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江县志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连江县志  上
  • 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653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1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7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连江县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政区 89

第一章 隶属 境域 89

第一节 隶属 89

第二节 境域 9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92

第一节 建县至清代区划 92

第二节 中华民国区划 97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 107

第三章 乡镇概况 122

第一节 镇概况 122

第二节 乡概况 130

第二篇 自然地理 135

第一章 地质 135

第一节 构造 135

第二节 地层 138

第三节 侵入岩 140

第四节 矿藏 142

第二章 地貌 144

第一节 平原 145

第二节 山间盆谷 145

第三节 丘陵 145

第四节 山地 146

第五节 海岸 148

第六节 海域 149

第七节 岛屿 150

第三章 气候 154

第一节 光照 154

第二节 温度 湿度 155

第三节 降水 159

第四节 气压 风 161

附:四季气候谚语 162

第四章 水文 165

第一节 地表水 165

第二节 地下水 169

第五章 土壤 172

第一节 母岩母质 173

第二节 类型 173

第六章 植被 179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182

第一节 动物 182

第二节 植物 190

第八章 自然灾害实录 197

第一节 风灾 197

第二节 水灾 201

第三节 旱灾 204

第四节 其他灾害 207

第三篇 人口 210

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 210

第一节 人口总量 210

第二节 人口分布 214

第二章 人口变动 216

第一节 自然变动 216

第二节 机械变动 219

第三章 人口结构 220

第一节 民族构成 220

第二节 姓氏构成 222

第三节 性别与年龄构成 243

第四节 职业构成 246

第五节 文化构成 248

第六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250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251

第一节 婚姻状况 251

第二节 家庭结构 252

第五章 人口控制 2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53

第二节 节制生育 254

第三节 晚婚晚育 256

第四节 优生优育 256

第四篇 经济综述 258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258

第一节 清及其以前经济 25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经济 259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260

第二章 经济结构 265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265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66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268

第三章 人民生活 269

第一节 经济收入 269

第二节 消费水平 271

第三节 社会商品购买力 273

第五篇 农业 275

第一章 生产条件 275

第一节 耕地 275

第二节 劳动力 278

第三节 农机具 278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280

第五节 农业自然分区 281

第二章 生产关系 282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82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83

第三节 互助组 284

第四节 合作社 285

第五节 人民公社 286

第六节 家庭联产承包 287

第七节 国营农场 288

第三章 农作物 290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9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93

第三节 水果与茶叶 296

第四章 农业技术 300

第一节 耕作制度 300

第二节 土壤改良 301

第三节 种子选育 302

第四节 增施肥料 305

第五节 栽培技术 306

第六节 植物保护 308

第五章 畜牧业 312

第一节 禽畜品种 312

第二节 禽畜饲养 313

第三节 禽畜饲料 316

第四节 疫病防治 317

第六章 农业机构 31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19

第二节 事业单位 320

第六篇 水产 323

第一章 生产条件 323

第一节 水域滩涂 323

第二节 水产生物 324

第三节 渔业劳力 325

第四节 船网器具 326

第五节 渔业设施 328

第二章 渔业所有制 329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329

第二节 个体渔民所有制 329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 330

第四节 公私合营 331

第五节 集体所有制 331

第六节 全民所有制 334

第三章 海洋捕捞 336

第一节 围网 337

第二节 拖网 338

第三节 流刺网 338

第四节 张网 339

第五节 钓渔业 340

第六节 其他采捕 341

第四章 水产养殖 343

第一节 贝类养殖 343

第二节 藻类养殖 345

第三节 鱼类养殖 347

第四节 虾蟹养殖 347

第五章 水产加工 349

第一节 干制 349

第二节 腌制 350

第三节 机制 350

第四节 冷制 351

第六章 水产供销 351

第一节 水产品购销 351

第二节 渔用物资供应 353

第七章 渔业管理 354

第一节 机构 354

第二节 水产资源保护 355

第三节 渔船管理 358

第四节 浅海滩涂管理 359

第五节 海损与纠纷处理 360

第七篇 林业 364

第一章 森林资源 364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 364

第二节 树种分布 366

第三节 珍稀树木 367

第四节 林副产品 369

第二章 山林所有制 371

第一节 山林权改革 371

第二节 林木入社 371

第三节 林业“三定” 372

第三章 造林育林 37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37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375

第三节 “四旁”绿化 376

第四节 林业基地 376

第五节 抚育垦复 377

第四章 森林保护 378

第一节 封山育林 378

第二节 护林防火 379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380

第五章 林政管理 381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81

第二节 采伐管理 383

第三节 流通管理 384

第四节 山林纠纷调处 384

第五节 依法治林 385

第六章 林业机构 38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85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386

第八篇 水利 电力 387

第一章 水利与电力资源 387

第一节 水能资源 387

第二节 潮能资源 388

第三节 风能资源 388

第四节 地热资源 388

第二章 勘测设计 389

第三章 水利工程 390

第一节 蓄水工程 390

第二节 引水工程 393

第三节 提水工程 395

第四节 防洪挡潮排涝工程 396

第五节 围垦工程 399

第六节 供水工程 401

第四章 电力建设 405

第一节 发电 406

第二节 输变电 408

第三节 供用电 410

第五章 机构与管理 411

第一节 机构 411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 412

第三节 用电管理 414

第九篇 乡镇企业 416

第一章 企业所有制 416

第一节 村办企业 416

第二节 乡镇办企业 416

第三节 联办企业 417

第四节 个体企业 417

第五节 合资企业 417

第二章 行业 419

第一节 农业企业 419

第二节 工业企业 420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427

第四节 建筑业 428

第五节 商业 饮食服务业 428

第三章 企业管理 431

第一节 行政管理 431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32

第三节 劳工管理 433

第四节 供销管理 434

第十篇 工业 437

第一章 所有制 437

第一节 私营个体企业 437

第二节 公私合营企业 437

第三节 集体企业 438

第四节 国有企业 438

第五节 其他企业 439

第二章 工业门类 440

第一节 食品饮料 440

第二节 采掘矿冶 445

第三节 五金 机械 电器 446

第四节 建筑材料 449

第五节 电力 451

第六节 船舶修造 451

第七节 化工 451

第八节 纺织 缝纫 453

第九节 造纸 印刷 455

第十节 工艺美术 456

第十一节 陶瓷 457

第十二节 竹木加工 458

第十三节 饲料加工 459

第十四节 日用品制作 460

附:主要名、特、优产品简介 460

第三章 管理 4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2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63

第三节 生产计划管理 464

第四节 技术质量管理 464

第五节 物资供销管理 465

第六节 财务管理 466

第七节 安全生产管理 467

第十一篇 交通 468

第一章 陆路 468

第一节 古道 469

第二节 公路 470

第三节 铁路隧道 473

第四节 桥梁 473

第二章 水路 476

第一节 航道 477

第二节 渡口 480

第三节 码头 481

第三章 运输 483

第一节 客运 483

第二节 货运 488

第三节 搬运装卸 493

第四章 管理 4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93

第二节 路政管理 494

第三节 航政管理 497

第四节 经营管理 501

第十二篇 邮电 504

第一章 机构 504

第一节 驿站 铺递 504

第二节 邮政局 505

第三节 电报局 505

第四节 电话室 506

第五节 邮电局 506

第二章 邮政 509

第一节 邮路 509

第二节 设施 511

第三节 业务 512

第三章 电信 515

第一节 电报 515

第二节 长途电话 517

第三节 市内电话 518

第四节 农村电话 519

第四章 企业管理 520

第一节 劳动管理 520

第二节 业务管理 521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22

第十三篇 商业 523

第一章 商业体制 523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23

第二节 公私合营 524

第三节 国有商业 525

第四节 集体商业 528

第二章 商业网点 528

第一节 零售网点 528

第二节 批发网点 529

第三章 商品购销 530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530

第二节 副食品购销 533

第三节 烟草专卖 534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536

第五节 燃料 538

第六节 药品药械 539

第四章 商品储运 541

第一节 仓储 541

第二节 运输 542

第五章 饮食服务 542

第一节 饮食业 542

第二节 服务业 543

第六章 管理 5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4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544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44

第十四篇 供销合作 546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46

第一节 民国时期合作组织 54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 547

第二章 经营业务 549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549

第二节 扶持开发生产 550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553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556

第五节 特殊供应 558

第六节 废旧物资回收 558

第三章 管理 559

第一节 民主管理 559

第二节 经营管理 561

第三节 计划管理 561

第四节 财务管理 562

第五节 储运管理 563

第十五篇 对外对台经贸第一章 对外贸易 565

第一节 出口商品 565

第二节 进口商品 570

第二章 经贸合作 570

第一节 招商引资 570

第二节 “三资”企业 571

第三节 来料加工装配 571

第四节 对外劳务 572

第三章 对台小额贸易 572

第一节 贸易渠道 572

第二节 贸易口岸 574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574

第一节 机构 574

第二节 经营体制 575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76

第十六篇 粮油经营 578

第一章 粮油统购 578

第一节 粮食统购 578

第二节 粮食议购 581

第三节 油料统购 582

第四节 奖售 周转 兑换 583

第二章 粮油统销 584

第一节 粮食市场 584

第二节 粮食统销 586

第三节 食油供应 592

第四节 粮油议销 593

第三章 粮油储运 594

第一节 仓储 594

第二节 调运 596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597

第一节 机构 597

第二节 计划统计管理 59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600

第四节 质量管理 600

第十七篇 计划 统计 物价第一章 计划管理 60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02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604

第三节 物资调配 606

第二章 统计管理 608

第一节 常规统计 608

第二节 统计调查 609

第三节 统计资料利用 611

第三章 物价管理 612

第一节 商品价格 612

第二节 比价与差价 619

第三节 补贴与奖售 621

第四节 监督检查 622

第十八篇 工商行政管理第一章 工商企业管理 624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624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改造 626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628

第四节 清理整顿 629

第二章 市场管理 630

第一节 市场建设 630

第二节 贸易管理 631

第三节 市场服务 632

第四节 查处违法经营 633

第三章 打击走私 634

第一节 走私概况 634

第二节 查缉处理 635

第四章 商标广告管理 637

第一节 商标管理 637

第二节 广告管理 638

第五章 经济合同管理 639

第一节 指导监督 639

第二节 合同鉴证 640

第三节 调解仲裁 641

第六章 计量标准管理 641

第一节 计量管理 641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642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643

第十九篇 财税审计 645

第一章 财政 64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64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646

第三节 财政支出 651

第二章 税务 656

第一节 农业赋税 656

第二节 关税 661

第三节 流转额税 662

第四节 收益额税 664

第五节 资源税 666

第六节 财产、特定目的和行为税 666

第七节 调节基金 669

第八节 杂捐摊派 670

第三章 审计 671

第一节 财务审计 672

第二节 基本建设审计 672

第三节 任期经济责任与效益审计 673

第四节 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 674

第五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675

第四章 管理监督 675

第一节 机构 675

第二节 财政管理 677

第三节 税收征管 679

第二十篇 金融 682

第一章 金融机构 682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682

第二节 银行 684

第三节 保险 685

第四节 信用合作 686

第二章 货币 687

第一节 种类与流通 687

第二节 比值 690

第三章 存款储蓄 692

第一节 城乡储蓄 693

第二节 单位存款 696

第三节 外币存款 698

第四章 贷款 699

第一节 工商信贷 701

第二节 农村贷款 703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707

第四节 外贸贷款 707

第五节 民间借贷 708

第五章 外汇 709

第一节 侨汇 709

第二节 贸易与投资外汇 710

第六章 保险 710

第一节 保险种类 710

第二节 理赔 712

第七章 代理债券业务 713

第一节 公债 713

第二节 国库券 714

第八章 管理 715

第一节 现金管理 715

第二节 金银管理 716

第三节 外汇管理 716

第四节 信贷资金管理 717

第五节 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717

第六节 工资基金管理 718

第七节 结算 718

第二十一篇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 719

第一节 总体规划 720

第二节 市政设施 720

第三节 房屋建设 726

第二章 集镇村庄建设 729

第一节 镇(乡)驻地建设 729

第二节 村庄建设 733

第三章 建筑业 73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735

第二节 建筑企业 736

第三节 建筑设计 738

第四节 建筑工艺 739

第五节 建筑材料 741

第六节 建筑设备 742

第四章 管理 742

第一节 机构 742

第二节 建筑管理 743

第三节 房产管理 745

第二十二篇 土地管理与环境保护第一章 土地管理 749

第一节 地籍管理 749

第二节 用地管理 751

第三节 土地开发 753

第四节 土地监察 753

第二章 水土保持 754

第一节 水土流失 754

第二节 防治措施 756

第三章 环境保护 757

第一节 环境污染 757

第二节 环境整治 759

第三节 环境管理 761

第二十三篇 政党 76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连江地方组织 76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63

第二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769

第三节 党的重大活动 771

第四节 组织建设 778

第五节 纪律检查 783

第六节 宣传教育 785

第七节 统一战线 788

第八节 沿海管防 789

第九节 信访工作 79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连江地方组织 791

第一节 县党部沿革 791

第二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792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93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连江地方组织 795

第三章 其他党派 796

第一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连江县筹备委员会 796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连江县支部委员会 796

附:中国青年党在连江活动情况 796

第二十四篇 人大 政府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798

第一节 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798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98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799

第四节 人民代表选举 802

第五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806

第六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809

第二章 政府 810

第一节 县衙 县署 810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 813

第三节 县苏维埃政府 817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818

第三章 政协 832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832

第二节 组织机构 83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837

附:县参议会 838

第二十五篇 社会团体第一章 工人团体 840

第一节 行业工会 840

第二节 县总工会 841

第二章 农民团体 846

第一节 光复会 846

第二节 渔会 846

第三节 农会 847

第四节 林业公会 847

第五节 农夫会 847

第六节 农民协会 848

第七节 贫下中农协会 848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849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849

第二节 县青年代表大会和青年联合会 853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组织 853

第四章 妇女团体 855

第一节 民国时期妇女组织 85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组织 856

第五章 工商业团体 858

第一节 县商会 859

第二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 860

第六章 其他团体 862

第一节 禁烟组织 862

第二节 抗日后援分会 862

第三节 抗美援朝分会 863

第四节 中苏友好协会 863

第五节 台马同胞联谊会 863

第二十六篇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 865

第一节 机构 865

第二节 安全保卫 867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871

第四节 治安管理 872

第五节 户政管理 876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877

第七节 消防 878

第八节 监所管理 881

第二章 检察 882

第一节 机构 882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82

第三节 经济检察 883

第四节 法纪检察 88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88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886

第三章 审判 887

第一节 机构 88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88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889

第四节 经济审判 890

第五节 行政审判 890

第六节 案件复查纠错 891

第七节 执行 89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92

第一节 机构 892

第二节 法制宣传 892

第三节 人民调解 894

第四节 公证工作 894

第五节 律师事务 895

第二十七篇 民政 896

第一章 支前 优抚 896

第一节 支前拥军 896

第二节 国家抚恤 899

第三节 群众优待 900

第四节 地方政府补助 901

第五节 忠烈褒扬 902

第二章 安置 904

第一节 移民安置 904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905

第三节 上山知青安置 907

第三章 社会救济 908

第一节 灾害救济 908

第二节 困难救济 912

第四章 社会福利 914

第一节 抚孤养老 914

第二节 抚婴育幼 915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916

第四节 其他 917

第五章 扶持建设 918

第一节 扶持老区建设 918

第二节 扶持贫困地区建设 921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 923

第一节 民族事务 923

第二节 婚姻登记 927

第三节 收容遣送 928

第四节 殡葬改革 928

第五节 地名管理 929

第二十八篇 人事劳动第一章 人员编制 931

第一节 晋至清人员编制 931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员编制 931

第三节 解放后人员编制 931

第二章 职官 干部 934

第一节 职官录用 934

第二节 干部录用 934

第三节 干部管理 938

第三章 工人 944

第一节 劳动就业 944

第二节 劳动管理 947

第三节 劳动保护 949

第四章 工资 福利 951

第一节 工资制度 951

第二节 工资调整 953

第三节 奖励 津贴 956

第四节 福利 957

第五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960

第一节 离休 960

第二节 退休 961

第三节 退职 962

第二十九篇 军事 964

第一章 军事设施 964

第一节 关隘要塞 964

第二节 训练场所 966

第三节 防空工事 966

第四节 交通电讯 967

第二章 兵役 967

第一节 世兵制 967

第二节 募兵制 968

第三节 征兵制 968

第四节 志愿兵役制 969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 970

第六节 预备役制 971

第三章 驻军 971

第一节 晋至清代驻军 971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974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975

第四节 台湾当局马祖守军 977

第四章 地方武装 978

第一节 清及以前地方武装 97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979

第三节 解放后地方武装 983

第五章 民兵 98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985

第二节 军事训练 988

第三节 政治教育 989

第四节 武器装备 989

第五节 主要活动 990

第六章 重要兵事 992

第一节 农民义军攻城 992

第二节 抗倭斗争 993

第三节 郑成功水师抗清海战 993

第四节 闽江口炮台炮击法舰 993

第五节 透堡农民暴动 994

第六节 工农红军武装斗争 994

第七节 抗击日军侵略 996

第八节 反“清剿”游击战 997

第九节 解放连江县境战斗 998

第十节 剿匪反袭扰战斗 999

附:日本侵略军暴行举要 1001

第三十篇 华侨 1005

第一章 侨情 1005

第一节 出国 1005

第二节 侨居地分布 1006

第三节 从业 1007

第四节 华侨团体 1008

第五节 支援革命斗争 1009

第六节 支持家乡建设 1009

第二章 侨务 1013

第一节 接待服务 1013

第二节 安置救济 1013

第三节 培育侨界人才 1014

第四节 落实华侨政策 1015

第五节 开展联谊活动 1016

第三章 机构 1017

第一节 侨务机构 1017

第二节 归侨组织 1017

第三节 经济组织 1018

第三十一篇 教育 1020

第一章 旧式教育 1020

第一节 私塾 1020

第二节 学宫 1020

第三节 书院 1021

第四节 科举考试 1021

第二章 幼儿教育 1023

第一节 园班设置 1023

第二节 教养教育 1024

第三章 小学教育 1025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025

第二节 德育 1028

第三节 智育 1029

第四章 中学教育 1031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031

第二节 德育 1034

第三节 智育 1036

第四节 升学考试 1037

第五章 中等职(专)业教育 1039

第一节 师范学校 1039

第二节 农(渔)业学校 1040

第三节 卫生学校 1041

第四节 工业技术学校 1042

第五节 技工学校 1042

第六节 职业高中班 1042

第七节 特种职业教育 1043

第六章 成人教育 1043

第一节 扫盲识字 1043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1045

第三节 成人大中专教育 1046

第七章 教师 1046

第一节 队伍 1046

第二节 进修培训 1049

第三节 思想组织建设 1050

第四节 待遇 1051

第八章 教育行政 105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053

第二节 行政管理 1054

第三节 教育经费 1054

第四节 校舍 设备 1058

第三十二篇 科技 1060

第一章 科技机构 106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060

第二节 科技团体 1061

第三节 科研机构 1062

第二章 科技队伍 1064

第一节 人员 1064

第二节 待遇 1066

第三章 科技普及 1066

第一节 科普宣传 1066

第二节 科技交流 1067

第三节 技术培训 1069

第四节 科技咨询 1069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 1070

第六节 科技扶贫 1070

第四章 科技研究推广 1071

第一节 农业科技 1071

第二节 水产科技 1074

第三节 水电科技 1077

第四节 能源科技 1079

第五节 林业科技 1080

第六节 畜牧科技 1082

第七节 工业科技 1082

第八节 医药卫生科技 1084

第五章 科技管理 1085

第一节 科技计划管理 1085

第二节 科技项目管理 1086

第三节 科技经费管理 1087

第四节 科技成果管理 1088

第五节 科技档案管理 1091

第三十三篇 文化 1092

第一章 群众文化 1092

第一节 文化设施 1092

第二节 民间音乐 1094

第三节 民间歌舞 1095

第四节 民间文学 1096

第五节 会演调演 1097

第二章 文化创作 1099

第一节 唐至清代文化创作 1099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文化创作 110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创作 1101

附:历代主要著述目录 1101

第三章 戏剧曲艺 1107

第一节 演出团体 1107

第二节 演出场所 1109

第四章 美术 书画 摄影 1111

第一节 美术 1111

第二节 书画 1112

第三节 摄影 1113

第五章 电影 广播 电视 1114

第一节 电影 1114

第二节 广播 1115

第三节 电视 1117

第四节 音像管理 1118

第六章 新闻 1119

第一节 地方报刊 1119

第二节 通讯报道 1121

第七章 图书 档案 1122

第一节 图书 1122

第二节 档案 1124

第八章 史志编纂 1125

第一节 地方志书编纂 1125

第二节 地方史编纂 1127

第三十四篇 文物 名胜第一章 古遗址 1128

第一节 新石器青铜器遗址 1128

第二节 古窑址 1129

第三节 古沉舟遗址 1130

第二章 古建筑 1131

第一节 古塔 1131

第二节 古桥 1132

第三节 古井 1134

第四节 寺庙殿宇 1135

第五节 庄园宅第 1136

第三章 古墓葬 1137

第一节 晋代墓葬 1137

第二节 唐代墓葬 1137

第三节 宋代墓葬 1138

第四节 明代墓葬 1138

第五节 清代墓葬 1139

第四章 崖刻碑记 1140

第一节 摩崖题刻 1140

第二节 碑记碑刻 1144

第五章 馆藏文物 1147

第一节 文物收藏 1147

第二节 文物藏品 1148

第六章 革命文物 1149

第一节 革命遗物 1149

第二节 革命遗址 1149

第三节 革命纪念建筑 1150

第七章 文物管理 11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50

第二节 文物普查 1150

第三节 文物维修保护 1151

第八章 风景名胜 1153

第一节 名山 1154

第二节 闽江口诸胜 1156

第三节 敖江十二景 1158

第四节 黄岐半岛胜景 1160

第五节 马祖列岛风光 1161

第三十五篇 医药卫生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1163

第一节 县级医疗机构 1163

第二节 区乡医疗机构 1165

第三节 村卫生所 1166

第四节 单位医疗室 1166

第五节 私人诊所 1166

第六节 卫生团体 1167

第二章 医疗卫生队伍 1168

第一节 中医队伍 1168

第二节 西医队伍 1169

第三节 其他卫生人员 1169

第三章 卫生防疫 1170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170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1171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1175

第四节 卫生监测监督 1176

附:连江县人民健康水平 1179

第四章 妇幼保健 1180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180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181

第五章 医疗技术 1182

第一节 中医 1182

第二节 西医 118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187

第六章 药材药品 1187

第一节 地产中药 1187

第二节 西药制品 1188

第七章 管理 11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88

第二节 医政管理 1189

第三节 药政管理 1189

第四节 公费医疗管理 1190

第三十六篇 体育 1193

第一章 传统体育 1193

第一节 武术 1193

第二节 弈棋 1193

第三节 游泳 龙舟 1194

第四节 舞龙 舞狮 1195

第五节 其他民间体育活动 1196

第二章 群众体育 1197

第一节 职工体育 1197

第二节 农民体育 1198

第三节 民兵体育 1199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1199

第五节 残疾人体育 1200

第三章 学校体育 1200

第一节 幼儿体育 1200

第二节 小学体育 1201

第三节 中学体育 1202

附:连江县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1206

第四章 运动项目 1207

第一节 田径 1207

第二节 篮球 1208

第三节 排球 1208

第四节 乒乓球 1209

第五节 羽毛球 1209

第六节 足球 1209

第七节 手球 1210

第八节 自行车 1210

第五章 运动竞赛 1210

第一节 县运动会 1210

第二节 参加省、地(市)运动会 1213

第三节 参加省、地(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1214

第六章 机构与管理 1215

第一节 机构 1215

第二节 管理 1216

第三十七篇 风俗 1221

第一章 生活习俗 1221

第一节 饮食 1221

第二节 居住 1222

第三节 服饰 1222

第四节 行旅 1223

第二章 岁时节俗 1224

第一节 新春佳节 1224

第二节 其他传统节日 1225

第三章 生产习俗 1227

第一节 农事习俗 1227

第二节 渔家习俗 1228

第三节 工商习俗 1229

第四章 人生习俗 1230

第一节 婚嫁 1230

第二节 生育 1232

第三节 寿庆 1232

第四节 丧葬 1233

第五章 交际习俗 1234

第一节 交往接待 1234

第二节 筵席 1234

第三节 称谓 1235

第六章 道德风尚 1236

第一节 伦理道德 1236

第二节 崇尚勤俭 1236

第三节 济困扶贫 1237

第四节 尊师重教 1237

第五节 热心公益 1238

第六节 见义勇为 1238

第七章 民间信仰 1239

第一节 祖先崇拜 1239

第二节 神灵信奉 1240

第三节 先哲乡贤奉祀 1244

第三十八篇 宗教 1245

第一章 道教 1245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245

第二节 道教院观 1246

第二章 佛教 12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249

第二节 佛教寺庵 1250

第三章 基督教 125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257

第二节 基督教堂 1258

第四章 天主教 1261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261

第二节 天主教堂 1261

第五章 机构团体 12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262

第二节 宗教团体 1263

第三十九篇 方言 1266

第一章 语音 1266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1266

第二节 连读音变 1268

第三节 文白异读 1270

第四节 同音字表 1273

第二章 词语选 1298

第三章 语法 1315

第一节 词语配搭 1315

第二节 语法例句 1316

第四章 标音举例 1325

第一节 谚语标音 1325

第二节 歌谣标音 1329

第三节 故事标音 1331

第四十篇 人物 1334

第一章 人物传 1334

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 1334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传 1346

第二章 人物表 1368

第一节 历代进士表 1368

第二节 革命烈士表 1379

第三节 受省级以上表彰先进人物表 1405

第四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副处级以上干部名表 1409

第五节 华人与“三胞”知名人士表 1433

附录 1437

一、历代《连江县志》序 1437

二、历代文选 1441

三、碑刻辑选 1442

四、文件辑选 1445

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连江县志》编修审定机构成员名单 1452

资助《连江县志》出版者简介 1455

修志始末 14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