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可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15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 1
1.1.1 化学的主要特征 1
1.1.2 化学面临的挑战 2
1.2 无机化学的发展 4
1.2.1 无机化学的历史沿革 4
1.2.2 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 5
1.3 如何学好无机化学 7
本章小结 8
化学家史话——拉瓦锡 9
第2章 气体 10
2.1 气体的性质 10
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11
2.2.1 气体定律 11
2.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
2.2.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13
2.3 气体混合物及分压定律 14
2.3.1 理想气体的混合 14
2.3.2 道尔顿分压定律 15
2.4 气体分子运动论 18
2.4.1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 18
2.4.2 分子的速率分布 19
2.5 真实气体 22
2.6 气体临界现象 25
本章小结 26
化学家史话——道尔顿 26
化学新知识——等离子态和液晶态 27
习题 27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9
3.1 能量转换守恒与热力学能 29
3.1.1 体系与环境 29
3.1.2 状态与状态函数 30
3.1.3 过程与途径 31
3.1.4 热和功 31
3.1.5 热力学能 34
3.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35
3.2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焓 36
3.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6
3.2.2 焓与焓变 36
3.2.3 热容 37
3.2.4 恒压反应热与恒容反应热的关系 38
3.2.5 化学反应计量式与反应进度 39
3.2.6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力学标准态 40
3.2.7 赫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 41
3.2.8 键焓与反应热 46
3.3 自发过程和熵 47
3.3.1 自发过程与可逆过程 47
3.3.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 48
3.3.3 自发的化学反应的推动力 49
3.3.4 熵和熵变 49
3.3.5 混乱度、熵和微观状态数 50
3.3.6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52
3.3.7 化学反应熵变与熵增加原理 53
3.4 化学反应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 54
3.4.1 吉布斯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54
3.4.2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 56
3.4.3 由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计算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 58
本章小结 59
化学家史话——吉布斯 60
化学新知识——可燃冰 60
习题 61
第4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64
4.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 64
4.1.1 基本术语 64
4.1.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65
4.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9
4.2.1 质量作用定律 69
4.2.2 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 70
4.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4
4.3.1 范特霍夫规则 74
4.3.2 阿伦尼乌斯公式 74
4.3.3 阿伦尼乌斯活化能 75
4.4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76
4.4.1 碰撞理论 77
4.4.2 过渡态理论 78
4.5 催化作用简介 80
4.5.1 催化概念及其特征 80
4.5.2 催化反应的机理 82
4.5.3 均相催化 83
4.5.4 多相催化 83
4.5.5 酶催化反应 84
本章小结 85
化学家史话——古德贝格和瓦格 86
化学新知识——多酸光化学的研究进展 86
习题 87
第5章 化学平衡原理 89
5.1 化学平衡与标准平衡常数 89
5.1.1 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 89
5.1.2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89
5.1.3 标准平衡常数 90
5.1.4 多重平衡 92
5.2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93
5.2.1 判断反应程度 93
5.2.2 预测反应方向 93
5.2.3 计算平衡组成 95
5.3 化学平衡的移动 96
5.3.1 浓度(或分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6
5.3.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6
5.3.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7
5.3.4 勒夏特列原理 98
本章小结 99
化学家史话——范特霍夫 99
化学新知识——非平衡态热力学 100
习题 101
第6章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104
6.1 酸碱理论 104
6.1.1 酸碱理论的发展 104
6.1.2 酸碱的质子理论 105
6.1.3 酸碱的电子理论 107
6.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10
6.2.1 水的解离平衡与酸碱指示剂 110
6.2.2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13
6.2.3 多元弱酸溶液的解离平衡 116
6.2.4 盐溶液的酸碱平衡 118
6.3 缓冲溶液 124
6.3.1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124
6.3.2 缓冲溶液及缓冲原理 126
6.3.3 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 127
6.3.4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28
6.3.5 缓冲溶液的配制 129
6.3.6 人体血液中的缓冲系 130
本章小结 131
化学家史话——路易斯 131
习题 132
第7章 沉淀与溶解平衡 134
7.1 沉淀与溶解平衡 134
7.1.1 溶解度 134
7.1.2 溶度积 134
7.1.3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135
7.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38
7.2.1 溶度积规则 138
7.2.2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138
7.2.3 沉淀的酸溶解 140
7.2.4 沉淀的配位溶解 145
7.2.5 沉淀的氧化还原溶解 146
7.3 沉淀与溶解的多重平衡 147
7.3.1 分步沉淀 147
7.3.2 沉淀的转化 150
本章小结 152
化学家史话——阿伦尼乌斯 152
化学新知识——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 152
习题 154
第8章 电化学基础 156
8.1 氧化还原反应 156
8.1.1 氧化数 156
8.1.2 氧化还原的概念 158
8.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59
8.2 原电池与电池电动势 161
8.2.1 原电池 161
8.2.2 原电池的最大电功和吉布斯自由能 165
8.3 电极电势 166
8.3.1 标准氢电极和甘汞电极 166
8.3.2 标准电极电势 167
8.3.3 能斯特方程 168
8.4 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应用 174
8.4.1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74
8.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74
8.4.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76
8.4.4 相关常数的求算 177
8.4.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77
8.5 电解与金属防腐 180
8.5.1 电解 180
8.5.2 腐蚀与防护 182
本章小结 185
化学家史话——能斯特 185
化学新知识——燃料电池 186
习题 187
第9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90
9.1 原子核外电子的基本特征 190
9.1.1 原子组成微粒及其相互关系 190
9.1.2 微观粒子的量子化特征 190
9.1.3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3
9.1.4 测不准原理 194
9.2 单电子原子的结构 194
9.2.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194
9.2.2 四个量子数 196
9.2.3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图形 198
9.3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202
9.3.1 屏蔽效应 202
9.3.2 钻穿效应 202
9.3.3 近似能级图与近似能级公式 203
9.3.4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06
9.4 元素周期律 208
9.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08
9.4.2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 210
9.4.3 电离能的周期性 211
9.4.4 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 213
9.4.5 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 214
本章小结 216
化学家史话——门捷列夫 217
习题 217
第10章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221
10.1 共价键理论 221
10.1.1 路易斯理论与H2分子 221
10.1.2 现代价键理论 222
10.1.3 共价键的特点 223
10.1.4 共价键的类型 224
10.1.5 键参数 226
10.2 杂化轨道理论 228
10.2.1 原子轨道的杂化 228
10.2.2 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 229
10.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33
10.3.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233
10.3.2 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236
10.3.3 稳定结构的确定 236
10.4 分子轨道理论 238
10.4.1 分子轨道的形成 239
10.4.2 分子轨道的应用示例 241
本章小结 244
化学家史话——鲍林 245
化学新知识——富勒烯 245
习题 246
第11章 固体结构 249
11.1 晶体结构 249
11.1.1 晶体的结构特征 249
11.1.2 晶格理论的基本概念 250
11.2 金属键理论与金属晶体 254
11.2.1 金属键理论 254
11.2.2 等径圆球的密置层与非密置层 258
11.2.3 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结构 259
11.3 离子键理论与离子晶体 261
11.3.1 离子键理论 261
11.3.2 离子晶体的结构型式 263
11.3.3 离子晶体的半径比规则 265
11.3.4 离子键强度与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267
11.3.5 离子极化与键型变异 270
11.4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 274
11.4.1 分子的偶极矩与极化率 274
11.4.2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276
11.4.3 氢键 278
11.4.4 分子晶体 282
11.5 原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282
11.5.1 原子晶体 282
11.5.2 混合型晶体 283
本章小结 284
化学家史话——德拜 284
化学新知识——红宝石与蓝宝石 285
习题 285
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 288
12.1 配合物的基础知识 288
12.1.1 配合物的组成 288
12.1.2 配合物的分类 290
12.1.3 配合物的命名 292
12.2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异构现象 293
12.2.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293
12.2.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294
12.3 配离子的稳定性 297
12.3.1 中心离子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297
12.3.2 配体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297
12.3.3 中心离子与配体的关系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298
12.4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98
12.4.1 配合物价键理论的要点 298
12.4.2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关系 299
12.4.3 配合物的磁性 300
12.5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01
12.5.1 中心离子d轨道的能级分裂 301
12.5.2 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 303
12.5.3 中心离子d电子的分布 305
12.5.4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306
12.5.5 配离子的电子吸收光谱 310
12.6 配位平衡 311
12.6.1 配位平衡的表示方法 311
12.6.2 配合物平衡浓度的计算 312
12.6.3 配位平衡的移动 313
12.7 配合物的应用 317
12.7.1 医药方面的应用 317
12.7.2 生物方面的应用 318
12.7.3 化学方面的应用 318
12.7.4 冶金工业的应用 318
12.7.5 其他方面的应用 319
本章小结 319
化学家史话——维尔纳 320
习题 320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323
13.1 氢 323
13.1.1 氢原子的成键特征 323
13.1.2 氢化物 324
13.2 稀有气体 328
13.2.1 稀有气体的发现 328
13.2.2 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 328
13.2.3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29
13.2.4 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330
本章小结 332
化学史话——莱姆塞和稀有元素的发现 333
习题 334
第14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336
14.1 s区元素概述 336
14.2 s区元素的单质 337
14.2.1 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37
14.2.2 s区元素的存在和单质制备 339
14.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340
14.3.1 氧化物 340
14.3.2 氢氧化物 343
14.3.3 重要的盐类及其性质 344
14.4 锂、铍的特殊性质——对角线规则 348
14.4.1 锂与镁的相似性 348
14.4.2 铍与铝的相似性 349
14.4.3 硼和硅的相似性 349
本章小结 349
化学史话——光谱分析法与铯、铷的发现 350
习题 351
第15章 卤素元素 353
15.1 p区元素概述 353
15.1.1 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 353
15.1.2 多种氧化数 355
15.1.3 化合物的成键特征 355
15.2 卤素 355
15.2.1 卤素的通性 356
15.2.2 卤素单质 357
15.2.3 卤素的氢化物 360
15.2.4 卤化物和多卤化物 363
15.2.5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367
15.2.6 拟卤素 373
本章小结 374
化学史话——单质氟的制备 374
习题 375
第16章 氧族元素 377
16.1 氧族元素概述 377
16.2 氧及其化合物 378
16.2.1 氧 378
16.2.2 臭氧 380
16.2.3 过氧化氢 382
16.3 硫及其化合物 383
16.3.1 单质硫 383
16.3.2 硫化氢和硫化物 385
16.3.3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 388
16.3.4 三氧化硫、硫酸及其盐 390
16.3.5 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 393
16.3.6 氯磺酸和二氯化硫酰 397
本章小结 398
化学史话——氧气和硫的发现 398
习题 399
第17章 氮族元素 402
17.1 氮族元素概述 402
17.2 氮族元素的单质 403
17.2.1 氮 403
17.2.2 磷 404
17.2.3 砷、锑、铋 405
17.3 氮的化合物 406
17.3.1 氮的氢化物 406
17.3.2 氮的氧化物 410
17.3.3 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412
17.4 磷的化合物 415
17.4.1 磷的氢化物(膦) 415
17.4.2 磷的氧化物 416
17.4.3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417
17.5 砷、锑、铋的化合物 422
17.5.1 氢化物 422
17.5.2 氧化物 423
17.5.3 氢氧化物 423
17.5.4 砷、锑、铋的盐 424
17.5.5 砷、锑、铋的硫化物 425
本章小结 425
化学新知识——新型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426
习题 426
第18章 碳族元素 429
18.1 碳族元素概述 429
18.2 碳族元素的单质 430
18.2.1 碳 430
18.2.2 硅和锗 433
18.2.3 锡和铅 435
18.3 碳的化合物 435
18.3.1 一氧化碳 436
18.3.2 二氧化碳 436
18.3.3 碳酸及其盐 437
18.3.4 碳化物 439
18.4 硅的化合物 441
18.4.1 二氧化硅 441
18.4.2 硅酸及其盐 442
18.4.3 硅的卤化物 446
18.5 锡、铅的化合物 447
18.5.1 锡、铅氧化物的酸碱性 447
18.5.2 锡、铅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448
18.5.3 锡、铅的盐 449
本章小结 450
化学新知识——新型碳、硅、锡材料 450
习题 451
第19章 硼族元素 453
19.1 硼族元素概述 453
19.2 硼族元素的单质 454
19.2.1 硼 454
19.2.2 铝 454
19.3 硼的化合物 455
19.3.1 硼的氢化物 455
19.3.2 硼的含氧化合物 456
19.3.3 硼的卤化物 459
19.3.4 氮化硼 460
19.4 铝的化合物 460
19.4.1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460
19.4.2 铝的卤化物 461
19.4.3 铝的含氧酸盐 462
19.5 p区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462
19.5.1 p区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462
19.5.2 p区元素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467
本章小结 469
化学新知识——无机纤维 470
习题 470
第20章 过渡元素(Ⅰ) 472
20.1 过渡元素概述 472
20.1.1 过渡元素简介 472
20.1.2 过渡元素的物理性质 474
20.1.3 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 474
20.1.4 过渡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475
20.1.5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475
20.1.6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476
20.1.7 过渡元素的配合物 477
20.1.8 过渡元素离子的颜色 477
20.1.9 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478
20.2 钛副族元素 479
20.2.1 钛副族元素的通性 479
20.2.2 钛的化合物 481
20.2.3 锆和铪的化合物 485
20.3 钒副族元素 487
20.3.1 钒副族元素的通性 487
20.3.2 钒的化合物 488
20.3.3 铌和钽的化合物 491
20.4 铬副族元素 492
20.4.1 铬副族元素的通性 492
20.4.2 铬的化合物 495
20.4.3 钼、钨的化合物 503
20.4.4 多酸型配合物 504
20.5 锰副族元素 506
20.5.1 锰副族元素的通性 506
20.5.2 锰的化合物 508
本章小结 512
化学新知识——形状记忆合金 513
习题 515
第21章 过渡元素(Ⅱ) 518
21.1 铁系元素 518
21.1.1 铁系元素的通性 518
21.1.2 铁、钴、镍的单质 519
21.1.3 铁、钴、镍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520
21.1.4 铁、钴、镍的化合物 521
21.1.5 铁系元素的配合物 524
21.1.6 铁系元素的生物化学 527
21.2 铂系元素 530
21.2.1 铂系元素通性 530
21.2.2 铂系金属的化合物 531
21.2.3 铂系元素的配合物 532
21.3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535
21.3.1 概述 535
21.3.2 羰基化合物 536
21.3.3 不饱和烃配合物 538
本章小结 540
化学新知识——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 540
习题 542
第22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元素 545
22.1 铜副族元素 545
22.1.1 铜副族元素简介 545
22.1.2 铜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548
22.1.3 铜、银、金的配合物 552
22.1.4 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 553
22.1.5 ⅠB族元素和ⅠA族元素性质对比 554
22.2 锌副族元素 555
22.2.1 锌副族元素简介 555
22.2.2 锌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557
22.2.3 Hg(Ⅱ)和Hg(Ⅰ)的相互转化 562
22.2.4 ⅡB族元素与ⅡA族元素性质的对比 562
本章小结 563
化学新知识——铜锌的生物化学 563
习题 565
第23章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 568
23.1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概述 568
23.1.1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简介 568
23.1.2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570
23.1.3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 571
23.2 镧系元素 573
23.2.1 镧系元素的通性 573
23.2.2 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575
23.3 锕系元素 578
23.3.1 锕系元素的通性 578
23.3.2 钍及其化合物 578
23.3.3 铀元素 579
本章小结 580
化学新知识——热核反应 581
习题 582
习题参考答案 584
附录 592
本书所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说明 592
附表一 常见物质在298.15K的ΔfH?、ΔfG?、S? 593
附表二 某些物质在298.15K的ΔcH? 596
附表三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298.15K) 597
附表四 溶度积常数(298.15K) 599
附表五 某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601
附表六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601
主要参考书目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