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毒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动物毒理学
  • 朱蓓蕾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0347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兽医学∶毒理学 毒理学∶兽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毒理学及其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2

一、毒理学的任务 2

二、毒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三、毒理学的分支学科 3

第三节 名词解释 4

毒物 4

毒素 4

毒性 4

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5

接毒剂量和接毒浓度 6

接毒时间 6

无作用剂量和阈剂量 6

中毒 7

危害性 8

第四节 动物毒理学的一般原则和概念 8

一、概念 8

(一) 动物的接毒途径 9

(二) 毒物的靶器官、受体和酶 9

(三) 毒物的效应器官及其与靶器官的关系 9

(四) 毒物的蓄积器官及其与靶器官的区别 9

(五) 中毒动物临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血中毒物浓度的关系 9

(六) 畜禽中毒的原因 9

二、一般原则 11

第二章 毒物动力学 13

第一节 毒物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13

一、毒物在细胞膜上的通透方式 13

(一) 被动转运 14

(二) 特殊转运 14

二、毒物的吸收 15

(一) 经消化道吸收 15

(二) 经皮肤吸收 16

(三) 经呼吸道吸收 16

三、毒物的转运和分布 17

(一) 毒物在体内的转运 17

(二) 毒物在体内的分布 17

四、毒物的排泄 18

(一) 经尿排泄 18

(二) 胆汁排泄 19

(三) 其他排泄途径 19

第二节 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21

一、概述 21

二、毒物生物转化的类型 21

(一) 氧化反应 21

(二) 还原反应 24

(三) 水解反应 25

(四) 结合反应 26

三、毒物生物转化的方式 28

四、影响毒物生物转化的因素 28

(一) 机体方面的因素 29

(二) 毒物方面的因素 31

第三章 安全试验及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 35

第一节 概述 35

一、安全试验及其分类 35

二、安全试验设计 35

(一) 试验动物 35

(二) 试验分组 36

(三) 受试物 37

(四) 接毒途径、频率及剂量 37

第二节 一般毒性试验 37

一、急性毒性试验 37

(一) 试验目的 37

(二) 试验方法 37

二、蓄积毒性试验 40

(一) 试验目的 40

(二) 试验方法 40

(三) 结果评价 41

三、亚急性毒性试验 41

(一) 试验目的 41

(二) 试验方法 41

四、慢性毒性试验 42

(一) 试验目的 42

(二) 试验方法 42

(三) 对慢性毒性试验的评价 42

第三节 专门毒性试验 43

一、繁殖试验 43

(一) 试验目的 43

(二) 试验方法 44

二、致畸试验 44

(一) 试验目的 44

(二) 试验方法 44

三、致突变试验 45

(一) 试验目的 45

(二) 试验方法 45

四、致癌试验 47

五、其他试验 47

第四节 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 48

一、概述 48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49

三、饲料添加剂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 51

(一) 试验动物 52

(二) 试验剂量 52

(三) 试验方法 53

第四章 食用动物组织中药物和化学药品的残留 54

第一节 定义和术语 54

药物或化学药品残留 54

饲料添加剂 54

适用动物或靶动物 54

无意残留 54

日许量 55

允许残留量 55

致癌作用 57

致突变作用 58

致畸作用 58

药物过敏反应或过敏性 58

安全界限 58

第二节 休药期和允许残留量 59

第三节 食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 70

一、抗生素残留 71

(一) 抗生素残留与人的过敏反应 71

(二) 注射部位的抗菌药物残留 72

(三) 食用组织中常用抗生素的残留 72

二、磺胺类药物残留 73

三、农药残留 74

四、其他药物及化学药品残留 76

(一) 生长促进剂残留 76

(二) 抗寄生虫药残留 76

(三) 霉毒素残留 77

(四) 金属与类金属残留 79

五、意外污染和环境污染导致的残留 80

六、烹调及冷冻对组织中残留的影响 81

第四节 对食品动物用药的评价以及动物废弃物的再利用 82

一、对食品动物用药的评价 82

二、动物废弃物的再利用 82

第五章 中毒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84

第一节 中毒的诊断 84

一、病史 84

二、临诊症状 85

(一) 临诊检查在中毒诊断上的意义 85

(二) 中毒临诊症状的特点 85

(三) 中毒的病程 86

(四) 中毒的预后 86

三、病理剖检 86

(一) 病理中检在中毒诊断上的意义 86

(二) 病理剖检顺序 86

(三) 检样的采取及要求 87

四、毒物的化学分析 87

五、实验动物试验 88

第二节 中毒的治疗 89

一、支持疗法 90

二、解毒措施 90

(一) 根除毒物的来源 90

(二) 排除吸收部位的毒物、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91

(三) 已吸收毒物的灭活及排出 93

第三节 中毒的预防 95

第六章 与饲料有关的毒物 97

一、食盐(缺水) 97

二、脲及非蛋白氮 100

三、碘 104

第七章 植物来源的毒物 106

一、氰化物 106

二、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硝基化合物 109

三、草酸盐 114

四、栎属植物 116

五、植物毒素 119

第八章 生物毒素 123

霉毒素中毒 123

一、黄曲霉毒素 127

(一)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 127

(二) 牛黄曲霉毒素中毒 128

(三)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 129

二、麦角毒素 130

三、镰孢霉毒素 132

(一) 马脑白质软化霉毒素 132

(二) T-2毒素 133

四、甘薯黑斑霉毒素 134

第九章 农药 136

第一节 杀虫剂 136

一、烟碱 136

二、有机杀虫剂 137

(一) 有机氯杀虫剂(氯化烃类杀虫剂) 139

(二) 有机磷杀虫剂 149

(三)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159

第二节 除草剂 162

一、无机除草剂 162

氯酸盐 162

二、有机合成除草剂 164

第三节 杀真菌剂 173

一、有机合成杀真菌剂 173

(一) 氨基甲酸酯类 173

代森锰 173

代森锌 173

代森钠 174

福美铁 174

福美联 174

福美双 174

威百亩 174

苯菌灵 174

(二) 克菌丹 175

(三) 地茂丹 175

(四) 二硝基邻甲酚 175

(五) 二氯萘醌 176

(六) 六氯苯 176

(七) 溴甲烷 176

(八) 有机锡化合物 177

(九) 五氯硝基苯 177

(十) 硫黄 177

(十一) 四氯异酞腈 177

(十二) 氯唑灵 177

二、五氯苯酚 178

第四节 毒鼠剂 180

一、安妥 180

二、华法令 181

三、磷化锌 185

四、氟乙酸盐和氟乙酰胺 186

第五节 软体动物杀灭剂 189

聚乙醛 189

第十章 药物 191

第一节 抗细菌药物 191

一、硝基呋喃类药物 191

二、磺胺类药物 193

三、抗菌增效剂 197

三甲氧苄氨嘧啶 197

二甲氧苄氨嘧啶 197

四、抗生素 197

(一) 青霉素类 198

(二) 先锋霉素类 199

(三) 大环内酯类 199

红霉素 199

泰乐菌素 199

螺旋霉素 200

(四) 其他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200

新生霉素 200

万古霉素 200

杆菌肽 200

(五) 氨基糖苷类 200

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201

卡那霉素 202

庆大霉毒 202

新霉素 202

(六) 多粘菌素类 202

(七) 四环素类 203

(八) 氯霉素类 204

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 205

一、抗蠕虫药 205

(一) 有机磷化合物 205

敌百虫 206

哈罗松 206

(二) 咪唑骈噻唑类 207

四咪唑 207

左咪唑 208

(三) 四氢嘧啶类 210

噻吩嘧啶 210

(四) 苯骈咪唑类 211

噻苯咪唑 211

(五) 其他 212

哌嗪 212

吩噻嗪 213

甲氧啶 215

二、抗原虫药 215

(一) 抗锥虫药 215

萘磺苯酰脲 215

喹嘧胺 216

新胂凡纳明 216

三氮脒 216

(二) 抗梨形虫药 217

硫酸喹啉脲 218

黄色素 218

台盼蓝 219

(三) 抗球虫药 219

球痢灵 219

尼卡巴嗪 220

氨丙啉 220

氯苯胍 221

莫能菌素 221

第十一章 工业来源的毒物 224

第一节 氟化物 224

第二节 石油产品 228

第三节 多氯联苯 230

第四节 乙二醇 233

第五节 有毒气体 235

一、氨及铵化物 235

二、二氧化碳 237

三、一氧化碳 237

四、硫化氢 240

五、二氧化氮 242

六、硫氧化物 243

七、其他刺激性气体、蒸气、烟雾和粉尘 244

第十二章 金属和类金属 246

一、铜 246

二、钼 249

三、铁 251

四、铅 252

五、硒 257

六、有机汞 260

(一) 犊牛、犬和猫的有机汞中毒 262

(二) 牛、猪和家禽的有机汞中毒 263

(三) 羊有机汞中毒 264

七、砷 265

(一) 有机砷剂 265

(二) 无机砷剂 267

第十三章 其他有害的化学物质 271

一、腐蚀性化学物质 271

(一) 煤焦油 272

(二) 酚 273

(三) 煤酚 274

(四) 含酚废水 275

二、多环芳烃 277

附录 动物毒理学常用名词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9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