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
  • 彭龄,章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645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曹靖华(1897~1987)-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伏牛山的儿子(代序) 1

第一章 少年时代 1

耕读世家 1

猜娃—彩娃 3

求学朱阳关 6

去卢氏读高小 10

第二章 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 14

“小古董”的新生 14

破例的勤工俭学生 18

青年学会的成立 21

常系游子一片心 25

第三章 渔阳里岁月 31

求索之路 31

在革命摇篮里成长 34

第四章 负笈苏联 38

勇闯“三不管”交界区 38

奔向莫斯科 42

在饥饿与严寒的考验面前 43

毕生难得的良师益友 49

第五章 沙滩红楼 55

到北大旁听 55

决心做一个“引水浇田的农夫” 58

结婚 60

第六章 在大革命的风暴中 65

去国民军做翻译 65

推荐王希礼翻译《阿Q正传》 66

参加“未名社” 71

“三·一八”惨案与《一月九日》 75

参加北伐 80

风云突变 84

第七章 再赴苏联 87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87

与瞿秋白同志再次重逢 89

与苏联汉学家们的亲密合作 91

“老朋友”王希礼 95

友谊树上的第一个花蕾 99

“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 105

雪雾迷蒙访书画 111

第八章 祖国的召唤 116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 116

途经海参崴 119

在海轮上的一幕 121

第九章 回到北平 125

小汤山奇遇 125

去女子文理学院执教 129

看望鲁迅先生 132

“教书匠”生涯 141

教泽碑与井台石 144

于无声处 148

十二月的风 151

陈蜕的故事 155

与丁玲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61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66

鲁迅先生与《苏联作家七人集》 170

肩起鲁迅先生留下的重担 176

第十章 抗日救亡 180

故都烽烟 180

逃亡路上 183

在西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86

汉中学潮 191

入川路上 194

第十一章 在重庆的艰难岁月 198

初到重庆 198

在白沙 200

安家立园 205

“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座活的桥梁” 209

在日寇轰炸的日子里 212

“皖南事变”前后 216

从两封家书说起 221

“为读者与时代,更多地榨出血与乳来” 225

多雾的冬天 230

曾家岩—情逾骨肉的“家” 235

抗战胜利 239

告别沙坪坝 243

第十二章 虎穴南京 248

“夜店”式的生活 248

风雨飘摇中的中苏文化协会 253

牙章的故事 256

往返于宁沪之间 259

一张全家福照片 262

咫尺天涯,见时不易别更难 266

探望故里 270

黎明前的引渡 273

父亲的“失踪” 278

全家脱离虎穴 281

第十三章 清华岁月 285

初抵清华 285

迎接解放 288

初解放的日子 291

出席世界和平大会 295

第十四章 五十年代 300

迁入法宪胡同 300

父亲的憾事 303

在文化部 307

从教北大 312

在“反胡风”的日子里 315

入党的前前后后 319

反右与反右倾运动 321

出任《世界文学》主编 326

第十五章 在百花齐放的春天里 330

迟来的春天 330

父亲的“座上客” 333

“已见好花常在世” 336

“ 你应当到部队去锻炼” 339

疾风暴雨到来之前 341

第十六章 癫狂的年代 345

疾风暴雨骤来 345

父亲“文革”初期的遭遇 348

1967年1月的那个寒夜 351

关于鲁迅先生书信的蹊跷事 355

工宣队、军宣队进校前后 358

父亲的“问题” 361

第十七章 从恢复组织生活到粉碎“四人帮” 365

母亲带来的喜讯 365

出版《春城飞花》 368

父母间的龃龉 372

普天同悲的日子里 375

令父亲殊感意外的出访 377

粉碎“四人帮” 381

第十八章 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384

把“四人帮”耗费的时间夺回来 384

愿人长寿 愿国长荣 387

老矣犹思万里行 390

不辞暂作岭南人 392

“你不妨写写散文……” 396

故乡行 399

“你们的岗位在火线上” 404

“不辜负党的期望,比什么都重要” 407

在重病的日子里 411

最后的烛光 416

第十九章 尾声 421

跋 42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