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认知语言学
  • 王寅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020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认知语言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知研究简介 1

第一节 认知、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 1

一、认知 1

二、认知科学 8

三、认知语言学 10

第二节 两代认知科学 16

一、两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17

二、两代认知科学的心理学基础 18

三、两代认知科学与范畴理论 21

四、两代认知科学的语言观 21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与其他主要语言学派 25

一、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关系 26

二、与TG语言学的关系 28

三、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 31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36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36

一、西方认识论研究简史回顾 38

二、客观主义理论与非客观主义理论 53

三、客观主义语言学与非客观主义语言学 62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63

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63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66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 71

一、生成语义学 71

二、认知语用学 74

第三章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上) 88

第一节 范畴与范畴化 89

一、范畴、概念、意义 89

二、范畴化(Categorization) 95

第二节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 98

一、经典范畴理论(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es) 98

二、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The Prototype Theory) 99

三、“原型”的含义 112

四、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分 117

第四章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下) 136

第三节 范畴化的基本层次 136

第四节 范畴化的上义层次和下义层次 139

第五节 范畴层次与词语表达 141

一、范畴层次与词语表达 142

二、基本层次词在英汉构词中的应用对比 145

第六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 150

一、音位、音节和升降调 151

二、词与词缀 152

三、多义词 153

四、词性 154

五、所有格构造 157

六、时态和语态 161

七、句型 162

八、主谓宾构造 164

九、主从复合句 165

十、普遍现象的程度性 165

十一、语言演变与变异 166

十二、施为句 168

第五章 意象图式 171

第一节 概述 172

一、研究简史 172

二、意象图式的形成及特征 174

三、其他学者论意象图式 178

四、小结 179

第二节 “OVER”、“ON”、“上”的意象图式与语义分析 180

一、对“OVER”的分析 181

二、对“ON”的分析 185

三、对“上”的分析 187

第三节 动觉意象图式与形式空间化假设 188

一、Lakoff论三种意象 188

二、动觉意象图式 189

三、形式空间化假设(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简称SFH) 191

四、意象图式融合 193

第四节 意象图式与句法构造 194

一、Lakoff的论述 194

二、Turner的论述 195

三、Langacker的论述 195

四、结合原型范畴理论的解释 196

五、小结 198

第六章 认知模型理论 20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3

一、CM的定义和性质 203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206

三、ICM与其他术语的关系 208

第二节 心智空间和融合理论 213

第三节 ICM与语义理解 217

一、现实世界与认知世界之间的差异 217

二、ICM理论的解释力 220

第四节 ICM与转喻 232

一、概述 232

二、其他转喻模型 233

第七章 事件域认知模型 238

第一节 事件域认知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238

第二节 解释基本句法构造的成因 241

第三节 兼顾线性与层级分析 244

第四节 兼顾动态与静态分析 245

第五节 缺省信息与转喻机制 246

第六节 间接言语行为 248

第七节 词性转换 250

第八节 转喻的体验基础 250

第九节 词义变化方式 251

一、词义扩大 251

二、词义缩小 252

三、词义扬升 252

四、词义贬降 253

五、词义转移 253

第十节 反义同词现象 254

一、始末关系 255

二、因果关系 255

三、施受关系 256

四、美恶同辞 256

第十一节 结语 258

第八章 认知语义学 260

第一节 语义研究简史 260

第二节 客观主义语义观与非客观主义语义观 266

一、客观主义与非客观主义 266

二、客观主义与形式主义 266

三、客观主义语义学与非客观主义语义学 269

第三节 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 275

一、语义外在论 276

二、语义内在论 279

三、小结 283

第四节 认知语义学主要内容 285

一、体验观(The Embodied View of Meaning;Th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 286

二、概念化(The Conceptualization View) 296

三、互动观(The Interactionism View) 299

四、百科观(The Encyclopaedia View) 303

五、原型观(The Prototype View) 304

六、意象图式观(The Image Schema View) 305

七、隐喻观(The Metaphor View) 305

八、寓比观(The Parable View)与概念整合观(The Conceptual Blending View) 306

九、象似观(The Iconicity View) 307

十、认知模型观(The Cognitive Model View) 308

十一、联想观、激活观(The Association View,the Activation View) 308

十二、整合观(The Integration View) 309

第五节 结语 310

第九章 认知语法与构造语法 313

第一节 历史回顾 314

一、认知语法的出现背景 314

二、从习语说起 316

三、Fillmore对习语的分析 318

第二节 象征单位和构造 319

一、象征单位:认知语法的基础 319

二、构造:认知语法的核心 321

三、构造的解释力 323

第三节 区分两种自治观 324

第四节 Langacker论构造语法理论 325

一、简介 325

二、构造语法理论对“形”的理解 328

第五节 Croft和Cruse论构造语法理论 329

一、Fillmore等人的构造语法(简称FCG) 331

二、Lakoff(1987)和Goldberg(1995)的构造语法(简称LGCG) 333

三、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简称LCG) 337

四、Croft的激进构造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RCG) 339

第十章 认知与语篇(上) 343

第一节 语篇研究简介 343

一、术语理解 343

二、语篇研究简史 346

三、语篇研究的语言学理论 348

第二节 衔接与连贯 350

一、语篇缺少衔接手段不一定就不连贯 355

二、充满衔接手段的语篇不一定就连贯 355

三、代词有时在上下文中找不到确切的指称对象 356

第三节 认知世界与语篇连贯 357

一、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法的提出 357

二、认知世界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 366

第十一章 认知与语篇(下) 380

第四节 动态分析 380

第五节 连贯的程度性与原型理论 381

第六节 话题与连贯 385

一、核心句型 385

二、核心句型是语言的共性 394

三、话题统领性与语篇连贯 395

第十二章 隐喻认知理论(上) 402

第一节 隐喻的性质和定义 402

第二节 隐喻的分类 408

一、著名学者的分类 408

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412

第三节 语音隐喻 431

一、Fónagy论语音隐喻 431

二、语音隐喻之我见 432

三、小结 441

第四节 语法隐喻 441

一、概述 441

二、Halliday对语法隐喻的分类 445

三、语篇隐喻 447

四、语法隐喻的使用 448

第十三章 隐喻认知理论(下) 452

第五节 隐喻的特点 452

一、跨学科性与普遍性 454

二、体验性与无意识性 455

三、矛盾性与统一性 457

四、系统性与限制性 458

五、新奇性与生成性 459

六、创造性与开放性 459

七、程度性与模糊性 462

八、单向性与互动性 463

九、共时性与历时性 464

十、转换性与辩证性 466

第六节 隐喻的产生原因及其功能 468

一、语言方面 468

二、认知方面 470

三、其他原因 471

第七节 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理解过程 471

一、概述 471

二、隐喻工作机制与语言工作机制 475

三、隐喻的五位一体认知机制 477

四、两类不同隐喻的工作机制 481

第八节 中西隐喻研究对比 483

一、概述 483

二、我国比喻研究简史 484

三、“比、兴”与“隐喻” 491

四、隐喻与文化 493

第九节 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494

一、多读诗歌,加强文学修养 495

二、注意收集隐喻表达,于微细之处见思想 496

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 498

四、利用现有形象思维,促动隐喻机制形成 499

第十四章 语言符号象似性 505

第一节 象似性的狭义和广义理解 507

一、对“能指”与“所指”的理解 507

二、对“象似性”的理解 508

第二节 象似性与任意性争论简史 512

一、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19世纪末) 513

二、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 519

三、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 521

第三节 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哲学基础 528

一、任意性:象似性=二元论/自治论:体验论 528

二、任意性:象似性=纯内指论:体验内指论 529

三、任意性:象似性=非隐喻性:隐喻性 530

第四节 单层面与多层面 532

第五节 描写性与解释性 535

第六节 理论性与实践性 538

一、语言教学 538

二、英汉对比 539

三、文体分析 540

四、语用分析 541

第七节 象似性辩证观与任意性支配观 541

第十五章 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545

第一节 拟象性话语 545

第二节 象似性原则与语用原则比较 552

一、数量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552

二、顺序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555

三、标记象似性的语用分析 559

第三节 小结 563

第十六章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565

第一节 传统语义观与翻译 565

一、指称论 566

二、观念论 567

三、功用论、语境论 567

四、替代论 568

五、关系论 569

第二节 解释派哲学的语义观与翻译 569

一、经验论与传统语文学 571

二、唯理论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572

三、解释派哲学与后结构主义语言观 574

四、小结 579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581

一、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 581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583

三、小结 591

第四节 实例分析 592

第十七章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597

主要参考书目 615

附录一:本书主要术语汉译对照表 647

附录二:国外主要人名汉译对照表 67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