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潮汕文化概说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泽泓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3568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潮汕文化概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潮汕地区与潮汕文化 1
一、潮汕地区自然环境 1
(一)封闭而又开放的地势 2
(二)富饶而不胜重负的平原 5
(三)漫长曲折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海岸线 9
(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灾害频繁 15
二、潮汕地区建置沿革 22
(一)潮汕地区的区划范围 22
(二)几种讹误或有争议之说 23
(三)“揭阳”是潮汕最早政区名称 30
(四)汉以后潮汕地区建置沿革 32
(五)建置沿革对潮汕文化的影响 35
(一)为什么要提出潮汕文化的定位问题 37
三、潮汕文化定义、定位 37
(二)不存在“福佬民系文化” 40
(三)潮汕文化应如何定位 46
第二章 潮州民系 58
一、潮汕地区的史前人类 58
(一)潮汕地区史前考古活动的回顾 58
(二)属于漳州文化圈的象山人 60
(三)贝丘遗址的代表——潮安陈桥人 63
(四)山岗遗址的代表——普宁后山人 67
(五)粤东闽南文化区的代表——饶平浮滨人 69
(六)余论 72
二、潮州民系的形成 74
(一)原住民探奥 74
(二)早期入潮移民 83
(三)潮州民系的形成 99
(一)潮州移民的泛海迁出 126
三、移民与潮侨 126
(二)潮州移民在海外创业 139
(三)潮州移民对家乡的贡献 149
(四)侨乡文化与侨民文化 154
第三章 潮汕方言文化 172
一、潮汕方言的由来 172
(一)潮汕方言的形成 172
(二)潮汕方言的演变 181
二、潮汕方言特色 192
(一)语音特色 193
(二)词汇特色 205
三、俗语、民谣、歌册 214
(一)俗语、民谣的内容 214
(二)俗语、民谣的特色 223
(三)潮州歌册 235
四、潮剧 240
(一)潮剧的形成 240
(二)潮剧艺术特色 247
(三)潮剧的发展状况 255
第四章 潮人民性 265
一、众说纷纭的潮人民性 265
二、海滨邹鲁 273
(一)韩愈治潮 273
(二)十相留声 286
(三)儒雅文化的本土化 293
(四)唐、宋潮州八贤 305
(五)明、清潮州名贤 311
(六)近现代的潮汕名人 330
三、强悍民性 341
(一)兵事 342
(二)海盗 347
(三)山寇 356
(四)会党 362
(五)寨垒 366
四、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376
第五章 潮人经济 396
一、善于经商 396
(一)商港商埠 396
(二)潮州商帮 407
(三)潮人会馆 417
(四)潮人富商 423
二、巧于农艺 429
(一)全国闻名的高产农业区 429
(二)绣花式的农业生产 436
(三)别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438
(四)注重优选的果、蔬、牧业 441
三、精于工艺 449
(一)陶瓷 450
(二)木雕 459
(三)潮绣 467
第六章 潮汕风俗 479
一、多神崇拜 479
(一)名目众多的“营老爷” 482
(二)备受尊奉的蛇神雨仙 489
(三)身份特殊的三山国王 496
二、日常礼俗 502
(一)岁时节俗 503
(二)人生礼俗 511
(三)用具服饰 516
三、佛教流风 521
(一)佛教在潮汕的流播 523
(二)佛教对民俗的影响 533
四、民间音乐、舞蹈 539
(一)潮州音乐 539
(二)民间舞蹈 550
第七章 饮食文化 561
一、潮州食俗 561
(一)不可或缺的“食糜” 561
(二)名目繁多的粿品 564
(三)腌制为主的杂咸 567
(四)制作精致的小食 570
二、潮州菜系 577
(一)潮州菜系的构成 577
(二)潮州菜系的形成 581
(三)潮州菜系的特色 588
(一)工夫茶正名 601
三、工夫茶 601
(二)工夫茶在潮汕的兴起 606
(三)工夫茶程式 614
(四)工夫茶道与潮人文化心态 618
第八章 潮汕建筑 631
一、潮汕建筑发展概要 631
(一)萌芽时期 631
(二)发展时期 634
(三)成熟时期 640
二、潮汕建筑的风格特色 647
(一)工艺技术特色 647
(二)人文意识特色 661
结语 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674
后记 687