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田野考古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田野考古学
  • 冯恩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780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考古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田野考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田野考古学概述 1

第一节 田野考古学概要 1

一、田野考古学的内容 1

二、田野考古研究对象与任务 2

三、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 3

四、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3

五、田野考古与科研课题 4

六、遗迹价值与遗迹复苏 5

七、田野考古发掘与保护 5

八、田野考古发掘与公众参与 11

九、田野考古工地的管理 13

第二节 田野考古学简史 14

一、田野考古学在国外的早期发展 14

二、我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 19

三、我国田野考古体系建立与初步发展 22

四、田野考古的规范化与快速发展 23

五、合作考古与数字考古时代的到来 24

第二章 田野考古学理论 27

第一节 地层学 27

一、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27

二、层位与层位关系 30

三、地层学的重要作用 32

四、地层学局限性 33

第二节 类型学 34

一、物品之渐变 34

二、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手段——分类排序 36

三、类型学的几个分类概念 38

四、类型学的作用 39

五、类型学的局限性 40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与聚落考古 40

一、考古学文化 40

二、聚落考古 41

第三章 考古调查 45

第一节 地面踏查 45

一、传统调查 45

二、区域系统调查 48

第二节 航空勘察 49

第三节 钻探 52

一、正确使用探铲 53

二、正确识别土样 53

三、合理布孔 55

四、钻探记录与绘图 57

第四节 物探与化探 58

一、物理勘探 58

二、化学勘探 63

第五节 水下考古调查 64

第四章 探方法发掘 68

第一节 探方法发掘概述 68

一、探方隔梁发掘法 68

二、探方对角发掘法 69

三、1×1米小探方发掘法 70

四、探沟法 70

五、发掘的基本原则 71

六、垂直发掘与横向发掘 71

七、常规发掘与精细发掘 72

第二节 布方 74

一、选定基点 74

二、引基线布方 74

三、探方编号 75

第三节 区分堆积层次 76

一、划分地层与遗迹的方法 76

二、层次细划所应注意的问题 80

三、地层和遗迹编号 81

第四节 挖掘 83

一、挖掘地层 83

二、挖掘遗迹 84

第五节 收集遗物与采样 88

一、收集的对象 88

二、收集的原则 88

三、起取遗物的注意事项 90

四、泥器和陶器(彩绘陶器)的起取方法 90

五、玉石器和金属器的起取方法 92

六、骨、角、牙、蚌器的起取方法 93

七、竹、木、漆器的起取方法 93

八、纺织遗物的起取方法 95

九、骨骼标本的起取方法 96

十、筛选与水选微小遗物 97

十一、浮选法获取炭化植物标本 98

十二、植物硅酸体分析法标本采集 103

十三、孢粉分析土样采集 104

十四、木炭碎块采集 105

十五、碳十四标本采样 107

十六、热释光测年标本采样 107

十七、灶、柱洞类的整取 107

第六节 发掘隔梁和关键柱 108

第七节 记录 109

一、发掘工作日记 110

二、制作模型 112

三、探方发掘记录 113

四、遗迹发掘记录 115

第五章 墓葬发掘 119

第一节 墓葬发掘的一般方法 119

一、发掘封土 120

二、确定层位关系和墓的平面范围 120

三、挖填土 120

四、清理葬具 121

五、清理骨架 121

六、清理随葬品 122

七、清理墓底与解剖墓的结构 122

八、墓葬发掘记录 122

第二节 竖穴墓发掘 124

一、小型土坑竖穴墓 124

二、大型土坑墓 126

三、石棺墓 127

四、瓮棺墓 127

第三节 砖(石)室墓和土洞墓发掘 128

一、砖室(或石室)墓 128

二、土洞墓 132

三、穿山凿石的洞室墓 134

第四节 积石墓石棚墓和土墩墓的发掘 135

一、积石墓 135

二、石棚墓 136

三、土墩墓 136

第五节 人骨性别与年龄鉴定方法 136

一、性别鉴定 137

二、年龄鉴定 141

第六节 揭取壁画 149

第六章 几种重要遗存类型发掘与清理 157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遗存发掘 157

一、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埋藏类型 157

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结构与分类 158

三、发掘注意的一些事项 160

第二节 贝丘遗址发掘 161

第三节 城址发掘 163

第四节 陶瓷窑址发掘 164

一、陶窑 164

二、瓷窑址 165

第五节 矿冶遗址发掘 166

第六节 大型建筑址发掘 169

第七节 车马坑发掘 170

一、真车真马的车马坑 170

二、模型车马的车马坑 171

第八节 积石堆发掘 172

第九节 清理 172

第十节 水下考古发掘 174

第七章 考古测量 179

第一节 方向与倾斜角测量 179

一、方向测量 179

二、倾斜角与斜率测量 181

第二节 水平距离与高低差测量 183

一、水平距离测量 183

二、高低差测量 187

第三节 平面图与地形图测量 189

一、定点基本方法 189

二、分区测量 190

三、平面图测量 190

四、地形图测量 194

第四节 电子测量与三维数字建模 200

一、电子全站仪测量 200

二、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与三维数字建模 201

第八章 考古绘图与拓印 205

第一节 投影与视图 205

一、透视投影原理 205

二、正投影原理 206

三、视图和视图排列 206

四、视图之间相应点的平面坐标对应关系 207

五、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07

第二节 田野发掘绘图 209

一、田野发掘绘图的一般要求 209

二、遗迹图 210

三、探方图 215

第三节 室内器物绘图 218

一、普通容器的画法 219

二、三足器的画法 221

三、器物残片的画法 223

四、工具、武器等实心体器物的画法 224

五、器物纹饰画法 227

六、展开图画法 227

七、用笔技法 229

第四节 拓印 231

一、湿拓 231

二、干拓 234

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photoshop在考古制图中的应用 235

一、基本技法 235

二、备用样品库 238

三、数码图像转换成黑白线图 238

第九章 田野考古摄影 240

一、考古摄影基本要求 240

二、考古摄影设备与拍摄注意事项 240

三、考古摄影内容 242

四、航模拍摄 244

五、三维摄影记录 246

第十章 室内整理 247

第一节 室内整理概要 247

第二节 对遗物处理 248

一、封闭保护与清污、去锈 248

二、写号 250

三、拼对遗物 250

四、修复 251

第三节 选标本、做卡片与观察器物 252

一、确定单位所属时代的遗存共存关系 252

二、选标本 253

三、做卡片 253

四、观察器物 254

第四节 鉴定检测遗存 260

一、兽骨鉴定 261

二、人骨鉴定 262

三、植物鉴定 262

四、测定绝对年代 263

五、石器鉴定 263

六、陶器鉴定 264

七、瓷器、玻璃器、金属器、染料的鉴定 264

八、模糊图像鉴定 264

九、乐器测音鉴定 265

十、脂肪酸分析 265

十一、血液残余物分析 265

十二、淀粉残余分析 265

十三、模拟实验 266

第五节 分类与统计 267

一、分类 267

二、统计 270

第六节 对遗存纵横关系研究 271

一、型式划分 271

二、分期 274

三、确定绝对年代 275

四、文化性质与文化关系的分析 276

五、其他研究 277

第十一章 编写田野考古报告 279

第一节 编写报告要求与体例设计 279

一、编写田野考古报告的意义 279

二、编写田野考古报告的基本要求 279

三、田野考古报告种类 280

四、报告体例的设计 281

第三节 编写方法 283

一、如何能编好报告 283

二、标题写法 284

三、前言写法 284

四、正文写法 285

五、结语写法 289

六、注释写法 296

后记 29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