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工记 导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考工记  导读
  • 闻人军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523041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考工记 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初探篇 5

引言 5

第一节 《考工记》上卷简介 7

第二节 《考工记》下卷简介 12

第二章 价值篇(上) 20

引言 20

第一节 木车设计制造技术之总汇 21

车史略 21

与车轮有关的力学知识 23

车轮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3

“辀人”的力学知识 26

尾声 27

参考文献 28

第二节 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技术 28

青铜时代 28

金有六齐 29

冶铸火候 32

铸造工艺 33

参考文献 34

铜兵之歌 35

第三节 登峰造极的铜兵与庐器 35

《考工记》中的兵器 36

兵法 37

参考文献 38

第四节 制弓矢和射箭术的高度总结 38

蒙昧时代的利器 38

“弓有六善”的渊源 40

与箭羽有关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43

与箭杆有关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44

与弓有关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46

参考文献 47

质量检验 47

第五节 防护装备的代表——皮甲 48

从整甲到合甲 48

皮甲制作技术 48

皮甲的消亡 49

参考文献 50

第六节 钟鼓之乐 50

原始乐器 50

先秦钟的演变 51

“凫氏为钟”——一篇优秀的制钟论文 53

《周礼》论钟声 54

曾侯乙墓编钟群 55

编磬的来历 56

鼓史摭零 57

“磬氏”的声学知识 57

“?人”的声学知识 58

参考文献 59

第七节 形形色色的礼玉 59

先秦古玉的盛衰 59

夏鼐的见解 60

“玉人”的价值 61

后世的礼玉问题 62

参考文献 62

侯 63

射 63

第八节 侯与射侯 63

射侯之礼 64

遗风 65

参考文献 66

第九节 施色工艺 66

先秦的纺织施色 66

练丝和练帛 67

染色 70

画缋 72

“筐人”与印花 73

第十节 造型艺术 74

造型艺术的发育 74

参考文献 74

《考工记》中的造型艺术 75

遗制 77

参考文献 77

第三章 价值篇(下) 78

第十一节 建筑制度与技术 78

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78

测量术 78

古老宏伟的城市规划 80

城市规划传统的深远影响 82

建筑设计和技术 84

《考工记》和《营造法式》 85

参考文献 86

第十二节 井田水利工程 87

井田制 87

耦耕解 89

沟防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90

参考文献 93

第十三节 陶瓷 94

“有虞氏上陶” 94

《陶说》与《考工记》 94

“陶人”与“旊人”之解 96

说 96

参考文献 97

三条谚语 98

“橘逾淮而北为枳” 98

第十四节 生物地理分布 98

“鸜鹆不逾济” 100

“貉逾汶则死” 100

对后世的影响 100

参考文献 101

第十五节 动物分类 102

古代的动物分类 102

《考工记》中的“大兽” 102

关于“赢者” 103

《考工记》中的“小虫” 104

余波 105

“梓人”动物分类法的价值 105

参考文献 106

第十六节 实用数学 106

两种角度定义 106

分数的表示 108

度量衡 109

嘉量 109

参考文献 112

第十七节 二十八宿与四象 112

二十八宿的起源 112

《考工记》与曾侯乙墓漆箱盖 113

生产管理制度 115

第十八节 手工业生产管理经验 115

参考文献 115

四象 115

最优化设计的思想 119

系统工程的萌芽 120

第四章 源流篇 122

引言 122

第一节 写作地点与年代 123

姜齐和田齐 123

《考工记》齐人所作说 124

《考工记》非一时一人所作说 126

成书年代之争 127

探索之途 129

成书年代剖析 130

简短的结论 138

第二节 今本《考工记》的由来 138

战国古文《考工记》 138

西汉的整理 139

东汉的整理 141

《考工记》善本 142

第三节 历史上的研究 144

五个阶段 144

创始期(汉)的研究 145

发展期(魏晋——隋唐)的研究 146

普及期(宋代)的研究 148

林希逸《考工记解》 150

普及期(元明)的研究 151

徐光启《考工记解》 153

考据期(清)的研究概貌 155

戴震及其《考工记图》 160

程瑶田及其《考工创物小记》 163

清代的车制研究 167

孙诒让及其《周礼正义》 167

第四节 近世中外的《考工记》研究 169

概况 169

车制研究 171

戈戟形制的研究 172

金有六齐研究 173

编钟研究 174

台湾学者的研究 176

《考工记》在国外 178

第五章 方法篇 182

引言 182

第一节 过语言文字关 183

语言文字关 183

《辞源》和《辞海》之利用 183

文字学初阶 186

声韵学初阶 189

训诂学初阶 193

注释术语 196

第二节 《考工记》注释导读 196

《周礼注疏》例解 199

《周礼正义》的体例 200

第三节 文献参照与文物印证 201

历史文献之参照 201

《古今图书集成》 202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 205

考古文物之印证 206

第四节 新法研究举隅 208

科技史研究 208

语言文字的定量研究 210

《考工记》研究的金钥匙 214

第一节 《考工记》卷上 215

第六章 校注篇 215

第二节 《考工记》卷下 243

第七章 今译篇 275

第一节 《考工记》卷上译文 275

第二节 《考工记》卷下译文 288

第八章 新考工记图 303

引言 303

新考工记图一一六○ 304

插图图版 353

附录:《考工记》研究论著索引(1900—1985) 367

后记 37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