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灵宝县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灵宝县志
  • 灵宝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0791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00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0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灵宝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8

第1篇 自然环境 104

第一章 位置境域 104

第二章 地质 104

第一节 地层与岩组 104

第二节 构造 106

第三节 岩浆岩 106

第四节 地震 107

第三章 地貌 113

第一节 类型 113

第二节 山脉 114

第三节 原峪 116

第一节 日照 117

第四章 气候 117

第二节 气温变化 118

第三节 降水 120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20

第五章 水文 121

第一节 河流 121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23

第一节 水 123

第二节 泉汊 123

第二节 生物 124

第三节 矿藏 125

第四节 土地 127

第一章 建置沿革 130

第一节 人类活动 130

第2篇 建置区划 130

第二节 隶属变迁 13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33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 133

第二节 阌潼划界 135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135

第一节 历代县城兴废 141

第二节 原灵、阌县城述略 141

第三章 县城乡镇 141

第三节 新县城简介 142

第四节 乡镇简介 143

第四章 地名 151

第一节 地名标准化 152

第二节 地名分类 153

第三节 著名村庄 153

附:村名录 157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77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 177

第3篇 中共灵宝地方组织 177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的救亡活动 178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的活动 179

第二章 历次党员代表会议 179

第三章 中共灵宝县历届代表大会 180

第四章 中共灵宝县委员会 182

附:中共灵宝县委正副书记更迭表 183

中共灵宝县委各部委办机构沿革表 185

中共灵宝县委各部委办负责人一览表 186

第五章 党务工作 189

第一节 组织工作 189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92

第三节 统一战线 193

第四节 来信来访 194

第五节 保密机要 195

附:各区乡镇党委书记一览表 196

第六章 中共灵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01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203

第三节 查处违纪案件 203

第四节 纠正冤假错案 204

第五节 来信来访 204

第4篇 建国后党的中心工作 205

第一章 土地改革 205

第二章 抗美援朝 207

第三章 镇压反革命 208

第四章 “三反”、“五反” 208

第五章 三大改造 209

第六章 肃反、审干 210

第七章 整风与反右派 211

第八章 “大跃进” 211

第九章 人民公社 213

第十章 “反右倾” 214

第十一章 整风整社 21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15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 216

第十四章 揭批“四人帮” 219

第十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 219

第5篇 县人民代表大会 222

第一章 选举 222

第二章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224

第三章 县人大常委会 231

第6篇 县人民政府 23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233

附:正副县长更迭表 235

各局委办正职领导一览表 238

第二章 基层政权机构设置 253

附:历任区乡镇长一览表 253

第三章 干部队伍的发展 258

第二章 历届各界代表会及政协会议 261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61

第7篇 县政治协商委员会 261

第一节 提案工作 263

第三章 政协组织活动 263

第二节 工作组活动 264

第四节 落实政策 265

第三节 参政与监督 265

第一节 县工会代表大会 266

第一章 工会 266

第8篇 群众团体 266

第二节 新时期的工会工作 26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69

第二章 共青团 269

第三节 团县委工作 270

第二节 团代会 27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2

第三章 妇联会 272

第二节 妇女工作 273

第二节 普及科技知识 27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6

第四章 科技协会 276

第二节 工商联的发展概况 27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7

第三节 基层科协 277

第五章 工商联 277

第二节 各项业务活动 279

第一节 机构建立 279

第六章 文联 279

第二节 县衙直属机构 281

第一节 县衙内设置 281

第9篇 历代政权机构 281

第一章 历代县衙 281

附:古代职官表 282

第二节 议会组织 288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设置 288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权机构 288

第三节 基层政权设置 289

附:民国时期历任县长一览表 290

第三章 国民党组织活动 293

第四章 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活动 294

第一章 政法委员会 295

第10篇 政法 295

第二节 政治保卫 29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96

第二章 公安 296

第四节 治安管理 298

第三节 刑事侦察 298

第五节 看守工作 29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00

第三章 检察 300

第六节 消防工作 30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301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02

第四章 法院 302

第四节 法纪检察 30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02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30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03

第三节 经济审判 304

第四节 民事审判 305

第五节 刑事申诉 306

第六节 调解与信访 308

第二节 法制宣传 30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09

第五章 司法 309

第三节 公证工作 310

第五节 民事调解 311

第四节 律师与法律顾问 311

第六章 监察 312

第一节 古函谷关战例 313

第一章 战事 313

第11篇 军事 313

第二节 古代战事 314

第三节 民国初年战事 316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318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323

第一节 战略要地 327

第二章 历代军事述要 327

第二节 军事机构 329

第三节 募兵制度 332

第四节 驻军 333

第一节 建制沿革 335

第三章 人民武装 335

第二节 兵役制度 337

第三节 民兵 338

第二节 优抚安置 3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40

第12篇 民政与劳动 340

第一章 民政 340

第三节 社会保障 34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45

第二章 劳动工资 345

第四节 婚姻登记 345

第二节 劳动管理 346

第三节 招干转干 347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 348

第五节 退职退休 349

第六节 工资管理 350

第七节 劳动安全监察 351

第三节 园艺发展简况 360

第二节 园艺作物的种类 360

第13篇 经济综述 360

第14篇 苹果与园艺 360

第一章 园艺事业 36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60

第二节 苹果基地寺河山 363

第一节 苹果的引进 363

第二章 苹果 363

第四节 管理 364

第三节 品种 364

第二节 贵妃杏 367

第一节 大枣 367

第三章 大枣及其它瓜果 367

第三节 其他瓜果 368

第四章 蔬菜 370

第一节 储藏 371

第六章 产品储藏、加工和销售 371

第五章 花卉 371

第二节 加工 372

第七章 金城果会 373

第三节 销售 373

第一节 首届金城果会 374

第二节 第二届金城果会 375

第一章 土地变更 377

第15篇 农业 377

第二章 机构设置 378

第一节 土地改革 379

第三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79

第三节 人民公社 380

第二节 互助合作运动 380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381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 382

第四章 农作物种植 382

第二节 耕作制度 385

第一节 农业科技 390

第五章 农业技术 390

第三节 土壤改良 391

第二节 农业气象 391

第五节 品种改良 392

第四节 化肥施用 392

第六节 植物保护 394

第七节 栽培管理 395

第一节 资源分布 398

第二章 林业资源 398

第16篇 林业 398

第一章 机构设置 398

第三节 优良树种 400

第二节 资源现状 400

第四节 林场 401

第五节 灵宝小秦岭自然保护区 402

第三章 植树造林 404

第一节 科技队伍 405

第四章 林业技术 405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406

第二节 良种引进和推广 406

第一节 林木权属 407

第五章 林业管理 407

第四节 科技成果 407

第二节 林政管理 408

第三节 护林防火 409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10

第17篇 畜牧 410

第二节 家畜家禽 411

第一节 饲草、饲料 411

第二章 畜牧资源 411

第三章 畜牧业的发展 413

第四章 良种繁育 415

第一节 建国前后疫病流行情况 416

第五章 疫病防治 416

第二节 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 417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19

第18篇 水利 419

第二章 蓄水工程 420

第三章 引水工程 424

第四章 提水喷灌 427

第五章 水土保持 431

第六章 小水电工程 433

第八章 工程管理 435

第七章 水产事业 435

第一节 烤烟的引进 438

第一章 烟草种植 438

第19篇 烟草 438

第二节 基地建设 440

第二章 科研与技术培训 441

第三章 经营管理 442

第一节 三个发展阶段 443

第二章 农机具发展 443

第20篇 农业机械 44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43

第二节 农机水平 445

第一节 安全监理 452

第三章 农机管理 452

第三节 农业机械场棚建设 453

第二节 拖拉机升级赛 453

第四节 油料管理 454

第一节 培训 455

第四章 技术培训 455

第二节 培训基地与经营 456

第六章 农机供应 457

第五章 技术改进 457

第二章 粗线条区划 459

第一章 机构沿革 459

第21篇 农业区划 459

第三章 细线条区划 460

第四章 综合发展规划 461

第五章 区域划分 462

第六章 成果应用 463

第一章 境内黄河状况 465

第22篇 治理黄河 465

第二节 移民敦煌 466

第一节 水库兴建 466

第二章 三门峡水库及移民 466

第四节 经济补偿 467

第三节 迁建新居 467

第五节 用水与道路建设 468

第二节 塌岸治理工程 4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69

第三章 塌岸与治理 469

第一节 产金基地小秦岭 472

第二章 资源 472

第23篇 黄金 472

第一章 综述 472

第二节 黄金储量 473

第二节 黄金局 475

第一节 矿业公司 475

第三章 机构设置 475

第四章 黄金生产 476

第三节 矿管局 476

第一节 国营矿山 477

第五章 企业简介 477

第二节 县营企业 479

第三节 乡镇企业 482

第一节 矿石销售 483

第六章 经营管理 483

第四节 秩序整顿 484

第三节 计划、统计 484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84

第一节 技术队伍 485

第七章 技术队伍与选金工艺 485

第五节 化验 485

第二节 几种选金方法 486

第三节 技术培训 487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89

第24篇 工业 4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厂 490

第三章 工业发展梗概 490

第二章 个体手工业 490

第二节 建国后工业发展情况 491

第一节 果食品加工业 494

第四章 工业门类 494

第二节 采掘工业 498

第三节 机械工业 500

第四节 化学工业 501

第五节 建材工业 504

第七节 医药工业 505

第六节 冶金工业 505

第八节 印刷工业 506

第九节 纺织印染业 507

第十节 服装鞋帽业 508

第十一节 木竹家具及其它手工业 509

第一节 工业体制的改革 510

第五章 生产经营 510

第三节 质量管理 51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511

第六章 传统名牌手工业产品 512

第七章 驻灵厂矿 513

第二章 资源开发 517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17

第25篇 乡镇企业 517

第三章 企业发展 518

第四章 经济效益 520

第五章 骨干企业 522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24

第26篇 电力 524

第二章 线路系统 525

第三章 水电站 526

第四章 变电站 528

第一节 技术队伍 529

第五章 电力技术 52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30

第六章 农电管理 530

第二节 电力通讯 530

第三节 技术革新 530

第三节 安全管理 531

第二节 降损节能 531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34

第27篇 交通运输 534

第七章 电力供应 5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 535

第一节 驿道及驿站 535

第二章 公路建设 535

第三节 建国后公路建设 536

第二节 养护技术 545

第一节 道班建设 545

第三章 公路养护 545

第三节 公路标志的设置 546

第四节 水毁抢修工程 547

第五节 公路绿化 548

第一节 民间运输管理 549

第四章 运输管理 549

第三节 计划运输管理 550

第二节 联合运输管理 550

第四节 放宽、搞活后的管理 551

第二节 年度检验 554

第一节 车辆管理 554

第五章 交通监理 554

第四节 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 556

第三节 驾驶员管理与培训 556

第六章 航运事业 557

第七章 铁路运输 559

第二节 邮政局(所) 560

第一节 驿站 560

第28篇 邮电 560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60

第四节 邮电局 561

第三节 电信局 561

第一节 市内邮路的邮递 563

第三章 邮路与投递 563

第二章 邮政设备 563

第一节 邮件称量设备 563

第二节 邮件运输工具 563

第三节 省内邮路的邮递 564

第二节 农村邮路的邮递 564

第一节 电话 565

第四章 电信 565

第四节 报刊发行 565

附:集邮 565

第一节 电源设备 569

第五章 电信设备及维修 569

第二节 电报 569

第二节 电信设备的维修 570

第一节 县城迁移 571

第二章 县城建设 571

第29篇 城乡建设 571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71

第二节 街道与排水 572

第一节 城市绿化 573

第三章 市政管理 573

第一节 村镇建设与管理 574

第四章 村镇建设 574

第二节 街道照明 574

第三节 环境卫生 574

第二节 土地征用 575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保护 576

第五章 环境保护 576

第三节 施工队伍与管理 576

第四节 首次房屋普查 576

第二节 测量标志 577

第二节 财政体制 57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78

第30篇 财政税务 578

第一章 财政 578

第三节 财政收入 580

第四节 财政支出 582

第五节 财政预决算 584

第七节 债券发行 585

第六节 财政检查 585

第一节 历代税捐综述 586

第二章 税务 586

第三节 税收种类 588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88

第四节 税收管理 595

第六节 建设基金征集 597

第五节 利润监交 597

第一节 民国时期金融机构 598

第一章 机构设置 598

第31篇 金融 598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机构 599

第二节 民国币制 601

第一节 清代币制 601

第二章 币制 601

第二节 农业信贷与豁免 602

第一节 工商信贷 60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币制 602

第三章 信贷 602

第三节 农村工商业信贷 604

第一节 网点建设 605

第四章 储蓄 605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606

第五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606

第二节 业务发展 606

第三节 发放贷款 607

第二节 筹资与体改 607

第一节 会计核算 608

第六章 核算与结算 608

第三节 内部经济核算 609

第二节 转帐结算 609

第一节 报送计划 610

第七章 计划与统计 610

第四节 社队会计辅导 610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611

第二节 现金管理 611

第一节 管理规定 612

第八章 金银管理 612

第三节 金银兑换 613

第二节 收购价格 613

第二节 保险业务 61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14

第九章 保险事业 614

第三节 保险种类 615

第四节 理赔 61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19

第一章 国营商业 619

第32篇 商业贸易 619

第二节 商业购销 620

第三节 经营企业 625

第二节 机构设置 631

第一节 综述 631

第二章 对外贸易 631

第三节 产品的生产与收购 632

第四节 出口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634

第五节 管理改革与科技 635

第六节 大宗商品简介 636

第二节 经营管理 63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38

第三章 物资 638

第二章 机构设置 640

第一章 综述 640

第33篇 供销合作社 640

第三章 组织与网点 641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643

第四章 供销业务 643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644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 644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与社办加工业 645

第一章 机构设置 647

第34篇 粮油购销 647

第二节 粮食统购统销 648

第一节 公粮 648

第二章 粮油购销 648

第三节 粮食合同定购 650

第三章 粮油市场 651

第四节 食油购销 651

第一节 粮油保管储存 654

第四章 粮油储运 654

第二节 粮油调运 655

第二节 农村粮油加工 657

第一节 城镇粮油加工 657

第五章 粮油加工 657

第一节 综述 659

第一章 工商管理 659

第35篇 经济管理 659

第二节 工商登记与监督 660

第三节 市场管理 662

第四节 商标注册与合同管理 665

第二节 价格与管理 66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66

第二章 物价管理 666

第三节 物价水平 670

第四节 物价变动 672

第二节 审计业务 6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73

第三章 审计 6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74

第四章 统计 674

第二节 统计业务 67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77

第五章 计量管理 677

第三节 统计管理 677

第二节 检测业务 67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79

第六章 经联社 679

第三节 计量器具生产 679

第二节 经营管理 680

第三节 经联业务 681

第一章 收入 682

第36篇 人民生活 682

第一节 城镇 683

第二节 农村 684

第二章 家庭用具 685

第三章 住房 687

第四章 饮食 688

第五章 衣着 689

第七章 老龄生活 690

第六章 文化生活 690

第二节 民国教育行政 692

第一节 清末教育行政 692

第37篇 教育 692

第一章 机构沿革 692

第一节 书院 693

第二章 书院与私塾 693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机构 693

第二节 私塾与新学 694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95

第三章 初等教育 69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96

第一节 普通中学 700

第四章 中等教育 700

第二节 职业教育 703

第三节 师范教育 704

第一节 职工教育 706

第五章 成人教育 706

第三节 函大与电大 707

第二节 农民教育 707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709

第六章 教师与教学研究 709

第三节 教学研究 710

第二节 教师培训 710

第一节 教学仪器 711

第七章 教学设施 711

第一节 经费来源 713

第八章 教育经费 713

第二节 电化教学 713

第二节 助学金与勤工俭学 717

第九章 集资办学 718

第一章 机构设置 720

第38篇 科学技术 720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21

第三章 科技成果 722

第五章 地震测报 726

第四章 科技咨询 726

第一节 文化馆 728

第一章 文化设施 728

第39篇 文化艺术 728

第二节 图书馆 729

第三节 乡镇文化设施 730

第一节 剧种 732

第二章 表演团体 732

第二节 剧团 734

第三节 剧目 735

第四节 会演、调演 736

第五节 曲艺 737

第三章 文艺创作 739

第一节 表演艺术 743

第五章 民间艺术 743

第四章 电影 743

第二节 工艺美术 745

第三节 民间器乐 746

第六章 民间文学 747

第一节 综述 752

第七章 图书发行 75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书店业 753

第三节 新华书店沿革 755

第五节 发行业务 756

第四节 发行网点 756

第一章 机构设置 759

第40篇 文物与旅游 759

第二章 函谷关 760

第二节 抗日八义士纪念塔 762

第一节 红军标语 762

第三章 革命文物 762

第一节 古遗址 763

第四章 古代文物 763

第三节 烈士纪念亭 763

第二节 古墓葬 765

第三节 古建筑 769

第四节 石刻造像 770

第五章 馆藏文物 772

第六章 文物普查及保护 775

第一节 文物普查 775

第二节 文物保护 777

第七章 重要碑铭辑录 779

第八章 旅游 78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82

第二节 旅游景点 783

第三节 旅游事业 789

第41篇 广播电视 791

第一章 机构设置 791

第二章 广播事业 791

第三章 电视业务 792

第一节 县差转台 793

第二节 小型差转台 794

第四章 广播电视宣传 794

第五章 设备维修 796

第六章 新闻报刊 796

第一章 医药 798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798

第42篇 医药卫生 798

第二节 中药材收购 802

第三节 药械经营 802

第四节 采药制药 805

第五节 药政管理 806

第六节 基地建设 807

第二章 卫生 80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08

第二节 医疗事业 811

第三节 防病防疫 815

第四节 卫生检测 822

第五节 妇幼保健 823

第六节 卫生队伍 825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828

第八节 卫生经费 828

第一章 综述 830

第二章 机构设置 830

第43篇 体育 830

第三章 历届运动会 831

第四章 体育设施 832

第五章 群众体育 83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836

第二章 机关档案室 836

第44篇 档案管理 836

第三章 县档案馆业务 837

第一章 中共党史资料征编 83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38

第45篇 地方史志 838

第二章 地方史志编纂 83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39

第二节 资料征编 839

第二节 阶段性成果 841

第三节 《灵宝县志》编纂 841

第四节 旧志辑录 842

第46篇 民俗与宗教 844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844

第二章 民俗 845

第一节 生活与习俗 845

第二节 婚丧喜庆 847

第三节 时令节序 851

第三章 方言 853

第一节 语音 853

第二节 词汇 858

第三节 语法 862

第一节 宗教事务 863

第二节 宗教简介 863

第四章 宗教 863

第一章 人口调查 865

第一节 人口变化 865

第47篇 人口民族 865

第二节 人口分布 867

第三节 人口结构 868

第四节 文化程度 869

第五节 婚姻家庭 872

第六节 劳动年龄 873

第七节 在业人口的行业与职业构成 874

第八节 姓氏家族 8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79

第二节 人口控制 879

第二章 计划生育 879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 880

第四节 人口规划 883

第一节 各民族简介 884

第二节 民族事务 884

第三章 民族 884

第一章 古代人物 886

第一节 名人简介 886

人物 886

第二节 许氏世家 895

第二章 现代人物 898

第一节 传记 898

第二节 简介 906

第三节 名录表 921

一、历代劳动人民斗争纪略 951

(一)灵宝农民张进泽等起义抗清 951

附录 951

(二)1913年的抗款斗争 952

(三)1942年的抗粮斗争 952

二、名人在灵宝 953

(一)康有为在灵宝 953

(二)赵倜在灵宝 954

(三)曹靖华在灵宝 954

三、奇闻轶事 955

灵宝巨人——邵金禄 955

四、灵宝县脉论 956

五、古代灵宝、阌乡籍人著述一览表 961

六、现代著述一览表 962

七、诗词摘编 977

后记 100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