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 中国近代史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  中国近代史论
  • 郑师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501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总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 中国近代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1

一、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 1

二、从“保教”、“存学”到“东方化” 5

三、“吾人之天职在实现吾人之理想生活” 15

四、文化民族主义:一柄双刃剑 21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与反封建主义 24

一、洪秀全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4

二、维新派超越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 29

三、孙中山革命派开创了正规意义上的新时代 32

四、不应苛求古人 37

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39

一、“西方的没落”与世界文化的对话 39

二、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东方文化派 49

三、“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再认识 62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71

一、“十教授宣言” 71

二、“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对立 74

三、一场远离真理的纷争 80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观 85

一、国粹、国学、国魂 85

二、“古学复兴,此其时矣” 91

三、“不类方更为荣,非耻之分也” 96

四、国粹派文化观的历史地位 102

学衡派的文化观 107

一、学衡派文化观运思的理路 107

二、“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为己任” 112

三、“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文化,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27

四、学衡派文化思考的得失 138

晚清国粹派论孔子 143

一、孔子是人;不是神 143

二、真孔子与假孔子 146

三、孔子评议 149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铺垫 154

晚清国粹派对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探讨 156

一、将儒学归入诸子学研究 156

二、系统探讨古代学术变迁的大势 159

三、实事求是论清学 167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173

一、反省现代性:一个新的思想支点 173

二、新文化运动的骁将:求同存异 182

三、殊途同归:归趋“整理国故运动” 195

四、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失自己独立的地位 206

梁启超的爱国论 212

一、从《说群》到《爱国论》 212

二、爱国与救国 219

三、爱国与“国民之自觉” 226

四、梁启超爱国论的特色与现代意义 240

刘师培的史学思想 243

一、通史致用:藉史助益革命 243

二、刘师培的新史学主张 248

三、刘师培新史学著作的价值 257

新人文主义与胡先骕的教育思想 262

一、胡先骕与新人文主义 262

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266

三、改造中国教育体制的构想 271

四、胡先骕教育思想之局限。 274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教学改革思想 276

一、历史教学改革应当服务于历史教育总的目的 276

二、“这件事情,关系历史系课程改革,甚为重要” 281

三、讲究教学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87

四、白先生教学改革思想的历史考察 293

道光朝的河政 296

一、“蓄清敌黄,渐复旧规,照常济运”政策的破产 296

二、“国家大利大害,当改者岂惟一河” 300

三、河政敝坏的严重后果 305

道光朝的漕政 311

一、漕弊积重难返 311

二、经世派与海运 315

三、畿辅屯田与改征折色之议 319

四、漕弊加剧了道光朝统治危机 322

张佩纶与马尾海战 327

一、清流健将 327

二、马尾海战失败的检讨 330

三、张佩纶难逃其咎 335

四、马尾海战与张佩纶的人生悲剧 339

中国近代史研究四十年 341

一、“十七年”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41

二、十年“文革”的曲折 358

三、新时期的新生面 360

四、几点思考 37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