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积极的信赖保护 权利外观责任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738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民法-权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积极的信赖保护 权利外观责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一、本书研究之缘起 1
二、文献综述 2
三、问题意识 5
四、研究方法 6
五、本书的结构 6
第一章 权利外观责任概论 8
第一节 权利外观责任理论的制度映像 8
第二节 权利外观责任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11
一、外观理论肇端——韦尔斯巴赫对“处分权限说”的修正 11
二、权利外观理论的发展 16
第三节 权利外观责任理论基本范畴 19
一、外观主义 20
二、权利外观责任 21
三、禁反言 25
四、信赖原则 26
第二章 权利外观责任的正当基础 28
第一节 权利外观责任的认识论基础 29
一、民事认识方法论概述 30
二、客观主义民事认识方法论在权利外观责任中的体现 37
第二节 权利外观责任的价值论基础 46
一、法律政策选择——交易安全 47
二、经济的考量——效率 52
第三章 权利外观责任的体系定位 58
第一节 作为民法虚像规范模式的一种 58
一、民法上虚像的实证——以法律关系要素为纲 59
二、民法上虚像效力的类型化分析——以立法对虚像效力的不同态度为分野 64
第二节 作为信赖保护体系的一员 70
一、信赖保护是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71
二、民法信赖保护体系 74
三、权利外观责任与信赖利益赔偿责任之比较 78
第三节 作为自己责任的扩(补)充 81
一、理性受意人角度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 81
二、权利外观责任与自己责任的关系 87
第四章 权利外观责任的事实构成 96
第一节 外观的存在 99
一、外观的含义 99
二、外观事实的品质要求及范围 102
三、外观事实的具体化:以表见代理为例 110
第二节 合理信赖 118
一、合理信赖的特点 118
二、信赖合理性的判断 120
三、信赖处分 126
第三节 归责事由 128
一、权利外观责任的本质及其归责的特殊性 128
二、权利外观责任归责事由体系 131
三、归责性的例外 137
第五章 权利外观责任的法律效力 138
第一节 外观法律关系的结构 140
一、双方外观法律关系 140
二、三方外观法律关系 141
三、外观法律关系结构对权利外观责任效力的影响 142
第二节 外观信赖人“得其所欲” 145
一、“得其所欲”与“姑以真论”——两种不同的效力模式 146
二、权利外观责任的效力根源 147
三、具体情境中的“得其所欲” 151
四、外观信赖人的选择权 152
第三节 外观责任人的权利外观责任 155
一、确定权利外观责任的实践意义 155
二、权利外观责任的具体承担 156
三、外观责任人的补救措施 157
第四节 表见权利人对外观责任人的责任 159
第六章 不得对抗规则的结构分析 162
第一节 不得对抗规则的几个场景 163
一、登记瑕疵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64
二、内部约定或内部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67
三、意思表示的无效或撤销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68
四、其他 169
第二节 不得对抗规则的结构分析 170
一、登记瑕疵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规则的结构分析 170
二、内部约定或内部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规则的结构分析 174
三、意思表示的无效或撤销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规则的结构分析 175
第三节 不得对抗规则的法律教义学归类 177
一、不得对抗规则的内涵 178
二、登记公信力规则的具体内容 180
三、不得对抗规则属权利外观责任规则——以登记瑕疵不得对抗规则与登记公信力规则比较的视角 182
第七章 我国权利外观责任立法检视 187
一、民事主体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 187
二、代理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 193
三、物权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 195
四、债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 199
五、家庭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 206
六、民法总则中权利外观责任的基础规范 209
结语 213
一、本书的基本观点 213
二、本书的主要创新 213
三、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14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