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乾隆御批 展现乾隆的治国韬略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董建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78012046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0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乾隆御批 展现乾隆的治国韬略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澄清吏治--亦系贪官之报应耳 3
1.言人易、言己难 3
2.无作满盈之念 6
3.如此察吏,何愁吏治不清 8
4.愈辨愈形其短 11
5.楚省吏治大坏 14
6.此奏可嘉之至 16
7.七十石岂得谓之亏空 19
8.如能改过尚可 22
9.汝自问汝应何罪 24
10.但论其赃数治罪可耳 26
11.实可恨,亦可愧也 28
12.真成大笑话 31
13.汝无过也 34
14.朕将何以用人乎 36
15.此乃治弊,自应严处 39
16.不必深究 42
17.再罚一万 45
18.尔可谓无能之至 48
19.尔总不解事 51
20.秉公办理可也 53
21.可笑!可愧!可奇! 56
22.当非贪婪者可比 59
23.更成笑话 62
24.陋习可恶之极 65
25.外省习气皆可恶 68
26.亦系贪官之报应耳 70
27.汝等尚作不知 72
28.可谓不知朕,朕何如主也 74
29.再不良心发现则大奇矣 77
30.不可视为按例文章 80
31.足见湖北政治不堪 83
32.何必如此,卑鄙之极 86
33.是何人与信 88
二 诫勉官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93
34.川省虽远,难逃朕之耳目也 93
35.朕心即皇考之心 95
36.何必降旨申饬 97
37.我君臣同德同心 100
38.卿受恩更深更重 103
39.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 105
40.以佐朕之不逮 108
41.汝毋以今日为得计也 111
42.大臣之道不在谨慎忠厚之一节 114
4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17
44.凡事以实入告 120
45.汝当益励初心,始终如一 123
46.此等章句朕实厌观之 125
47.汝能服膺弗忘,恩过半矣 127
48.秉公去私可也 129
49.不可以署理而一切不认真也 132
50.务实,不可取巧 134
51.尔所办之事无不糊涂者 136
52.汝既不能奈人何,人亦不能奈汝何 138
53.汝非明朝人也 141
54.实可谓下愚见小矣 143
55.据实可耳,何必弄笔尖 145
56.此不过潦草塞责之奏耳 148
57.足见汝糊涂 150
58.此误矣 153
59.糊涂不堪之物 156
60.皆不可,慎之 158
61.若稍存瞻徇之意,是取罪之道也 160
62.不堪无耻之至 163
63.汝子竟迎合果亲王,大奇 166
64.一切汝应留心 168
65.一家受恩太重,固非善事 170
66.此等无关紧要之事,有不如无 173
67.不必多此一番布置 175
68.屡有不必修建之旨,而汝竟已措办 178
69.一切须当小心 181
70.亦觉物力可惜也 183
71.朕实不意汝竟有此事 185
72.不可入沽名之习 187
73.一切勉之,不可生疑 189
74.可发一笑 191
75.何必屡见于言 193
76.汝诸事不认真 195
77.大约尔等满洲进士出身者,无一好者 197
78.宜求好幕宾,莫惜费 199
79.时时留心,勿为空言 201
80.何不于此等晴和日烧造 203
81.不通 206
82.皆已足用 208
83.何不具清字折 211
84.又属多费矣 213
85.览奏不为欣悦也 216
86.汝自满好逸 218
87.汝谨慎有余而明决不足 221
88.岂病尚未愈以致如此颠倒乎 224
89.殊失朕望 227
90.扬州有何可贪恋 229
91.实应羞愧 232
92.汝何至此糊涂 235
93.为此处颂不知愧矣 237
94.何必张大其事而又无实际 240
95.毋令滋事,亦不必张扬 243
三 识人用人--识人用人之道最难 249
96.卿当始终一致 249
97.所望于各省督抚者甚切 251
98.无廉、无耻、滥小人 253
99.汝一门世受国恩 255
100.此人竟是一外亲,尚可 258
101.汝何无一言 260
102.用文太多,殊非本色 262
103.垂涎外任,可谓鄙矣 264
104.汝慎守有余而干济不足 266
105.汝不患不能事,但患取巧 268
106.但恐汝器局小,不胜此任耳 271
107.人孰无过?贵其能改 273
108.朕实因碍无人 276
109.汝不奏不办,是何肺肠 279
110.不意满洲中竟有汝无耻庸懦不堪之物 282
111.不能胜任总兵,已令回副将矣 285
112.出自朕简,非御史所当言 288
113.人材难得 291
114.此人果好否 293
115.若有因病误事光景,即速奏来 295
116.据实奏来 297
117.略似其父出息 299
118.不过文人而已 301
119.汝之不称总督 303
120.所谓量材器使也 306
121.总以袁守侗为法,斯得之矣 309
122.此人可惜 312
123.此人如何 314
124.不甚满意 317
125.效李湖为之 319
126.无劳朕虑也 321
127.不必回避 324
128.仍以调养为要,勿必过劳 327
129.抑病发不能行动乎 330
130.汝不宜如此 333
131.要缺断不能 336
132.识人用人之道最难 338
133.朕用人不错也 341
134.是朕之未察到之过耳 344
135.毋自满,余无多谕 346
136.元展成一家否 348
137.不应愧勉乎 350
138.汝不知耳 353
四 体恤臣下--汝病觉好些否 359
139.卿名不必改“丹”字 359
140.朕亦不忍与公忠之大臣计及锱铢也 362
141.新正元旦正宜在家团圆 365
142.可静养冀痊 368
143.每年赏汝一千两 370
144.若实不可支,即行奏来 372
145.静养之,以期速痊 374
146.不必着急,安心调理 376
147.朕不欲令人不尽孝也 378
148.善为调养 381
149.汝病觉好些否 383
150.不必急于来 385
151.体朕此心,不可勉强 388
152.御医已到,近况如何 391
五 经济政策--当以除弊恤商为本 395
153.不可急遽,亦不可疏纵 395
154.必实系民之乐从,而非官省所强 398
155.若因清查扰累地方,乃万万不可者 401
156.开矿乃扰累地方之事,断不可行 403
157.汝等地方大员之罪不可逭矣 405
158.国家经费须当量人为出通盘计算 408
159.此朕加恩商人曲为体恤之举 411
160.一时不得良法,奈何 414
161.皆万万不可者 417
162.只可听民自便 420
163.独不思商贾亦吾民乎 423
164.是不治其本而治末之见 426
165.商人奢用亦养 429
166.事在人为 432
167.今已相安无事 434
168.不可矫枉过甚 437
169.可谓锱铢较量 440
170.不可露此意 443
171.小钱之弊总在 445
六 河工漕运--不可惜费 449
172.海塘工程关系紧要 449
173.此乃皇考最关心之事 452
174.速成巨工 455
175.沟渠即河道之脉络也 458
176.不可惜费 461
177.勉学习 463
178.朕自当代汝等通筹全局也 466
179.汝真无用之物矣 469
180.莫因欲速,致弗坚牢 472
181.汝所办好又兼命好 474
182.此非最善 476
183.竟有定见,大慰朕怀 479
184.不可急 482
185.何未早言之 485
186.总以慎防为要 488
187.不可以此为得计 490
188.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 493
189.如此则设堤何用 496
190.今年漕运大有起色矣 499
191.一举两得也 501
192.可谓不用心之甚 504
193.汝不宜如此不留心 506
194.谁夺汝聪明至此 509
七 民生福祉--从来为治之道,莫先于爱民 515
195.务须加意抚绥,毋使穷民失所 515
196.当以雨蜴年谷为第一要务 518
197.被水居民应加赈恤 521
198.勿徒见之章奏之词 524
199.凡为地方大吏,当首以爱民为要务 527
200.一有水旱立即赈恤 530
201.朕忧怀实不能释然 533
202.务令民力宽余 536
203.朕实愧之 539
204.从来为治之道,莫先于爱民 541
205.甘肃穷民尤可悯也 544
206.粉饰二字径成锢习 547
207.捕蝗一事更应上紧督率 549
208.人食一石之麦可当食二石之谷乎 552
209.汝何为粉饰之语耶 555
210.总以赈务为要,差务次之 557
211.得大臣之体,可嘉之至 559
212.目下穷黎光景又如何 561
213.必系尔等平日不以为事也 563
214.能邀福佑乎 565
215.朕惟有日长一日之忧 567
216.加赈三月 569
217.只愁多,不愁少 572
218.此等幕宾非不精心既有意陷汝 574
219.安能览此解悉哉 576
220.知过速改、不回护,为可嘉耳 578
221.又拘泥了 581
八 军事用兵--用兵之道惟以威胜耳 587
222.贼首尽除,连疆绥靖 587
223.国法难以轻贷 590
224.务期悉心经画,永靖苗疆 593
225.迂腐书生之见 596
226.使兵弁与土众宁谧相安 598
227.乃目前第一要务 601
228.汝之罪万万不可逭矣 603
229.我君臣之最要、最重事件 606
230.当为朕全用人之颜面 610
231.万里之间遥制军机 613
232.汝满洲技艺、言语甚属生疏 616
233.竟不知丁士杰如此负恩也 618
234.今若何矣 620
235.朕之办理岂待汝奏 622
236.目下所急者马匹、粮储二事 624
237.此正爱惜马力之时也 626
238.如此方是,可嘉之至 629
239.不加恩则何以劝众 632
240.汝二人如心腹手足一体 635
241.必急速济事而不累民 638
242.莫若大举以靖其源 640
243.今后一亦不可漏网 643
244.奏不出于诚矣 645
245.竟老而无用矣 647
246.当别有办法 649
247.不可遇事张皇 651
248.甚属糊涂 653
249.不知耻,奈何 655
250.汝此番实觉出力,可嘉 658
251.皆吾君臣不能化民之愧也 660
252.此语通极 662
253.尔等竟是瞀目之徒,笑话 665
254.不在多言 668
255.若不诚,是巧诈;若诚,是至愚 671
256.速剿灭贼匪 674
257.看来尔等皆过于张皇矣 676
258.无因一二贼匪骚动各省之理 679
259.用彼二无用提督是吾之过 682
260.如不敷用,仍奏来 685
261.但盼速闻捷音 687
262.不可畏事徒知自守,立于无过之地 690
263.实在难得如此忠勇有识之人 692
264.有何可说 694
265.知其一未知其二 696
266.擒林爽文之信未至,为之焦切耳 699
267.山西皆穷商,不必了 702
268.总兵非养病之所也 705
269.不可为绿营之虚诈 707
270.此语未得领要 709
九 防奸缉盗--汝何不上紧缉拿 715
271.地方文武官之罪不小也 715
272.赌博窝娼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718
273.足见汝等不实心任事 721
274.汝何不上紧缉拿 724
275.其奈尔等无人心者何 726
276.此非越俎干预地方事务也 728
277.岂有此理 730
278.汝此去甚是 732
279.不可日久而懈 734
280.今年奇事尽多 736
281.只言何益 739
282.益增愤懑耳 742
283.彼究藏于何处 744
284.此皆劣幕胡言 747
285.用心太过 750
286.不料汝拘泥至此 753
287.更有何辞 756
288.恐是虚言 759
289.此人最可恶 762
十 司法审判--有治人无治法 767
290.国法不汝贷也 767
291.朕必将伊等加倍治罪 770
292.外间此习甚可恶 773
293.不知被杀者之实可矜 775
294.按例治罪,不可姑息 778
295.断不可姑息也 780
296.从者不可以从论矣 782
297.有治人无治法 784
298.行在法司核拟速奏 787
299.当如此 790
300.更不成话 792
301.汝能无罪乎 794
302.处以极刑磔死 796
十一 对外事务--宣布国家柔远之泽 801
303.宣布国家柔远之泽 801
304.羡余锱铢,朕不与汝较量也 804
305.安分守己,勿生妄想 806
306.想差矣 809
307.不晓事之极 812
308.嘉庆之外有何可谕 815
309.不通,糊涂之极 818
310.无用无耻之徒也 821
311.一举两得 824
312.不如静以待之为是 827
十二 文化科举--可谓读书人 831
313.汝子已授翰林矣 831
314.朕前岂可用巧 833
315.朕从不因事波及无辜 835
316.其殿试朝考则在前也 838
317.不必,仍当用官项 840
318.勉此八字可也 843
319.辞实精工 846
320.有何惧处 849
321.亦皆送交军机处 852
322.如亲见论文矣 855
323.汝不能辞其责 858
324.汝本分事尚弄不清 861
325.有旨赏进士矣 863
326.可谓读书人 865
327.汝总不见振作,何也 867
论 873
立身以至诚为本论 873
读书以明理为先论 874
宽则得众论 876
上下交而其志同论 877
君子以虚受人论 879
物不可以苟合论 880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论 881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论 882
为万世开太平论 884
治天下在得人论 885
宋襄公论 887
汉武帝论 889
汉元帝论 890
韩淮阴背水阵破赵论 891
西汉总论 892
汉光武论 893
东汉总论 894
蜀汉兴亡论 896
东吴总论 897
东晋总论 898
北魏世祖拓跋焘论 899
唐太宗论 899
长孙皇后论 901
唐肃宗论 902
唐德宗论 902
唐宪宗论 903
唐穆宗论 904
褚遂良论 905
郭子仪论 906
陆贽论 907
李德裕论 908
唐总论 909
后唐总论 911
宋太祖论 912
吕端论 913
韩琦论 913
明道程子论 914
北宋总论 915
宋理宗论 916
岳武穆论 916
文天祥论 917
南宋总论 918
元仁宗论 920
许衡论 920
汤武论 921
金世宗论 922
知过论 923
君子小人论 925
宋孝宗论 926
节俭论 927
纳污含垢论 929
记 930
皇祖圣祖仁皇帝恩赐御书记 930
瀛台记 931
丰泽园记 931
乐善堂记 932
四余室记 933
二希堂记 935
创业守成难易说 936
说 936
古长城说 939
穿杨说 939
赞 941
十臣赞 941
列代贤明妃后垂称奕世者,取绘十二系以赞 945
问 948
史论问 948
乾隆四年三月廷试贡士策问 950
箴 952
七情箴 952
五事箴 954
右貌箴 954
右听箴 955
右视箴 955
右言箴 955
序跋 956
《明史纲目》序 956
重刻《十三经》序 957
重刻《二十一史》序 958
《贞观政要》序 959
《杜子美诗》序 960
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序 961
《大学衍义补》序 962
书魏郑公《十思疏》后 963
书《新唐书·兵志论》后 964
书朱子戊申封事后 965
读《唐太宗集》 966
杂著 966
读董江都贤良三策 967
读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968
读史 969
读韩子 970
读欧阳修《纵囚论》 971
读苏轼《范增论》 972
读《后汉书·明德马后传》 973
读《刘昆传》 974
读《韩非子》 975
读《金史》 976
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977
读宗泽《忠简集》 978
读王充《论衡》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