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肖盛白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0127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2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2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0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0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0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14

一、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4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 17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和掌握 19

马克思主义 19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3

第一节 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23

第一章世界的本原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3

上编 23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5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9

四、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32

第二节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4

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34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35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8

第二章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4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1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41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44

第二节 物质世界联系的基本形式 46

一、原因和结果 46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48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50

四、内容和形式 52

五、本质和现象 54

第三节 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56

一、对立统一规律 56

二、质量互变规律 67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73

第三章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79

第一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9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2

三、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83

第二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89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89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93

第三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97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97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规律 101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 103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7

一、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107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1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15

第四章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 118

第一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118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18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25

第二节 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130

一、客观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 130

二、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辩证过程 134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36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39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145

产生 145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45

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45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 150

第二节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152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 152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53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56

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本质 158

五、资本积累 159

一、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64

第三节剩余价值实现理论 164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66

第四节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172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72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74

三、借贷资本和信用 175

四、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77

一、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78

第五节 帝国主义理论 178

二、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189

第六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194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 194

一、阶级、阶级斗争、国家与革命 194

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197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根本问题和道路 199

四、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203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 204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任务 204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209

第八章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 210

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 212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212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218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20

一、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25

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 228

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2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流通 240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240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247

三、社会主义的价格 249

四、社会主义的信贷 2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分配和消费 254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54

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258

三、社会主义的消费 2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 270

一、民主的实质 270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271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276

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2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8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8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286

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2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294

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294

二、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总原则 298

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9

第二节 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任务 301

一、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01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支持各国人民的 302

正义斗争 302

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 303

一、对外经济开放的必要性 304

第三节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 304

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305

第十章无产阶级政党 310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310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10

二、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311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314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优良作风 316

一、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316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 322

第三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25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25

二、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 329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的最终目标 332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332

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337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3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西欧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343

下编 343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工人运动 34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343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346

三、欧洲1848年革命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 350

四、马克思主义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的丰富和发展 35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 358

一、巴黎公社革命 358

二、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361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社会民主党 364

一、民族国家范围内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364

二、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 366

三、恩格斯批判杜林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70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 372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 372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 377

第十二章马列主义与俄国革命 383

第一节 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列宁 384

主义初步形成 384

一、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工人运动 384

二、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385

第二节 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社会 390

主义革命的理论 390

一、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390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395

第三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99

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399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404

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与三个国际 40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第一国际 409

一、第一国际的建立 409

二、第一国际领导和支持各国的革命斗争 411

三、第一国际以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运动的斗争 413

四、第一国际的解散和它的历史功绩 41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 419

一、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活动 419

二、第二国际成立后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426

三、第二国际的破产和经验教训 429

第三节 马列主义与第三国际 430

一、列宁与第三国际的前期活动 430

二、列宁逝世后的第三国际 435

第十四章马列主义与苏联建设 438

第一节 苏维埃国家的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 438

一、俄共(布)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438

二、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 440

三、执政党的建设 441

第二节 苏联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444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444

二、斯大林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447

三、苏联的经济建设 451

四、苏联的文化建设 452

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455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59

和经济改革 459

一、50年代中期苏联的建设成就,《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459

问题》的发表 459

二、苏共“二十大”是国际共运的一个转折点 462

三、苏联的经济改革 464

四、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变更 468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在东欧、朝鲜和古巴的实践 471

第一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471

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71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476

一、欧洲九国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 480

第二节 南共抵制情报局干涉的斗争 480

二、南共抵制情报局干涉的斗争 481

三、情报局的解散及其历史教训。苏南联合宣言 483

第三节 东欧各国在改革中曲折前进 486

一、南斯拉夫道路 486

二、匈牙利道路 491

三、波兰的社会动乱和改革 498

四、东欧其他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502

第四节 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04

一、朝鲜北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04

二、朝鲜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506

三、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 507

第五节 古巴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508

一、“七·二六”起义和古巴革命政权的建立 508

二、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建设 510

第一节 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513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中国 513

第十六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 513

二、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51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523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523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529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 540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549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557

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557

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561

第十七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569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569

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党的八大路线 569

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577

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 577

二、国民经济在调整中恢复和发展 583

三、“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 587

第三节 历史的伟大转折 590

一、十月的胜利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 590

二、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591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594

四、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取得的重要成就 597

五、《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01

一、党的“十二大”制定的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605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05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整党 607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展开 609

四、“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613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616

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619

结束语 622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战斗历程 622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结论 6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