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防空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凤山,李孝军,马拴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24309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防空-军事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防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现代防空 2
一、现代防空的内涵 2
二、现代防空的地位与使命 6
第二节 现代防空分类 11
一、现代防空分类的依据 11
二、现代防空基本分类 13
三、现代防空的其他分类 17
第三节 现代防空学 21
一、现代防空学的本质与特征 22
二、现代防空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理论体系 24
三、现代防空学的地位和作用 28
四、现代防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0
五、现代防空学的研究方法 32
第二章 防空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5
第一节 早期防空及其理论 36
一、早期防空 36
二、早期防空理论 38
第二节 近代防空及其理论 39
一、近代防空发展的动力 39
二、防空战术理论的突破 41
三、区域防空与防空战役的产生 41
四、近代防空理论 42
第三节 现代防空及其理论 45
一、现代防空的动因 46
二、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防空 53
三、大区域对空对天联合防御 56
四、现代防空理论 58
第三章 现代防空特点和规律 63
第一节 现代防空的影响要素 64
一、国家空天利益 64
二、国际、国内政治 65
三、国家经济实力 68
四、科学技术条件 69
五、防空实力与潜力 70
六、地理环境 72
七、文化传统 73
八、空、天威慑力 74
第二节 现代防空的特点 75
一、防空战略地位空前突出 75
二、防空作战空间日趋广阔 76
三、防空作战节奏明显加快 77
四、防空战场环境高度透明 78
五、防空信息对抗异常激烈 79
六、防空作战指挥系统高效 80
七、防空作战行动攻防兼备 81
八、防空防天斗争整体运作 81
九、防空作战保障快速准确 82
第三节 现代防空的规律 83
一、信息主导律 83
二、势战律 85
三、空天融合律 86
四、攻势防空律 87
五、体系对抗律 88
六、快速转换律 89
第四章 现代防空指导 91
第一节 现代防空观 92
一、信息化防空观 92
二、攻势防空观 93
三、联合防空观 94
四、动态防空观 95
五、大区域防空观 96
六、空天一体观 97
第二节 现代防空指导思想 99
一、信息化主导 99
二、联合整体作战 99
三、抗、反、防一体 100
第三节 现代防空作战原则 101
一、常备不懈、快速反应 101
二、网络结构、立体布势 102
三、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102
四、集中用兵、重点打击 103
五、奇正结合、创新战法 104
六、灵活多样、精确保障 104
第五章 现代防空体系 105
第一节 构建现代防空体系的基本要求 106
一、体系功能综合一体化 106
二、体系结构集成网络化 107
三、武器装备单元信息化 107
四、指挥控制自动化、网络分布化 108
五、防空保障精确、综合化 109
第二节 构建现代防空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09
一、构建现代防空体系的原则 109
二、构建防空体系的基本方法 111
第三节 现代防空体系的基本构成 114
一、情报预警系统 115
二、指挥控制系统 119
三、防空交战系统 121
四、综合保障系统 124
五、综合防护系统 125
第六章 现代防空布势 127
第一节 现代防空布势的依据 128
一、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 128
二、防空力量状况 129
三、地理和战场条件 130
四、防空战略思想 131
五、防空战略布局 131
第二节 现代防空布势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132
一、防空布势的要求 132
二、现代防空布势的原则 134
第三节 现代防空布势的总体规划 135
一、防空战场与防空区域规划 135
二、防空区域势位与作战能量释放区域规划 137
三、防空作战力量配置规划 138
第四节 现代防空兵力兵器的部署 140
一、部署的基本方法 141
二、不同任务条件下的部署 151
三、不同地形条件的战斗部署 154
四、保卫不同目标的战斗部署 158
五、抗击不同空袭目标的战斗部署 162
第七章 现代防空指挥 167
第一节 现代防空指挥特点 168
一、指挥行动快速化 168
二、指挥组织一体化 169
三、指挥系统信息化 169
四、时空控制精确化 170
五、指挥决策科学化 170
六、指挥对抗尖锐化 171
第二节 现代防空指挥职能 172
一、信息获取 172
二、作战决策 173
三、计划组织 174
四、控制协调 175
五、指挥对抗 176
六、指挥创新 176
第三节 防空作战指挥体制与方式 177
一、防空作战指挥体制 178
二、防空作战指挥方式 185
三、防空指挥法规 190
第四节 防空指挥决策与实施 193
一、现代防空指挥决策 193
二、现代防空平时指挥 199
三、现代防空战时指挥 204
第八章 现代防空行动 209
第一节 现代防空行动的任务 210
一、平时防空行动的任务 210
二、战时防空行动的任务 214
第二节 平时防空行动的组织实施 218
一、划分防空区域,确定保卫的重点目标 218
二、确立国家防空布局 220
三、制定平时防空行动计划 221
四、组织防空指挥警戒,处置空中突发情况 222
五、组织反空天侦察和反有限规模的精确空袭作战 222
第三节 战时防空行动的组织实施 224
一、预警侦察行动 224
二、信息对抗行动 226
三、防空抗击活动 230
四、防空反击行动 232
五、防空防护行动 235
第九章 现代人民防空 239
第一节 现代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 240
一、保护国家经济基础 241
二、保存国家战争潜力 241
三、保持战时社会稳定 242
四、支援军队防空作战 243
第二节 现代人民防空的任务和原则 244
一、现代人民防空的任务 245
二、现代人民防空的基本原则 246
第三节 现代人民防空组织系统 249
一、现代人民防空的组织体制 249
二、现代人民防空体系 250
三、现代人民防空专业力量 253
第四节 人民防空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255
一、临战准备 255
二、组织疏散隐蔽 256
三、组织对重要目标的防护 258
四、组织城市防空 259
五、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262
六、组织和运用人民防空专业队伍 264
七、支援防空作战 265
第十章 现代防空保障 267
第一节 现代防空保障的基本内容 268
一、现代防空作战勤务保障 268
二、现代防空后方勤务保障 273
三、现代防空装备技术勤务保障 276
第二节 现代防空作战保障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78
一、现代防空作战保障特点 278
二、现代防空作战保障的要求 280
第三节 现代防空保障的组织实施 283
一、建立与防空作战相适应的保障系统 283
二、确定防空保障力量的布局 284
三、制定周密的防空保障计划 284
四、组织实施各种防空保障 285
第十一章 现代防空建设 287
第一节 现代防空建设的地位与特点 288
一、现代防空建设的地位 288
二、现代防空建设的特点 291
第二节 现代防空建设的基本原则 295
一、整体性原则 295
二、适应性原则 296
三、兼容性原则 298
四、可行性原则 299
五、自主性原则 301
第三节 现代防空建设的基本任务 302
一、确立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建设目标 302
二、规划防空、防天作战体系 304
三、现代防空武装力量建设 305
四、现代防空战场建设 308
五、现代防空科技与防空工业建设 310
六、现代防空理论与法规建设 311
第十二章 现代防空效能评估 315
第一节 现代防空效能的内涵与评估原则 316
一、现代防空效能的内涵 316
二、现代防空效能的分类 317
三、现代防空效能的评估原则 320
第二节 现代防空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321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1
二、威慑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322
三、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324
第三节 现代防空效能评估的方法 326
一、解析法 326
二、作战模拟法 327
三、统计法 329
第四节 基于效能指数的威慑效能评估 329
一、确定标准化要素 330
二、标准化的基本计算方法 332
三、防空体系与空袭体系的标准化计算 333
四、防空体系与空袭体系的总效能指数 337
五、防空体系威慑效能的计算 339
第五节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作战效能评估 339
一、系统动力学(SD)的基本原理 339
二、SD法研究防空作战的基本步骤 340
三、建立防空作战SD模型 342
四、SD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348
第六节 现代防空效能评估的应用 348
一、优化防空体系结构 348
二、优化防空作战方案 349
三、确定防空作战资源需求 349
四、深化防空作战理论研究 350
附录 大规模空防对抗仿真案例及分析 351
一、仿真实验设计 352
二、仿真实验结果 352
三、仿真实验分析 355
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