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古绘图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马鸿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2045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考古制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考古绘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考古绘图的意义 1
一、制图与绘画的区别 1
二、考古绘图的意义 1
三、考古绘图的优点与不足 1
目录 1
四、按工作性质分 2
二、学习的方法与要求 2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2
§1-3 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基本要求 2
二、按制图原理分 2
三、按画图技巧分 2
一、按工作程序分 2
§1-2 考古绘图的种类 2
三、我国在制图方面的伟大贡献 3
插图目录 4
一、制图仪器 4
图一 圆规 4
§2-1 制图仪器、工具和用品 4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4
图二 圆规用法示意 5
图四 比例规 5
图三 分规的用法 5
图五 直线笔 6
图六 直线笔使用不得法示例 6
图七 丁字尺 7
图八 丁字尺用法示例 7
二、制图工具 7
图九 三角板 8
图一○ 三角板的使用 8
图一一 半圆仪 9
三、制图用品 9
图一三 绘图钢笔及其构件 10
图一二 铅笔及置备示意 10
图一四 4号图纸的裁法 11
图一五 擦图片 12
§2-2 制图的步骤 12
一、固定图纸 12
三、草图 12
二、构图 12
一、图线及画法 13
§2-3 图线、符号和剖面的表示 13
六、修改错线 13
五、上墨 13
四、制图 13
图一六 线形示例 14
图一七 线形用法图例 14
图二○ 墓葬剖面图例 15
图一九 遗迹遗物符号图例 15
图一八 文化符号图例 15
三、剖面 15
二、符号 15
图二一 地层图例 16
§2-4 字体 16
图二二 宋体字的基本笔划 17
一、宋体 17
图二三 方仿宋字的基本笔划 18
二、仿宋 18
图二四 长仿宋字标准规定 19
图二五 长仿宋字体的基本笔划 20
图二六 黑体字的基本笔划 21
三、黑体 21
四、数字 22
图二八 阿拉伯数字书写步骤与笔顺示例 22
图二七 数字标准斜体与正体示例 22
五、汉语拼音字母 23
图二九 汉语拼音字母正体与斜体示例 23
图三○ 箭头标注的规则 23
§2-5 尺寸标注等在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23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素 23
二、标注尺寸的一般规则 23
三、尺寸标注比例在考古图中的应用 24
图三一 字列法则 24
四、图字标注在考古图中的应用 24
§2-6 素描 25
一、素描的概念与意义 25
图三二 龟兹佛教遗迹分布图字体标注示例 25
图三三 四种基本形体 26
图三四 器形结构分解示意图 26
二、素描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26
三、素描的基础知识 26
图三六 采用平行透视素描写生林荫大路 27
图三五 比例测量步骤示意图 27
图三八 素描写生步骤示意图 28
图三七 球体的明暗变化 28
图三九 蒿城台西遗址发掘工作情况示意图 29
四、素描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 29
图四○ 汉代陶制“干兰”式建筑模型写生 30
一、投影的形成 31
图四一 投影的形成 31
第三章 投影制图 31
§3-1 投影制图的目的和任务 31
§3-2 投影的基本概念 31
图四二 投影的方法 32
图四三 中心投影法 32
二、投影方法的分类 32
图四四 平行投影法中的正投影 33
图四五 平行投影法中的斜投影 33
图四六 斜投影的投影形成 33
图四七 斜投影的分类 34
三、投影方法的比较 34
图四八 正投影平面上一个投影的异同 35
图四九 采用第一角投影作图法绘出的悬山门三面投影展开示意图 35
一、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35
§3-3 正投影 35
图五三 展开后的效果示意图 36
图五一 关于空间象限的规定 36
图五二 投影面的旋转方法 36
图五○ 投影平面的设置 36
图五四 正投影图例 37
图五五 投影作图的设置 37
二、正投影举例 37
§3-4 投影作图 37
一、点的投影 38
图五六 点的一面投影 38
图五七 点的二面投影 38
图五九 点的三面投影 39
图五八 在两个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特性 39
二、直线的投影 40
图六一 直线的投影 40
图六○ 作点的三面投影图 40
图六二 直线在空间的各种位置 40
图六四 三种不同位置的平行线投影特性的直观图和投影图 41
图六三 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 41
图六五 三种不同位置的垂直线投影特性直观图和投影图 42
图六六 两直线平行 43
图六七 两直线相交 43
图六八 两直线相交叉 43
三、平面的投影 44
图六九 平面的表示 44
图七○ 平面在空间的各种位置投影 44
四、几何体的投影 45
图七一 平面对三个投影平面位置的投影 45
图七二 四棱柱体的正投影 46
图七三 四棱柱体的正等测投影作图 46
图七四 棱锥体和圆柱体的正投影及轴测投影直观图 46
图七六 几何投影图的阅读 47
图七五 圆锥体和球体的正投影及轴测投影直观图 47
图七七 空间物体投影图的判断 48
一、投影制的比较 48
§3-5 投影制的比较 48
图七八 投影制的比较 49
二、考古绘图对投影制的选用 49
图七九 考古绘图对投影制的选用 50
图八○ 考古器物视图的习惯排列方式 51
图八一 墓葬平、剖面图(长治分水岭M25)的排列 52
图八三 六棱柱体表面展开示意图 53
二、可展开的曲面 53
一、概述 53
§3-6 曲面展开及近似展开 53
图八二 墓顶俯视图及四面展视图的排列 53
图八六 圆锥体的表面展开示意图 54
图八五 圆柱体表面展开示意图 54
图八四 四棱锥体表面展开示意图 54
图八七 用径向剖面的球展开面画法 55
三、不可展开的曲面、球面的近似展开 55
图八八 用平行圆盘面的球展开面画法 56
图八九 庙底沟龙山文化F551复原图及复原剖面图 57
第四章 田野工作绘图 57
§4-1 田野测绘常用的几种方法 57
一、导线垂距法 57
图九○ 直角坐标法操作步骤示意 58
图九一 以点连线及最后完成F551平面图 58
二、平板仪射线法 59
三、距离交会法 59
四、方格网法 59
§4-2 遗址图 59
图九二 垂足的确定方法示意 59
图九三 距离交会法测绘示意 59
一、遗址平面图的基本画法 60
图九四 遗址平面图测绘步骤示意 61
二、遗址剖面图的基本画法 61
图九五 遗址剖面图测绘方法示意 62
图九六 遗址平、剖面视图的选用示例 63
图九七 地层堆积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 64
图九八 地层图例 64
图九九 窖穴互相打破关系平、剖面图投影关系示意 64
三、遗址平面图与剖面图的关系 64
四、遗址位置图 65
图一○○ 白沙宋墓遗址位置图 65
图一○一 宝鸡北首岭发掘探方坑位遗迹图 66
五、遗址分布图 66
图一○二 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区坑位总图 67
图一○三 宝鸡北首岭第一发掘区遗迹平面分布图 68
图一○四 郑州附近新石器时代及殷代遗址分布图 69
§4-3 墓葬图 69
一、墓葬分布图 69
图一○五 墓葬透视示意图 70
图一○六 洛阳烧沟东M61空心砖壁画墓透视图 71
图一○七 墓葬分布图(大汶口) 72
图一○八 简单土坑墓的表示 73
图一○九 墓葬平面图的表示 73
二、墓葬平面图的基本画法 73
图一一一 阶梯倾斜墓道在平、剖面图中的表示 74
图一一○ 墓葬中壁龛及随葬物品的表示 74
图一一三 指北针及比例尺不宜画在墓口内 75
图一一二 不易分辨的墓葬方向可在墓内用箭头标示 75
图一一四 墓葬中腐朽人骨骼的表示 76
图一一五 墓葬中人骨骼葬式例图 76
图一一六 葬式与墓葬坑位关系描绘图例 77
图一一七 人体骨骼图 78
图一一八 随葬器物叠压状况的表示 79
图一一九 墓葬平面图中随葬器物的表示 79
三、墓葬剖面图的基本画法 79
图一二○ 马王堆一号墓平面及纵、横剖面图 80
图一二二 墓葬平、剖面图彼此配合表示图例 81
图一二一 墓葬剖面图位置的选择及其表示 81
图一二三 殷墟武官村大墓平、剖面形制结构描绘示意图 82
四、墓葬平面图与剖面图的关系 82
五、各类墓葬图举例 83
图一二四 投影关系示意图 83
图一二五 五号墓平、剖面图(墓底系复原) 84
图一二六 第1—5层随葬器物分布图 85
图一二七 第6层部分随葬器物分布图 86
图一二九 墓底大型铜器物分布示意图 87
图一二八 椁顶上层及椁顶平面图 87
图一三○ 406号墓棺椁结构图(长沙) 88
图一三二 406号墓棺椁结构图 89
图一三一 406号墓棺椁结构图 89
图一三三 406号墓棺椁横、纵剖面图 90
图一三四 侯马上马墓地三号墓车马坑下层平、剖面图 91
图一三五 洛阳632号汉代砖室墓平、剖面图 92
图一三六 “四隅券进式”穹窿顶砖室墓平、剖面图 93
图一三七 唐代“古”字形攒尖顶单室墓平面、剖面和顶面视图 94
图一三八 汉代M10016墓平、剖面图 95
图一三九 汉代M7034平、剖面图 96
图一四○ M3119空心砖汉墓平、剖面图 97
图一四一 成都天回山崖墓M3平、剖面结构图 99
图一四三 石椁墓墓盖平面及墓葬平、剖面图 100
图一四二 积石墓平、剖面图 100
六、各类地上遗迹图举例 101
图一四四 山西晋祠圣母殿立面、平面和剖面图 102
图一四五 莫高窟第302窟平、剖面图 103
图一四六 莫高窟第420窟平、剖面图 104
图一四七 山西海会院唐代石塔平、剖面图 104
§4-4 田野发掘工作绘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05
图一四八 河北定县宋代开元寺料敌塔剖面图 105
§5-1 器物绘图的主要方法 106
第五章 室内器物绘图 106
图一四九 直角坐标法投影原理示意图 106
一、直角坐标法 106
图一五○ 轴对称法测绘步骤示意图之一 107
二、轴对称法 107
图一五一 轴对称法测绘铜敦步骤示意图 108
三、远距灯光投影法 108
图一五二 远距灯光投影法具体设置示意图 109
四、光学投影仪器投影法 109
一、石器 109
§5-2 各类器物的具体绘制方法 109
图一五三 打制石器视图及其排列示意 110
图一五四 打制石器外形轮廓测绘方法示意 110
图一五五 打制石器的特征示意图 111
图一五六 打制石器视图及描绘方法图例 112
图一五七 磨制石器视图及描绘方法图例 113
图一五八 xy坐标面的设置直观示意图 114
二、陶器 114
图一五九 摆放器物示意图 114
图一六○ 直角坐标法凭点测绘器物外形轮廓示意图 115
图一六一 沿z轴基线移动y轴测绘器表细部示意图 116
图一六二 变动z轴基线测绘器表细部示意图 117
图一六三 陶壶正面视图 117
图一六四 镂空器物的表示 118
图一六五 圆形陶器剖面 118
图一六六 圆形陶器轮廓线及剖口线处理方法示例 119
图一六七 纹饰与阴影描绘图例 120
图一六九 纹饰与阴影描绘图例 121
图一六八 纹饰与阴影描绘图例 121
图一七○ 利用坐标法补绘彩绘纹饰 122
图一七一 彩绘陶器视图及其处理方法 123
图一七三 三足器剖面及其处理 124
图一七二 复色图案技术处理图例 124
图一七四 鬲的剖视图 125
图一七五 鬲的剖视图中裆曲线测绘示意 126
图一七六 鼎足剖面具体描绘图例 126
图一七七 三足陶器图例 127
图一七八 求残器口沿直径及测绘摆放方法示意 128
图一七九 残器口沿直径复原图例 128
图一八一 残器腹的表示 129
图一八○ 残器口沿片形的表示 129
图一八三 残器盖的表示 130
图一八四 残器耳的表示 130
图一八二 残器底的表示 130
图一八五 残器足的表示 131
图一八六 残器的复原图例 131
图一八七 陶楼院立体效果图 132
图一八八 陶俑的视图及其排列 132
图一八九 畜俑、兽俑 133
图一九○ 陶房屋视图及组合 133
图一九一 楼阁的视图 134
图一九二 陶俑的表示 135
图一九三 木俑视图及表示 136
图一九四 灯、井、炉、灶视图及表示 137
三、铜器 137
图一九五 铜?的视图及其排列 138
图一九六 铜器视图及其描绘图例之一 139
图一九七 铜器视图及其描绘图例之二 140
图一九八 铜器视图及其描绘图例之三 141
图一九九 铜器视图及其描绘图例之四 142
图二○一 漏斗形铜器剖切部位的选择 143
图二○○ 铜器的变动剖线示例 143
图二○三 铜器与陶器剖口的不同处理比较图 144
图二○二 提梁铜壶剖面的表示 144
图二○四 鸟兽形铜器示例 145
图二○七 多层纹饰的描绘 146
图二○五 铸造纹饰中单层较粗纹饰的描绘 146
图二○六 铸造纹饰中有主次之分的凹凸纹饰的描绘 146
图二○八 多层纹饰中高浮雕的描绘 147
图二○九 拓片与线描对比示意图 148
图二一一 铜器嵌镶纹饰的描绘 149
图二一○ 纹饰描绘及投影积聚性变形 149
图二一四 铜羊尊灯活动范围的表示 150
图二一三 素面铜器的描绘 150
图二一二 铜器刻划纹饰的描绘 150
图二一六 铁器特征的描绘 151
图二一五 铁器铸造特征的描绘 151
五、漆器 151
四、铁器 151
图二一七 漆鼎纹饰的描绘 152
六、其它 152
图二一八 骨器、玉器和骨骼的描绘 153
图二一九 蚌器的描绘 153
§5-3 器物的剖面及剖视图 154
图二二○ 毛麻和丝织品等纹饰的描绘图例 154
一、全剖面 155
图二二一 器物的全剖面图例之一 155
图二二二 器物的全剖面图例之二 156
二、半剖面 157
图二二三 器物半剖面图例 157
三、旋转剖面 158
图二二四 器物旋转剖面图例 158
图二二五 器物局部剖面图例 159
图二二六 器物隐线剖面图例 159
四、局部剖面 159
五、隐线剖面 159
图二二七 器物附加剖面图例 160
六、附加剖面 160
图二二八 铜矛详细剖面图例 161
八、鬲的剖视图 161
图二二九 鬲的剖视图 161
七、详细剖面 161
九、鼎的剖视图 162
图二三○ 鼎的剖视图及其表示 162
十、剖视图在考古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63
图二三二 器物剖面视图的选用 163
图二三一 器物剖视分解投影示意图 163
§5-4 器物的缩放 164
一、设格缩放 164
二、射线法缩放 164
图二三三 剖面填充线的选用 164
图二三四 设格缩放器物示意图 164
图二三五 采用射线法缩放器物示意图 165
§5-5 器物的光线处理 165
三、缩放尺及光学仪器缩放 165
图二三六 用点描绘光线图例 166
二、用线描绘光线 166
一、用点描绘光线 166
图二三七 用线描绘光线图例 167
图二三八 用点与线结合描绘器物光线图例 168
五、用彩色描绘光线 168
四、用渲染方法描绘光线 168
三、用点与线结合描绘光线 168
一、可展开面上花纹的画法 169
图二三九 可展开面上图案花纹的展开图例 169
§5-6 器物花纹的展开 169
图二四○ 不可展开的曲面器物图例 170
二、不可展开曲面上花纹的处理方法 170
图二四一 战国时代铜壶图案分五段近似展开 171
图二四二 战国时代铜敦图案分八段近似展开 171
图二四三 嵌镶狩猎纹铜壶纹饰分瓣展开示意图 172
图二四四 纹饰的近似示意展开 173
一、投影概念问题 174
§6-1 正确性 174
第六章 插图的阅读与分析 174
图二四五 遗迹视图间投影关系错误图例 175
二、视图选择问题 175
图二四七 玉璧视图间局部投影关系错误图例 176
图二四六 器物视图间投影关系错误图例 176
图二四八 器物视图的选用图例 177
图二五○ 器物原图与修正图的比较 178
图二四九 视图组合排列错误图例 178
三、用线准确问题 178
图二五一 遗漏线条等错误图例 179
图二五二 错画与漏画线条错误图例 180
图二五三 较好器物线图图例 181
四、体例统一问题 182
图二五四 各种错误线图图例 182
图二五五 遗址线描错误图例 183
图二五六 水井、窖穴线图较好图例 183
图二五七 同一物体剖面处理要统一 184
图二五八 器物插图组合安排欠妥 185
图二五九 器物插图体例组合欠协调 185
§6-2 艺术性 185
一、主题明确 185
二、经营位置 185
三、协调美观 185
四、图框、比例、方向 186
图二六○ 器物插图组织、配置和安排较好 186
图二六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线描及文字标注欠妥图例 187
图二六二 殷墟商代后期陶器分期图表 187
图二六三 大汶口M22墓底平面图及器物组合图图例 188
图二六四 大汶口M10代表性器物组合图 189
图二六五 比例尺等处理欠妥图例 190
主要参考书目 191
后记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