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用词汇语义学论稿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章彩云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617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词汇学:语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用词汇语义学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1.1语用词汇语义学提出的背景与缘由 2
1.1.1提出的背景 2
1.1.2产生的缘由 3
1.2语用词汇语义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4
1.2.1语用词汇语义学的性质 4
1.2.1.1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 4
1.2.1.2开放性 4
1.2.1.3动态性 4
1.2.1.4非组合性 5
1.2.1.5其理论原则要求 5
1.2.2研究对象与范围 5
1.2.3语用词汇语义学的意义 6
1.2.4语用词汇语义学的方法论取向 8
1.3语用词汇语义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9
1.3.1语用词汇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关系 9
1.3.2语用词汇语义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11
1.3.2.1语言学的依据 11
1.3.2.2语用词汇语义学与语义学的不同功能 12
1.3.2.3语用词汇语义学与语义学的相关性 13
第二章 语用词义的界定及描述 15
2.1词义分析再思考 15
2.1.1词义分析 15
2.1.2隐含词义 17
2.1.2.1隐含词义的实质及类型 17
2.1.2.2隐含词义与理性词义 20
2.1.2.3隐含词义与语用词义 21
2.2词义的动态性思考 23
2.2.1结构主义对词义的静态研究 23
2.2.2功能主义的词义潜能研究 24
2.2.3现代语言学的词义动态性研究 25
2.2.3.1词义的新概念 25
2.2.3.2词义的动态性 26
2.2.3.3运用对照产生词义 26
2.2.3.4词汇的语篇意义 27
2.2.4现代语义学研究新启示 29
2.3词的语境义 30
2.3.1词的语境义的性质 30
2.3.1.1语用性 30
2.3.1.2外部性 30
2.3.1.3反常性 32
2.3.1.4主体性 32
2.3.2词的语境义的特征 32
2.3.2.1量的特征 33
2.3.2.2质的特征 33
2.3.2.3范畴特征 33
2.3.2.4表意特征 34
2.3.2.5特指特征 34
2.3.3词的语境义的范围 35
2.3.3.1词的表层语境义 35
2.3.3.2词的深层语境义 37
2.4语用词义的相关描述 39
2.4.1语用词义的概念及性质 39
2.4.1.1语用词义的提出 39
2.4.1.2语用词义的概念及性质 42
2.4.2语用词义的类型及特点 48
2.4.2.1语用词义的两种类型的界定 48
2.4.2.2语用词义的特点 53
2.5语用词义与词汇意义的关系 59
2.5.1语用词义与静态意义之间的关联 60
2.5.2语言交际中语用词义与词汇意义的关系 62
2.5.2.1语用词义与词汇意义的表层关系 62
2.5.2.2语用词义和词汇意义的深层关系 63
2.6语用词义与词典意义的关系 66
2.6.1语用词义与词典词义的差异性 67
2.6.1.1两者的内涵差异 67
2.6.1.2两者所处层面的差异 67
2.6.1.3两者呈现特征的差异 67
2.6.2语用词义与词典词义的关联性 68
2.6.2.1意义上的言语平面与语言平面的一致性 68
2.6.2.2语用词义与词典意义之间的关联 69
第三章 语境与语用词义的推导 72
3.1国内外语境研究的历史沿革 72
3.1.1国外语境研究的历史沿革 72
3.1.2国内语境研究的历史沿革 75
3.2词语语境与词语使用语境的划分 76
3.2.1语境的定性 76
3.2.2词语语境的性质及特征 80
3.2.2.1词语语境的性质 80
3.2.2.2词语语境的特征 81
3.2.3词语使用语境的划分 89
3.2.3.1外显性语境 92
3.2.3.2内隐性语境 96
3.3语境对词用的影响 102
3.3.1语境赋予词语的文化性 102
3.3.2语境赋予词语的时代性 103
3.3.3语境赋予词语的交际性 104
3.4词义语境的结构分析 105
3.4.1客体框架 106
3.4.2主体框架 107
3.4.3主体与客体的词义差 108
3.5语境与语用词义理解 110
3.5.1语境显示词义 110
3.5.2语境延伸词义 111
3.5.3语境赋予词语临时内涵 112
3.5.4语境赋予词语修辞意义 113
3.6认知语境与语用词义的理解 115
3.6.1认知语境 115
3.6.2关联理论对语用推理机制的发展 116
3.6.2.1关联理论推理机制 116
3.6.2.2认知语境与关联 117
3.6.3认知语境对语用词义的解释和制约 118
3.6.3.1认知语境使语用词义理解具体明确 118
3.6.3.2理解语用意义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120
第四章 语用词义的形成机制 122
4.1语用词义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22
4.2语用词义形成的理据分析 124
4.2.1词义系统自我控制的调适作用 125
4.2.2心理机制深层诱导的转换作用 126
4.2.2.1随机意向的导向作用 126
4.2.2.2注意焦点的凸显作用 126
4.2.2.3联想思维的中介作用 127
4.2.3逻辑依据 128
4.2.3.1相关关系 128
4.2.3.2相似关系 128
4.2.3.3矛盾关系 128
4.3隐含词义对语用词义形成的价值 129
4.3.1隐含词义的性质 129
4.3.1.1非明确性 129
4.3.1.2附属性 129
4.3.1.3体验性 130
4.3.1.4易变性 130
4.3.2对语用词义形成的价值 131
4.3.2.1为语用词义提供依据 131
4.3.2.2为修辞手段提供来源 132
4.4“合作原则”与语用词义的形成 133
4.4.1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 133
4.4.2语用词义的实现 134
4.4.2.1违反数量准则 134
4.4.2.2违反质量准则 135
4.4.2.3违反关联准则 136
4.4.2.4违反方式准则 137
4.5意象图式与词义延伸 139
4.5.1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 139
4.5.2意象图式形成基础及结构组成 140
4.5.3意象图式在词义延伸中的价值 141
4.5.3.1词义在空间范畴内的延伸 141
4.5.3.2词义从空间范畴向抽象范畴延伸 143
4.6语用词义的形成机制 146
4.6.1由静态到动态 146
4.6.2由动态到静态 148
4.7词义的语用变异因素及类型 150
4.7.1词义的语用变异因素 150
4.7.1.1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 150
4.7.1.2词语所处的语境因素 151
4.7.1.3相关的历史文化因素 152
4.7.2语用词义的变异类型 153
4.7.2.1语义内涵变异 153
4.7.2.2修辞内涵变异 154
4.7.2.3语义—修辞内涵变异 154
4.8修辞与语用词义的生成 155
4.8.1词义的超常规变体与语用词义 155
4.8.2修辞与语用词义生成的关系 157
4.8.2.1二者有共同的思维、心理基础 157
4.8.2.2修辞手法与语用词义的修辞联想 158
4.8.2.3语用词义修辞联想的主要类型 159
4.9英汉词汇语义的语用多层转换 163
4.9.1多层转换的条件及层次 163
4.9.2多层转换的文化差异 165
4.9.3多层转换的意义 168
4.10词汇共时的语用运动形式与词汇规范 170
4.10.1词汇共时的语用运动形式 170
4.10.1.1共时的语用运动形式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70
4.10.1.2共时的语用运动形式表现的基本情况 173
4.10.1.3发展前景 174
4.10.2词汇共时的语用运动形式与词汇规范 175
4.10.2.1关于词汇规范问题 175
4.10.2.2词汇的语用运动状况是词汇规范工作的中心视点 175
4.10.2.3词汇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78
第五章 语用词义与文化内涵 180
5.1词汇的文化意义与文化词汇 180
5.1.1词汇的文化意义 180
5.1.2文化词汇 182
5.1.3文化词汇研究 184
5.2词汇文化语义的特征 185
5.2.1词义文化的民族性 185
5.2.1.1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在词义中的融合性 186
5.2.1.2民族文化使词义产生独特性 187
5.2.1.3词义的不同义项显现的民族文化差异 189
5.2.2词义文化的动态性 190
5.2.3词义文化的背景性 191
5.2.4词义文化的隐含性 193
5.3语备词义与语用词义差异的文化性 193
5.3.1差异中语言系统的文化规则 194
5.3.2差异中社会交际的文化制约 196
5.4语用词义实现过程中的文化共建 197
5.4.1预期结构 197
5.4.2情境参物 198
5.4.3语用连贯 199
5.4.4语用移情与文化意象取舍 200
5.4.5参与者的角色和文化共建 203
第六章 语用义位的动态表现 205
6.1语用义位的实质 205
6.2义位的隐含义素分析 208
6.2.1隐含义素的性质及类型 209
6.2.1.1隐含义素的性质与条件 209
6.2.1.2隐含义素的类型 212
6.2.2隐含义素分析的模式 213
6.2.3隐含义素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及方法 216
6.2.4隐含义素分析的语用价值 218
6.2.4.1隐含义素表义的提示作用 218
6.2.4.2隐含义素为某些修辞的构成手段 219
6.3语用义位常规变体的表现 220
6.3.1语用义位的义素流动性特征 220
6.3.1.1相关义位参照下的义素焦点 220
6.3.1.2语境提示明显的义素焦点 223
6.3.1.3语境提示不明显的义素焦点 225
6.3.2语用义位变体中的偏移特指 227
6.3.2.1单向偏移特指 227
6.3.2.2双向偏移特指 228
6.4语用义位非常规变体的表现 230
6.4.1义位本体的整体变异 230
6.4.2义位本体的某个义素变异 231
6.4.3义位本体整体成为变体里的义素 232
6.4.4义位变体中的个人主观义素 235
6.4.4.1联想视点的个人主观义素 236
6.4.4.2内涵视点的个人主观义素 237
6.4.4.3色彩视点的个人主观义素 238
6.4.5义位功能变异及其功能意义 239
6.4.5.1义位常规功能本体、常规功能变体与词义 240
6.4.5.2义位功能变体的功能意义特征 241
第七章 语用词汇语义学的应用 245
7.1词汇语用能力的培养与习得 245
7.1.1语用能力 245
7.1.2词汇语用失误 248
7.1.2.1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250
7.1.2.2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250
7.1.2.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252
7.1.3词汇语用能力习得 254
7.1.4阅读语用能力习得 256
7.1.5词汇语用能力与翻译 258
7.1.5.1语用能力在翻译中的价值 259
7.1.5.2翻译中语用能力应用举隅 262
7.2语用词汇语义学与英语词汇教学 266
7.2.1语用学系统观中的英语教学和教师 266
7.2.1.1英语词汇教学:特殊的语用交际 267
7.2.1.2教师,身兼二职的语用主体 270
7.2.2语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275
7.2.2.1以语用知识的传授为重心 275
7.2.2.2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277
7.2.2.3语用词汇语义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279
参考文献 286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