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2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 1898-1945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2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  1898-1945
  • (英)C.L.莫瓦特(C.L.Mowat)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219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14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1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2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 1898-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导言:论近代史的界限 1

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历史学教授 1

C.L.莫瓦特(已故)著 1

历史观的变化 1

第一章 1

本卷的范围 2

本世纪的某些特征 3

“近代”或“现代” 6

新的世界 7

科学与技术的进展 8

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9

“大同世界” 14

戴维·汤姆森(已故)著 15

前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院长及剑桥大学历史学主讲人 15

社会生活的变化 15

第二章 15

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变化 15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6

都市化 18

廉价运输的影响 20

工业中的新形势 21

社会结构的改变 22

各国阶级冲突的日益尖锐 23

民族主义 25

生活水平的提高 26

欧洲的人口统计 27

健康状况的改善 28

财产更无保障 29

大规模失业 30

普选权;妇女的地位 31

对社会正义的要求 31

对待家庭的态度 34

免费的国民教育 37

群众情绪 38

财政政策 41

欧洲的社会公益服务 41

充分就业 43

娱乐和奢侈品消费的增长 44

大众化的报刊;对体育运动的狂热崇拜 45

1914年以前的体制的暂时性 50

第三章 50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计划化 50

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院长 50

阿萨·布里格斯著 50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分界线 50

1900—1913年工业生产的增长 53

欧洲是经济权力的中心 54

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加 55

联合王国的工业与世界贸易相适应 55

联合王国是“乐队指挥” 56

不满和不安的根源 58

20世纪干涉主义的起源 59

社会保险;关税;卡特尔和托拉斯 60

大规模企业的社会化 62

帝国主义 63

日本 63

战时管制的效果 64

德国的战时经济动员 66

联合王国的管制逐渐扩大 66

俄国经济的解体 67

国际经济合作 68

1918年以后计划经济的崩溃 68

德国和法国的试验 69

战后世界的不稳定 71

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71

国内的通货膨胀;赔款和战债 73

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74

回复到金本位 75

富裕中的贫困 77

美国经济的崩溃;大萧条 78

欧洲的金融崩溃 79

联合王国放弃自由贸易和金本位 80

美国放弃金本位;新政 81

是管理,不是计划化 84

苏联的计划化 87

国家社会主义下的德国计划化 92

世界的人口、生产和贸易 98

需要有世界范围的货币制度 101

欧洲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地位 104

社会政策 106

来自美国的援助 107

国民生产增长率 108

需要给经济上的“相互依存”重新下定义 109

全面计划化 111

第四章 114

科学与技术 114

伦敦大学科学历史与原理荣誉教授 114

道格拉斯·麦凯(已故)著 114

19世纪末的变化 114

放射能与电子 115

20世纪科学的迅速发展 116

天文学,宇宙的广大 117

汤姆生和卢瑟福的研究成果 119

嬗变现象 120

原子量和原子序数 121

各门科学的范围在不断变化 124

维生素和激素 124

有机化学;新药物 125

结晶学;生理学 126

地质学;气象学 127

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 128

生物学;遗传学 129

现代人的谱系 130

医学;热病;免疫学 131

内燃机;飞机;火箭 131

电;无线电 132

原子裂变 133

战争强使科学家保守机密 134

冶金学 135

塑料;人造纤维;大气中的氮;染料 136

食品生产和贮存方面的进步 137

其他技术进步 138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139

科学教育 139

研究工作的进展 141

知识交流 142

第五章 144

1900—1912年的外交史 144

剑桥大学基督圣体节学院研究员 144

J.P.T.伯里著 144

三国同盟,法俄同盟 144

远东:中国与日本 145

义和团起义(1900年) 147

近东:土耳其和德国 148

英国和法国在埃及的冲突 150

南非:布尔战争(1899—1902年) 152

军备的增长 154

美国的扩张 154

法国、俄国和意大利 155

英国和德国恢复友好关系的失败 157

英日同盟(1902年) 160

俄国和日本在远东 161

英法协约(1904年) 163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丹吉尔(1905年) 166

德国、法国和俄国 166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1906年) 168

英俄协定(1907年) 169

导致巴尔干危机的事件 171

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后果 172

德国的海军计划和宣传 176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阿加迪尔(1909年) 177

意大利和的黎波里(1911年) 180

英法协约的加强 180

第六章 182

1914年战争日益临近 182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182

J.M.K.维维安著 18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世界性的 182

战争的远因和近因 183

德国对摩洛哥协议的反应 183

英德海军谈判流产 184

英、法舰队的重新部署 186

法国、俄国与巴尔干各国 187

巴尔干危机中的奥德关系 189

巴尔干战争(1912年) 190

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紧张状态:阿尔巴尼亚 190

伦敦和会(1912年) 192

斯库台事件(1913年) 193

布加勒斯特条约(1913年) 194

奥地利、巴尔干各国和德国 195

在德国派军事使团去土耳其问题上的妥协 196

俄国重整军备 198

法国的兵役法 198

英德就欧洲以外问题的谈判 199

近东和非洲的形势稳定 200

哈布斯堡帝国解体时机已告成熟 200

德国的军事优势 200

萨拉热窝(1914年6月28日) 201

奥地利的政策经德皇批准 202

“是由于轻率,而不是由于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204

奥地利草拟致塞尔维亚的照会 205

德国有目无睹 206

法俄政策;英国;德国 208

奥地利致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7月23日) 212

俄国部分动员(7月25日) 213

德国拒绝英国提出的召开会议的建议 214

英国的警告 216

柏林方面缺乏步调一致 218

俄国实行总动员是一个决定性的祸源(7月30日) 219

英国政界没有觉察可能产生的结果;德国 221

侵犯比利时的中立(8月4日)是关键因素 221

英国对法国北部海岸提出保证 223

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中立 225

“一张废纸” 225

第七章 227

第一次世界大战 227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问题主讲人 227

布赖恩·邦德著 227

对警告置之不理 227

各国总参谋部掌握实权;德国充分组织起来 228

法国人员装备不佳,使用不当 229

奥匈帝国的陆军素质低劣 229

英国远征军充当配角 230

同盟国袖手旁观 230

德国需要在西线速战速决 230

法国计划被打乱 231

列日和蒙斯 232

史里芬计划的失败 232

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 233

堑壕战形成僵持局面 234

俄国先胜后败 235

海军战略 235

潜艇战 236

德国的殖民地 237

空战 238

德国在西线取守势 238

堑壕战小胜;毒气 239

协约国伤亡惨重 240

西线、东线之争 241

达达尼尔战役(1915年3月) 242

过于顺从将军们的意见 243

总体战的要求 244

炮弹匮乏和兵力的问题 245

意大利讨价还价 247

塞尔维亚战败(1915年) 248

美索不达米亚战役(1916年) 248

德国在西线进攻;凡尔登战役(1916年春) 249

俄国的失败 251

索姆河战役(1916年2月至11月) 251

首次使用坦克 252

领导问题 253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 254

罗马尼亚战败 256

劳合·乔治 257

协约国准备在1917年发动攻势 258

和平试探者 258

尼韦尔的失败(1917年) 258

法国陆军中的哗变 259

帕琛达尔战役(1917年7月至11月) 260

伤亡统计数字 263

俄国革命的后果 266

生死攸关的潜艇威胁;护航制 266

意大利危机;卡波雷托战役(1917年10月) 267

1918年春季德国重新发动攻势 267

最高统帅福煦(1918年3月) 269

美国军队到达(1918年6月) 270

德国陆军中的失败情绪 271

协约国在1918年8月的进展 271

德国战败的原因 272

德国请求停战(1918年10月3日) 272

消耗战 273

新的机动手段 274

民族主义的蔓延 275

宣传 275

第八章 278

凡尔赛的和平解决方案(1918—1933年) 278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 278

罗汉·巴特勒著 278

1918年11月11日的停战协定 278

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方案 278

官方评论中的保留意见 280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理想主义 281

和会屈从当前事件的压力 282

粮食短缺;对德国的封锁 283

新的民族问题 284

法国对莱茵兰的要求 286

未征询德国人的意见即向其提出和约草案 287

英国人所做的修改 288

赔偿和战争赔款 289

德国签字(1919年6月28日) 292

和约的主要条款 292

德国人的不满 294

对奥和约、对保和约和对匈和约 296

欧洲地图的新面貌 296

中欧的巴尔干化 297

自决原则 298

不稳定的西方联盟 299

意大利的不满 300

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02

法国的安全受到危害 302

希腊向士麦拿派出远征军(1919年5月) 304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 305

近东;英国和法国不和 305

英法之间的争执 307

协约国的债务 308

对鲁尔的占领(1922年) 309

赔偿;道威斯计划(1923年) 310

洛迦诺公约(1925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312

凯洛格公约(1928年) 313

德国规避对军备的限制 313

施特雷泽曼的政策 316

裁军:一项道义上的义务 319

海军协定(1921—1922年) 319

裁军筹备委员会 320

经济危机 321

和平解决方案被破坏 322

P.A.雷诺兹(已故)修订并改写 325

兰开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 325

和约的国联盟约部分 325

第九章 325

J.L.布赖尔利(已故)著 325

牛津大学前国际法教授 325

国际联盟 325

建制:大会与行政院;全体一致的规定 326

国际性的秘书处的成立 327

常设国际法庭;可选择的条款 328

国联的宗旨;国际和平与安全 328

美国不参预国联造成的严重后果 330

裁军:临时混合委员会 331

日内瓦议定书(1924年) 332

洛迦诺公约(1925年) 334

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 336

凯洛格公约(1928年) 337

裁军会议定于1932年2月召开 338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 339

苏联被批准为会员国(1934年) 339

争端:阿兰群岛、维尔那、科孚岛 339

日本侵略满洲(1931年) 342

中国向国联的呼吁 342

李顿调查团指责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343

其他争端:玻利维亚与巴拉圭,哥伦比亚与秘鲁 344

意大利进攻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 344

国联的拖延做法没有收效 345

意大利宣布退出国联(1937年) 346

苏联进攻芬兰被开除出国联(1939年) 347

面对德国侵略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而束手无策 347

国际劳工组织 347

通讯和运输 348

世界经济会议(1927年,1933年) 349

奥地利财政复兴计划 349

卫生组织;难民;贩卖鸦片问题常设中央局 350

智力合作 351

国联财政来源不足 352

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 352

委任统治委员会;少数民族 353

但泽;萨尔盆地 354

国联为联合国所取代(1946年) 356

第十章 357

1900—1945年的中东 357

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 357

E.卡杜里著 357

传统的穆斯林社会与欧洲社会 357

欧洲的技术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专制制度 357

新奥斯曼党人迫使苏丹颁布宪法(1876年) 358

中央集权制为军事政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358

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革命(1908年) 359

“救国军官团”及恩维尔的崛起 360

伊朗,一个旧式的东方君主专制国家 362

英国与俄国的角逐 362

烟草抗议(1891—1892年) 362

纳赛尔丁遇刺(1896年) 365

许诺的改革并未实现 366

基本法(1906年,1907年) 368

穆罕默德·阿里国王废除宪法 370

俄国不断施加压力 371

礼萨·汗自立为伊朗国王(1925年) 372

在英国控制下的埃及 372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1922年2月);华夫脱党 372

英埃条约(1936年) 375

伊拉克推行宪政失败 376

英国委任统治地;费萨尔国王 376

乌希条约(1912年);的黎波里割给意大利 377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 377

非斯条约(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 37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主义思潮 380

英国、法国、俄国及奥斯曼帝国 380

赛克斯—皮科协定(1916年);伦敦条约(1915年); 381

圣让德莫里昂协定(1917年) 381

由此以及其他谅解所引起的复杂情况 381

贝尔福宣言(1917年),一项措词含糊不清的文件 383

法国与英国之间的长期谈判 384

希腊人在士麦那(1919年) 384

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崛起;洛桑条约(1922年) 384

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1924年) 385

叙利亚与黎巴嫩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386

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388

伊拉克加入国际联盟(1932年) 389

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移民 390

巴勒斯坦委任统治问题 390

英国、法国在叙利亚 391

阿拉伯国家联盟 392

第十一章 394

印度和东南亚 394

一、印度 394

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研究员、前历史学主讲人 394

珀西瓦尔·斯皮尔著 394

二、东南亚 394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东南亚史荣誉教授 394

D.G.E.霍尔著 394

一、印度 394

既是政治和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 394

寇松任总督;孟加拉的分割 395

莫利—明托改革与紧张局势的缓和 395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十四点”的影响 397

工业和文化的振兴 397

印度政府组织法(1921年) 398

印度成为国际联盟成员 399

阿姆利则事件后莫·卡·甘地的影响 399

非暴力;甘地的“民族化的民族主义” 401

国大党的年轻领袖们 402

西蒙委员会(1927年) 402

圆桌会议(1930—1931年) 402

国大党东山再起;穆斯林教徙与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分歧 403

印度政府组织法(1935年);王公们的态度 404

甘地与国大党 406

穆斯林联盟成为群众运动 406

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408

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 409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漠不关心态度 409

战争对印度的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410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僵局 412

日本的威胁的影响 413

韦维尔勋爵任总督 414

蒙巴顿勋爵与独立(1946年8月14日) 414

二、东南亚 415

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帝国 415

暹罗:民族主义与传统主义 416

美国统治下的菲津宾 420

日本入侵中国引起惊慌 422

荷兰早期对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制度毫不关心 422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1926年的叛乱遭到镇压 423

中国人和印度人移民 424

马来亚爱国主义 424

马来联邦和海峡殖民地 425

缅甸长期平静无事;实行两头政治 425

反印运动;要求自治 426

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民族主义运动 428

日本未能赢得合作 429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宣布成立共和国 430

缅甸联邦的独立(1948年) 430

马来亚作为英联邦成员获得独立(1957年) 432

新加坡获得自治(1959年) 432

菲律宾获准独立(1946年) 433

荷兰与印度尼西亚达成协议 433

越南的反法斗争 433

越南被分割(1955年) 434

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史主讲人 435

日本的崛起 435

科林·福斯特合著 435

远东与西方帝国主义 435

J.W.戴维森(已故) 435

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史教授 435

1900—1931年的中国、日本和太平洋 435

第十二章 435

国家的彻底改革 436

工业化;对外贸易 437

废除治外法权(1899年) 438

中国:政府颟顸,王朝没落 439

中日战争(1894年) 440

英国攫取特许权 440

西方列强之间的角逐 441

义和团叛乱(1900年) 443

俄国与满洲 443

日本与朝鲜 444

英日同盟(1902年) 444

日俄之间试图恢复友好关系 446

日俄战争(1904—1905年) 447

日本兼并朝鲜并觊觎满洲 448

孙中山;中华民国;袁世凯 449

中国的软弱;各省政府实行自治 44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451

德属港口和岛屿 451

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 454

中国的屈服 455

袁世凯之死(1916年)及其后的政治混乱 456

大战期间的美国、协约国和中国 456

中国对德国宣战 457

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最高的利益” 457

俄国革命的影响 458

协约国支持俄国的反革命军队 459

英法在太平洋的势力衰落 460

巴黎和会(1919年);委任统治地 461

中国向巴黎和会提出陈述 462

日本的要求除种族平等一项以外均得到满足 463

华盛顿海军会谈;英日同盟不再延续 464

中国与日本 468

日本经济的大扩张 470

日本帝国;台湾和朝鲜 473

大萧条的后果 474

中国成为外国投资的场所;“门户开放” 474

北京关税会议(1925年)由于中国的局势恶化而告失败 478

俄国与中国解决分歧 480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480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 481

反英情绪日益增长;美国势力的增长 482

国民党人进入北京 484

满洲问题 484

日本承认中国的新政权 485

中国内战重又开始 485

日本占领沈阳(1931年) 486

日本侵略中国(1937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起因 487

日本的军人统治 487

第十三章 489

英联邦 489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前英联邦史荣誉教授 489

J.C.比格尔霍尔(已故)著 489

20世纪初英帝国不得人心 489

维多利亚时代的帝国观念的变化 491

地位和权力上的差别 492

对“帝国”一词的反感 494

半英国性质的社会 494

加拿大和南非的种族问题 495

经济和工业的扩展 496

帝国联邦设想的破产 497

要求协商 49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自治领的总理与和平会议 499

爱尔兰问题 501

各自治领自行其是 503

加拿大的宪法危机(1925年) 503

“自治社会” 505

回避明确的定义;矛盾的解释;威斯敏斯特法(1931年) 505

各个自治领建立自己的外交模式 509

渥太华会议(1932年) 510

自治领与国际联盟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自宣战 512

爱尔兰的中立 51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堪培拉协定 5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殖民地史 515

殖民地人民的贫困 516

“双重”委任统治和“间接统治” 517

接受现状的倾向 519

土著人民景况的对比 521

委任统治地 523

两次大战之问 524

英国为殖民地的计划项目提供援款 525

1945年以后的宪政发展 526

印度、巴基斯坦、锡兰 527

西印度群岛建立联邦的失败 527

民族自治 527

第十四章 529

俄国革命 529

艾萨克·多伊彻(已故)著 529

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的顶峰 529

与法国和英国革命的比较 529

沙俄缺乏真正的议会机构 5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动乱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不满 530

工业落后状况 532

革新派对沙皇左右的主降派的势力感到惊恐 533

拉斯普廷被刺(1916年12月) 534

全国日益混乱 535

革命翻天覆地的力量无人识别 535

1917年2、3月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 536

临时政府与彼得格勒苏维埃 538

政府决心继续进行战争 538

苏维埃与人民的情绪保持密切的接触 539

士兵的代表获准参加彼得格勒苏维埃 539

沙皇退位至布尔什维克夺取权力之间发生的事件可分四个阶段 540

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分裂 542

社会主义革命党人 545

彼得格勒苏维埃的领袖们 545

各党派对战争的态度 547

农村大声疾呼要求实行改革 548

国民议会推迟召开 548

列宁回国(1917年4月)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549

布尔什维克的机敏性和灵活性 552

俄国在西南前线攻势的溃败 553

布尔什维克暂时处于劣势;列宁逃亡(1917年7月) 554

克伦斯基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及其与科尔尼洛夫的冲突 555

德国占领里加;暂时地向左转 556

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取得多数 556

克伦斯基召开一次“民主会议” 557

列宁回国(1917年10月) 558

托洛茨基领导起义 559

革命军事委员会 559

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实行统治 560

列宁领导下的人民委员会 561

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 564

内战 566

一党制的建立 566

突出的问题 568

乔治·凯南著 568

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薄弱;选举对他们的威胁 568

1917—1939年的苏联 568

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568

第十五章 568

社会革命党的分裂 569

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被解散 570

战争问题 570

惩罚性的布列斯托-里托夫斯克和约(1918年3月) 571

农民;反共力量;分裂主义倾向 572

协约国的军事干涉;过高的期望 574

沙皇及其家属遭到杀害(1918年7月) 579

共产党军队的胜利 579

苏波战争(1920年) 581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582

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583

恐怖制度 583

高度的中央集权 585

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劳工骚动 585

喀朗施塔得兵变(1921年2月) 587

新经济政策 587

大饥荒(1921—1922年) 588

迅速恢复;富农;“耐普曼” 589

列宁去世(1924年1月21日) 591

斯大林作为党的总书记 591

列宁的政治遗嘱被禁止宣布 592

反对托洛茨基的三人执政 593

斯大林消灭了对手 593

对外关系;拉巴洛条约(1922年) 594

新宪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595

托洛茨基被放逐(1927年) 595

经济复兴 596

和德国、英国、中国的关系 597

宣传性审判(1928—1933年) 598

工业和军事自给的目标 599

集体化:一次土地革命 599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 600

消灭富农 601

加快工业建设的计划 601

1932年面临的惊人困境;饥馑 603

斯大林的妻子之死(1932年11月) 605

两个新因素:纳粹在德国;日本在满洲 605

外交政策的转变;李维诺夫担任外交部长 606

斯大林的恐怖统治 607

西班牙内战 610

和英法两国谈判的破裂 611

德苏条约(1939年8月) 612

对革命以来俄国社会与经济的剖析 613

第十六章 617

德国、意大利和东欧 617

伊利莎白·维斯克曼(已故)著 617

德意志帝国的活力 617

帝国国会可以进行批评但无实权 618

威廉二世居心叵测 618

总参谋部的影响 619

迅速工业化的结果 619

阶级之间的鸿沟 620

300万波兰人离心离德 620

一、1900—1914年的奥匈帝国 621

奥地利人口多为斯拉夫人 621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统治下的政体 623

马扎儿人在匈牙利的主宰地位 624

奥匈帝国是欧洲的反常现象 624

巨大的庄园 625

兼并波斯尼亚的后果 626

二、巴尔干半岛 627

没有满足的民族愿望 627

土耳其统治的后果 627

塞尔维亚成为斯拉夫人的中心 628

民族之间的强烈感情冲突 628

巴尔干战争(1912年) 629

三、1900—1914年的意大利 630

新的社会问题 630

意大利北部的工业化 630

温和的社会改革 631

国家与梵蒂冈 631

南部的极度贫困 632

要求推行进取的外交政策 632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633

建立大德意志世界强国的梦想 633

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1915年5月) 633

意大利的收获 634

墨索里尼的掌权与取消一切自由权利 634

“向德国军队背后戳一刀” 636

脱离奥地利而独立的国家中的德意志少数民族 637

德国的斯巴达克团和共产党 637

洛迦诺公约(1925年) 638

工业和贫困集中于维也纳 638

马萨里克领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 639

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南斯拉夫三元王国 640

大土地所有者重新掌握匈牙利 640

新的波兰及其问题 640

波罗的海诸省 641

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复兴 641

波兰和南斯拉夫代议制政府的解体 642

德国繁荣时期的结束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643

五、大萧条时期: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643

奥地利财政的崩溃 644

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 644

希特勒成为总理(1933年1月)并夺取全部权力 645

极权主义思想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蔓延 646

六、德国和奥地利的“清洗” 648

德国取消自由权利 648

希特勒的目标 649

无情的警察国家 649

教会与纳粹主义 650

和1914年以前的统治阶级的最后决裂 651

七、1929—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652

一部令人满意的宪法 652

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 653

向俄国靠近 653

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1939年3月) 655

德国占领奥地利(1938年3月) 655

德国主宰中欧 656

八、对波兰的进攻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656

德、意的“钢铁条约” 656

德国的反犹太暴行 657

波兰试图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658

“生存空间” 658

法国的崩溃 659

巴尔干半岛被征服 660

德国进攻俄国(1941年6月) 661

恐怖统治的加剧;犹太人遭到消灭 661

巴尔干的游击战争 662

北非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663

意大利的工潮;墨索里尼被捕(1943年7月25日) 663

暗杀希特勒的企图(1944年7月20日) 665

俄军的进展 665

盟军入侵法国 666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背离德国 666

波兰人和匈牙利人的起义 667

东欧贵族阶级的最后一曲 668

第十七章 670

英国、法国、低地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 670

巴黎公共教育总监 670

莫里斯·克鲁泽著 670

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前法语主讲人 670

K.劳埃德-琼斯译 670

社会的变化 670

一、20世纪初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 671

普选权,但代表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671

工会和社会主义者 672

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673

德雷福斯案件(1899年) 673

二、自由资产阶级的政府(1900—1914年) 673

法国的政党和派别 674

社会保守主义和革命的工联主义 674

民族主义重新觉醒 675

兵役法 677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社会民主党 677

荷兰和比利时 678

英国自由党政府的问题(1906年) 678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直接后果(1914—1921年) 68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政党之间的休战 681

意见分歧导致事实上的战时独裁 682

国家管制和劳工问题;工人阶级运动 683

胜利后的骚乱 685

保守党在英国的独霸地位 686

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686

比利时的三党联合 687

法国的“全国共和集团” 687

中立国家 688

四、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1921—1939年) 689

战后的问题 689

法国对英国和俄国的态度 689

法国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延误 689

社会各阶级的变化 690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 691

在法国实行独裁政权的要求 692

英、法两国政治状况的比较 693

欧洲各国货币的疲软 694

英国的工党政府(1924年) 694

总罢工(1926年) 694

法国银行界的影响 695

大萧条;英国的政策 697

英国的法西斯同盟 699

经济萧条对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荷兰的影响 700

重整军备 700

法国议会制的危机 702

形形色色的运动;极权主义思想的传播;1934年2月6日 704

“人民阵线” 706

工人阶级中升起的希望 707

向右转;统治阶级企图报复 708

舆论混乱 709

比利时和法国同样动荡不安 710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712

英国严格管制经济 712

贝弗里奇报告 713

1945年工党执政 713

维希法国;一个专横的政权 714

通敌与抵抗 715

瑞典的中立 717

挪威、丹麦、荷兰被占领(1940年4—5月) 717

对比利时的占领压迫较轻 719

法国的抵抗运动 720

社会党成为改良主义者 722

第十八章 724

美利坚合众国 724

剑桥大学前政治学荣誉教授 724

丹尼斯·布罗根爵士(已故)著 724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1—1909年,共和党) 724

巴拿马 727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1909—1913年,共和党) 729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1913—1921年,民主党) 731

“新自由” 731

墨西哥 732

第一次世界大战 733

共和党人拒绝凡尔赛和约 735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总统(1921—1923年,共和党) 735

三K党;禁酒运动;贪污 738

卡尔文·柯立芝总统(1923—1929年,共和党) 741

“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 743

赫伯特·胡佛总统(1929—1933年,共和党) 745

大萧条 745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1933—1945年,民主党) 747

新政 748

拉丁美洲 752

失业保险 753

最高法院 754

产业工人的动乱 754

对外关系;“现购自运’;租借法案 756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 757

联合国 759

美国的地位发生变化 760

J.H.帕里著 761

仅仅取得政治独立;欧洲干涉的结束 761

拉丁美洲 761

哈佛大学大洋洲历史和事务加德纳讲座教授 761

第十九章 761

泛美主义 762

巴西;阿根廷 762

智利;墨西哥 764

依赖出口 766

拉丁美洲的天主教 768

活跃的文化生活 768

阿根廷的进展 769

墨西哥革命(1901—1911年) 770

美国的干涉 771

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 772

金元外交 773

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 774

拉丁美洲在世界事务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774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776

外国的投资 776

智利的经济困境 777

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牛肉工业 777

和平繁荣时期 778

石油 778

关怀工人福利 779

宪政激进主义 780

大萧条 782

革命时期: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 782

争取经济独立的愿望 788

泛美思想;“睦邻”政策 790

第二次世界大战 791

庇隆在阿根廷 793

宪政的加强 794

在世界贸易中的衰退 795

第二十章 797

1895—1939年的文学 797

东英吉利大学英国研究主讲人 797

A.E.戴森著 797

哈代《无名的裘德》的重大意义 797

亨利·詹姆斯晚期的长篇小说 798

爱·摩·福斯特;拉迪亚德·吉卜林;约瑟夫·康拉德 800

需要坚毅精神;变革与暴力 807

作为诗人的托马斯·哈代 808

战争诗歌:鲁珀特·布鲁克与威尔弗雷德·欧文 810

乔治时期的作家;意象派 813

何谓“现代派”? 816

乔埃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 818

斯科特·菲兹杰拉德;弗兰茨·卡夫卡;戴·赫·劳伦斯 824

20世纪30年代的诗人 828

冷嘲派 828

格雷厄姆·格林;乔治·奥威尔 830

戏剧:易卜生、斯特林堡、契诃夫、肖 833

爱尔兰戏剧家 837

美国戏剧家 839

诗剧 839

《蓝宝石》 841

二、宗教思想 846

本世纪初哲学概观 846

W.R.马修斯牧师著 846

维多利亚女皇勋爵、前圣保罗大教堂教长 846

一、哲学 846

伦福德·巴姆布鲁著 846

圣约翰学院研究员兼院长、剑桥大学道德学主讲人 846

一、哲学 846

哲学与宗教思想 846

第二十一章 846

说英语的唯心主义者 849

《数学原理》 849

路德维希·维特根施坦 851

维也纳学派 853

艾尔的现象主义 854

“语言”哲学 859

在哲学中忽视历史研究 859

英国哲学和大陆哲学 862

存在主义 863

二、宗教思想 863

自然主义 863

克尔恺郭尔、尼采、弗洛伊德 864

历史中的意义 865

宗教的性质 865

自由新教 866

时代不适于讨论宗教思想 866

现代主义运动 867

社会福音 868

“历史上的耶稣” 869

重新解释正统教义 870

神秘主义 870

巴特的危机神学 871

俄国及东正教作家 872

普世教会运动 872

第二十二章 874

绘画、雕塑和建筑 874

班戈北威尔士大学学院历史和艺术史高级讲师 874

M.E.库克著 874

一、绘 画 874

革命的艺术 874

点彩派和象征派 874

野兽派;立体派;“拼贴画” 875

未来派;表现派;抽象派 878

达达派;超现实派 881

德国的“包浩斯” 883

“一体画会” 885

美国:“垃圾箱画派”;“行动画派” 885

二、雕塑 886

罗丹领导下的复兴 886

未来派和超现实派的雕塑 887

三、建筑 889

威廉·莫里斯的影响 889

新艺术运动 890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891

在奥地利和德国的发展 892

格罗皮厄斯 893

1919—1923年:各种思想的全盛时期 895

勒科尔比西埃 897

英国和美国 900

斯堪的纳维亚;意大利 901

再论勒科尔比西埃 901

第二十三章 903

1930—1939年间的外交史 903

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教授 903

D.C.瓦特著 903

经济危机对政治争端的影响 903

德国向奥地利接近 904

远东国际秩序的瓦解 905

法国寻求同盟者 907

世界裁军会议(1932年) 908

德国同法国接近 909

美国的孤立主义 909

世界经济会议的垮台(1933年) 910

希特勒的计划 911

奥地利危机 912

德国和日本脱离国际联盟 913

英国的军备方案 913

日本与中国 913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915

奥地利纳粹党暴动失败 916

赖伐尔与墨索里尼 916

斯特雷扎会议(1935年) 918

法苏条约(1935年) 918

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对意大利的制裁 919

霍尔-赖伐尔谅解 921

小国受到干扰 923

土耳其参加蒙特勒会议(1936年) 924

比利时奉行“纯粹比利时政策” 924

美国:中立法案(1937年) 925

英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君子协定” 925

日本与中国 926

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秩序瓦解 926

反对共产国际条约(1936年) 928

西班牙内战;各大国的反应 929

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 933

内维尔·张伯伦的政策 933

1937年10月底欧洲的局势 935

中国的统一战线 936

罗斯福总统的“隔离”演说 937

美国、英国与中国 938

英国希望找到一个和解方案 940

另一次奥地利危机 942

武力并吞奥地利(1938年3月) 943

苏台德区德意志人问题 943

俄国的建议 945

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 947

苏台德区问题的和解方案不可能实现 947

俄国重新做出努力 949

张伯伦和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贝格会晤 950

(1938年9月15日和22日) 950

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29日)及其后果 952

波兰和匈牙利的反应 953

西班牙内战告终(1939年1月) 955

中日谈判破裂 955

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1939年3月) 957

但泽和走廊 957

希特勒因为英国对慕尼黑的反应而感到不安 959

对战争的神经紧张状态 960

采取集体行动的措施宣告失败 961

意大利侵犯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 962

俄国政策的改变 963

“钢铁条约”(1939年5月) 963

纳粹—苏联条约(1939年8月23日) 965

英俄谈判的夭折 965

战争 968

第二十四章 969

第二次世界大战 969

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爵士(已故)著 969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未能重视机械化力量的作用 969

德国和俄国接受坦克加飞机的理论 971

骑兵军官的过时态度 972

英国不愿机械化 973

德国建成一支素质和机动性好的小规模军队 975

在莱茵兰未能阻止希特勒 976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978

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 978

假战争 983

德国向挪威和丹麦进军 984

德国进攻法国 987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991

法国被迫请求停战(1940年6月21日) 994

英国的危险处境 996

希特勒为何按兵不动? 998

战争扩大到地中海地区 999

韦维尔在北非获胜 999

在希腊的牵制行动遭到惨败 1001

隆美尔的胜利 1006

远东的防务被忽略 1007

德国入侵俄国(1941年6月22日) 1008

德军在莫斯科受挫 1010

德军在俄国失败的原因 1012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3年2月) 1012

日本的胜利 1015

英军在北非撤退;托布鲁克战役(1942年6月) 1021

英军前进,英、美军在北非登陆(1942年11月) 1024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成为转折点 1024

德、意军队在非洲战败 1028

西西里和意大利战役 1031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1032

俄国继续进攻 1035

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 1037

远东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 1039

原子弹:是否应该使用? 1041

优越的工业实力和资源加上海上力量带来了胜利 1043

对战略的评论 1043

卢埃林·伍德沃德爵士(已故)著 1048

希特勒夸大了以往政权的错误 1048

他与意大利、日本、俄国和法国维希政权的关系 1048

前牛津大学近代史教授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1048

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 1048

第二十五章 1048

“新秩序” 1050

苏联对其盟国的怀疑 1051

1942年以前美国不卷入战争的政策 1052

“租借法案” 1053

实行一致的外交政策的困难 1054

经济战 1055

美国、英国与法国维希政权 1056

英美的远东政策 1060

俄国与波兰的前途 1062

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宣言 1064

无条件投降 1065

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三次会议 1067

联合国 1070

波兰问题是俄国与西方大国之间关系的考验 1070

是不团结吗? 1071

索引 10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