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满天星斗 苏秉琦论远古中国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满天星斗  苏秉琦论远古中国
  • 苏秉琦著;赵汀阳,王星选编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ISBN:97875086599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考古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满天星斗 苏秉琦论远古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与综述:中国文明的初始秘密 2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 2

一、绕出两个怪圈 6

二、区系类型说的主要论点 9

三、中原文化不是中国文化唯一来源 10

四、中华文明发展有自己的道路 12

五、中原文明是次生型文明 16

六、文明要素与文明因素之辨 18

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说法不确切 19

八、长城是各民族文化的熔炉 21

九、多源一统、历久不衰的原因 22

十、中华文明的精华 23

十一、世界必将走向“大同” 26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 29

一、旧石器时代 29

二、新石器时代 32

三、史前时代社会的分工和分化 38

四、文化的分区与重组 42

五、古史传说 44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48

一、中国史前史的性质与任务 48

二、中国史前史的内容和时、空框架 51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 65

一、关于“重建”的回顾 65

二、区系类型考古的实践与理论 71

三、从区系的中国到区系的世界与世界中的中国 82

文化与文明 96

一、背景——历史的反思 96

二、中国考古学新时期的两个标志 98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几种形式 102

四、我们学科的目标 105

第二章 满天星斗格局 108

象征中华的辽宁重大文化史迹 108

一、中华文明曙光的象征——红山文化坛、庙、冢 108

二、中华民族的象征——辽西古长城 109

三、中华统一国家的象征——秦汉“碣石宫” 111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114

关于辽河文明 127

关于环渤海—环日本海的考古学 135

仰韶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化起源问题 144

代序言 144

两种“小口尖底瓶” 148

两种花卉图案彩陶盆 148

两种动物图案彩陶盆(鱼、鸟) 149

仰韶文化的去向 152

仰韶文化的源流问题探索的启示 155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 158

一、引言 158

二、什么是半坡类型和什么是庙底沟类型 159

三、庙底沟类型主要文化特征的分析 167

四、半坡类型主要文化特征的分析 172

五、庙底沟类型和半坡类型的关系 175

六、年代和分期 181

七、社会发展阶段 186

八、分布和分区 192

九、同其他原始文化的关系 196

一○、结语 204

仰韶文化同历史传说的关系 208

神农氏时代 208

黄帝尧舜氏时代 209

夏代 210

谈“晋文化”考古 215

一、作为中原古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晋文化 217

二、作为北方古文化个组成部分的晋文化 219

三、中原和北方两大古文化区系间的重要纽带 228

关于陶寺发掘报告编写及有关问题 236

一、关于陶寺遗址的文化特点 236

二、关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编写 241

三、关于晋南的考古学课题 253

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 256

一、楚文化探索的对象和目的 256

二、探索楚文化的特征和渊源问题 258

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文化面貌的阶段性变化和诸地区间文化关系的变化 264

关于“几何形印纹陶” 268

一、写作背景 268

二、关于起名 269

三、图形分类 270

四、区系分片 270

五、江西北部地区的几何形印纹陶 271

六、江西北部几何形印纹陶的发展阶段 281

七、与邻近地区的关系问题 286

八、结论 289

第三章 方法与器物 292

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 292

一、引言 296

二、传说材料的整理 301

三、传说时代的研究 307

四、结论 319

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 322

一、地层学 323

二、器物形态学 330

瓦鬲的研究 337

一、斗鸡台出土瓦鬲的形制与年代 337

二、瓦鬲的分布与演变 341

三、瓦鬲的发生 353

四、瓦鬲的消灭 357

五、结论 36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