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作物栽培学总论
  • 刘子凡,黄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23342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作物-栽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作物与作物栽培学 1

一、作物的概念 1

二、作物栽培学的概念 1

三、作物栽培学的任务 2

四、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2

第二节 作物栽培学的演进与研究法 4

一、作物栽培学的演进与发展 4

二、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 5

三、作物栽培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8

第三节 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 8

一、叶龄模式与模式化栽培 8

二、作物智能栽培 10

三、轻简型栽培 10

四、反季节栽培 12

五、物化栽培 12

六、作物分子栽培 13

七、作物清洁栽培 13

第二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与种植业区划 15

第一节 作物的分类 15

一、植物学分类 15

二、实用分类法 16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传播 19

一、作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19

二、作物的地理起源中心 19

三、作物的传播 21

第三节 我国的种植业区划 21

一、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21

二、我国的种植业区划 22

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26

第一节 作物生长发育的概念及相关关系 26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26

二、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7

第二节 作物器官的生长 27

一、营养器官的建成 27

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38

三、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生长的关系 39

四、营养器官之间的同伸关系 40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 43

一、种子的概念 43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44

三、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46

四、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48

第四节 作物的发育特性 49

一、感温性 49

二、感光性 50

三、基本营养生长性 50

四、作物的发育阶段 50

五、作物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51

第五节 作物的生育期 52

一、生育期概念及计算方法 52

二、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 52

三、生育时期 52

四、作物的生长中心 53

第四章 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 56

第一节 作物产量的形成 56

一、作物产量的概念 56

二、经济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关系 58

第二节 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59

一、作物产量与光合作用 59

二、作物群体与群体光能利用率 62

三、作物生长分析 80

四、作物的源、库、流理论 84

五、作物产量潜力的5P理论 90

第三节 作物产品的品质及其形成 91

一、作物产品品质的含义 91

二、农产品品质的评价指标 92

三、作物产品品质的形成 93

四、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 95

五、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农业技术措施 99

六、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100

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102

第一节 作物的生态因子 102

一、生态因子的分类 102

二、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 103

三、生态因子的限制方式 104

第二节 作物与光照 105

一、太阳辐射 105

二、光谱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05

三、光照强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08

四、光照长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1

第三节 作物与温度 114

一、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点温度 114

二、积温 116

三、农业界限温度 118

四、作物的温周期现象 118

五、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发育 119

六、植株冠层温度 120

第四节 作物与水分 121

一、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 121

二、作物的需水规律 121

三、水与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124

第五节 作物与空气 125

一、作物与二氧化碳 125

二、作物与氧气 131

三、作物与其他气体 131

四、温室效应 132

五、酸雨 133

第六节 作物与土壤 133

一、土壤质地与作物生长 133

二、土壤耕地类型与作物生长 134

三、耕作层深度与作物生长 135

四、土壤酸碱度与作物生长 135

五、土壤生物性与作物生长 136

六、土壤养分与作物生长 136

七、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 137

第七节 作物与营养 138

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38

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 139

三、作物对必需元素的敏感性 139

四、作物营养关键时期 139

五、不同肥料形态对作物的效应 141

第八节 作物与其他生态因子 142

一、海拔 142

二、地势和地形 142

三、雾 144

四、风 144

第九节 农业气象灾害 145

一、干旱 145

二、干热风 147

三、涝害 148

四、低温冷害 149

五、日烧 150

第六章 作物栽培技术 153

第一节 土壤耕作技术 153

一、土壤基本耕作方法 153

二、土壤辅助耕作方法 157

三、少耕与免耕法 158

四、等高沟垄耕作法 161

第二节 作物的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 161

一、播种技术 161

二、育苗技术 167

三、苗床管理技术 173

四、移栽技术 176

第三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76

一、地膜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177

二、地膜覆盖的作用 180

三、地膜覆盖的方式 181

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81

第四节 作物的施肥技术 183

一、施肥的理论依据 183

二、确定施肥时期的依据 185

三、施肥的方法 187

第五节 水分管理技术 193

一、合理灌溉技术 193

二、农田排水技术 200

第六节 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202

一、杂草的危害 202

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203

三、杂草的综合防治 204

第七节 化学调控技术 211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212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剂型及配制 216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216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应用的注意点 216

第八节 作物收获与贮藏技术 220

一、收获时期的确定 220

二、收获方法 223

三、贮藏 223

附件:实验指导 228

实验一 种子播种品质检验 228

实验二 主要农作物生育期观测 231

实验三 作物群体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7

实验四 作物生长分析 240

实验五 作物群体生产结构的测定 242

实验六 作物叶片着生状态的测定 244

参考文献 24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