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古学通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考古学通论
  • 杜斗城,段小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1305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考古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1

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

二、考古学的定义 2

三、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2

四、考古学研究的作用 3

五、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3

第二节 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及“文化层”的形成 4

一、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 4

二、文化层的定义和形成 4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 5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5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5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6

第四节 考古学的方法论 7

一、考古调查 7

二、考古发掘 8

三、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 12

第五节 考古学的分支 14

一、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14

二、田野考古学 15

三、特殊考古学 15

第六节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6

一、与考古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关系 16

二、与考古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16

三、与考古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 17

第七节 考古学上的“年代学” 17

一、相对年代 17

二、绝对年代 18

第八节 中国考古学发展简史 18

一、金石学的萌芽时期 19

二、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20

三、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时期 21

四、中国考古学的大发展时期 24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 28

第一节 概论 28

一、旧石器时代及其特征 28

二、地质年代与考古学分期 29

三、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31

四、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用途 34

五、中国古人类的生活背景 37

第二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0

一、元谋猿人及其文化 40

二、西侯度文化 41

三、蓝田猿人及其文化 42

四、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43

五、金牛山文化 48

第三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49

一、大荔人及其文化 49

二、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50

三、丁村人及其文化 51

四、长阳人 52

五、甘肃省庆阳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地点 53

第四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54

一、柳江人 54

二、河套人及其文化 55

三、峙峪文化 56

四、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56

五、甘肃省庆阳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 58

六、青藏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59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 61

第一节 概论 61

一、关于中石器时代 61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62

三、关于铜石并用时代 65

第二节 黄河中上游地区 65

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 66

一、大地湾文化 66

二、仰韶文化 67

三、庙底沟二期文化 70

四、客省庄二期文化 71

豫中及其周围地区 72

一、裴李岗文化 72

二、大河村一、二期文化 73

三、秦王寨类型 73

四、王湾类型(王湾三期文化) 74

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 75

一、磁山文化 76

二、后岗一期文化 76

三、大司空一期文化 77

四、后岗二期文化 78

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地区 79

一、马家窑文化 79

二、齐家文化 83

第三节 长江中上游地区 85

一、大溪文化 86

二、屈家岭文化 87

三、青龙泉三期文化 89

四、仙人洞下层文化 90

五、山背文化 91

六、筑卫城中层文化 91

第四节 东部沿海地区 92

北部地区(海岱文化区) 93

一、北辛文化 93

二、大汶口文化 94

三、龙山文化 97

四、岳石文化 99

南部地区(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 99

一、马家浜文化 100

二、崧泽文化 101

三、良渚文化 101

四、河姆渡文化 103

江淮地区 105

一、薛家岗文化 105

二、北阴阳营文化 106

第五节 华南地区 107

一、石峡文化 107

二、西樵山文化遗存 108

三、大龙潭文化遗存 109

四、昙石山文化 110

五、圆山文化 111

第六节 东北地区 111

一、红山文化 112

二、富河文化 114

三、新乐下层文化 115

四、昂昂溪类型 116

第七节 西南和北方沙漠草原地区 117

一、白羊村遗址 118

二、卡若遗址 119

三、阿善遗址 121

第四章 商周 123

第一节 概论 123

一、商周考古的特点 123

二、商周考古的分期 124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探索 126

一、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及其文化面貌 126

二、关于夏文化的探索 129

第三节 商 131

一、商代文化的发现、年代、分期与特征 131

二、城址 133

三、墓葬 137

四、青铜器 141

五、社会经济 143

六、文化艺术 145

第四节 西周 147

一、西周文化的分期 148

二、建筑 150

三、墓葬 152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155

第五节 春秋 157

一、春秋文化的分期 158

二、列国城市的兴起 159

三、墓葬 161

四、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162

第六节 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166

一、江南地区的吴城文化 166

二、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 167

三、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 169

四、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 169

第五章 战国秦汉 172

第一节 概论 172

一、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 172

二、战国秦汉考古的分期 173

三、战国秦汉考古的分区 175

第二节 战国 178

一、城址 178

二、墓葬 179

三、农业 182

四、手工业 184

五、货币 191

第三节 秦 194

一、遗迹 194

二、墓葬 197

三、砖瓦 197

四、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199

第四节 汉 200

一、城址 200

二、墓葬 204

三、农业 209

四、手工业 211

五、货币 223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8

第一节 概论 228

一、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研究 228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的特点 230

第二节 城址 231

一、曹魏邺城 231

二、魏晋、北魏洛阳城 232

三、六朝武昌城 234

第三节 墓葬 235

一、中原地区 235

二、南方地区 239

第四节 石窟寺艺术 244

一、敦煌莫高窟 245

二、麦积山石窟 248

三、云冈石窟 250

四、龙门石窟 251

第五节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54

一、农业 254

二、手工业 254

三、货币 261

四、商业 263

第六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 266

一、东北地区 266

二、北方地区 267

三、新疆地区 269

第七章 隋唐 270

第一节 概论 270

一、隋唐考古概况 270

二、隋唐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研究 270

第二节 城址 271

一、隋大兴、唐长安城 271

二、隋唐洛阳城 276

三、隋唐扬州城 279

第三节 墓葬 280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埋葬制度 280

二、隋唐五代的帝陵 281

三、隋唐墓葬的分区与分期 284

第四节 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289

一、瓷器手工业 289

二、隋唐铜镜 298

三、唐代金银器 299

四、唐代纺织品 301

五、隋唐五代货币 301

六、随唐佛教造像 305

七、唐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05

第八章 宋元明 307

第一节 概论 307

一、宋元明考古的特点 307

二、宋元明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 308

第二节 城址 310

一、宋元明时期都城规划的发展和变化 310

二、宋代城址 311

三、辽代城址 312

四、金代城址 314

五、元代城址 315

六、明代城址 317

第三节 墓葬 320

一、宋辽西夏明帝陵 320

二、宋墓的分区和分期 325

三、辽墓的类型和分期 326

四、金元墓和明墓 327

第四节 制瓷手工业 328

一、宋代陶瓷 328

二、辽金陶瓷 334

三、元代瓷器 336

四、明代瓷器 338

参考书目 341

后记 34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