290

一 晋宋迭代与南方政治经济状况 290

二 庄园经济与山水田园文学 292

三 地理因素与山水田园文学 294

四 朝隐之风与山水田园文学 295

五 玄言与山水田园文学 296

第五节 齐梁陈文学 299

一 南朝君臣的精神堕落 299

二 南朝君臣的生活腐朽 301

三 南朝君臣的文化品位 303

四 隶事、声律与宫体 304

第六节 北朝文学 309

一 十六国时期的文学状况 309

二 北魏初期的文学状况 310

三 北朝文坛的复兴 312

四 南北文学的融合 314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成就与贡献 315

第二章 建安文学 323

第一节 孔融与曹操 323

一 孔融 323

二 曹操 329

第二节 曹丕与曹植 337

一 曹丕 337

二 曹植 343

第三节 建安时期的其他作家 352

一 “建安七子” 352

二 蔡琰 359

第三章 正始文学 361

第一节 阮籍与嵇康 361

一 阮籍、嵇康思想性格的异同 361

二 阮籍、嵇康文学风格的异同 365

三 阮籍、嵇康之诗 366

四 陆籍、嵇康之文 373

第二节 “竹林七贤”的其他作家 377

一 “七贤”之同 377

二 “七贤”之异 379

三 向秀《思旧赋》 380

第四章 两晋文学 382

第一节 太康作者 382

一 傅玄与张华 382

二 陆机与潘岳 386

三 左思 392

第二节 南渡诸家 398

一 刘琨 398

二 郭璞 400

三 玄言诗人 402

第五章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405

第一节 田园诗人陶渊明 405

一 陶渊明的生平 405

二 陶渊明的田园诗 408

三 平淡而醇美的诗歌艺术风格 414

四 陶渊明的其他诗文 416

五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420

第二节 山水诗人谢灵运 421

一 谢灵运的生平 421

二 谢灵运山水诗的思想特点 422

三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424

四 谢灵运的地位与贡献 427

第三节 颜延之与鲍照 429

一 颜延之 429

二 鲍照 431

第六章 齐梁陈文学 437

第一节 永明诗人 437

一 沈约与“永明体” 437

二 谢脁与王融 440

第二节 梁陈诗人 445

一 江淹与吴均 445

二 何逊与阴铿 448

第三节 宫体诗人 450

一 萧氏父子 450

二 “徐庾体” 455

三 陈叔宝 458

第四节 文选与文论 460

一 萧统与《文选》 460

二 刘勰与《文心雕龙》 463

三 钟嵘与《诗品》 465

第七章 北朝文学 469

第一节 “北地三才” 469

一 温子昇 469

二 邢劭 470

三 魏收 472

第二节 庾信与王褒 475

一 庾信 475

二 王褒 481

第三节 北朝三部名著 483

一 郦道元《水经注》 483

二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485

三 颜之推《颜氏家训》 488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 492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492

一 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492

二 南朝乐府民歌的分类 494

三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 496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499

一 北朝乐府民歌的构成 499

二 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特点 500

三 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 50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507

第一节 古代小说的产生 507

第二节 志怪小说《搜神记》 511

一 志怪小说的产生 511

二 干宝与《搜神记》 513

第三节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518

一 志人小说的产生 518

二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5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