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 郭亚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588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概念 1

1.2 综合评价的合理性 3

1.2.1 15个相关问题 3

1.2.2 解决措施和建议 6

第二章 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模式 8

2.1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8

2.1.2 非线性加权综合法(或“乘法”合成法) 9

2.1.1 线性加权综合法(或“加法”合成法) 9

2.1.3 增益型线性加权综合法 10

2.1.4 理想点法 11

2.2 评价指标的建立及筛选原则 12

2.2.1 专家调研法(Delphi) 12

2.2.2 最小均方差法 12

2.2.3 极小极大离差法 13

2.3 评价指标的若干预处理 13

2.3.1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13

2.3.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14

2.4 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先分类后排序法 16

2.3.3 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原则 16

2.4.1 状态空间 D 的划分 17

2.4.2 对集合 A、B、C 内系统的综合排序 18

2.4.3 一个实例 19

2.5 兼顾“功能性”与“均衡性”的评价模式 21

2.5.1 评价模型的建立 22

2.5.2 一个实例 23

3.2 集值迭代法 27

第三章 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赋权法 27

3.1 引言 27

3.3 特征值法 29

3.3.1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9

3.3.2 排序权重的计算方法 33

3.3.3 λmax 的近似计算 34

3.3.4 一个例子 34

3.3.5 残缺判断的情形 35

3.3.6 群组判断 37

3.4 求ωi 的一种新算法——G1法 40

3.4.1 方法及步骤 41

3.4.2 增加新指标的情形 43

3.4.3 具有空缺判断的情形 44

3.4.4 群组判断的情形 45

3.5 求权重系数的一种新算法——G2法 47

3.5.1 点赋值的情形 47

3.5.2 区间赋值的情形 47

3.5.3 增加新指标的情形 48

3.5.4 群组判断的情形 49

第四章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法 51

4.1 引言 51

4.2 突出整体差异的赋权法 51

4.2.1 “拉开档次”法 51

4.2.2 逼近理想点法 55

4.3.3 熵值法 56

4.3.2 极差法 56

4.3.1 均方差法 56

4.3 突出局部差异的赋权法 56

第五章 综合集成赋权法 59

5.1 引言 59

5.2 具有综合集成特征的赋权法 59

5.2.1 “加法”集成法 59

5.2.2 “乘法”集成法 60

5.2.3 应用例 60

5.2.4 改进型的“拉开档次”法 62

第六章 递阶综合评价方法 63

6.1 引言 63

6.2 逐层“拉开档次”法 64

6.2.1 子系统 S(2,t)q 的综合评价函数 64

6.2.2 子系统 S(1)t 的综合评价函数 65

6.2.3 大系统 S 的综合评价函数 66

6.2.4 一个例子 67

6.3 层次分析法 71

6.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步骤 71

6.3.2 应用例 74

7.1 引言 77

7.2 协商评价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77

第七章 协商评价 77

7.2.1 点赋值情形 78

7.2.2 区间赋值情形 79

7.3 群体协商评价 80

7.3.1 点赋值情形 80

7.3.2 区间赋值情形 81

7.4 需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83

第八章 动态综合评价 84

8.1 引言 84

8.2 二次加权法 85

8.2.1 权重函数ωj(t)的确定方法 85

8.2.2 综合排序指数 86

8.3.1 权重系数ωjk 的确定 88

8.3.2 综合排序指数 88

8.3 具有激励(或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88

8.3.3 应用例 89

8.4 “纵向”拉开档次分析法 91

8.4.1 问题的提出 91

8.4.2 “纵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91

8.4.3 应用例 92

8.5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95

8.5.3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96

8.5.2 前置综合法 96

8.5.1 途径一——二次加权评价法 96

8.5.4 两个例子 98

8.6 应用例 102

8.6.1 问题的提出 102

8.6.2 评价指标及有关计算 103

8.6.3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主要计算及评价(或排序)结果 104

8.6.4 各省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类 111

8.6.5 有关结论与思考 114

9.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16

9.2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16

第九章 “立体”综合评价 116

9.1 引言 116

9.2.2 评价指标的测评值 117

9.2.3 评价模型的选择 117

9.2.4 权重系数ωj 的确定 118

9.2.5 {Si}的排序或分类 118

9.3 “立体”综合评价方法 118

9.3.1 对 Si 关于“历史”业绩的评价 118

9.3.4 对 Si 的“立体”评价 119

9.4 应用例 119

9.3.2 对 Si 关于“现状”的评价 119

9.3.3 对 Si 关于“发展态势”的预期评价 119

9.5 小结 121

第十章 综合评价结果的敏感性 122

10.1 引言 122

10.2 综合评价结果 y 的敏感性 123

10.3 确定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标准的原则 125

10.4.1 指标类型一致化方法对{yi}排序的影响 128

10.4 应用例 128

10.4.2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yi}的排序的影响 129

10.4.3 {yi}的排序关于指标最小值 mj 取法的敏感性问题 134

10.4.4 关于本例的“最佳”排序 134

10.5 结束语 134

第十一章 基于模式识别的多属性综合评价 136

11.1 引言 136

11.2 基于 WN(Wavelet Network,小波网络)的多属性综合评价 136

11.2.1 给定 yi 的情形 137

11.2.2 给出 s1,s2,…,sn 间的排序情形 140

11.3 评价对象的模式识别分类算法 141

11.3.1 基于加权距离的多目标分类方法 141

11.3.2 基于 WN 的对象分类 141

11.3.3 基于 WN 的复杂对象综合评价及分类算法 142

11.3.4 基于 WN 的大气质量的分类评价算例 143

附录一 特征根方法的数学原理 145

附录二 各省区1990~1999年经济统计数据 149

参考文献 16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