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6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1分册 植物学 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1 Botany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6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1分册 植物学 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1 Botany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袁以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03016613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中国;植物学-自然科学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6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1分册 植物学 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1 Botany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a)引言 1

第三十八章 植物学 1

图1 西方世界从泰奥弗拉斯多至德国植物学先驱期间已知的植物种类数量曲线图 5

图2b 佛手柑(Citrus sarcodactylus) 19

图2a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19

(b)背景:中国的植物地理学 20

(1)植物区系的分区 22

图3 世界植被分布图 23

图4 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图 23

表1 植物区系地区的划分 26

图5 小檗属(连续线)和十大功劳属(虚线)分布图 27

图6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 31

图7 中国主要的植物区系地区 36

图8 “沙枣”(Ziziphus spinosus)果实的采集 37

图9 在通往重庆以北的北碚的小道上的一株中国的榕树(Ficus retusa),树荫下有一座土地庙 37

表2 李惠林的植物区系地区 38

图10 中国植物-地理分区 39

图11 世界木兰科植物分布图 42

(2)地植物学的萌芽 42

(ⅰ)《管子》中的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43

图12 《管子》中描述的生态山地 46

表3 五种山地及其代表性植物(《管子》) 47

表4 十二衰 49

图13 《管子》中描述的水分生态地带 50

(ⅱ)中国和土壤科学 50

图14 土壤及其环境(省略氮和氧的循环) 52

图15 成土因素 52

图16 中国图解地图(据罗开富) 53

图17a 中国雨量分布和有效水分不同的地带 54

图17b 中国植物-地理区示意图 55

图18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56

图19 土壤水分的运动模式 57

图20 山坡上筑成的农业梯田 65

图21 中国土壤图 68

(ⅲ)《管子》和《书经·禹贡》篇中的土壤学 70

图22 渭河流域土壤横剖面示意图 71

图23 《书经·禹贡》篇的九州地图 73

表5 《书经·禹贡》篇的土壤科学 76

(3)橘和枳的问题 90

(ⅰ)植物部首 102

(1)植物术语学 102

(c)植物语言学 102

表6 现在的植物部首 103

表7 补充的古代植物部首 106

表8 象形文字部首的含义统计 109

(ⅱ)叙述植物学语言 110

图24 莲的现代图 116

图25b 同一种植物的现代图 120

图25a 《证类本草》中描述的兰科植物天麻(赤箭,Gastrodia elata) 120

(ⅰ)普通名称和学术名称;双字名称和多字名称 123

(2)植物命名法 123

(ⅱ)分类学语言 128

表9 汉语植物名称的来源 129

图26b 肖菝葜的现代图 139

图26a 菝葜的现代图 139

图27 安德烈亚斯·维萨里所著“菝葜”一书的扉页 140

表10 希腊语和拉丁语植物名称,表明名称来源 144

(ⅲ)派生词的杂乱和编码的冗余 147

(ⅳ)分类学和表意文字 154

表11 西方炼丹术和植物学表意符号 156

(d)文献 158

(1)词书和类书 158

图28 中文类书和词典的分支和沿革 160

(ⅰ)最古老的类书 162

图29 《尔雅》最伟大的注释者郭璞(公元276—324年)的传统画像 164

图31 该版本上李鹗的题署 167

图30 953年版《尔雅·释草》篇中一页 167

(ⅱ)启蒙读物 168

图32 命名者仓颉(具4只眼)正与一位不知姓名的、手拿一种长茎植物的人(也许就是神农)在谈话 170

图33 仓颉将一种植物递给正在品尝另一种植物(也许是同一种植物)的神农 170

图34 神农(左边)和仓颉;两人站立的象牙雕像 171

(ⅲ)帝王文选 173

图35 《图书集成·草木典》中莲(Nelumbo nucifera)的插图 178

(ⅳ)分类汇编 179

(ⅴ)科技词典的起源 182

(ⅵ)按字体、音韵或词组编写的词典 185

(2)博物学(本草)汇编;一个伟大的传统 187

(ⅰ)名称的起源 197

(ⅱ)神农 200

图36 森立之辑复的《神农本草经》中的一页 201

图37 仓颉(一位身上长着羽毛的人)手执一种有四茎的植物 202

图39 日本人制作的另一座神农青铜雕像 203

图38 日本人制作的神农雕像 203

图40b 一幅较晚的当归图 205

图40a 《证类本草》中(来源于两个州)的当归(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图 205

图41 《证类本草》中(来源于两个州)的麻黄(草麻黄,Ephedra sinensis)图 206

图42 图示《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分类的原则 207

图43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影印本中的两页 209

(ⅲ)著名的医生 212

图44 《证类本草》中的一页 215

图45 飞廉(Carduus crispus)在近代中国的描述 217

(ⅳ)从周朝至陈朝(公元前6世纪—6世纪)的植物学著作 217

图46 《计倪子》(公元前4世纪)书中的一页 220

(ⅴ)隋朝和唐朝(公元6—10世纪)的本草学 226

图47 公元7世纪下半叶的《新修本草》的敦煌手抄本 229

图48 保存在京都仁和寺中的手抄本中的同一页 229

图49a 在肯普弗(Engelbert Kaempfer)1712年所著《有趣的外来植物》中的阿魏(Ferula assafoetida)条目 232

图49b 印在图版上的这一伞形科植物图 233

(ⅵ)宋朝、元朝和明朝(公元10—16世纪)的博物学和印刷业 237

图50a 三个不同来源的防风图 242

图51a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红蓝花)的图和描述 243

图50b 另一种伞形科植物石防风(Peucedanum terebinthaceum)的图和描述 243

图51b 红花(Carthamus species)的现代图 244

图53 采自《绍兴本草》(1157年)的图 246

图52 采自《绍兴本草》(1157年)的图 246

图54a—d 采自1223年《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中的几页 247

图55 枳实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 249

图56 《证类本草》(1468年版珍本)的一页 250

图57 十分珍贵的《大观本草》1581年的版本 251

图58 这部本草著作同一版本中的一页,表明来自四个不同地方的伞形科植物“防风”(Siler divaricatum) 252

图59 同一版本的另一页表明三个不同来源的决明子(决明,Cassia tora) 253

图60 在阿尔·布雷希特·冯·哈勒1771年的《植物学书目》中讨论中国本草学的部分内容 254

图61 兰茂,《滇南本草》(1436年)的作者 256

图62 《滇南本草》中的几页 257

图63 1505年版《本草品汇精要》序言,开卷第一页 258

图64 采自同一手抄本上的一页 259

图65 表明1060年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体系的图表 261

(ⅶ)药学家之王 263

图66a 公元200—1600年间中国本草学著作中条目数量增加状况图 266

图66b 《本草纲目》(1596年)第一版中的一页插图 267

(ⅷ)《本草》自身发展的最后阶段 273

图67 《本草原始》(1612年)中的插图 274

图68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276

(3)野生(救荒)食用植物的研究 279

图69 桔梗科的杏叶沙参[沙参,Adenophora stricta(=remotifolia)] 287

图70 萝藦科的牛皮消(Cynanchus auriculatun) 289

图71 山黧豆(沼生香豌豆,Lathyrus palustris) 292

图72 野豌豆(海边香豌豆,Lathyrus maritimus) 292

图73 泽泻科的水慈姑(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293

图74 采自《野菜谱》(《农政全书》)的一种未鉴定的蓼科植物 298

图75 采自《茹草编》的插图 299

图76 腊梅科的腊梅[Chimon anthus fragrans(=praecox)]灌木的附图及描述 300

(4)植物学专著及论文 302

(ⅰ)柑橘 307

图77 《书经·禹贡》篇描述的柑橘进贡图 309

表12 韩彦直《橘录》中的柑橘亚科 317

(ⅱ)竹 320

图78 散生根型竹 331

图79 丛生根型竹 332

图80 竹笋 333

图81 竹竿上的竹节具有一个分枝者(左)称雄竹,具有两个以上分枝者(右)称雌竹 333

(ⅲ)芍药属植物 334

图82 叶鞘器官或“节-叶”,即“苞箨”,枯萎而与节脱离时称“篛” 335

图83 李衎所绘的一种爬藤竹 335

图84 李衎所绘湖南、福建(潇、湘和闽)特有的一种竹 335

(ⅳ)菊 348

图85 中国数百年来菊品种数量增长的半对数坐标图 350

(ⅴ)兰 354

(ⅵ)蔷薇科 356

(ⅶ)其他观赏植物 362

图86 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的现代图 363

图87 肯普弗关于山茶属的说明 369

(5)外来的和历史的植物学 372

(ⅰ)边境地区考察 375

(ⅱ)古代植物名称解释 391

图88 岡公翼(1785年)的历史植物学《毛詩品物圖考》中的一页 395

图89 同一本著作中的另一幅图 396

(e)为人类服务的植物和昆虫 397

(1)天然植物杀虫剂 397

(ⅰ)最早的植物杀虫剂 398

(ⅱ)神农的遗产 403

表13 《本经》中有杀虫效用的上、中品植物 404

图90 菖蒲(Acorus calamus L.) 406

图91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408

图92 巴豆(Croton Tiglium L.) 410

表14 《本经》中有杀虫效用的下品植物 410

图93 苦楝(Melia azedarach L.) 413

(ⅲ)中古代药学家的馈赠 416

表15 公元100至1600年列于本草著作中的杀虫植物 416

图94 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417

图95 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 419

表16 根据李时珍的分类法,中国古代和中古代所知的杀虫植物的分布 422

表17 根据现代植物学分类法,中国古代和中古代所知的杀虫植物的分布 422

表18 1600年以前报道的杀虫植物的应用 423

表19 1600年以前中国已知的防治园艺和农业害虫的植物杀虫剂的应用 425

(ⅳ)东西方的汇合 427

表20 1850年以前西欧用于防治害虫的植物 428

表21 1600年西欧用于防治害虫的植物 429

表22 公元100年中国和欧洲用于防治害虫的植物比较 431

(2)害虫的生物防治 435

(ⅰ)害虫和天敌 436

(ⅱ)柑蚁的故事 444

图97 在橘树上的蚁巢 450

图96 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 450

图99 在橘树上筑蚁巢 451

图98 橘树之间便于蚂蚁迁移的竹桥 451

图100 蚂蚁捕捉害虫的幼虫 452

(ⅲ)其他昆虫 455

(ⅳ)脊椎动物 457

图101 青蛙贪婪地盯着一只飞虫 458

参考文献 463

缩略语表 464

A 1800年以前的中文和日文书籍 473

B 1800年以后的中文和日文书籍和论文 528

C 西文书籍和论文 561

索引 611

译后记 6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