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语用学概要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何兆熊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46746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语用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语用学的源起和发展 1
1.2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 6
1.3 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 10
1.3.1 意义 10
1.3.2 语境 17
1.4 语用学和语义学 23
1.5 促使语用学发展的几个因素 25
2.1 概述 31
第二章 意义和所指 31
2.2 意义和所指的哲学研究 32
2.2.1 意义和所指的早期哲学研究 32
2.2.2 有关意义和所指的两种哲学理论 33
2.2.3 确定性描述语的两种用法及有关的讨论 34
2.3 意义和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37
2.3.1 意义的语义学研究 37
2.3.2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39
2.3.2.1 名称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39
2.3.2.2 名词短语所指的语义学研究 40
2.3.2.3 所指的语义学研究中的难题 43
2.4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 45
2.4.1 意义和所指的不确定性 45
2.4.2 语境和话语上下文的作用 48
2.4.2.1 在语境中确立意义 48
2.4.2.2 在语境和话语上下文中确立所指 49
第三章 指示 56
3.1 指示的含义和用法 56
3.1.1 指示的语用含义 56
3.1.2 指示词语的两种用法 59
3.1.3 指示词语的非指示用法 60
3.2 指示的类别 62
3.2.1 人称指示 62
3.2.2 时间指示 67
3.2.3 方位指示 72
3.2.4 定冠词the的指示用法 78
3.2.5 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 80
3.2.5.1 篇章指示 80
3.2.5.2 社会指示 83
4.1.1 Austin对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 86
4.1 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 86
第四章 言语行为理论 86
4.1.2 言有所为的话语的语言特征 88
4.1.3 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 91
4.1.4 Austin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93
4.2 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95
4.2.1 Searle对言语行为的认识 95
4.2.2 Searle对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96
4.2.3 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 98
4.2.4 Searle对言外行为的分类 103
4.3 意义和言外之力的关系 109
4.4 言语行为理论的归属 112
第五章 语言的间接性 119
5.1 间接使用语言的现象 119
5.2 语言的间接性和言语行为理论 123
5.2.1 间接言语行为 123
5.2.2 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 124
5.2.2.1 习语论 125
5.2.2.2 推理论 127
5.3 对间接指令的研究 130
5.4 语言的间接性与话语分析 137
5.5 和间接语言有关的几个问题 147
第六章 合作原则和新格莱斯主义 151
6.1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151
6.1.1 会话含义 151
6.1.2 会话的合作原则 153
6.1.3 会话含义的产生及特点 156
6.1.3.1 会话准则的违反 156
6.1.3.2 会话含义的特点 161
6.1.3.3 会话准则的违反和隐喻 163
6.1.4 Grice合作原则的不足 166
6.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理论 169
6.2.1 Horn的会话含义两原则 169
6.2.2 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 172
第七章 关联论 180
7.1 关联论的源起 180
7.1.1 关联论的交际观 180
7.1.2 明示推理模式 182
7.1.3 关联论和合作原则 187
7.2.1 关联的定义 190
7.2 关联论的主要观点 190
7.2.2 关联的程度 194
7.2.3 关联的原则 197
7.3 关联的推理 200
7.3.1 推理的法则 200
7.3.2 推理和语境 203
7.3.2.1 语境 203
7.3.2.2 语境的补足和选择 205
8.1 会话的礼貌原则 211
8.1.1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211
第八章 礼貌的语用研究 211
8.1.2 礼貌和言外功能 213
8.1.3 礼貌原则的准则 215
8.1.4 礼貌原则的局限和不足 222
8.2 会话的礼貌策略 225
8.2.1 礼貌和社会因素 225
8.2.1.1 面子和理性 225
8.2.1.2 面子威胁行为(FTA) 226
8.2.1.3 估算面子威胁行为的因素 228
8.2.2.1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230
8.2.2 礼貌的补救策略 230
8.2.2.2 积极礼貌策略 231
8.2.2.3 消极礼貌策略 232
8.2.2.4 非公开策略 233
8.2.2.5 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234
8.2.3 礼貌策略的局限和不足 236
8.3 礼貌和文化价值 238
第九章 跨文化语用研究 243
9.1 什么是跨文化语用学 243
9.2 跨文化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 246
9.3 跨文化语用学的主要论题 248
9.3.1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 249
9.3.2 跨文化社会语用学 252
9.3.2.1 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 253
9.3.2.2 对语用参数的跨文化研究 255
9.3.2.3 不同文化在遵循格莱斯会话原则上的差异研究 257
9.3.2.4 “礼貌原则”和“面子”的跨文化研究 258
9.3.3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260
9.3.3.1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60
9.3.2.5 不同文化在解决准则之间矛盾的差异 260
9.3.3.2 静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262
9.3.3.3 动态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266
9.4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68
9.5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趋势 275
第十章 前提 277
10.1 前提的概念 277
10.1.1 前提的哲学渊源 277
10.1.2 语义前提 278
10.1.3 语用前提 281
10.1.4 前提和语境 285
10.2 前提语 289
10.3 前提的特点-可撤销性 297
10.4 前提的映射问题 299
第十一章 会话的语用研究 305
11.1 会话结构的语用研究和话语分析 305
11.2 会话的局部结构 307
11.2.1 会话中的轮换 308
11.2.2 会话中的相邻对 313
11.2.3 相邻对的内嵌 319
11.3 会话的整体结构 324
11.3.1 会话的开端 324
11.3.2 会话的结尾 326
11.4 会话的动态语用研究 329
11.4.1 话语角色类型 330
11.4.2 语用模糊与会话策略 336
11.4.3 会话活动类型 341
第十二章 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方法 350
12.1 语用学研究方法简述 350
12.2 语料收集方法 353
12.2.1 研究语用理解/感知的方法 355
12.2.1.1 等级划分/卡片分类 355
12.2.1.2 多项选择法 356
12.2.2 研究语言表达的方法 359
12.2.2.1 实录法 359
12.2.2.2 引发法 362
12.2.2.2.1 话语完型法 362
12.2.2.2.2 角色扮演 366
12.3 几种方法结合的办法 369
参考书目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