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彝族史要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彝族史要  下
  • 易谋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309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6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8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彝族史要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彝族地理 1

第一节 彝族地区人文地理 1

一、彝族地区历史地理 1

二、彝族地区人口地理 3

三、彝族地区文化地理 16

附:彝、汉语文音、义相同或相近字(词)表 26

第二节 彝族地区自然地理 53

一、彝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53

二、彝族地区自然资源 70

第二章 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81

第一节 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 81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 81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 85

第二节 “亚美人类和中华民族源于元谋猿人后裔彝族说”于史无证 86

一、说法的提出 86

二、关于“亚美人类和中华民族源于元谋猿人后裔彝族说”的讨论 101

三、“亚美人类源于元谋猿人说”为时尚早 106

四、“中华民族源于元谋猿人后裔彝族说”与史实不合 112

五、“现代彝族源于‘西戎’或‘羌戎’说”难以成立 114

第三节 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120

一、有关远古时代的“血缘婚”传说 121

二、有关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传说 127

三、有关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传说 129

四、有关原始父系氏族公社建立的传说 133

第四节 彝族原始社会的遗迹 135

一、图腾崇拜遗迹 135

二、原始文化遗迹 138

三、保留原始共产制残余的地区 147

四、原始共产制的遗风 150

第三章 彝族的起源 155

第一节 炎帝、黄帝、蚩尤是彝族的祖先 155

一、对彝族起源诸说的不同意见 155

二、黄帝的族属不是羌戎 157

三、黄帝——中国北方古戎狄各部和中原各部之祖 158

四、彝族起源的主源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 162

第二节 彝族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 171

一、三苗与古东夷族的西迁 171

二、昆夷是彝族多元起源中的一源 178

三、彝族是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试析 189

第三节 彝族氏族、部落与黄帝、东夷族系的关联 214

一、“哎哺”应是蜀山氏后裔的氏族称号 214

二、“尼能”是彝族先民昆夷的部落称号 218

第四节 彝族与黄帝族系和古东夷族系的后裔昆夷在文化上有诸多共通性 221

一、幼子承嗣宗法系 221

二、父子联名制 224

三、风俗习惯 229

第四章 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 248

第一节 彝籍对蒙昧、野蛮、文明时代的传述 248

一、猴子变成人(独眼人) 248

二、独眼人变直眼人 253

三、横眼人时代 257

第二节 彝族文明时代起源的地域和生产力条件 262

一、彝族文明时代起源的地域是成都平原 262

二、彝族文明时代起源的生产力条件 265

第三节 彝族文明时代诞生的标志 276

一、阶级的产生 277

二、国家的出现和民族的形成 286

第五章 武洛撮(疑即蚕丛)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彝族先民 315

第一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僰、濮人 315

一、秦代前后的西南诸族 315

二、武僰系部落群的分化、融合 317

三、武僰系部落群与“僰侯国”的关联 324

第二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夜郎 324

一、武僰系部落群与夜郎称谓 326

二、武僰系部落群与狭义的夜郎 333

三、武僰系部落群不等于广义的夜郎 338

四、武僰系部落群与秦代的“诸此国” 340

五、夜郎族属 343

第三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武米制” 352

一、什么叫“武米制”? 352

二、支嘎阿鲁——九隆 354

三、支嘎阿鲁——九隆神话的影响 365

四、南沼主要之统治民族的族属为彝族 372

第六章 笃慕(疑即杜宇)和他建立的奴隶制蜀国 375

第一节 疑“笃慕”即“杜宇” 376

一、笃慕的彝、汉译名 376

二、疑“笃慕”即“杜宇”试证 378

第二节 笃慕(疑即杜宇)的族属 407

一、疑笃慕即杜宇的族属为昆夷 407

二、笃慕即杜宇的族属为“氐羌说”质疑 421

第三节 杜宇的失国和笃慕迁居云南洛尼山及其活动 422

一、杜宇的失国 422

二、笃慕迁居云南洛尼山 425

三、笃慕迁居洛尼山后的活动 427

第七章 “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徙和发展 439

第一节 武、乍二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40

一、武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40

二、乍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47

第二节 糯、恒二支系向滇、黔、川的迁徙和发展 451

一、糯、恒二支系的世系 451

二、糯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53

三、恒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55

四、糯、恒两支系在凉山的迁徙和发展 462

第三节 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徙和发展 475

一、布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75

二、默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492

第八章 “神守——鬼主”制 505

第一节 从原始社会的“巫”到阶级社会的“神守之国”和“社稷守之国” 506

一、属于炎帝族系文化的“神守——鬼主” 506

二、黄帝系的夏、周王朝均为社稷守之国 510

三、神守之国源于与夏同时的申、吕 511

四、神守和社稷守之分 513

五、申、吕、后均灭于楚 516

第二节 开明氏之蜀国是彝族史上始建的神守之国 520

一、鳖灵的族属 521

二、荆人鳖灵加入黄帝系的杜宇部 524

三、鳖灵是神守之官 527

四、开明氏之蜀的后裔——叟人 532

第三节 庄?王滇与彝族先民爨氏雄霸南中 536

一、庄?王滇与南中大姓、夷帅 536

二、彝族先民爨氏雄霸南中四百年 540

三、爨氏先世源于炎帝一系的楚贵族 543

第四节 “神守——鬼主”制在彝族先民地区的广泛建立 546

一、彝族先民爨氏的首领号“鬼主” 546

二、彝族先民“东爨乌蛮”的首领号“鬼主” 548

三、彝族先民牂柯昆明的首领号“鬼主” 554

四、彝族先民滇西乌蛮的首领号“鬼主” 556

五、应释“鬼主”为“神守”、“鬼国”为“神守之国” 561

第九章 彝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564

第一节 从哎哺、尼能为标志的原始社会过渡到以米、祖、神守为特征的奴隶社会 564

一、以哎哺、尼能为标志的原始社会 564

二、以米、祖、神守为特征的奴隶社会 565

第二节 唐宋以后,彝族奴隶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 566

一、彝汉等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结,促使唐宋以后彝族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 566

二、宋代大部分彝区已形成封建领主制 573

第三节 从元代至1949年以前,彝区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不平衡性 580

一、封建领主制或其残余地区 580

二、地主经济初步发展的地区 599

三、地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612

第十章 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延续 621

第一节 “兹”和“兹”管理下的家庭公社共同体土地公有制 621

一、兹莫起源于家庭公社质疑 621

二、彝族家庭公社的首领是兹而不是兹莫 622

第二节 明代中叶前凉山彝族神守(兹莫)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形态 626

一、凉山彝族的来源 626

二、神守统治下土地所有制形态的内容和本质 630

三、神守(兹莫)的剥削形态 638

第三节 凉山彝族奴隶制时代的等级、阶级和阶层结构 644

一、仁智互见的说法 645

二、原始父系氏族时期的职能阶梯机构 645

三、明代中叶以前,神守(兹莫)统治时期的等级、阶级和阶层结构 646

四、明代中叶以后到1949年以前,黑彝(兹莫、诺合)统治时期的等级、阶级和阶层结构 653

第四节 “曲诺”等级的阶级属性 663

一、民主改革前曲诺的阶级属性 663

二、对曲诺身份诸说的商讨 671

第五节 凉山彝族奴隶制不是“氏族奴隶制” 677

一、“氏族奴隶制”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新见解”质疑 677

二、什么是“氏族奴隶制”? 678

三、判断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标准是什么? 681

第十一章 “家支”(宗族)制度 684

第一节 “家支”是“宗族” 684

一、共同的祖先 684

二、有特定的祭祀 688

三、具有共同供奉祖先神灵的场所 695

四、具有共同的特殊称号 695

五、具有共同的“宗族渊源学” 696

六、宗族外婚 697

七、宗族各有自己的宗族长和头人 698

八、公共墓地 699

九、同宗共财 699

十、收养异族人为宗族成员 699

第二节 宗族制度的特性和社会功能 700

一、宗族制度的特性 700

二、宗族制度的社会功能 70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族观念的残存形态与彝族繁荣进步的关系 708

一、宗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708

二、宗族观念存在的长期性 710

三、宗族观念是构成宗族制度的一个要素 714

四、对宗族观念中的血缘群体意识,应持历史的态度恰当地评价其积极作用 715

五、宗族血缘群体意识的主导方面已成为当前彝族繁荣进步的思想障碍 720

第四节 对“家支”概念诸说的商讨 726

一、关于“血缘家族集团说” 726

二、关于“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联合体说” 727

三、关于“家支就是氏族说” 728

第十二章 原始宗教和毕摩 742

第一节 原始宗教 742

一、“自然宗教”不等于“原始宗教” 742

二、彝族原始宗教的概念与内容 746

三、祖先崇拜的性质与特点 749

第二节 “毕摩”的起源及其地位、作用和性质 755

一、毕摩源于彝族母系氏族时代的祭司 755

二、毕摩在原始氏族社会历史阶段的作用 759

三、毕摩在阶级社会中是一个社会阶层 766

四、属于基本阶级内部的社会阶层的毕摩 768

五、属于基本阶级以外的社会阶层的毕摩 775

六、毕摩的性质 779

第十三章 传统历法 784

第一节 五种不同说法 784

一、认为彝族传统历法是十月太阳历 784

二、认为彝族传统历法是一年四季十二月的阴阳合历 788

三、对十月太阳历有关问题的异议 789

四、认为十月历曾在彝族历史上存在过 796

五、尚待深入研究和展开讨论的问题 796

第二节 借彝族十月太阳历揭开了中国文明源头之“谜”质疑 797

一、借彝族十月历揭开了中国文明源头之“谜”说的提出 797

二、持论的两条依据均有可商处 800

三、两个方面的推断都无实证 805

第三节 中国和彝族的历数之祖都是颛顼 807

一、历数起于颛顼而不是源出“虎伏羲” 807

二、彝族历数之祖是额速而非“虎伏羲” 809

三、疑额速即颛顼 812

第四节 彝历是几近“颛顼历”的阴阳合历 813

一、不能说彝族传统历法就是“颛顼历” 813

二、为什么说彝历几近“颛顼历” 816

第五节 彝族的年节 831

一、根据彝族历法而安排的年节 831

二、与彝族历法安排的年节已脱离了关系的“过年日” 834

第六节 几近“颛顼历”的彝历是彝族的传统历法 850

一、彝族先民的物候历和观象授时的星象历 850

二、彝族几近“颛顼历”的制定历 85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