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
  • 龚子同,张甘霖,陈志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65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238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土壤发生学-研究-中国;土壤分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国际土壤分类发展趋势 1

1.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1

1.1.2 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 2

1.1.3 WRB 3

1.1.4 俄罗斯土壤分类 4

1.2 我国近代土壤分类 5

1.2.1 马伯特土壤分类 5

1.2.2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6

1.2.3 土壤系统分类 9

1.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展 10

1.3.1 研究成果 10

1.3.2 主要贡献 11

1.3.3 国内外影响 13

参考文献 15

第一篇 土壤发生原理 21

第2章 土壤发生 21

2.1 土壤地球化学作用与类型 22

2.1.1 原生矿物的风化和黏粒矿物的形成 22

2.1.2 物质迁移作用 24

2.1.3 中国成土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 26

2.2 土壤形成过程 30

2.2.1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 30

2.2.2 盐渍过程 31

2.2.3 钙积过程 32

2.2.4 黏化过程 33

2.2.5 白浆化过程 34

2.2.6 富铝化过程 34

2.2.7 灰化过程 35

2.2.8 腐殖质积累过程 35

2.2.9 潜育过程 37

2.3 人为土壤形成过程 37

2.3.1 人为作用强度 38

2.3.2 人为作用方式 39

2.3.3 土壤的变化 40

2.3.4 人为作用与土壤演变 44

2.3.5 人为作用的意义 45

参考文献 46

第3章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成土过程与发生学特征 49

3.1 环境因素 49

3.1.1 南极地区成土气候带 49

3.1.2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自然环境 50

3.1.3 南极地区土壤研究历史与现状 51

3.2 风化作用 52

3.2.1 物理风化作用 52

3.2.2 化学风化作用 54

3.3 主要成土过程与土壤发生学特征 56

3.3.1 主要成土过程 56

3.3.2 土壤发生学特征 57

3.4 空间可变性与土壤景观特征 64

3.4.1 土被不连续性 64

3.4.2 土壤空间可变性 65

3.4.3 类型分异与土壤景观点 66

3.5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演变 67

3.5.1 全球变暖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的影响 67

3.5.2 气候变化对土壤发育时间的影响 69

3.5.3 气候变化对土壤发育空间的影响 70

3.5.4 气候变化对冰缘地貌过程的影响 71

3.5.5 气候变化及生物适应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72

3.6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演变 74

3.6.1 南极土壤分类的特征 74

3.6.2 早期的南极土壤分类尝试 74

3.6.3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土壤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二版)》中的位置 77

3.6.4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土壤在《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中的位置 79

3.6.5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框架下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分类尝试 81

3.6.6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冻土纲的恢复与重构 83

参考文献 86

第4章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土壤形成的原始性 89

4.1 概况 89

4.2 土壤形成条件 89

4.3 土壤类型和分布 91

4.4 主要土壤性质及其变异 94

4.4.1 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其变异 94

4.4.2 影响元素分异的因素 96

4.5 土壤形成特点 98

4.5.1 寒冻性 98

4.5.2 原始性 98

4.5.3 残余性 99

4.6 结语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5章 干旱条件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异 102

5.1 土壤地球化学发生、类型和分布 102

5.2 我国干旱地区概貌 103

5.2.1 气候和地形 103

5.2.2 天山地区代表性景观特征 103

5.3 地球化学垒的概念及其应用 104

5.4 天山地区典型代表性景观区的调查和采样、数据处理 105

5.5 天山地区各种地球化学垒的特征及分布 107

5.5.1 机械地球化学垒 107

5.5.2 物理化学地球化学垒 108

5.5.3 生物地球化学垒 109

5.5.4 土壤地球化学垒的区域分布 109

5.5.5 地球化学垒的组合 109

5.6 地球化学垒内土壤中元素的损失和积累 111

5.6.1 元素的地球化学类型 111

5.6.2 各种地球化学垒内土壤中元素的损失和积累 113

5.7 地球化学垒内土壤元素的有效性 115

5.8 土壤地球化学垒对土壤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6章 红色风化壳的形成与土壤发生 119

6.1 红色风化壳分布及类型 119

6.1.1 红色风化壳的概念 119

6.1.2 红色风化壳的分布 119

6.1.3 红色风化壳的类型 120

6.2 红色风化壳的形成与古环境 123

6.2.1 红色风化壳分布的地貌条件 123

6.2.2 第四纪红色黏土成因和物源的多样性 124

6.2.3 风成特性红土的分布及古气候意义 132

6.2.4 南方第四纪红色黏土包含的古气候信息 132

6.3 红色风化壳与土壤发生 134

6.3.1 红色风化壳与土壤的区分 134

6.3.2 红色风化壳地带性和地域性影响 135

6.3.3 红色风化壳与土壤发生和分类 136

参考文献 137

第7章 均腐土区土壤有机碳形成与演化 140

7.1 世界黑土区中的我国均腐土 140

7.1.1 世界四大“黑土”区 140

7.1.2 不同分类体系中的黑土分类 140

7.1.3 中国均腐土的形成特点 144

7.2 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储量和分布 147

7.2.1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特点 147

7.2.2 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 148

7.2.3 不同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 149

7.2.4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 150

7.3 开垦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152

7.3.1 土壤开垦历史 152

7.3.2 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调控因子 153

7.3.3 开垦后土壤有机碳数量的演变 155

7.3.4 不同开垦年限土壤主要质量指标的变化 157

7.3.5 土壤开垦与土壤管理 160

7.4 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在土壤分类上的意义 163

参考文献 164

第8章 城市土壤形成过程 166

8.1 城市土壤与工业土壤的概念 166

8.2 城市土壤的形成过程 167

8.3 城市土壤的人为特性 170

8.3.1 形态特征 170

8.3.2 物理性质 172

8.3.3 化学性质 172

8.3.4 生物学性质 173

8.3.5 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性 173

参考文献 177

第9章 风化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 181

9.1 风化成土过程中REE地球化学特征和行为 181

9.1.1 轻、重稀土分异与分布模式 181

9.1.2 Ce和Eu的地球化学特征 182

9.2 影响风化成土过程中REE地球化学特征和行为的因素 183

9.2.1 母岩与成土母质 183

9.2.2 气候条件 183

9.2.3 水化学性质 183

9.2.4 氧化还原条件 184

9.2.5 其他因素 184

9.3 土壤发生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指示意义 184

9.3.1 成土环境与土壤基本特性 185

9.3.2 土壤稀土元素含量 186

9.3.3 土壤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188

9.3.4 土壤稀土元素的特征比值 189

9.3.5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中迁移与富集 190

9.3.6 基本结论 191

9.4 土壤次生结核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191

9.4.1 研究区环境条件与土壤基本特征 192

9.4.2 铁质结核稀土元素含量 193

9.4.3 碳酸盐结核稀土元素特征 195

9.4.4 干润变性土与母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197

9.4.5 次生结核稀土元素特征的形成机理 198

9.5 地层剖面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 199

9.5.1 成土环境与剖面基本特征 200

9.5.2 剖面形态特征 200

9.5.3 一般化学性质 201

9.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2

9.5.5 基本结论 203

参考文献 203

第二篇 土壤分类 209

第10章 建立诊断层的土壤发生学背景 209

10.1 低活性富铁层发生过程和特征 209

10.1.1 低活性富铁层的提出 209

10.1.2 具有低活性富铁层土壤的成因 210

10.1.3 低活性富铁层的特点 210

10.1.4 低活性富铁层的定义 215

10.2 干旱表层的发生过程和特征 215

10.2.1 干旱表层的提出 215

10.2.2 干旱土的表层分异及其发生特征 216

10.2.3 干旱表层的定义和指标 219

10.3 盐磐的发生过程和特征 219

10.3.1 盐磐的发现与分布 219

10.3.2 盐磐的化学与物理学特征 220

10.3.3 盐磐与在干旱区其他常见积盐层比较 221

10.3.4 盐磐层成因探讨 221

10.3.5 盐磐层的诊断分类 222

10.4 草毡表层的发生过程 223

10.4.1 草毡表层形成的环境 223

10.4.2 土壤有机物的聚积与分解 225

10.4.3 草毡表层的形成 228

10.4.4 草毡表层的定义和指标 229

10.5 南海诸岛土壤的富磷特性和磷磐 229

10.5.1 成土条件 229

10.5.2 土壤特性 230

10.5.3 磷的聚积与淋移 232

10.5.4 用于土壤诊断的富磷特性和磷磐 236

10.5.5 土壤演化 236

参考文献 237

第11章 建立人为土诊断层的土壤发生学基础 240

11.1 水耕人为过程 240

11.1.1 形成条件 240

11.1.2 形成过程 241

11.1.3 水耕人为土某些氧化还原形态特征的微结构和形成机理 244

11.1.4 不同起源水耕土剖面形态和演化 249

11.2 旱耕人为过程 250

11.2.1 灌淤旱耕 250

11.2.2 土垫旱耕 252

11.2.3 泥垫旱耕 253

11.2.4 肥熟旱耕 254

11.3 以土壤发生为基础的人为土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256

11.3.1 人为滞水水分状况 256

11.3.2 水耕表层 257

11.3.3 水耕氧化还原层 258

11.3.4 灌淤表层 259

11.3.5 堆垫表层 259

11.3.6 肥熟表层 259

11.3.7 耕作淀积层 260

参考文献 260

第12章 成土过程的土壤水分状况 262

12.1 描述土壤水分状况的某些术语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分级 262

12.1.1 潮湿水分状况 263

12.1.2 干旱水分状况 263

12.1.3 半干润水分状况 263

12.1.4 湿润水分状况 264

12.1.5 常湿润水分状况 264

12.1.6 滞水水分状况 264

12.1.7 人为滞水水分状况 265

12.2 Penman公式的欠缺与广阔水面蒸发速率的动力学建模 265

12.3 土壤可能蒸散量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可行性 268

12.4 以模型和气候资料对中国土壤水分状况的估计 273

12.4.1 湿润区 275

12.4.2 半干润区 276

12.4.3 干旱区 277

参考文献 279

第13章 成土过程的土壤温度状况 281

13.1 土壤温度状况的划分标准 281

13.2 土壤温度的估算方法 282

13.3 中国土壤温度状况的分布 284

13.3.1 寒性和冷性土壤温度状况 284

13.3.2 温性土壤温度状况 285

13.3.3 热性和高热土壤温度状况 286

参考文献 290

第14章 土壤分类原则和方法 291

14.1 土壤分类对象 291

14.1.1 土壤含义 291

14.1.2 土壤界限 292

14.1.3 土壤个体 292

14.2 土壤分类的基础 293

14.3 分类命名原则与方法 298

14.3.1 分类原则 298

14.3.2 命名原则 300

14.4 检索方法及土纲检索 302

14.4.1 检索的一般方法 302

14.4.2 土纲检索图式 302

14.4.3 土纲检索简表 303

14.5 若干有特色的土纲的建立 304

14.5.1 人为土 304

14.5.2 富铁土 304

14.5.3 干旱土 306

14.5.4 均腐土 306

14.5.5 潜育土和盐成土 306

参考文献 307

第15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纲鉴别 308

15.1 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有机土(Histosols) 308

15.2 人为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人为土(Anthrosols) 309

15.3 灰化过程的产物——灰土(Spodosols) 312

15.4 具有火山灰特性的土壤——火山灰土(Andosols) 314

15.5 高度富铁铝化土壤——铁铝土(Ferralosols) 315

15.6 胀缩性强的黏土——变性土(Vertososls) 317

15.7 具干旱表层的土壤——干旱土(Aridosols) 318

15.8 盐积和碱积土壤——盐成土(Halosols) 320

15.9 强还原作用的土壤——潜育土(Gleyosols) 322

15.10 腐殖质均匀分布的土壤——均腐土(Isohumosols) 323

15.11 低活性黏粒富铁层土壤——富铁土(Ferrosols) 325

15.12 高活性黏粒黏化层土壤——淋溶土(Argosols) 326

15.13 有风化B层的土壤——雏形土(Cambosols) 328

15.14 新近形成的土壤——新成土(Primosols) 329

参考文献 331

第16章 中国各土纲基本特性 333

16.1 有机土纲基本特性 333

16.2 人为土纲基本特性 335

16.3 灰土纲基本特性 339

16.4 火山灰土纲基本特性 340

16.5 铁铝土纲基本特性 343

16.6 变性土纲基本特性 346

16.7 干旱土纲基本特性 348

16.8 盐成土纲基本特性 350

16.9 潜育土纲基本特性 352

16.10 均腐土纲基本特性 354

16.11 富铁土纲基本特性 356

16.12 淋溶土纲基本特性 359

16.13 雏形土纲基本特性 364

16.14 新成土纲基本特性 374

16.15 土纲基本特性分项简略列表 378

参考文献 380

第17章 土壤基层分类与制图表达 382

17.1 土壤基层分类的发展 382

17.1.1 国外土壤基层分类发展现状 382

17.1.2 我国土壤基层分类的发展 384

17.2 土壤基层分类的构成 387

17.2.1 基层分类与高级分类之间的关系 387

17.2.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族的定义与划分 388

17.2.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系的定义与划分 392

17.3 基层分类在土壤制图中的应用 394

17.3.1 分类单元与制图单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95

17.3.2 土壤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土系划分和制图上的意义 395

17.3.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在大比例尺土壤制图中的应用 396

参考文献 397

第三篇 土壤分类解译 401

第18章 中国土壤空间分异与土壤分区 401

18.1 土壤广域水平分布规律 401

18.1.1 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402

18.1.2 中部干润土壤系列 402

18.1.3 西北部干旱土壤系列 403

18.2 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403

18.2.1 土壤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403

18.2.2 山体高度对土壤垂直谱结构的影响 406

18.2.3 山地坡向对土壤垂直谱结构的影响 407

18.3 土壤垂直-水平复合分布规律 407

18.3.1 高原四周的土壤垂直谱 408

18.3.2 高原面上的土壤水平分布 410

18.3.3 高原面上的土壤垂直分布 411

18.3.4 高原上的土壤下垂谱 411

18.4 岛屿土壤分布规律 413

18.4.1 岛屿土壤分布的一般特点 413

18.4.2 特殊岛屿的土壤分布 414

18.5 土壤的区域分布规律 417

18.5.1 土壤中域分布 417

18.5.2 土壤微域分布 425

18.6 土壤分区 428

18.6.1 土壤分区原则 428

18.6.2 土壤分区单位系统 429

18.6.3 全国三大土壤区域的特点 431

18.6.4 16个土壤地区简介 434

参考文献 439

第19章 基于系统分类的土壤多样性分析 440

19.1 土壤多样性理论的一般概念与研究方法 441

19.2 国内外研究实践 443

19.2.1 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研究进展 443

19.2.2 美国全国土壤多样性以及土地利用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445

19.2.3 我国利用SOTER数据库对土壤多样性的研究 450

19.3 应用前景 455

参考文献 456

第20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小比例尺制图 459

20.1 土壤系统分类与组合制图 459

20.2 土壤系统分类与中小比例尺制图 460

20.2.1 小比例尺制图 461

20.2.2 中比例尺制图 468

20.3 以景观为基础的大比例尺土壤制图 470

20.3.1 土壤-微域景观与土系划分 471

20.3.2 大比例尺土壤图的编制 471

参考文献 474

第21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 475

21.1 区域参比 475

21.2 类型参比 479

21.3 单个土体参比 487

参考文献 488

第22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国际参比 490

22.1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ST制参比 490

22.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WRB的参比 497

参考文献 515

第23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基层分类参比 516

23.1 关于土壤基层分类参比的认识 516

23.1.1 不同分类制中的土壤基层分类 516

23.1.2 土系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及其与土种的区别 517

23.1.3 土种与土系参比的原则和方法 519

23.2 不同区域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1

23.2.1 水耕人为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1

23.2.2 铁铝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3

23.2.3 干旱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4

23.2.4 均腐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5

23.2.5 富铁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7

23.2.6 淋溶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28

23.2.7 雏形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31

23.2.8 新成土地区土种与土系的参比 533

23.3 长江三角洲水稻土主要土种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535

23.3.1 长江三角洲水稻土的形成背景 536

23.3.2 有关归属的一些问题 538

23.3.3 水稻土主要土种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539

参考文献 546

第24章 土壤系统分类信息系统与自动检索 548

24.1 土体数据库 549

24.1.1 土体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549

24.1.2 土体数据库的标准化 550

24.1.3 单个土体数据库的应用 552

24.2 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壤信息系统 553

24.2.1 土壤信息系统的结构 554

24.2.2 不同尺度的土壤信息系统 556

24.2.3 土壤信息系统的应用 559

24.3 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 559

24.3.1 SOTER简介 559

24.3.2 SOTER的数据结构 561

24.3.3 SOTER的应用 563

24.3.4 对SOTER发展的思考 566

24.4 土壤分类自动检索系统 568

24.4.1 基于分类规则的土壤分类检索系统 568

24.4.2 基于分类规则和专家经验的土壤分类检索专家系统 568

24.5 土壤分类参比系统 570

24.5.1 地理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 570

24.5.2 分类参比系统 571

参考文献 572

第25章 土壤系统分类在实践中的应用 573

25.1 关于中国土壤资源 573

25.1.1 不同土纲的土壤资源 573

25.1.2 不同地区的土壤资源 573

25.1.3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 574

25.2 在土壤制图中的应用 575

25.2.1 大比例尺土壤制图 575

25.2.2 中、小比例尺土壤制图 577

25.3 在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579

25.3.1 孢粉和植硅体 580

25.3.2 土壤元素分异 580

25.3.3 土壤微形态特征 581

25.4 在土壤评价中的应用 582

25.4.1 正确划分土壤类型 582

25.4.2 土壤资源综合评价 583

25.4.3 为农、林、牧业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584

25.5 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585

25.5.1 与重建古环境的关系 585

25.5.2 与地方病防治的关系 585

25.5.3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86

25.5.4 与土壤磁学研究的关系 587

25.6 在土壤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587

25.6.1 农地的适宜性评价 587

25.6.2 优质茶叶适宜性评价 589

25.6.3 优质柑橘适宜性评价 591

参考文献 592

附录 5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