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戴清海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31400236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 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5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是时代的需要 5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和升华 7

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 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整的科学体系 15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15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 18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4

第三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0

一、历史地辩证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30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1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1

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僵化观点简析 33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3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36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36

二、旧唯物主义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及其根本缺陷 38

三、旧的社会历史观及其根本缺陷 4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认识 43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3

二、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和依赖性 45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6

四、列宁的物质定义 59

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2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2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65

第四节 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67

一、规律及其基本特点 67

二、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69

三、从联系和运动中把握规律 76

第三章 人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80

第一节 人的本质 80

一、人是物质世界中的最高存在者 80

二、人的本质是什么 81

三、评“自私是人的本质” 85

第二节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86

一、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 86

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7

第三节 人的价值 92

一、什么是人的价值 92

二、价值观与价值尺度 92

三、人的价值的实现与个人奋斗 98

四、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 100

第四章 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运动 103

第一节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03

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科学规定 103

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106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7

四、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成就与局限 109

第二节 认识是充满矛盾的过程 112

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112

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114

三、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117

第三节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20

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20

二、正确认识世界的理论思维方法 121

三、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路线 126

第五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规律 129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与社会结构 129

一、社会历史前提 129

二、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 131

三、社会结构 132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 139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 139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45

三、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147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150

一、社会发展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150

二、不断提高创造历史的自觉能动性 153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57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57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157

二、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59

三、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160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前提 161

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61

二、商品价值的规定 162

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规律 165

四、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 1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168

一、劳动过剩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68

二、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172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74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77

五、资本主义剥削的隐蔽性 179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18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对抗性质 184

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 186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 19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191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191

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19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202

一、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202

二、资本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204

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本质和作用 20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210

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10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 212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213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现今形式 217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17

一、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21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220

三、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223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225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228

一、“资本民主化”与垄断资本实力的加强 228

二、“管理民主化”与工人雇佣劳动地位 229

三、工人劳动日的缩短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231

四、社会“福利制度”与工人阶级的状况 233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234

一、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及其主要特征 234

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多层次结构 237

三、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实质 239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的新发展 241

一、战后资本国际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41

二、战后国际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发展状况 243

三、战后国际垄断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47

第九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50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评价 250

一、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飞跃 250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2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不会自行灭亡 258

一、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258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各种条件 259

三、“趋同论”和“后工业社会”的分析 261

第三节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 264

一、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 264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267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270

四、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275

第四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278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设想 278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胜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279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跳跃性和曲折性 282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多种模式 288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社会主义的观实 288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288

二、社会主义的现实 291

三、科学设想与现实的关系 2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294

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 294

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阶段性 2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多种模式 302

一、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302

二、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 30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动力 3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构成 30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308

二、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交互关系 3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12

一、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提出 31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14

三、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行规律 320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提出 320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32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2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和未来发展 330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30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330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内容 333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3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338

一、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38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检验标准 340

三、社会主义改革在克服阻力中前进 3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346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346

二、把共产主义理想和现阶段的努力结合起来 350

后记 35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