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气象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崔学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98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农业科学:气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气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1
一、气象学及其研究领域 1
绪论 1
二、农业气象学任务及其研究方法 2
第二节 农业气象学发展简史 4
第三节 大气的一般特性 5
一、大气的组成成分 5
二、大气的分层 8
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10
一、辐射的概念 10
第一章 辐射交换 10
二、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11
三、辐射的基本定律 12
第二节 日地关系和季节形成 14
一、日地关系 14
二、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14
三、昼夜的形成与日照长短的变化 16
四、二十四节气 18
第三节 太阳辐射 19
一、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19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 20
三、决定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削弱程度的因子 22
第四节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3
一、太阳直接辐射(S') 24
二、散射辐射(D) 25
三、太阳总辐射(Q) 26
四、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28
第五节 地面净辐射 29
一、地面辐射和大气的长波辐射 29
二、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 30
三、地面有效辐射(F0) 31
四、地面净辐射(R)(地面辐射差额) 32
第六节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33
一、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的影响 34
二、光照度与植物生长发育 34
三、光照时间与植物生长发育 35
四、光能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36
第二章 温度 39
第一节 地面层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方式 39
一、分子热传导 39
二、辐射 39
三、对流 39
一、地表层热量平衡 40
第二节 土壤温度 40
六、潜热 40
五、乱流(湍流) 40
四、平流 40
二、土壤的热力学特性 42
三、土壤中热量的传递 44
四、土壤温度的日、年变化 45
五、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 47
六、土壤的冻结和解冻 47
七、土温对植物的影响 48
第三节 水层的温度 48
一、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 49
第四节 空气温度的变化 49
二、水面温度的变化特点 49
一、影响水层温度变化的因子 49
二、空气的绝热变化与大气稳定度 53
第五节 温度与农业生产 55
一、温度强度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56
二、温度变化与农业生产 57
三、一定温度的持续时间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57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60
第一节 空气湿度 60
一、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及其表示方法 60
二、空气湿度的变化 62
第二节 蒸发与蒸腾 63
三、空气湿度的垂直分布 63
一、水面蒸发 64
二、土壤蒸发 64
三、植物蒸腾 65
四、农田蒸散 66
第三节 水汽的凝结 67
一、水汽凝结的条件 67
二、水汽凝结物 68
第四节 降水 72
一、降水的成因 72
三、降水的种类 73
二、降水的表示方式 73
四、人工降水 75
第五节 积雪 76
第六节 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77
一、水分循环 77
二、水量平衡方程 78
第七节 水分与农业 79
一、水分对农作物的影响 79
二、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和关键期 80
三、水分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81
二、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83
一、气压及其单位 83
第四章 气压与风 83
第一节 气压 83
三、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85
四、气压的水平分布 86
五、气压系统垂直结构 88
第二节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90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91
二、自由大气中的风 93
三、摩擦层中的风 94
四、风的变化 95
二、三圈环流 96
一、单圈环流 96
第三节 大气环流模式概述 96
三、大气活动中心 98
第四节 季风和地方性风 98
一、季风 98
二、地方性风 99
第五节 风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02
一、风可以调节农田小气候状况 102
二、风能传播花粉、种子 102
三、风害 102
一、气团和锋 104
第一节 天气学基础 104
第五章 天气和气象灾害 104
二、我国主要天气系统及其表现 110
第二节 天气预报 113
一、天气预报的内容和时效 113
二、天气预报方法 113
第三节 主要灾害性天气 118
一、寒潮 118
二、冰雹 119
三、台风 122
四、干热风 124
五、旱涝 126
第四节 低温灾害 128
一、霜冻 128
二、冷害 131
三、冻害 132
第五节 高温热害 133
一、高温害 133
二、果树及林木日灼 133
第六节 大风、龙卷风、沙尘暴 134
一、大风 134
二、龙卷风 134
一、黑灾 135
三、沙尘暴 135
第七节 草原上的黑灾、白灾 135
二、白灾(雪灾) 136
第八节 森林火灾 138
一、森林火灾的概念及其危害 138
二、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38
三、森林火险预报 139
四、森林火灾的防御 140
第六章 气候与农业气候资源 141
第一节 气候形成要素 141
一、太阳辐射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41
二、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43
三、下垫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 144
四、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48
第二节 气候带和气候型 152
一、气候带 152
二、气候型 155
第三节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57
一、季风发达 157
二、大陆性强 158
三、温度差异大 159
四、降水复杂 161
二、历史时代气候变迁 163
第四节 气候变迁 163
一、地质时代气候变迁 163
三、近代气候变化 164
第五节 农业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 166
一、农业气候分析 166
二、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方法 167
三、农业气候区划 168
四、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170
第一节 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176
一、能量交换的层面 176
第七章 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176
二、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177
第二节 不同类型小气候特征 179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179
二、防护林带小气候 183
三、坡地小气候 187
第三节 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189
一、耕作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189
二、栽培及管理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190
三、保护设施地的小气候效应 192
主要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