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邓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15235·21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目录 1

第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7

2.1原子结构 7

2.2原子能级和能级图 12

2.3跃迁方式 28

2.4原子吸收光谱 34

2.4.1吸收光谱的特征波长和吸收线数目 34

2.4.2吸收线轮廓 36

2.4.3吸收线强度 43

2.5积分吸收系数和原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45

2.6瓦尔西峰值吸收测定法 47

2.7校正线的形状和影响它的因素 49

第三章 火焰原子化 57

3.1.1火焰的燃烧特性 58

3.1火焰的基本性能 58

3.1.2火焰温度 60

3.1.3火焰组成 66

3.1.4火焰的透射性能 69

3.1.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中惯用的化学火焰 70

3.2试样在火焰中的原子化 77

3.2.1试样的雾化 77

3.2.2雾珠的蒸发过程 92

3.2.3被测元素在火焰中的原子化 94

3.3火焰原子化器和火焰型式 110

3.3.1全消耗型原子化器和紊流火焰 110

3.3.2预混合型原子化器和层型火焰 111

3.3.3隔离火焰和屏蔽火焰 112

3.3.4层型扩散火焰 115

3.3.5长光程原子化器和管式火焰 116

4.1石墨炉高温原子化 120

4.1.1石墨炉高温原子化法的原理和特点 120

第四章 非火焰原子化 120

4.1.2原子化过程 128

4.1.3原子化速度 135

4.1.4石墨炉高温原子化法的效率 141

4.1.5原子吸收信号的测定方法 143

4.2低温原子化法 146

4.3其他原子化法 149

4.3.1金属器皿原子化法 149

4.3.2阴极溅射原子化法 149

4.3.5激光原子化法 150

4.3.6闪光原子化法 150

4.3.4等离子体原子化法 150

4.3.3电极放电原子化法 150

4.3.7粉末燃烧原子化法 151

第五章 153

5.1引言 153

5.2辐射光源 154

6.2.1空心阴极灯 154

5.2.2无极放电灯 175

5.2.3连续光源 177

5.3原子化系统 180

5.3.1火焰原子化系统 180

5.3.2非火焰原子化系统 184

5.4分光系统 186

5.4.1棱镜单色器 186

5.4.2光栅单色器 190

5.5检测器 201

5.6信号指示系统 203

5.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 204

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技术 209

6.1样品制备 209

6.1.1一般考虑 209

6.1.2标准样品的配制 211

6.1.3被测样品的处理 212

6.1.4被测元素的分离和富集 216

6.2测定条件的选择 229

6.2.1分析线 229

6.2.2狭缝宽度 231

6.2.3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 234

6.2.4原子化条件的选择 235

6.3分析方法 239

6.3.1标准曲线法 239

6.3.2标准增量法 240

6.3.3内标法 243

6.4有机溶剂效应 244

6.5安全 246

第七章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248

7.1电离干扰 249

7.2物理干扰 251

7.3光谱干扰 254

7.3.1在光谱通带内有一条以上的吸收线 254

7.3.2在光谱通带内有非吸收线存在 256

7.3.3谱线重叠 256

7.3.4分子吸收 258

7.3.5光散射 260

7.3.6试样池发射 266

7.4化学干扰 266

7.4.1化学干扰的产生 266

7.4.2化学干扰的消除方法 268

8.1.1灵敏度 276

第八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 276

8.1灵敏度和检出限 276

8.1.2检出限 278

8.2精密度 285

8.2.1精密度 285

8.2.2测光误差 287

8.2.3置信范围 288

8.3准确度 291

8.3.1准确度 291

8.3.2系统误差的检查 292

8.3.3总误差范围 296

第九章 应用 299

9.1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9

9.1.1碱金属 301

9.1.2碱土金属 301

9.1.3有色金属 302

9.1.4黑色金属 303

9.1.5贵金属 303

9.1.6稀有和分散元素 304

9.1.7难熔元素 304

9.2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05

9.2.1利用干扰效应的间接原子吸收法 306

9.2.2利用沉淀反应的间接原子吸收法 306

9.2.3利用杂多酸的“化学放大”效应的间接原子吸收法 307

9.2.4利用络合反应的间接原子吸收法 308

9.2.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间接原子吸收法 309

9.3同位素分析 310

9.3.1氢同位素分析 310

9.3.2铀同位素分析 311

9.4其他应用 3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