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科学导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白光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79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地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科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1章 地球系统 1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2
专栏 宇宙大爆炸学说 2
一、宇宙的构成 5
(一)总星系 5
(二)恒星系 5
(三)类星体 6
(四)恒星 6
(五)行星 7
专栏 寻找太阳系的第十颗大行星 8
专栏 小行星 9
(六)卫星 11
(七)其他天体 11
专栏 哈雷彗星与海尔-波普彗星 12
(八)星云及星际物质 12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3
(一)宇宙中的银河系 13
(二)银河系中的太阳系 14
专栏 只有一个地球 18
第2节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21
一、太阳的地理效应 21
(一)太阳 21
(二)太阳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 23
二、月球的地理效应 25
(一)月球 25
(二)月球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 26
三、其他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27
第3节 地球的整体性质 28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质量 28
(一)地球的形状 28
专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证实和感知 29
(二)地球的大小与质量 29
二、地球的圈层构造 30
(一)地球内部圈层 30
(二)大气圈层 31
专栏 大洋与大陆钻探计划 33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34
(一)地球的重力 34
(二)地磁 34
(三)地热 34
四、地球的化学成分 35
五、地球的运动 36
(一)地球的自转 36
(二)地球的公转 38
专栏 哥白尼 40
专栏 极昼与极夜 43
六、地理坐标与时间 44
(一)地理坐标 44
(二)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45
专栏 时辰 46
专栏 北京时间 46
七、地球的演化 47
(一)地球系统演化过程 47
(二)地球系统演化特征 49
专栏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50
专栏 人类社会进步的“马拉松”赛跑 52
专栏 温室效应问题为什么没有预言那么严重? 55
(三)地球系统过程的时空尺度 56
专栏 地球系统科学 57
第4节 地球表层系统 58
一、地球表层的构造 59
(一)岩石圈 59
(二)水圈 59
(三)大气圈 60
(四)生物圈 60
(五)智慧圈 60
二、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 61
(一)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 61
专栏 生态系统与1/10定律 65
(二)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 67
专栏 大陆漂移 68
三、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1
(一)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 71
(二)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74
(三)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77
(四)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80
第2章 地理空间 84
第1节 地域分异规律 84
一、纬度地带性 84
(一)纬度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84
(二)气候的纬度地带性 84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 87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纬度地带性 92
(五)纬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95
专栏 人类对纬度地带性的发现 98
二、海陆梯度地带性 98
(一)海陆梯度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99
(二)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99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100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102
(五)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02
三、垂直带性 103
(一)垂直带性的形成机制 104
(二)气候的垂直带性 105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垂直带性 105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垂直带性 108
(五)垂直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09
四、非地带性 111
(一)非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111
专栏 北京郊区的“死山”与“活山” 112
(二)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14
专栏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116
第2节 区位理论 117
一、区位与区位论 117
(一)区位的概念与特点 117
(二)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 118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视角 119
二、产业区位论 122
(一)农业区位论 122
(二)工业区位论 126
(三)市场区位论 130
(四)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区位论面临的挑战 131
专栏 知识经济时代 133
专栏 公司区位 133
三、非产业区位 133
(一)住宅区位 134
(二)办公区位 135
(三)学校区位 135
(四)公共设施区位 135
四、中心地理论 136
(一)理论模式 136
(二)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140
(三)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141
专栏 克里斯泰勒 142
五、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 143
(一)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引力模式(重力模型) 143
(二)空间扩散 145
第3节 行为地理理论 148
一、环境认知 148
二、行为矩阵 151
三、空间偏好 152
四、时间地理学 153
第4节 区域理论 155
一、区域与区域研究 155
(一)区域的概念 155
(二)区域的特征 156
(三)区域地理学、区域科学与区域经济学 156
(四)区域研究的视角 157
二、区域发展理论 158
(一)发展与增长 158
(二)经济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 159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61
(四)产业集聚理论 165
(五)梯度推移理论 168
(六)点轴发展理论 170
(七)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171
三、区域演化理论 174
(一)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74
(二)区域发展波动理论 175
(三)区域演化研究的意义 176
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177
(一)经济全球化 177
专栏 世界贸易组织(WTO) 180
专栏 反全球化运动 183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184
专栏 世界主要区域集团 185
第5节 地缘理论 190
一、地缘与地缘政治 190
二、近代地缘政治思想 191
(一)麦金德地缘政治思想 191
(二)德国地缘政治思想 192
(三)美国地缘政治思想 192
三、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193
(一)两极对立的冷战时期 193
(二)两极世界的危机 193
(三)走向多极化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194
四、世界瞩目的边缘带与破碎带 196
专栏 东方和西方 197
五、中国的地缘战略 197
第3章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200
第1节 人地关系理论 200
一、第一思潮:文明与环境关系论 200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201
(二)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驳论 202
二、第二思潮:进化与环境关系论 204
(一)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思想 205
(二)对拉采尔“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学说的评述 205
专栏 拉采尔 206
三、第三思潮:发展与环境关系论 207
(一)时代背景 207
(二)共生理论 208
(三)环境容量思想 208
专栏 马寅初和《新人口论》 210
专栏 复活节岛之谜 210
(四)人与自然共同创造 211
第2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一、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大讨论 214
(一)停止与减缓增长理论 214
(二)持续增长经济理论 217
(三)新发展理论 218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219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219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属性 220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220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 221
专栏 循环经济 224
三、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25
(一)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研究 225
(二)环境生产潜力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 226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26
第3节 文化生态理论 230
一、导言 231
(一)文化、文明、文化景观与文化生态 231
(二)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要素 232
(三)文化价值观 236
专栏 “客观科学”与“不便公开学问” 238
二、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问题 238
(一)文明起源与环境 238
(二)文化发展与环境 240
(三)文明的扩散、迁移与环境 243
(四)生态文化 247
三、文化整合 253
(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253
(二)文化整合的因素与过程 253
(三)世界文化区 256
第4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 261
第1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 261
一、古代地理学 261
(一)西方古代地理学 261
专栏 中国人与地理大发现 267
(二)中国古代地理学 267
专栏 徐霞客 273
二、近代地理学 274
(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 274
(二)西欧北美近代地理学 275
(三)俄罗斯及前苏联近代地理学 277
(四)中国近代地理学 277
三、现代地理学 278
(一)理论革命与计量革命 279
专栏 谢费尔 280
(二)行为革命 282
(三)生态思潮 284
(四)统一地理学、大地理学思潮 286
(五)信息革命 288
第2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 290
一、区域学派 290
(一)近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 290
(二)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 292
二、景观学派 294
(一)近代地理学中的景观学派 294
(二)现代地理学中的景观思想 296
三、环境生态学派 297
(一)近代地理学的环境生态学派 297
(二)现代地理学的环境生态学思想 298
四、空间学派 298
(一)近代地理学的传统空间学派 298
(二)现代地理学的空间学派 298
五、社会学派 299
第3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 301
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301
(一)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辨析 301
(二)地球表层的范围、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 303
(三)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 306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307
(一)地理科学观 307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311
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312
(一)传统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312
(二)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312
(三)地理科学的相邻科学 317
四、地理科学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 320
第4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 322
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 322
(一)地理科学方法论 322
(二)现代地理科学方法论的新思维 332
二、一般科学方法 338
(一)科学思维方法 338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40
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 342
(一)传统地理学方法 342
(二)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手段 347
专栏 遥感与西藏“资源走廊” 349
第5节 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 354
一、地理科学与社会经济建设 354
(一)资源开发与利用 354
专栏 中国橡胶宜林带北移 355
(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356
(三)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 357
(四)环境保护与建设 357
(五)城乡规划与建设 358
(六)区域发展与规划 358
(七)国土整治与土地利用 359
专栏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址 360
(八)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 360
二、地理科学与科学文化发展 361
(一)地理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361
(二)地理科学对文化进步的贡献 365
专栏 重新发现地理学 368
第6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 370
一、时代的特征 370
(一)生态时代 370
(二)信息时代 371
(三)全球时代 371
二、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 372
(一)空间问题 372
(二)环境问题 373
(三)区域社会文化问题 373
三、现代地理学的特征 374
(一)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374
(二)现代地理学是综合的科学 374
(三)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374
(四)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374
(五)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 374
四、现代地理学的重大研究任务 375
(一)现代地理科学一元地理观和方法论研究 375
(二)人类扰动下的地理过程与土地科学研究 376
(三)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 378
(四)社会空间重构与区域发展研究 379
(五)地理信息与实验技术研究 381
五、中国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展望 382
(一)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走向 382
(二)世界地理科学中的中国地理科学 383
附录 术语索引 386
参考文献 391
图目 6
第1章 6
图1.1.1 天体系统 6
图1.1.2 北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7
图1.1.3 北天球上的“人马座” 7
图1.1.4 行星的椭圆轨道 8
图1.1.5 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8
图1.1.6 彗星 11
图1.1.7 流星 11
图1.1.8 彗星及其运动轨道图 12
图1.1.9 新疆铁陨石 13
图1.1.10 吉林石陨石 13
图1.1.11 银河系剖面图 14
图1.1.12 银河系平面图 14
图1.1.13 九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示意图 15
图1.1.14 九大行星关系图 15
图1.1.15 地球 15
图1.2.1 色球 22
图1.2.2 日冕 22
图1.2.3 太阳的构造 23
图1.2.4 太阳光谱 23
图1.2.5 太阳黑子 24
图1.2.6 17世纪以来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 25
图1.2.7 月球正面照片 26
图1.2.8 登月 26
图1.2.9 大潮(上)和小潮(下)示意图 26
图1.3.1 梨形地球 28
图1.3.2 大气圈分层结构 32
图1.3.3 太阳风与地球磁层 34
图1.3.4 1967—1973年的极移 36
图1.3.5 运动物体的偏转 38
图1.3.6 假设地球不自转时的环流 38
图1.3.7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的长江入海口和黄河入海口地形 39
图1.3.8 黄赤交角 40
图1.3.9 地球公转与四季 40
图1.3.10 冬至与夏至 42
图1.3.11 地理坐标:纬度和经度 44
图1.3.12 地球上的基本点 45
图1.3.13 地理纬度>地心纬度 45
图1.3.14 国际日期变更线 47
图1.3.15 不同尺度节律示意图 54
图1.3.16 地球系统过程的时间空间尺度 57
图1.4.1 对流层层次结构 59
图1.4.2 全球年太阳辐射等值线分布图 62
图1.4.3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63
图1.4.4 山风与谷风 64
图1.4.5 湖岸风 64
图1.4.6 太阳能在有机界的转换 65
图1.4.7 板块运动 68
图1.4.8 水循环示意图 69
图1.4.9 碳循环 70
图1.4.10 澳大利亚矿渣山 72
图1.4.11 人工建筑物填充的香港维多利亚湾 72
图1.4.12 观测到的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CO2的增加 75
图1.4.13 1979—1989年南极臭氧空洞 77
图1.4.14 南水北调路线 78
第2章 85
图2.1.1 北半球辐射能收支空间分布 85
图2.1.2 太阳辐射能沿纬度季节变化 85
图2.1.3 年平均气温(℃)纬度地带性 86
图2.1.4 气温年变幅与纬度 86
图2.1.5 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图 86
图2.1.6 东亚陆地生态环境纬度地带性 88
图2.1.7 热带雨林 89
图2.1.8 热带季雨林旱季 89
图2.1.9 亚热带茶园 90
图2.1.10 温带阔叶林 90
图2.1.11 亚寒带针叶林 91
图2.1.12 苔原 91
图2.1.13 世界大洋底部自然地理带 91
图2.1.14 世界人种 93
图2.1.15 中国大陆年降水量与海陆距离的关系 100
图2.1.16 海陆位置对北半球中纬地带气温影响示意图 101
图2.1.17 自然地带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 101
图2.1.18 30°~60°N之间亚欧大陆自然生态环境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101
图2.1.19 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经济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重 104
图2.1.20 大陆性气候地区垂直带性模式 106
图2.1.21 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垂直带模式 106
图2.1.22 森林线与过渡带 107
图2.1.23 雪线 107
图2.1.24 珠穆朗玛峰垂直带 108
图2.1.25 海洋水体的垂直带性 108
图2.1.26 墨西哥奥里萨巴山土地利用 109
图2.1.27 世界地震分布 114
图2.1.28 桂林山水 115
图2.1.29 路南石林 115
图2.2.1 区位的空间尺度 119
图2.2.2 杜能圈 123
图2.2.3 谷价和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图 123
图2.2.4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图 124
图2.2.5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125
图2.2.6 卢旺达村落周围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 125
图2.2.7 韦伯的区位几何图形 127
图2.2.8 廖什的需求圆锥体 130
图2.2.9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发展过程 130
图2.2.10 帕兰德区位的市场地域分割 131
图2.2.11 帕兰德区位应用案例 132
图2.2.12 中心地模式的形成 137
图2.2.13 均衡状态下中心地空间模式 138
图2.2.14 克氏三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模式 139
图2.2.15 美国货物距离衰减 144
图2.2.16 美国玉米杂交种扩散曲线 146
图2.2.17 1977—1978年美国流行性感冒扩散 146
图2.2.18 美国玉米杂交种采用的累积曲线 147
图2.3.1 格尔德的环境认知体系 149
图2.3.2 美国波士顿黑人儿童手绘地图 150
图2.3.3 地理物象评价、行为决策及其地理研究 151
图2.3.4 芬兰北部木材经营者行为矩阵 152
图2.3.5 美国大学生对居住地的喜好程度与人口移动 153
图2.3.6 墨西哥阿瓜斯卡连斯特州食品购买空间喜好程度无差别曲线 154
图2.3.7 时间地理的二维表示 154
图2.3.8 时间地理的三维表示 155
图2.4.1 上海产业结构变化 162
图2.4.2 南北问题 165
图2.4.3 区域经济发展的倒“U”形结构 169
图2.4.4 美国经济收缩曲线 169
图2.4.5 纺织业“候鸟” 170
图2.5.1 麦金德 191
图2.5.2 麦金德的力量的自然位置 191
第3章 215
图3.2.1 增长的极限 215
图3.2.2 法、德、日、英能源消费趋势图 223
图3.2.3 丹麦与中国人口变化比较图 229
图3.3.1 黄土窑洞 241
图3.3.2 公元7世纪—16世纪汉文化的传播 244
图3.3.3 近代欧洲文化的传播 244
图3.3.4 非洲伊斯兰教的传播 245
图3.3.5 楼兰古城 247
图3.3.6 中国生态文化区 248
图3.3.7 仙人柱 249
图3.3.8 井干式固定民居 249
图3.3.9 东北朝鲜族民居 250
图3.3.10 东北西部的碱土房 250
图3.3.11 四合院 250
图3.3.12 蒙古包 251
图3.3.13 新疆维吾尔“阿以旺” 251
图3.3.14 西藏民居——碉房 252
图3.3.15 竹楼 253
图3.3.16 文化圈分布图 259
第4章 262
图4.1.1 埃拉托色尼对地球周长的测定 262
图4.1.2 古希腊世界地图 263
图4.1.3 中世纪的T-O图 263
图4.1.4 哥伦布登上加勒比海岛屿 265
图4.1.5 地理大发现时代 266
图4.1.6 《禹贡》上的九州 268
图4.1.7 法显西行往返路线示意图 269
图4.1.8 徐霞客墓 270
图4.1.9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地图 271
图4.1.10 裴秀的水平直线距离求算法 272
图4.1.11 古今形藤之图 272
图4.1.12 洪堡 274
图4.1.13 洪堡制作的世界第一幅等温线图 274
图4.1.14 李特尔 275
图4.1.15 戴维斯 276
图4.1.16 道库恰耶夫 277
图4.1.17 张相文 277
图4.1.18 竺可桢 278
图4.1.19 锚点理论模型 283
图4.1.20 格拉西莫夫 285
图4.2.1 索尔 296
图4.3.1 钱学森对地理科学位置的认识 312
图4.4.1 混沌的形象标志 336
图4.4.2 两种科学解释的途径 339
图4.4.3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图示 341
图4.4.4 美国黑人迁移图 343
图4.4.5 遥感原理示意图 348
图4.4.6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350
图4.4.7 GPS原理示意图 351
图4.4.8 各种GPS设备 352
图4.4.9 实验地理学工作框图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