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育种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巩振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198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植物育种-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育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1
一、植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1
二、植物育种学的概念 5
三、植物育种学的内容及任务 6
第二节 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
一、品种的概念及特性 7
二、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9
第三节 植物育种学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1
一、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史 11
二、植物育种学的发展趋势 13
小结 15
复习思考题 16
推荐读物 16
第一章 育种目标 17
第一节 育种目标的类型 17
一、一般目标 17
二、特殊目标 19
三、育种目标的实现 22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23
一、满足当前生产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23
二、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 23
三、突出主要矛盾 24
四、落实到具体性状 24
五、考虑品种搭配 24
六、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 24
小结 25
复习思考题 25
推荐读物 25
第二章 植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26
第一节 植物授粉受精 26
一、授粉受精过程 26
二、雄性不育性 27
三、亲和性 28
第二节 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 30
一、有性繁殖 30
二、无性繁殖 32
第三节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 33
一、自花授粉植物 33
二、异花授粉植物 35
三、常异花授粉植物 36
四、无性繁殖植物 37
小结 38
复习思考题 38
推荐读物 39
第三章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40
第一节 植物遗传原理 40
一、遗传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40
二、质量性状遗传 41
三、数量性状遗传 42
四、纯系学说 44
五、遗传与进化 45
第二节 植物变异的本质 46
一、生物变异的概念与类型 47
二、基因重组 47
三、基因突变 48
四、染色体变异 51
第三节 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53
一、植物的遗传与变异 53
二、遗传变异与环境 54
小结 57
复习思考题 57
推荐读物 57
第四章 种质资源 58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作用与类别 58
一、种质资源的作用 58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60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61
一、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61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 63
三、Harlan的有关作物起源的观点 64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64
一、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紧迫性 64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 66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 67
四、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69
五、种质资源的创新 70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种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70
一、国内外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概况 70
二、品种资源数据库的目标与功能 71
三、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72
小结 72
复习思考题 73
推荐读物 73
第五章 引种与驯化 74
第一节 引种的概念及重要性 74
一、引种的概念 74
二、引种的重要性 75
第二节 引种的理论基础 77
一、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基础 77
二、引种的原理 78
三、生态学与引种 79
四、引种与生物安全性 80
第三节 引种的原则和方法 81
一、引种的原则 81
二、简单引种的方法 81
三、驯化引种的方法 82
四、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83
五、植物光温反应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85
六、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 86
小结 87
复习思考题 87
推荐读物 87
第六章 选择和选择育种 88
第一节 选择的原理与作用 88
一、选择的概念 88
二、选择的基本原理 89
三、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89
四、选择的依据与性状鉴定 90
第二节 选择的方法 92
一、选择的基本方法 92
二、衍生的其他方法 94
三、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选择法 95
四、株选方法 97
第三节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98
一、性状的遗传力与选择效果 98
二、选择的标准 101
三、选择的条件 102
四、选择与鉴定相结合 102
五、选择的数量与时期 103
六、选择的方法 103
第四节 选择育种的作用及原理 104
一、选择育种的作用 104
二、选择育种的原理 105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106
一、原始材料圃 107
二、选种圃 107
三、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圃 107
四、品种比较试验圃 108
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108
六、品种审定与推广 108
第六节 缩短选种周期的措施 108
一、缩短选种周期的一般措施 108
二、有性繁殖植物采取的措施 110
三、无性繁殖植物采取的措施 110
小结 111
复习思考题 111
推荐读物 112
第七章 杂交育种 113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及重要性 113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和类别 113
二、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114
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114
一、亲本的选择原则 115
二、亲本的选配原则 116
第三节 有性杂交方式与技术 118
一、有性杂交方式 118
二、有性杂交技术 120
第四节 有性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123
一、杂种后代的培育 123
二、有性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124
第五节 回交育种 128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回交的遗传效应 128
二、回交育种的方法 129
三、回交育种的应用 135
小结 137
复习思考题 137
推荐读物 138
第八章 杂种优势育种 139
第一节 植物杂种优势育种简史与现状 139
一、植物杂种优势育种简史 139
二、植物杂种优势育种现状 140
第二节 植物杂种优势的特点 141
一、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141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142
三、杂种优势的简单度量 142
四、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143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44
一、有关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成因的解释 144
二、对现有有关杂种优势遗传成因解释的评价 145
第四节 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 146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146
二、亲本选择 147
三、配合力及其测定 149
四、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152
五、杂种类别 153
第五节 利用植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154
一、人工去雄生产杂种 154
二、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 155
三、化学杀雄生产杂种 155
四、利用雄性不育性生产杂种 156
五、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 156
六、利用F2剩余杂种优势 156
第六节 雄性不育及其应用 156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与遗传 157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基础 159
三、核型雄性不育的应用 160
四、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应用 161
五、基因型-环境互作雄性不育的应用 166
第七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 168
一、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和意义 168
二、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和生理机制 168
三、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 170
四、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 171
五、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与保存 171
小结 172
复习思考题 172
推荐读物 173
第九章 远缘杂交育种 174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概念及作用 174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174
二、远缘杂交的特点 174
三、远缘杂交的作用 175
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 177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及其原因 177
二、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 179
第三节 远缘杂种的夭亡及其克服方法 181
一、远缘杂种夭亡的表现及其原因 181
二、远缘杂种夭亡的克服方法 182
第四节 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及其克服方法 183
一、远缘杂种不育性的表现及其原因 183
二、远缘杂种不育性的克服方法 183
第五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184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和遗传的特点 184
二、远缘杂种后代选择的原则 185
三、远缘杂种后代的特殊处理方法 186
小结 187
复习思考题 187
推荐读物 187
第十章 诱变育种 188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意义及类别 188
一、诱变育种的意义 188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 189
三、诱变育种的类别 190
第二节 辐射诱变 190
一、辐射源和辐射剂量 190
二、辐射诱变的机理 194
三、辐射处理的方法 195
第三节 空间诱变育种 197
一、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特点 197
二、空间诱变育种的原理与效应 197
三、影响空间诱变的因素 198
四、空间诱变育种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198
五、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开发应用前景 199
第四节 化学诱变 199
一、常用化学诱变的药剂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199
二、化学诱变的特点 201
三、化学诱变的方法 202
第五节 理化诱变的特异性及复合处理 204
一、不同诱变方法的特异性 204
二、理化诱变因素的复合处理 204
第六节 诱变育种程序 205
一、诱变处理因子的选择 205
二、诱变材料的鉴定 207
三、诱变后代种植和选择方法 208
四、诱变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的结合 210
小结 210
复习思考题 210
推荐读物 211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212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212
一、多倍体育种的特点与作用 213
二、多倍体的类型和特点 215
三、人工获得多倍体的方法 216
四、多倍体基因及基因组功能变异 218
五、多倍体的鉴定和后代选育 222
六、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224
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 225
一、单倍体育种的特点 225
二、单倍体的类型 226
三、人工获得单倍体的方法 226
四、单倍体植株的鉴定与染色体加倍 228
五、单倍体育种的应用 229
小结 230
复习思考题 230
推荐读物 230
第十二章 群体改良 231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概念与意义 231
一、群体改良的概念 231
二、群体改良的意义 231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理论基础 232
一、群体遗传平衡定律 232
二、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233
三、重组与选择是群体改良的理论基础 235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236
一、轮回选择的意义与作用 236
二、基础群体的培育 237
三、轮回选择的方法 239
第四节 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243
一、复合选择方案 243
二、歧化选择 243
三、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244
四、标记辅助轮回选择 244
第五节 林木群体改良方法 246
一、林木群体改良的必要性 246
二、林木群体改良的策略与方法 247
三、林木群体改良成果的应用 250
小结 252
复习思考题 252
推荐读物 253
第十三章 抗病虫育种 254
第一节 抗病育种的意义 254
一、病害对农林生产的危害性 254
二、其他方法防治病害的局限性 255
三、抗病育种的重要性 256
四、目标病害的确定原则 257
第二节 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寄主抗病性 259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变异 259
二、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类型与机制 260
三、抗病性的遗传 263
第三节 抗病性的鉴定 265
一、抗病性鉴定的主要类型 265
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 266
三、抗病性的分级评定 269
四、水平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269
第四节 抗病育种的策略和方法 270
一、抗病育种的策略 270
二、抗病育种的方法 271
第五节 抗虫育种 272
一、抗虫育种的重要性 272
二、植物与昆虫的关系 273
三、抗虫性的种类 274
四、抗虫性的机制 275
五、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276
六、抗虫育种方法 277
小结 279
复习思考题 280
推荐读物 280
第十四章 抗逆育种 281
第一节 抗寒品种的选育 281
一、低温伤害与植物抗寒性 281
二、植物抗寒性的遗传机理 283
三、植物抗寒性鉴定 283
四、植物抗寒育种的途径 285
第二节 耐热品种的选育 288
一、高温伤害与植物耐热性 288
二、植物耐热性的遗传机理 289
三、植物耐热性鉴定 290
四、植物耐热育种 292
第三节 抗旱品种的选育 293
一、水分亏缺伤害与植物抗旱性 294
二、植物抗旱性的遗传机理 295
三、植物抗旱性鉴定 297
四、植物抗旱育种 299
第四节 耐盐品种的选育 300
一、盐害与植物耐盐性 300
二、植物耐盐性的遗传机理 303
三、植物耐盐性鉴定 303
四、植物耐盐性育种的途径 304
第五节 其他逆境抗性品种的选育 305
一、植物耐涝性的选育 305
二、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抗性 307
小结 310
复习思考题 310
推荐读物 310
第十五章 品质育种 311
第一节 品质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311
一、品质的概念和品质性状 311
二、品质育种的概念及意义 312
三、国内外植物品质育种工作的成就概述 313
第二节 大田作物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特点 314
一、小麦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314
二、水稻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319
三、玉米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320
四、油料作物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323
五、经济作物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326
第三节 园艺植物的品质及其遗传特性 327
一、园艺植物品质内涵 327
二、园艺植物品质的遗传特点 327
第四节 林木品质性状遗传 329
一、林木的品质 329
二、林木品质性状的遗传 330
第五节 品质育种方法 331
一、系统选育 332
二、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 332
三、诱变育种 332
四、生物技术育种 333
小结 334
复习思考题 334
推荐读物 334
第十六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335
第一节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特点 335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335
一、实生选种 336
二、芽变选种 338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杂交育种 345
一、无性繁殖植物的诱导开花 346
二、无性繁殖植物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 347
三、实生苗培育 349
四、杂种选择 353
小结 355
复习思考题 356
推荐读物 356
第十七章 生物技术育种 357
第一节 组织培养 357
一、组织培养的类别 357
二、组织培养的应用 359
第二节 花药与花粉培养 359
一、花药培养 360
二、花粉培养 360
三、花粉培养的作用 361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361
一、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步骤 361
二、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362
第四节 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363
一、突变体的产生 363
二、突变细胞的筛选方法 363
三、突变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其稳定性鉴定 364
第五节 分子标记与育种 364
一、构建植物遗传图谱 365
二、分析植物亲缘关系 365
三、定位作物农艺性状 367
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67
五、种质资源及品种纯度的鉴定 368
第六节 基因工程与育种 369
一、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 369
二、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370
三、外源基因在植株体内的表现 378
四、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规律 379
五、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 379
六、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381
七、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383
小结 384
复习思考题 384
推荐读物 384
第十八章 品种审定(登记)与良种繁育 385
第一节 品种审定(登记) 385
一、品种审定(登记)的任务与意义 385
二、品种审定(登记)制度 385
三、品种审定(登记)的程序 386
四、品种审定(登记)与品种保护 389
第二节 良种繁育 391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及任务 391
二、良种繁育程序 392
三、品种混杂退化及其防止措施 395
第三节 种子标准 397
一、种子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 397
二、种子标准化的内容 398
第四节 种子质量及其检验 399
一、主要经济植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399
二、种子检验与种子标准化的关系 399
三、种子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400
四、检验报告 403
第五节 品种推广 404
一、品种推广的概念和意义 405
二、品种推广体系 405
三、品种推广的方式和方法 406
四、品种布局区域化与良种合理搭配 406
五、品种更新 407
小结 408
复习思考题 408
推荐读物 408
主要参考文献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